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名醫熊繼柏教你治療各種“汗”

導讀:熊繼柏先生是湖湘地區繼中醫五老(李聰甫、劉炳凡、譚日強、夏度衡、歐陽锜)之後最有名的中醫師之一,其對《黃帝内經》的造詣頗為深厚。此文是熊老在中年時代所寫,将内經中的汗證分門别類并配以代表方藥,讀者仔細讀後定會對内經中所涉及的汗證有個初步的了解,為進一步研習相關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礎。

《内經》汗證證治研讨

在《内經》中所載汗證頗多,如魄汗、多汗、炅汗、大汗、漉汗、灌汗、寝汗、奪汗、絕汗、漏洩等。曆代醫家研究《内經》汗證,有按五髒分類者,有從病因分類者,有依汗出的表現特點分類者。筆者認為,《内經》之汗證,約可分為以下四類。

1.自汗證

在《内經》中稱為魄汗、多汗。《景嶽全書·汗證》說:“自汗者,濈濈然無時,而動作則益甚”。《内經》中的自汗證主要有炅汗、漏汗、灌汗等三種。

炅汗:炅,熱也;炅汗,即熱甚出汗。陽熱太盛,蒸發汗津,其汗甚多,又稱之大汗。《素問·舉痛論》雲:“炅則腠理開,營衛通,汗大洩。”《素問·生氣通天論》雲:“因于暑,汗。”《素問·刺熱篇》雲:“肝熱病者……甲乙大汗”、“心熱病者……丙丁大汗”、“脾熱病者……戊己大汗”、“肺熱病者……庚辛大汗”、“腎熱病者……壬癸大汗”。《素問·瘧論》雲:“夏傷于大暑,其汗大出。”《靈樞·經脈》雲:“胃足陽明之脈……溫淫汗出”,凡此皆指熱甚出汗。

張介賓《類經》十六卷釋曰:“熱蒸于表則津洩,故腠理開而汗出。”觀仲景《傷寒論》所述陽明實熱證之“大熱、大汗、大渴”“潮熱、手足濈然汗出”;吳鞠通《溫病條辨》所述暑溫證之“汗大出”等,皆屬此類。

後世治療此證,法主清熱止汗,一般選用白虎湯或白虎加人參湯;

漏汗:指外受風邪,又兼體内有熱,風熱相迫緻汗漏如洩。《靈樞·營衛生會》稱之為漏洩,謂“人有熱,飲食下胃,其氣未定,汗則出……此外傷于風,内開腠理,毛蒸理洩……故命曰漏洩。”

又《素問·風論》載有“飲酒中風,則為漏風”證,亦以漏汗為主要表現。張介賓說:“酒後中風,則汗漏不止,故曰漏風。”漏汗、漏洩、漏風,皆系風襲于表,腠理開疏,汗漏如洩之證,故其汗出多伴惡風,治法亦須疏風固表止汗,可選玉屏風散之類。

灌汗:謂大汗淋漓,如水灌不止。《素問·脈要精微論》雲:“肺脈軟而散者,當病灌汗。”

肺脈軟而散,屬肺氣虛弱。張介賓謂此為“肺虛不斂,汗出如水”,實屬氣虛自汗。又《素問·脈要精微論》:“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素問·痹論》“陽氣少,陰氣盛……故汗出而濡。”則屬陽虛自汗。

氣虛自汗者,自汗兼見少氣、乏力、舌淡、脈虛。陽虛自汗者,則更兼惡寒、肢冷等症。

灌汗,當屬氣虛自汗或陽虛自汗之甚者。因此,治療灌汗須益氣溫陽,固表斂汗。方選生脈散合黃芪牡蛎散之類;若見陽虛者,可再加附子,或用《石室秘錄》之收汗生陽湯。《景嶽全書·汗證》并雲:“因氣虛而火未衰者,宜二陰煎、參歸湯、人參建中湯之類主之。……若陽氣俱虛者,宜參附湯、大建中湯之類主之。”

2.寝汗證

後世稱為盜汗。戴思恭《證治要訣》釋:“眠熟而汗出者曰盜汗,又名寝汗”,《素問·藏氣法時論》雲:“腎病者,腹大胫腫,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風”所謂腎病寝汗,兼有胫腫、喘咳、身重、憎風等證,此證當系腎氣或腎陽虛衰、封藏不固所緻。

高世栻《素問直解》釋為陰陽兩虛證,謂“生陽之氣,不周于身……寝則陽氣歸陰,陰虛故汗出。”

又《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雲:“太陽所緻為寝汗”,是指陰寒損傷陽氣之寝汗證。張介賓釋:“寒水用事,故為寝汗”由是觀之,《内經》所論寝汗,主要在于腎氣及腎陽虛衰。

朱震亨《丹溪心法·汗證》曾說:“雜病盜汗,責其陽虛”。《金匮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所載:“男子平人,脈虛弱細微者,喜盜汗”,即屬陽虛寝汗證。治法須溫腎固氣以斂汗,《外台秘要》提出用二加龍骨牡蛎湯,《類證治裁》提出用黃芪湯。

此外,李杲《東垣十書·汗證》說:“盜汗者,寐中而通身出汗如浴,覺來方止,是屬陰虛。……宜滋陰降火,當歸六黃湯。”

李氏所說的陰虛盜汗證,多兼見心煩、入夜潮熱、手足心熱、舌紅、脈細數等陰虛之象,此與《内經》所指之陽虛寝汗有别,臨證不可不辨。

3.絕汗證

後世又稱脫汗,乃陰陽離決,陽氣将脫,表現汗出淋漓不止,如珠如油之狀。《靈樞·經脈》雲:“六陽氣絕,則陰與陽分離,離則腠理發洩,絕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經文明确指出,人體六陽經的經氣竭絕,陰陽離決,便發生絕汗。

據《難經·二十四難》所述,絕汗“大如貫珠,轉出不流,即氣先死。”張介賓《類經》十八卷說:“汗本陰精,固于陽氣,陽氣絕則陰陽離決,而腠理不閉,脫汗乃出,其死在頃刻間也。”

臨床所見絕汗,除了《靈樞·經脈》所述的亡陽危候之外,尚有亡陰之危候。亡陽絕汗,症見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神疲倦卧,脈微欲絕。治宜回陽固脫,亟宜大劑參附湯或參附龍骨牡蛎湯。亡陰絕汗,症見大汗淋漓,手足尚溫,口渴而欲飲冷,脈細數或疾促無力。治宜固氣斂陰,可用大劑生脈散。

4.五髒汗證

在前文所述肺虛灌汗、腎虛寝汗之外,《内經》還分别提出了五髒汗證。

心病汗出:《素問·經脈别論》雲:“驚而奪精,汗出于心。”此由驚傷心神,使“心無所倚.神無所歸”,緻心液外洩而為汗。并可伴見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等症。治宜養心安神,方選天王補心丹及甘麥大棗湯之類。

肺病汗出:《靈樞·邪氣藏府病形》雲:“肺脈……緩甚為多汗……頭以下汗出不可止”。《素問·藏氣法時論》又雲:“肺病者,喘咳逆氣,肩背痛,汗出。脈緩甚,乃指肺熱,此與肺氣虛之灌汗有别。

張志聰《靈樞集注·邪氣藏府病形》說:“緩則熱甚,故多汗。……肺主周身之氣而朝百脈也,腠理開,故頭以下汗出不可止。頭以下者,頸項胸背之間,肺之外部也。”

蓋邪熱在肺,則迫津外出而為汗;肺氣上逆,則為喘為咳。治法當清熱瀉肺,可用瀉白散或麻杏石甘湯之類。若肺熱不甚而陰傷汗出者,可用清燥救肺湯。

肝病汗出:《素問·經脈别論》雲:“疾走恐懼,汗出于肝。”疾走過勞則傷筋,又加恐懼傷肝魂,故其汗出在肝。臨床所見,肝陰虛患者,在精神緊張或煩勞過度時,每多汗出,并伴見心煩、口幹等症。治宜滋陰柔肝,可選一貫煎合酸棗仁湯。

脾病汗出:《素問·經脈别論》雲:“搖體勞苦,汗出于睥。”勞倦耗氣,使脾氣損傷,失于收攝,因而汗出。《類經》十六卷謂:“揺體勞苦,則肌肉四肢皆動,脾所主也,故汗出于脾。”

又《素問遺篇·本病論》指出:“醉飽行房,汗出于脾,”亦是脾氣損傷。治法當主健睥益氣,方選補中益氣湯加麥冬、五味子。《雜病源流犀燭》并載用補氣運脾丸。

此外,《金匮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載有濕熱黃汗一證:“黃汗之為病,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脈自沉。”其證亦屬脾病汗出,然與《内經》所述則有虛實之别。

腎病汗出:《素問·經脈别論》雲:“持重遠行,汗出于腎。”王冰釋:“骨勞氣越,腎複過疲,故持重遠行,汗出于腎也。”《素問·水熱穴論》又雲:“勇而勞甚,則腎汗出。”是謂房勞過度,損傷精氣,腎虛汗出。上述經文所指皆屬腎虛自汗,它與腎虛寝汗的病機有相同之處,而其汗出的表現有異。據臨床所見,腎虛自汗多有腰膝酸軟、神疲乏力、陰股間汗多等症狀特點。治宜補腎固氣斂汗,可選《雜病源流犀燭》之五味子湯或安腎丸。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