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統籌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骁鵬
文/李海婵 周婷婷 實習生 吳錦鵬
圖/王小虎
博羅首屆“三月三”畲族文化節、平海古城搶炮頭接炮頭活動、惠東巽寮媽祖文化旅遊節……4月以來,氤氲着“惠州味道”的民俗節慶活動一場接着一場。
擁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1400多年建城史,“國家曆史文化名城”惠州無疑是一座民間文化藝術寶庫。記者梳理發現,惠州共有40餘項傳統民俗非遺項目,節慶活動豐富多彩,可謂“四季皆聚慶,無月不過節”。
惠州的節慶活動為何如此多元豐富、曆久彌新?未來如何打造本土特色節慶品牌?專家認為,惠州民俗節慶資源優勢突出,發展潛力巨大,建議要深入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内涵,做好“兩生一市”,即做好生産性保護、做好生活化融合、加強市場化運營。
節慶盛宴
“三月三”特色民俗風情濃郁
位于羅浮山北麓,嶂背畲族村,一個戶籍人口未過千的村落,古老而甯靜,是博羅縣唯一的少數民族行政村。近期,村子突然熱鬧了起來,人們來來往往,忙碌地準備着首屆“三月三”畲族文化節。
活動當天,畲族特色歌舞表演、長桌宴、篝火晚會輪番上演,中間還穿插對歌飲酒,邀請四方客人共享,一股濃郁的畲族風情撲面而來。“像是過年一樣熱鬧,人多了,村民們表演更起勁了!”村民藍欣欣說道。“特地從廣州過來,演出很精彩、很熱鬧,是一場視覺盛宴,美食烏米飯甜而不膩,很美味!”遊客李女士意猶未盡地表示,在濃濃的節日氛圍,近距離感受到了畲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三月三”風潮從深山“吹”到沿海。對惠東平海、港口等地百姓而言,這一天也是翹首以盼的“狂歡”。當天舉辦了搶炮頭接炮頭民俗活動,由群衆捐資演戲。據平海鎮平海社區黨委書記、本地文史專家汪潔介紹,自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用“搶炮頭”的方式來争演三月初三正日的第一場戲。當天,搶得“頭炮”及“尾炮”的村子,舞獅、舞龍,擡着金豬、燒雞、饅頭等祭品前來平海古城北門城樓接“炮頭”。圍觀群衆裡裡外外圍了好幾層,擠得滿滿的,熱鬧非凡。
惠州不僅傳承優秀的民俗文化,還不斷豐富節慶文化内涵,賦予新的時代意義。三月三當天,羅浮山景區舉辦了第二屆癸卯雅集·羅浮修禊活動,現場有文人雅士品茗撫琴,書畫創作,流杯吟詩,以文會友,重現千年“修禊”盛況。無獨有偶,同一天,大亞灣澳頭數十位青年朋友身着漢服前往澳頭媽廟村參觀,探尋當地特色的古村落曆史文化。
“三月三”在全市各地都掀起熱潮,是惠州“四季皆聚慶,無月不過節”的縮影。民間流傳有順口溜:“一月一(春節),二月二(伯公誕),三月清明四月八(浴佛節);五月節(端午),六月六(太陽誕),七月十四(鬼節)八月半(中秋);九月重陽十月朝(牛神誕);十一月冬(冬至),十二月年。”除此之外,還有如正月十五的“正月半(元宵)”、二月十九的“觀音誕”、七月初七的“七月七夕”等,都是民間盛行的傳統節日,由此可見當地民俗節慶之豐富。“在熱鬧活動的背後,表達出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珍惜和期盼。”汪潔說道。
特色鮮明
多族群混雜孕育出兼容共生的民俗文化
惠州的民俗節慶文化為何呈現出多元性和蓬勃的生命力?作為集本地、客家、福佬等多族群文化形态為一體的地域,這裡各種文化相互交融、兼收并蓄,顯得多姿多彩。“這一地域文化特色通過民俗節慶淋漓盡緻地表現出來。”惠州民俗專家林慧文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他介紹,從惠州傳統節俗及其風俗來看,有相當一部分是漢族傳統節俗的自然延續和翻版。春節掃塵、守歲、拜年,元宵觀燈,清明、中秋祭墓,端午賽龍舟等都與漢族大部分地區相同。
在繼承保留中國傳統節俗文化的同時,惠州民俗又體現出地方特色。如正月的擺山燈、二月二伯公會、七月七儲七夕水、“十月朝”等。“應該說,這裡面不僅有變異節俗,而且不少是本地獨有的,即土生土長的。”林慧文舉例,如正月半之人公仔展覽、六月六祭拜太陽儀式等。
在惠州,元宵、端午等傳統節日還與各類非遺、民俗深度融合,讓其更加生動地展現出來。以元宵為例,惠城區墨園村全村村民都齊聚一堂,互慶互賀,然後打醮、出煞、巡神等;而惠東吉隆鎮會舉行惠州規模最大的舞龍活動,有“請龍神”“鑽龍身”“拔龍須”“穿龍架”“化龍”等程序;博羅茜塘圍會開展元宵燈會公燈巡演,“公燈”坐花車巡遊,麒麟、鑼鼓緊随其後,巡遊隊伍所到之處,群衆夾道歡迎……
除了傳統節日之外,最具地域特色的當屬民間會節。林慧文介紹,民間會節就是一種在城鎮、村落中大多數人集合在一起的公衆性祭祀與慶典活動,其區别于歲時通常的、每年定時的個體特色的節慶活動,而是一種民間自發的集資聚會的祭祀形式,具有“多”“雜”“廣”的主要特色。
惠州民間會節主要分為三大類:一類是公衆性的大型祈神會節,如譚公廟會會節、伯公會會節、朝雲會會節、南瓜節會節等,形成一種聲勢浩大的地方民俗活動。第二類是非祈神的大、小型公衆專題會節,如“擺盆”會節、“做棚”會節、“接燈”會節。第三類是以村為單位,盛行于惠州東江沿岸農村,有公衆性的祭神上香,甚至遊神、舞麒麟、唱大戲等内容,故以前都習慣稱之“睇會節”。
“這些惠州民俗在嶺南民俗中有它獨有的亮點,‘兼容共生’是最為鮮明的特色。”林慧文舉例,嶺南三大水神信仰(玄天大帝、媽祖、洪聖)在惠州集中表現,且十分廣泛。林慧文開展田野調查時發現,光是在惠東,便有數百個媽祖祭拜點;甚至在農村偏僻的古渡頭都能發現洪聖廟的蹤迹。“三者兼有,唯惠州而無其他!”林慧文表示,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正是由于惠州地域的多族群混雜特色,才孕育出了多神崇拜的特殊性。
與此同時,惠州還是典型的少數民族散雜居地區,在本土農村聚居的主要包括瑤族和畲族,多元民族的特點也讓惠州的節慶文化錦上添花、異彩紛呈。
文旅融合
推動民俗節慶品牌化與可持續發展
豐富的曆史文化資源、絢麗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動、優秀的民間藝術,成為惠州深入挖掘傳統節日内涵、打造節慶品牌的重要資源。随着當地旅遊發展和節慶文化宣傳,不少節慶活動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吸引不少珠三角遊客慕名而來。
近期,博羅首屆畲族文化節就引起熱烈反響。博羅縣文廣旅體局副局長謝文山介紹,當地将以此為契機,更好地推動民族文化與旅遊發展深度融合,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新業态,打造博羅縣橫河鎮特色文旅品牌。同時,計劃将當地畲族文化與羅浮山文化相融合,讓兩種優秀傳統文化“雙劍合璧”。
媽祖文化旅遊節已經成為惠東乃至惠州富有名氣的一大旅遊文化活動,已舉辦了八屆。記者發現,本屆媽祖文化旅遊節更是深度融合“旅遊+文化+體育”。恰逢“五一”小長假來臨,當地将舉辦叢林穿越越野賽、沙灘足球、沙灘排球、帆船賽事、汽車特技等,為市民遊客帶來競技、娛樂、觀賞、表演的多元體驗。
“惠州民俗節慶資源優勢突出,市場前景潛力巨大。”林慧文表示,民俗節慶如同一股文化潮水,源遠流長影響深遠。此外,還擁有廣泛的群衆基礎,自發迸出能量,形成完整的文化傳播鍊條。“隻要相關政府部門充分挖掘、正常引導、豐富内涵,就能做好非遺的活化傳承,實現非遺市場化!”林慧文充滿信心與期待。
對此,華南理工大學廣東旅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數字鄉村與文旅可持續發展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博導吳志才表示認同。他認為,民俗文化旅遊是傳播和弘揚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提高文旅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更是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内涵,具有曆史性、文化性、傳承性、體驗性。
未來惠州應如何挖掘其背後的文化内涵,促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如何促進民俗節慶與人們的現代生活相結合?吳志才認為,做好“兩生一市”。首先做好生産性保護,通過産學研合作等方式将民俗節慶和文化資源轉化為産品,加強相關工藝和技能培訓,傳承保護好民俗文化;其次,做好生活化融合,将民俗文化活化、節慶打造與人居環境改善、美好生活建設相融合,加強鄉村“軟”“硬”件建設,實現還“俗”于民,增強群衆參與積極性;最後加強市場化運營,将民俗節慶與鄉村振興相結合,推進以節促文、以節促旅、以節促銷、以節促産,通過新媒體向灣區講好民俗故事,實現民俗節慶品牌化與可持續發展。
【文脈鍊接】
蘇東坡與惠州節慶故事
整理/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海婵
據《惠州民俗》記載,惠州民間傳統的元宵節熱鬧壯觀。早在宋代,蘇東坡、唐庚等文化名人的詩句中就有記載。
宋紹聖二年(1095年),蘇東坡谪居惠州的第一個元宵節,當時的太守詹範到白鶴峰嘉祐寺探望他時,“置酒觀燈”,蕭鼓助興。蘇東坡因此寫下一首《上元夜》詩,描述當時情形。“亦複舉膏火,松間見層層”,可見當時惠州元宵燈節之熱鬧。
每年的農曆十二月初五,是蘇東坡侍妾王朝雲誕日。古時每到農曆十二月初五,惠州城内未婚女子習慣以做“朝雲會節”的形式拜祭朝雲。一般是親戚朋友分别準備素包點等素祭用品,彙集于惠州西湖王朝雲墓前,祭祀祈福、補種梅花。清代惠州名士江逢辰的詩句“士女傾城補種花”,描寫的就是“朝雲會節”的情景。如今,古時的風俗已難尋蹤迹。
《惠州民俗》一書認為,對王朝雲的祭奠,源于王朝雲傳說。同時,惠州老百姓對大文豪蘇東坡的崇拜,進而将王朝雲神化,由此不斷産生了民間對王朝雲的崇拜祭祀,這是蘇東坡寓惠文化的延伸。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