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複禮為仁”之新思
子曰:“克己複禮為仁。”對此的解讀幾千年來已盡其意。但是近來在下對此又有一些思索,隻好寫下來,也許又是胡思亂想。
克己——克制人的惡欲;複禮——複周禮;為仁——達到仁者愛人。對此可能沒有什麼争論。問題是往下問:
一、為什麼“克己”
人的惡欲幾乎是接近動物的欲望。一切生物,包括植物、動物、人的欲望,就是其生命。有了欲望才有了生命,隻有生命終止了,欲望才會停止。欲望本無善惡之分,狼吃羊與羊吃草本無善惡之分,都是欲望而已,都是物競天擇的大自然的平衡過程。隻不過是人類由動物逐漸的演變為人的過程中,逐漸的産生了并發育、成熟了人本性善的道德規範的認識而已。這是群居的人類由動物逐漸演變為人的,最重要的心裡标志,是與動物最重要的區别之一。原因就是人的本性善,才有了善惡之分。人的性本善從逐漸産生的那一天起,就在逐漸的與人的惡欲形成着制約的機制,這種制約機制的進程也就是人類文明的進程。但是,任何生命的欲望都是其生存發展的動力。欲望推動了人類由動物逐漸的演變為人;欲望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在這整個過程中,始終存在着人的惡欲與人的性本善矛盾的過程.但是,其動力始終就是欲望包括惡欲,而人的性本善,也是始終的在制約着人的惡欲,也就是克制人的惡欲,為人的欲望朝着有利于人類的發展提供保證。孔子在他生活的那個春秋末期的年代,正是中國社會大變動的時代,是一個欲望橫行的年代,因此提出“克己”成為了那個時代的必要。
二、為什麼“複禮”
《儀禮》記述有關冠、婚、喪、祭、鄉、射、朝、聘等禮儀制度。這些禮儀制度都是在人本性善逐漸地制約人惡欲的長期過程中,逐漸形成并完善的。孟子的“四端”說得好“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禮儀就是這“四端”的表現形式。也就是人性善制約人惡欲的表現形式,經過漫長的人類進步,到了周朝周禮就成為了當時中國禮儀之大全。從而形成了當時的政治制度。因此提出“複禮”成為了那個時代的必要。
三、為什麼“為仁”
還是孟子的“四心”說得好:恻隐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由是觀之,無恻隐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子曰:仁者,愛人,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這就是人本性善的最完美的表述。“四心”為善裡,上述“四端”為善表,禮儀就是這“四端”的表現形式。也就是人性善制約人惡欲的表現形式。《中庸》始于“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說明了人本性善是人類由動物逐漸的演變為人的過程中,逐漸的産生了并發育、成熟,是“天命之謂性”的過程。因此通過“克己複禮”就可以達到“仁”,達到人性善對人惡欲的制約,從而實現天人合一境界。
雖然,孔子提出的“克己複禮為仁。”是中國春秋末年,解決混亂局面根本的徹底的一劑良藥。但是,任何根本的徹底的解決問題的良藥(方法),從來就沒有根本的徹底的解決過任何問題,因為,世界上任何問題從來沒有根本的徹底的解決過,
隻不過是逐漸的在向好的善的方向發展而已。雖然如此,“克己複禮為仁”的思想卻會在人類進步的道路上永放光芒。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