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院如何帶動大農業
5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同學們回信,勉勵他們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讓科技小院走進了大衆視野。專注于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和人才服務的科技小院,在江西正蓬勃興起。目前,我省共建成科技小院30個,不少專家和學生駐紮在這裡,研究解決農業農村發展中的實際問題,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立夏剛過,正值水稻分蘖盛期。一大早,上高水稻科技小院首席專家曾勇軍穿上套鞋,紮進了稻田裡。這段時間,他要時刻關注秧苗長勢。
他的身後,是1500多畝由科技小院團隊實施的雙季豐産高效栽培技術示範田,綠油油的禾苗長到了一尺來高。“2個月後,這裡的優質稻預計畝産将超過550公斤,比傳統水稻每畝增産約40公斤。”曾勇軍說。
曾勇軍所在的科技小院由江西省科協、江西農業大學等單位合作共建,是中國農技協在江西設立的首批七個科技小院之一,2021年獲評全國“十佳科技小院”。
在上高縣泗溪鎮曾家村,村民形容這裡“種田三年大變樣,年年都有新氣象”。“農業診所”田間出診,“老農戶”變身“新農人”,新理念、新技術加速走進田間地頭,一幅現代農業圖景在這裡變為現實。
小院學生指導農戶開展農機插秧作業。
“田間醫生”下田問診
科技小院大門天天敞開,有啥問題小院師生現場解決
“來找你們這的農業診所。”當記者問起“農業診所”在哪裡,路旁的農人不約而同地指向科技小院的方向。曾家村有個“農業診所”,這件事在當地家喻戶曉。
走進“診所”,“醫生”謝小兵正忙着在線答複種植大戶姚小軍發來的“求診”信息。剛經曆低溫陰雨天氣,姚小軍家部分稻田積水較深。查看圖片後,謝小兵告訴他,要及時排水,保持淺水層,适當追施分蘖肥。
這樣的在線“求診”,科技小院日常運營負責人謝小兵經常遇到。在曾家村及周邊地區,種植戶一碰到種植難題,第一反應就是向科技小院師生求助。
種植戶的信賴,緣于科技小院“醫生們”的專業水準和服務态度。2019年,上高水稻科技小院挂牌。當年,初秋的一場大雨,讓姚小軍家幾畝晚稻遭遇大面積倒伏。
這可急壞了姚小軍。此時,獲知情況的謝小兵趕到田裡,一番查看之後開出“診療單”:前期施肥過多,水稻生長過于茂密,透光透風性不好,抗倒伏性差。
在謝小兵的指導下,那一次,姚小軍不僅找到了水稻倒伏的“病竈”,還把科學施肥這個知識盲區徹底研究明白了。
在姚小軍和其他農戶固有印象裡,種田最大秘訣就是“肥多産量高”。但是,過度施肥也帶來了病蟲害、抗倒伏能力差等問題。
針對這種誤區,謝小兵開出藥方:晚稻基肥、分蘖肥、穗肥按5:2:3的比例施用,控制施肥總量,優化施肥配比。果然,按照謝小兵的技術方法,就在次年,姚小軍家的水稻迎來了大豐收,不僅糧食增産,施肥量還下降了20%。
謝小兵形容自己是“走方的郎中”。在科技小院,這樣的“郎中”還有很多。固定教師10人、基層農技人員4人、常駐研究生和本科生15人,這些“郎中”與謝小兵一樣,活躍在曾家村雙季豐産高效栽培技術示範田裡,全周期觀測水稻生長情況,解決農戶遇到的實際難題。
在科技小院的工作日志裡,有這樣一條田間調查記錄:曬田不到位,無效分蘖過多,建議延長曬天時間。接到科技小院師生反饋後,姚小軍馬上按照指導意見放水曬田。他知道,一旦無效分蘖過多,成穗率将大幅下降,顯著影響收成。“還好補救及時”,姚小軍慶幸不已。
有這些“田間醫生”在,姚小軍心裡很踏實。去年,他把水稻種植面積擴大到了60畝。“有農業醫生給水稻定期體檢,為我們提供零距離、零時差、零費用、零門檻的科技服務,種田變得簡單多了。”姚小軍感慨。
小院學生指導農戶育秧。
培養一批新型農民
手把手培訓教學,“老農戶”搖身一變成為“新農人”
3月,氣溫穩步回暖,農人播種在即。
在科技小院育秧中心,十幾個種植戶圍在一起,曾勇軍站在中間,查看種子出芽情況,演示播種量的調節方法。“種子還未破胸,催芽要延長幾個小時。”指着催芽機裡的種子,曾勇軍叮囑:“注意保持種子幹爽,避免播種不均勻”。
參加完技術培訓,種植大戶曾認明解開了心中的疑團,過去播種經常出現布種不均的現象,原來是種子濕度過大。
像這樣的培訓,農戶一有需要随時開展。他們把課堂搬到田間地頭,面對面解決農戶種田遇到的問題。
“過去種田憑經驗,現在種田靠科技。”談及科技小院帶來的變化,曾認明感慨良多。得益于這樣手把手的教學,科學的種植技術像種子一樣,撒進了廣袤的田野裡。
南方的春季雨水頻繁。冒着大雨,曾認明到田間做好平水缺,保持水面覆蓋約一個指節的深度。“過去我們以為種水稻有水就行,實際上水稻每個生長階段對水的需求不同,尤其是分蘖階段,水太深會抑制分蘖萌發。”
淺水分蘖,幹濕交替灌漿。在科技小院的推廣下,這樣的科學知識,成了種植戶的種田指南。曾認明聰明好學,他掌握的技能遠不止這些。施肥有講究,基肥、分蘖肥、穗肥一樣不能少;機插早稻不能太密,株距保持12厘米左右比較合适;隔幾年适當撒一點熟石灰,中和土壤的酸性……談起如何科學種植,曾認明說得頭頭是道。
科技小院的師生在哪裡,農技培訓的課堂就在哪裡。他們以土地做黑闆,把作物當教材,将科學技術與農業實踐緊密結合。有多少“老農戶”改變傳統觀念,就有多少“新農人”湧現在田間地頭。
“五一”剛過,禾苗長勢旺盛,此時也進入了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期。
天剛蒙蒙亮,曾認明就操作着無人機為他200多畝優質早稻噴灑農藥。原先靠人力一天隻能噴灑15畝,現在不到一天功夫就全部噴灑完。“搞農業生産每個環節都要‘精準打擊’,時機搶得準,産量才能高。”為了更好地搶抓農時,曾認明不僅學會了使用無人機噴藥,還新購買了3台大拖拉機。
催芽機、播種機、插秧機,無人機、拖拉機、收割機……新型農具越來越多,田埂上變得越來越熱鬧。
看到更多像曾認明一樣有頭腦、懂技術的“新農人”源源不斷地湧現,曾勇軍笑容滿面:“我們駐紮在這裡,最大的心願就是培養一支帶不走的‘三農隊伍’,造福當地百姓”。
豐産高效栽培技術示範田喜獲豐收。
科研成果回歸田間
架起一座橋,一頭連着高校,一頭連着田間地頭
正月剛過完,還有十幾天就到驚蟄,科技小院育秧中心開始忙碌起來。
由江西申江農業公司生産的4萬方水稻育秧基質運抵科技小院育秧中心,用上這些基質後,經流水線播種,稻種在育秧盤裡大約生長25天,粗壯的秧苗便能移栽下田。
“苗好一半谷,保産增收,苗好是前提。”通過采用這種基質育秧,這些年,曾認明家的秧苗莖粗根壯、出芽率高。
長期以來,曾認明和其他農戶育秧使用的營養土主要取自自家田中,這種自制育秧土理化性質不佳、肥力不足、消毒不到位,影響秧苗的生長發育。
研發育秧基質,很早就是曾勇軍團隊的課題之一。江西紅壤廣布,土壤黏性高,保肥性差。為了研制适用于本土的優質育秧基質,曾勇軍和團隊一頭紮進了實驗室。
曆時6年科研攻關,開展100餘項試驗。最終,團隊以泥炭、谷殼、稭稈為主要原料,成功研制出水稻機插育秧專用配方基質。這種基質培育的秧苗出芽整齊、抗病性強,返青活棵快。以此為核心的系列生産工藝及配套技術,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4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項。
技術來自實驗室,但是效益還得看田間。2022年,科研團隊将相關技術轉讓給江西申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進行規模化生産。這些黑乎乎的育秧基質的到來,解決了長期困擾農戶的育秧難題。
如今,曾勇軍團隊研發的水稻專用育秧基質不僅覆蓋科技小院周邊數千畝示範田,還在南昌、吉安、撫州、新餘等多地示範推廣。
科技小院帶來的新技術遠不止這一項。過去,當地晚稻通常種植普通籼稻。但是進入晚秋,氣溫逐漸走低,沒有抽穗的晚稻一旦經曆寒露風,容易大面積減産。
曾勇軍注意到,普通籼晚稻品種耐低溫能力差,不能充分利用晚秋溫光資源,而晚粳稻生長特性恰好能彌補這些不足。基于這些發現,團隊經過數年的研究,形成了适宜江西本土種植的“早籼+晚粳”技術模式。
2015年,經過曾勇軍團隊技術指導的晚粳稻以796.1公斤每畝的單産獲得江西省晚粳單産擂台賽第一名,4年後,科研團隊将畝産再次提升到了802.5公斤,比普通晚籼稻畝産高出20%。
科技的力量令農人驚歎,更悄悄地改變着傳統農業生産。2015年起,曾家村千畝示範田晚稻換種晚粳稻品種,曾勇軍心中一直期盼的“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場景,在這裡變成了現實。
“科技小院就像一個小小的連結點,一頭連着高校,一頭連着田間地頭。”小院的師生們紮根在農業生産一線,把實驗室搬進農田裡,把科研論文寫在大地上。
站在千畝示範田中間,曾勇軍揮手比劃:“在這座天然實驗室裡,科研成果從田間孕育,最後又回到了田間。”
來源:當代江西
值班編輯:周章雲
值班審核:金路遙
值班編委:黃廉文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