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陽輻射的緯度分布與季節變化規律
(1)太陽輻射的緯度分布
①春分日與秋分日,太陽輻射由赤道向兩極遞減。原因:太陽直射赤道,正午太陽高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
②夏至日,太陽輻射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原因: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
③冬至日,太陽輻射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原因: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
(2)太陽輻射的季節變化
①赤道兩側的低緯度地區,太陽輻射強,季節變化小。原因:正午太陽高度大,且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變化小。
②中緯度地區,當地夏季太陽輻射強,當地冬季太陽輻射弱。原因: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幅度大,晝夜長短變化較大。
③高緯度地區,太陽輻射少。原因:晝夜長短變化最大,正午太陽高度小。
2.地球公轉速度變化規律
(1)規律:日地連線單位時間内掃過的面積相等,因此,距離太陽越近,公轉速度越快。
(2)公轉速度變化圖示:
(3)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
由于黃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時,受到太陽垂直照射的點(即太陽直射點)是變化的。
時間
太陽直射點位置
節氣
3月21日前後
赤道
春分
6月22日前後
北回歸線
夏至
9月23日前後
赤道
秋分
12月22日前後
南回歸線
冬至
4.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
(1)正午太陽髙度的緯度變化
正午太陽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陽高度。同一緯線上正午太陽高度相等。
同一天,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太陽直射點所在緯線上的正午太陽高度最大(90°)。正午太陽高度由直射點所在的緯線向南北兩側遞減。
正午太陽高度随緯度變化
(2)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
同一緯度,正午太陽高度的大小随季節變化。當太陽直射點在某地時,該地正午太陽高度就最大。當太陽直射點向某地靠近時,該地正午太陽高度就增大;反之則減小。
正午太陽高度随季節變化
5.晝夜長短的時空變化規律
(1)季節變化規律圖示(以北半球為例)
(2)緯度分布規律
①赤道處始終晝夜平分,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晝夜平分。
②同一緯線上各點晝夜長短相同;南、北半球同緯度地區晝夜長短“對稱”分布,即北半球某地的晝長與南半球相同玮度的夜長相等。
③太陽直射點所在半球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另一半球相反。
④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移動,極晝、極夜出現的範圍也經曆了不斷擴大、縮小的過程。
(3)極圈内的晝與夜
①極圈内因為有極晝和極夜現象,所以晝夜更替的周期并不都是24小時,緯度越高,晝夜更替的周期越長,極點附近為一年。
②地球公轉的速度在遠日點附近較慢,在近日點附近較快,所以北極圈内的極晝日數比南極圈内的極晝日數要多;相反,南極圈内的極夜日數比北極圈内的極夜日數要多。
6.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和移動規律
(1)分布規律(北半球)
①自赤道向南、北,約每隔30度為一個氣壓帶,全球共7個氣壓帶,且由赤道向兩極,低氣壓帶和高氣壓帶相間分布。
①兩個氣壓帶間是一個風帶,全球共6個風帶。
②各氣壓帶的中心位置:赤道低氣壓帶——0°,副熱帶高氣壓帶——30杜,副極地低氣壓帶——60°,極地高氣壓帶——90°。
移動規律
時間
半球
季節
氣壓帶、風帶
1月
北半球
冬季
南移
南半球
夏季
7月
北半球
夏季
北移
南半球
冬季
7.“副高”與鋒面雨帶的移動規律
(1)“副高”與鋒面雨帶的關系:鋒面雨帶始終位于“副高”的西北側,是從“副高”吹來的暖空氣與北方的冷空氣相遇形成的;鋒面雨帶與“副高”同進退。
(2)移動規律(正常年份)
春末(5月)“副高”位于15°N—20°N—“雨帶”位于華南(南嶺)地區;
夏初(6月)“副高”延伸至20°N——“雨帶”位于長江中下遊地區直至日本;
7 —8月“副高”北進到25°N—30°N——“雨帶”位于華北、東北地區;
9月“副高”南移——“雨帶”南移,北方雨季結束。
(3)影響:“副高”強或弱,會導緻“雨帶”推進速度快或慢,引起“北澇南旱”或“南澇北旱”。
8.世界降水分布規律
雨帶
名稱
年降水量
氣壓帶或風帶位置
大氣環流狀況
降水類型
赤道
多雨帶
2 000毫米左右
赤道低氣壓帶
全年以上升氣流為主
多對流雨
副熱帶
少雨帶
不超過500毫米
副熱帶高氣壓帶
以下沉氣流為主
降水少,尤其是大陸西岸和内部;但大陸東岸季風區和台風影響地區降水較多
溫帶
多雨帶
500—1 000 毫米
西風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
鋒面、氣旋活動頻繁
多鋒面雨、氣旋雨,大陸東岸還受夏季風影響
極地
少雨帶
不超過300毫米
極地高氣壓帶
全年盛行下沉氣流
降水少
9.全球氣溫水平分布規律
相似性
無論南、北半球,還是冬、夏季節,氣溫都是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
半球
北半球
等溫線較為彎曲
差異
南半球
等溫線較北半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積比較廣
海陸
海洋
1月海洋上的等溫線向北彎曲,7月海洋上的等溫線向南彎曲
差異
陸地
1月陸地上的等溫線向南彎曲,7月陸地上的等溫線向北彎曲
差
大洋
大洋中部
等溫線較邊緣地區平直
異
差異
大洋邊緣
等溫線較大洋中部彎曲,原因是受寒、暖流影響
性
大陸
平地
等溫線較山區平直
差異
山地
等溫線較為彎曲且複雜,因地勢變化而變化
冬夏
差異
冬季
南、北半球等溫線均較密集,即北半球1月(冬季)等溫線較7月(夏季)密,南半球7月等溫線較1月密
夏季
南、北半球等溫線均較稀疏
10.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
(1)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
(2)主要氣候類型分布規律
氣候類型
分布規律
氣候類型
分布規律
熱帶雨林氣候
南北緯10°之間
溫帶季風氣候
北緯35°—55°大陸東部
熱帶草原氣候
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
溫帶海洋性氣候
南北緯40°一60°大陸西部
熱帶沙漠氣候
南北回歸線至南北緯30°之間的大陸内部和西部
溫帶大陸性氣候
南北緯40°一60°大陸内部
熱帶季風氣候
10°N至北回歸線之間大陸東部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50°N—70°N 大陸
亞熱帶季風氣候
南北緯25°—35°大陸東部
苔原氣候
北半球極地附近沿海
地中海氣候
南北緯30°—40°大陸西部
冰原氣候
極地附近
11.我國常見自然災害的時空分布規律
(1)時間分布規律
(2)空間分布規律
12.海洋表層洋流分布規律
名稱
分布
組成
特點
以副熱帶海區為中心
的大洋環流
熱帶、副熱帶海區
(南北緯5°—45°)
北(半球)順(時針)
南(半球)逆(時針)
東(側)寒
西(側)暖
以副極地海區為中心
的大洋環流
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
(北緯45°—70°)
逆時針環流
東(側)暖
西(側)寒
環球性的西風漂流
南緯40°附近的海域
繞緯線圈環流
季風環流
北印度洋海域
夏順冬逆
13.陸地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與成因
(1)地帶性分異規律
分異規律
形成基礎
主要影響因素
分布特點
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
熱量
太陽輻射
緯線延伸,緯度更替
由沿海向内陸的地域分異
水分
海陸分布
經線延伸,經度更替,中緯度明顯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
水熱狀況
海拔
從山麓到山頂更替
(2)地帶性分異的成因
在山區,地表景觀(如植被、土壤等)随海拔的變化而發生有規律的更替,是因為氣溫和降水往往随海拔的增加而發生變化。影響山地垂直自然帶發育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山體所在的緯度、山體的相對高度、山體的坡向等。
(3)主要的非地帶性分異現象及成因
實際分布的自然現象
形成原因
理想狀态下的地帶性分布
南美大陸西岸3°S—30°S 狹長的熱帶荒漠帶
安第斯山脈阻擋海洋水汽,秘魯寒流降溫減濕
熱帶雨林帶(北)、熱帶稀樹草原帶(中)、熱帶荒漠帶(南)
南美大陸南段東岸形成溫帶荒漠帶(巴塔哥尼亞沙漠)
安第斯山脈阻擋西風氣流深入内陸
溫帶草原帶(中)、溫帶落葉闊葉林帶(東)
赤道附近的東非高原呈現熱帶稀樹草原景觀
海拔高,氣溫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雨林帶
馬達加斯加島東部的熱帶雨林帶
東部地處東南信風迎風坡,馬達加斯加暖流增溫增濕,東南信風來自海洋,溫暖濕潤
熱帶稀樹草原帶
巴西高原東南部的熱帶雨林帶
成.因類似于馬達加斯加島東部的熱帶雨林帶
熱帶稀樹草原帶
南半球缺少寒帶苔原帶和亞寒帶針葉林帶
南半球相應緯度帶是海洋,沒有陸地分布
寒帶苔原帶(較高緯度)、亞寒帶針葉林帶(較低緯度)
天山、昆侖山山麓的綠洲
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豐富
溫帶荒漠帶
14.世界人口分布規律
主要分布區
原因
人口稠密地區
東亞
南亞
曆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社會因素
自然條件優越→自然因素
西歐
資本主義發展較早的地區→社會因素商貿活動頻繁、經濟發達→經濟因素重要的工業地帶、金融貿易發達→經濟因素
美國東北部
當今世界經濟、金融中心→經濟因素
人口稀少區
高山、高原和高緯地區
寒冷
→自然因素
熱帶、溫帶荒漠區
幹旱
熱帶雨林區
濕熱
15.世界工業分布演變規律
煤鐵複合型
臨海型
臨空型
出現時間
近代
二戰以後
新技術革命後
技術條件
蒸汽動力、電力
超級油輪、集裝箱、巨型運輸船
人才(知識和技術)、現代化交通運輸技術
工業布局
鄰近煤、鐵等自然資源豐富地區興建鋼鐵工業
海港、河港附近興建大型聯合企業
高速公路沿線、飛機場周圍興建電子工業
舉例
美國五大湖地區的賓夕法尼亞州、德國魯爾區
日本濑戶内海的福山、意大利南部海港塔蘭托
美國的“矽谷”、日本的“矽島”、德國的慕尼黑、英國的蘇格蘭
16.國際産業轉移的一般規律和影響
(1)一般規律
一是國際産業轉移的主體是從相對發達的國家和地區轉移到次發達國家和地區,再由次發達國家和地區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逐層推進。
二是國際産業轉移一般都是從加工裝配開始,經過資本、技術、管理經驗等的積累,最終過渡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産,實現産業轉移,而發達國家和地區通過壓縮或淘汰産業,發展技術含量更高的新産業。
三是國際産業轉移的技術通常都是進入标準化産業階段的技術。産業轉移的轉入國依靠的主要是低成本競争力,而發達國家則投資于新産品研發。
(2)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表現
具體内容
促進區域産業結構調整
如台商大舉辦廠,加速了大陸勞動密集型企業和高技術産業的發展,促進了大陸産業結構的調整
促進區域産業分工與合作
國際産業轉移使各國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條件發展相應的産業,從而促進了國際産業分工與合作
改變了區域地理環境
産業轉移改變了區域的地理景觀,還伴随着環境污染的轉移和擴散,因此發展中國家在接受重化工業轉移的同時,應充分估計其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加強對廢棄物排放的控制和綜合治理
改變勞動力就業的分布
如果一個國家産業大量向國外轉移,減少國内的就業機會,常常引起失業人口的增加,如日本;像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勞動力豐富,大量吸收國際産業轉移有助于減輕就業壓力
也許你已經去過
多彩的雲南、神秘的西藏、古樸的古鎮......
平凡的山水對你而言已無太多神秘感
但我們生活的地球
是一個充滿美麗和奇迹的地方
最不缺的就是不可思議的奇景
它們或是上帝創造
或是人為的傑作
有的美得灼傷雙眼
有的卻低調得不為人知
Pura Lempuyang神廟——巴厘島
攀登1700步台階到達山頂,俯瞰如同神話般的火山和大海,仿佛踏過這扇門,就能到達另一個世界。
動物大遷徙——肯尼亞
肯尼亞,一個天堂的國度,一個動物的王國,每年都會在這裡上演動物大遷徙!
卡布裡島的海蝕洞——意大利
在卡布裡島陡峭的海岸邊,布滿了許多個海洞,其中最著名的為藍洞(Grotta Azzurra)。
熱氣球升空——土耳其
來到土耳其,來到了神奇的卡帕多奇亞,不坐熱氣球便體驗不了這裡的精華所在。
熒光海灘——馬爾代夫
浪漫的情侶們在這裡演繹了許多動人的愛情故事,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人們開始将這片發光海灘稱為“藍眼淚”。
納特龍湖——坦桑尼亞
随着水位變化,湖水顔色呈現白色、粉紅色或豆綠色,看上去非常漂亮。
Mutnovsky火山附近的冰洞——俄羅斯
由于穆特洛夫斯基火山影響形成的溫泉水流經過此處造就了這個冰洞。
冰洞——美國俄勒岡州
世界上有許多美麗的冰封洞穴,其中不少已不複存在,且看且珍惜。
斑點湖——加拿大
一年内湖水顔色會不斷變化,所以無論你什麼時候去都能看到漂亮的色斑。
玫瑰湖——塞内加爾
當地人說,湖的色彩最美麗的時候是在東面來的幹熱風刮起之際。那時,湖水中的鹽藻在熱風的催化下爆發,将湖水變成了盛開的玫瑰。
韓松洞——越南
韓松洞内的部分區域可以高達200米,寬至150米,足以容納四十層高的摩天大廈。
瓦特納冰川洞穴——冰島
令人感到奇特的是在瓦特納冰川地區還分布着熔岩、火山口和熱湖,冰島也因此被人們稱為"冰與火之地"。
彩色沙丘——美國拉森火山國家公園
整個國家公園中最主要的景觀就是拉森火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頂火山。
地獄之門——土庫曼斯坦
截至2015年,這洞口的火焰從未間斷過,當地人稱之為“地獄之門。
烏尤尼鹽沼——玻利維亞
烏尤尼鹽沼是由大約4萬年前的巨大湖泊幹涸後形成的,在雨季,硬殼般的鹽沼表面才會形成光滑的鏡面。
紅海灘——中國盤錦
紅海灘的确切出現時間無法考證,有學者稱有了地球有了海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紅海灘。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奈卡礦井水晶洞——墨西哥
洞内巨大且發光的方尖石塔多達170根,像纏繞在一起的光柱一般,散落在洞穴四周。
巨人堤道——北愛爾蘭
由總計約4萬根六角形石柱組成8公裡的海岸,石柱連綿有序,呈階梯狀延伸入海。
螢火蟲洞——新西蘭
地面下石灰岩層構成了一系列龐大的溶洞系統,由各式的鐘乳石和石筍以及螢火蟲來點綴裝飾。
羅賴馬山——委内瑞拉
1912年阿瑟·柯南道爾爵士所著的小說《失落的世界》,就是以這部分的羅賴馬山為背景的。
龍血樹——也門索科特拉島
巨大的龍血樹就像外星植物一般,讓人驚歎。
帕穆嘉麗——土耳其
土耳其人叫他世界第八大奇迹,來這裡參觀沒有任何限制。
飛噴泉——美國内華達州
飛噴泉并非天然形成,而是一個美麗的人工偶然。在1964年,鑽探的地熱能源造成礦物質上升到地表。
丹霞地貌——中國
丹霞地貌以層理交錯、岩壁陡峭、氣勢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稱奇。
大棱鏡泉——美國懷俄明州
大棱鏡溫泉的美在于湖面的顔色随季節而改變。
長城——中國
因殘破而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因蜿蜒而影射着古老國度。——泰戈爾
韓英洞——越南
韓英洞經過洪水的無數次沖刷,已被打磨成扇貝形,一排排帶凹槽的石灰岩猶如一個石化的瀑布,在綠色藻類的裝飾下顯得生機勃勃。
朗伯德街——美國舊金山
這條公路之所以會如此彎曲,是因為 在這裡,山是如此陡峭(27°),如果不這樣,該段路就會太陡,大部分車輛都将無法通過。
蓬蒂迪利馬隧道——葡萄牙
葡萄牙蓬蒂迪利馬,一排參天大樹構成的隧道,宛如童話世界一般。
上帝之手劃過的岩石——蘇格蘭
蘇格拉底高地上的岩石,一欄欄分隔開,如上帝之手劃過的痕迹。
婆羅摩火山——印度尼西亞
多島之國印尼有4500座之多的火山,世界著名的十大活火山有三座在這裡。
地球的邊界——英格蘭伊斯特本
伊斯特本依著比奇角(Beachy Head)的峭壁,峭壁背後的地方成了傳說中地球的邊界。
姆庚寨梯田——越南
越南姆庚寨梯田,這是用生命在耕種嗎?
馬丘比丘——秘魯
印加帝國文明遺址,建立在叢山峻嶺人迹罕至的懸崖絕壁之上,1911年才被美國考古學家所發現。
武靈瀑布前的公路——挪威哈當厄爾峽灣
武靈瀑布沿途會開不少盤山公路,挪威的公路整體上不寬,但和壯美的瀑布搭配起來又别有味道。
果阿瀑布前的鐵路——印度
筆直而過的鐵路像是把瀑布攔腰截斷一樣。
懸崖邊上的鐵路——巴西庫裡提巴
一面是高山,一面是萬丈深淵,驚險又刺激。
羅勇府水壩——泰國
泰國羅勇府(Rayong)水壩,十分夢幻的地方,美的不真實。
因特拉肯郁金香谷——瑞士
瑞士因特拉肯小鎮上的郁金香,完全徹底地征服了所有人。
安塔利亞石鏡——土耳其
Flickr用戶MyOakForest在安塔利亞市的大街上,憑借一塊磨光并澆上水的黑色石闆,拍攝下了這張絕美的照片。
托斯卡納——意大利
全世界最美的鄉村地之一,這裡起伏不大的山丘,在夕陽或朝霞的映照下美麗無比。
馬賽馬拉國家公園——肯尼亞
幾千年來,9到10月這些生靈就這樣如約而至,形成了當今我們這個星球上少有的“野生動物大移民”的壯觀景象。
撒哈拉沙漠——摩洛哥
沙漠中的旅行是對人的體力與智力的挑戰,但卻奇異而刺激:遊走漫漫大漠,遠離城市的喧嚣。
羚羊峽谷——美國
佩吉小鎮的東南不遠處,有兩段神秘的峽谷,當陽光照進幽深甯靜的谷中,光與影的舞蹈便在這裡釋放魅力。
漓江山水——中國
以桂林市為中心,北起興安靈渠,南至陽朔,由漓江一水相連,千百年來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
這些最不像地球的地方
每一個都美成奇迹
有沒有哪一個
讓你産生一探究竟的沖動?
推薦關注防失聯純地理知識公衆号——譚老師講地理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