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回民占陝西人口十分之一,元明兩代,他們如何來陝遷徙繁衍?
我是棠棣,一枚曆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回回”一詞,最早出現于北宋時,如曾在陝北任職的沈括在其所著的《夢溪筆談》中說,他曾按邊兵得勝所唱之“凱歌”作詞,内有:
“旗隊渾如錦繡堆,銀裝背嵬打回回;先教淨掃安西路,待向河源飲馬來。”
内所稱“回回”,顯然是指唐以來的回纥。但從歌的後半部分看,此所謂的“回回”是指今甘肅河西及青海一帶的回鹘(回纥)。
1、“回回”一詞的演變
“回回”一詞,到元代時,其含義有所擴大和變化。
元代所說的“回回”,一般是指來自中亞、阿拉伯和波斯等地信仰伊斯蘭教的人。
公元13世紀初,蒙古成吉思汗曾率部西征,先後征服了帕米爾以西、黑海以東的信仰伊斯蘭教的各個民族。随着每次戰争的勝利,一批批阿拉伯、波斯及中亞各族人民被遷徙到東方,進入中國内地定居。
其中有軍士(如“回回炮手”等)、工匠、被俘的婦儒、貴族及大批的商人等。
這些人在元代官方文書中稱為“回回”,列入色目人這一等級之中。因此,此時的回回,已與回鹘(元代稱“畏兀兒”)、唐兀、契丹、女真等相區别。
元代陝西的回回,主要是蒙古西征後,東遷來的阿拉伯、波斯及中亞地區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族。
蒙古在占領陝西的過程中,有大批蒙古、色目人軍隊駐守陝西,此後關中成為蒙古進攻、滅亡金、南宋的重要基地。
因此,在這些蒙古、色目人組成的軍隊及其所攜的眷屬、奴婢中,有一部分原是中亞、波斯、阿拉伯來的,内有的即駐守在陝西。
如忽必烈中統四年(1263年),“以宋忽兒、滅裡及沙隻回回鷹坊等兵戍商州、藍田諸隘”。
又蒙哥大汗于壬子年(1252年)曾括戶定籍,中統四年又進行了補充抄籍,主要按職業(包括宗教職業)和民族将被統治的人民分成各類,合稱為“諸色戶計”或“諸色人戶”。
内中就包括“回回”或“木速兒蠻”(即信仰伊斯蘭教者)。木速,即伊斯蘭的異譯。
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年),“陝西京兆、延安、鳳翔三路諸色人戶,約六萬戶内,簽軍六千”。
說明陝西諸色人戶(其中包括回回)還是相當多的。 蒙古統治者甚至多次下令“簽諸道回回軍”。在駐守陝西的探馬赤軍(諸部落軍)中也有很多回回,至元九年(1272年),蒙古統治者曾“閱大都、京兆等處探馬赤戶名籍”。
特别是至元九年以後,安西王忙哥剌及其子阿難答分理陝西、甘肅等地時,蒙古、色目(回回)軍駐陝西境内者為數更多。
2、元代“回回”來陝
據拉施特的《史集》記載,阿難答從小被托付給一個名蔑黑帖兒·哈散·阿黑塔赤的突厥斯坦伊斯蘭教徒撫養。
因此,他對木速(即伊斯蘭教)的信仰十分虔誠,能背誦《古蘭經》,并且用大食(阿拉伯)文書寫得很好。
正因為如此,“他還使依附于他的十五萬蒙古軍隊的大部分皈依了伊斯蘭教”。
此說雖不能盡信,但安西王駐守王府的軍隊中有不少回回是可信的。
馬可波羅曾奉忽必烈之命巡遊雲南,曾經過安西王管轄的京兆府,他說:京兆府内“居民大部分是佛教徒,但也有一些基督教徒,土庫曼族人和撒拉遜人”。
土庫曼系中亞地區人,撒拉遜是中世紀初歐洲各國對阿拉伯人的稱呼,故此兩類人均屬元代回回人的範疇,這亦可證元代陝西長安一帶居有回回。
安西王在今西安東北建造的安西王府附近,至今還保留着一些蒙古及色目人的地名,這裡自明清以來是回族聚居的村鎮。
安西王府遺址已發現,并作了初步調查發掘,出土了5件鐵鑄的阿拉伯數字組成的“幻方”(出于夯土台基中),足證安西王阿難達與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的關系。
最能反映元代回回在陝西分布的是關于元朝陝西屯田的情況。
據《元史·兵志》載,陝西屯田有“陝西屯田總管府”,系軍民合屯,地點在陝西的栎陽、泾陽、終南、渭南、鳳翔等地,人數約有3700戶。
其次是“陝西等處萬戶府屯田”,系軍屯,地點在陝西周至南孝子林、張馬村、杏園莊等,計有847戶。
還有陝西行省在“貴赤延安總管府”的民屯,地點即延安路探馬赤草地,有戶2027戶。 又元朝還于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以陝西泾、邠、乾及安西屬縣閑田立屯田總管府,置官屬,秩三品”。
以上這些軍民合屯、軍屯、民屯中,有蒙古人、漢人,也有一部分回回人。
如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元朝“以忽撒馬丁(回回人)為管領甘肅、陝西等處屯田等戶達魯花赤,督斡端(今新疆和田)、可失合兒(今新疆喀什)工匠千五十戶屯田”。斡端、可失合兒均在今新疆南疆,此時該地人已改信伊斯蘭教,故應為回回之一部。
此後,在陝西屯田的軍、民戶均轉為元朝重要的農業人口,而明清時陝西回族的主要分布地區,亦就是主要集中在元代陝西屯田的地方。
另有一批元朝回回上層貴族,進入陝西作官為吏,以後就定居于陝西,成為明清時陝西回族的組成部分。
最著名者,如元朝名臣回回人賽典赤·贍思丁就曾任過陝西四川行省平章政事,其長子納速刺丁最後任陝西行省平章政事,死于任上,其家族即居陝西,即後世陝西回族的納家族。
蒙古統治階級實行民族等級制,重要的官職多由蒙古、色目人擔任。
至元二年蒙古的定制中,以蒙古人充各路達魯花赤,回回人充同知;五年(1268年),又“罷諸路女真、契丹、漢人為達魯花赤者,回回、畏兀、乃蠻、唐兀人仍舊”。
蒙古統治者為分化各族,特别防範人數最多的漢族反抗,往往利用外來的回回人來加強和鞏固自己的統治。 于是,全國各地(包括陝西)回回充任達魯花赤及各地官吏者為數不少。他們攜眷上任,有的卸職後就定居于各地(陝西的就定居于陝西)。
此外,還有大批回回商人及宗教職業者(元代稱為“答失蠻”和“叠裡威失”)也定居于陝西。在元代,回回素以理财和經商聞名,足迹遍于各地,故明代有“元時回回遍天下”之說。
3、“回回”為何沒能化入漢族,而自稱一族?
由于有信仰伊斯蘭教的回回的存在,專門從事宗教職業者于是也産生。
史載元朝中央曾設有“回回掌教哈的所”,至元文宗緻和元年(1328年)八月,“罷回回掌教哈的所”。
哈的所下有司屬,過問回回詞訟;在罷去之前曾一度罷而複置,且規定隻準祈福并掌教念經。然而,事實上各地回回掌教仍然掌握着管戶婚、錢糧、詞訟等權力。
元代各地已開始有伊斯蘭教的禮拜寺之設置。
上述各種渠道定居于陝西的回回,在元代對陝西地區的農業、商業等的發展及文化交流方面,是有貢獻的。
他們與入居陝西的蒙古人一樣,亦開始漢化,與漢人通婚,改漢姓,學習漢族傳統文化。然而,他們并沒有融入到漢族之中,而是到了明代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回族。
為什麼如此呢?
據學者們研究,主要原因是元代回回入居中國,是處于“大分散,小聚居”的狀态,他們部分地保持了自己的生活習俗,有統一的經濟生活(主要從事農業,部分從事商業);回回在元代所處的政治地位,又使之與漢人、南人有所區别,便于其内部的團結和共同心理素質的形成;在語言上,他們最初使用波斯語、阿拉伯語和漢語,以後逐漸統一于漢語,形成為有共同語言的特征;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即他們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伊斯蘭教。
這是回族共同心理的民族特征形成的重要因素。
4、明代陝西回族的形成
元朝滅亡後,原居于陝西的回回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他們與鄰近的漢族、原回鹘人、西域昭武九姓胡人融合,逐漸形成為回族。
元代陝西的回回,主要是由駐陝西各地蒙古軍隊中的色目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亞等地信仰伊斯蘭教者)構成。這是陝西回族的主源。
其次,陝西回族還有另一部分來源,即自唐代以來留居今陝西地區的回鹘和西域胡人。
回回一詞,在宋代是指“回鹘”(或稱“花門”)而言。
在今陝西回族口碑及縣志記載裡,均說陝西大荔一帶回族祖源于唐安史之亂後,留屯于大荔沙苑的回纥。
據唐代大詩人杜甫《留花門》一詩說:
“花門天驕子,飽肉氣勇決…連雲屯左輔,百裡見積雪。”
又說:“沙苑臨清渭,泉香草豐潔。…胡塵逾太行,雜種抵京室。花門既須留,原野轉蕭瑟。”
回纥助唐平亂,其葉護磨延啜請兵馬屯沙苑事,又見《舊唐書·回纥傳》、《通鑒》卷220唐至德二年(757年)的記載。
不過,回纥人自唐以來定居于陝西西安(長安)及其附近者,為數不少。就是宋代,西北的回鹘也有定居于陝西者。
如宋宣和三年(1121年),宋臣寮言:
“回鹘因入貢,往往散行陝西諸路,公然貿易,久留不歸者有之。”
而宋時,回鹘又被稱為“回回”,他們在元代又與入居陝西的信仰伊斯蘭教的色目人雜居、通婚,逐漸改信伊斯蘭教,成為陝西回族的組成部分。
另有唐代以來聚居于長安等地的西域胡人,為數衆多,唐末五代的動亂雖有部分遷徙,但仍有一部分留居于今陝西關中等地,内中亞昭武九姓胡不少。
從五代至宋,中亞胡人經絲綢之路到内地(包括陝西)經商或傳教者也很多。到元代,大量的阿拉伯、波斯、中亞等色目人入居陝西後,他們與唐宋以來正漢化的西域昭武九姓胡人種、習俗較為相近,後者很快就接受了伊斯蘭教,逐漸融入到元代的“回回”之中。
這就是近現代陝西關中回族多有米、石、何、史、安等姓的由來;換言之,唐宋以來居于陝西的西域昭武九姓胡等,也是陝西回族來源之一。
陝西漢族也是回族形成的重要組成部分。
元代陝西回回以駐守各地的軍隊中的色目人為主,以後随地入社,如同編民,與漢人雜處,多有娶漢族女子為妻者。
特别是到了明代,統治者采取強迫同化政策,禁止蒙古、色目人自相嫁娶,聽與中國人(漢族)婚姻,回回娶漢婦則更為普遍。 近代以來,陝西流傳的所謂“回爸爸,漢奶奶”,即反映了這種通婚的情況,說明自元以來,漢族有不少融入到回回之中,成為回族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上幾種民族成分,在陝西這一共同地域條件之下,逐漸形成了有共同經濟基礎(農業和商業),有共同信仰的宗教——伊斯蘭教,并由此而形成了共同的文化習俗及民族心理素質,而區别于漢族和其它民族。
因此,從明代起,陝西及全國的回族形成為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登上了曆史舞台。
在陝西回族形成過程中,伊斯蘭教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唐代因大食(阿拉伯)人的進入中國内地而傳入。元代由于回回的發展,伊斯蘭教也開始得到較為廣泛的傳播,各地也出現了一批清真寺。
到明代,陝西的伊斯蘭教雖然受到明朝政府的種種壓制,但仍然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其标志即是清真寺的建立和經堂教育的發展。
陝西清真寺建立最早的時代,前述明代修纂的《高陵縣志》記元至正間建“清真寺在渭河南渭橋裡”,如這一記載确實,則元末陝西已有清真寺建立。現今西安化覺巷清真大寺(東大寺)内,有《創建清真寺碑記》,碑題為唐天寶元年戶部員外郎兼侍禦史王鐵撰。
中外學者對此碑的真僞早有定論,證明碑及寺建于唐天寶元年純系後人僞托。學者們一般認為,化覺巷清真寺應建于明初洪武十八年至嘉靖五年(1385一1562年)之間。
又今西安學習巷的清真寺(西大寺),據寺内存留的曆代重修的碑石記載,也建于明初。此兩寺是明代陝西伊斯蘭教有所發展的曆史見證。 其中特别是化覺巷清真寺,雖經曆代修葺,但仍可見其規模之宏大,結構之精妙。其建築為中國殿堂形式,有五進院落,84間殿堂,大殿可容千人禮拜。
明代陝西伊斯蘭教的發展,還可從經堂教育的興起得到證'實。在明嘉靖、萬曆年間,著名的經學大師胡登洲(1522一1579年)即是興辦經堂教育的代表人物。 胡登洲,陝西鹹陽渭城人,自其從麥加朝觐返鄉後,深感中國“經文匮乏,學人寥落,既傳譯之不明,複闡明之無自”,為此,他積極創辦經堂教育制度,以培養伊斯蘭教宗教人才。
經堂教育,即是在清真寺内辦學堂,招收回族子弟入學,學習阿拉伯文和宗教經典,并進行嚴格的宗教訓練。
學業完成後,即“穿衣”(畢業),受聘到各地宣傳教義,或為寺院阿訇,主持宗教活動。
因此,陝西的經堂教育在全國起步較早,影響很大;胡登洲成為當時全國知名的伊斯蘭教經學大師。也就在胡登洲興辦經堂教育的時期,陝西回族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分布也很廣。
5、明代回民的分布遷徙
在明代的文獻中,出現了一些關于陝西“回民”的記載。
如明代瞿九思所撰《萬曆武功錄》卷1陝西部分有《回民列傳》,開首即說:
“回民,西(安)、延(安)、慶(陽)、平(涼)、鳳(翔)、漢(中)間人也,那縣編入版籍,名日回民。”
則此将明萬曆時陝西回族的分布說得較為明确,内除慶、平現屬甘肅省外,其餘均在今陝西境内。其分布地與元代色目人軍屯(民屯)之地基本相符。
當時陝西的“回民”已基本編入郡縣戶籍之中,與漢族一樣直接由明地方郡縣管理。
但在萬曆之前,明朝對陝西回民的控制較為松弛;回民中有一部分則經營小商,流動性較大。
誠如《武功錄》所述:
“時視麥熟,皆攜妻小賣藥課命,仰食它旁那。歲兇亦如之。”
萬曆丙戌年(1586年),因陝西大荒,首先由泾州(治今甘肅泾川)一帶的回民500人起來反抗明朝的統治,由靈台進入陝西麟遊、三水(今旬邑)、淳化、耀州(今耀縣)、同官(今銅川)等地,與該地回、漢荒民聯合,勢益熾。
最後,這次以回民為主的荒民起事,為明軍所平定。
此後,明朝統治者即加強了對陝西回民的控制,由“督撫請上,乃得以回民編立保甲,著為令。令毋聚黨,毋持兵,毋搶掠;歲時諸回民所流行,邏司常從走卒遊徼道上,以備為寇。”
到萬曆甲辰年(1604年),關中鄠縣龐家村與周至縣白龍溝的回民,以沙倉等為首,又掀起了反抗明朝統治階級的鬥争,旋為明軍平定。戶縣縣令劉璞事後“為連環保家法,每堡壯丁二十人,教士(伊斯蘭教)一人,每月三日教習,餘日歸農。回亂遂息”。同樣是加強了對回民的控制。
以上這些資料說明,明代陝西關中地區回族分布已較廣,許多郡縣均有回民居住其間。他們的姓氏亦基本為漢姓。
明末,由于明朝統治階級的腐敗,土地高度集中,遼饷的加征,以及自然災害等各種原因,終于在陝北首先引發了規模巨大的明末農民大起義。
陝西的回族與漢族一起投身到這場的農民運動之中,湧現出一批回族農民起義領袖。其中最為知名者,如陝北的“老回回”馬光玉(大老回回)、馬守應(小老回回)等。
他們所率領的義軍時稱“回回營”,内有回、漢民族成分。
馬守應,陝西綏德回族,邊兵出身,崇祯元年(1628年)起義于陝北,與羅汝才、高迎祥等被推為首領。此後,馬守應轉戰在山西、陝西、河南等省,與闖王高迎祥、八大王張獻忠等并肩作戰。崇祯八年(1635年),農民軍13家72營在荥陽大會,老回回馬守應為13家首領之一。他主張北進山西,與張獻忠意見不合,發生争執。經闖王李自成勸解,馬守應擔任策應。
次年,馬守應等進入陝西洛南,後又轉戰于河南及湖廣等,與李自成聯合,取得了很大的勝利。直到崇祯十六年(1643年),馬守應病死于荊州(今湖北江陵)。
6、清代回民的繁衍
清朝入關後,曾激起了漢、回等各族人民的激烈反抗,陝甘的回族也多次掀起反抗清朝民族征服和壓迫的鬥争。
如清順治五年(1648年),今甘肅河西回族米剌印、丁國棟為首的反清鬥争即其中之一,清朝鞏固了對陝甘地區的統治之後,對回族上層進行拉攏和收買,而對一般的回族人民,則與漢族一樣,實行民族歧視和壓迫政策。
到清同治年以前(即1862年前),陝西的回族發展、繁衍十分迅速,成為陝西地區僅次于漢族的第二個大民族,陝西漢、回為主的民族分布格局正式形成,并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清同治年以前,陝西回族人口到底有多少?
據民國初年西安回族馬光啟所撰《陝西回教概況》記:“曆宋元明清以來,生殖日繁,遂布滿全省,号稱百萬。”
又據同治年間曾參加鎮壓回民起義的餘澍疇所撰《秦隴回務記略》卷說:“陝則民七回三,甘則民三回七。”即陝西回族占總人口的3/10。這一數字為現今一般有關論著所引用。
然而,清乾隆時,陝西總人口是700一800多萬,到嘉慶、道光年間,增至1000一1200萬左右,如果上述陝西回族總人口約70一100萬較确,則回族隻占全陝人口約1/10,餘澍疇的說法恐不确。盡管如此,當時陝西10人中就有一回族,回族人口之多,發展之迅速,也是很引人矚目的。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于曆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複。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