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年曆,緣何能讓所有時裝模特都為之向往,令任何攝影師都渴望掌鏡?它又是如何被外界貼上「時尚與文化潮流引領者」的标簽,并在八九十年代的相關行業中綻放出耀眼光芒。
适逢近日 2023 倍耐力年曆 Pirelli Calendar 的正式亮相,不妨趁此了解一下這個被譽為當代文化象征的攝影項目。
Love Letters to the Muse
Lauren Wasser / Via Pirelli
2023 Pirelli Calendar,主題為「寫給缪斯的一封情書」,由澳大利亞知名攝影師 Emma Summerton 掌鏡拍攝。
其天馬行空般的想象力早已吸引到了倍耐力總裁 Marco Tronchetti Provera 的關注,後者接受采訪時曾表示「我們生活在一個真實與虛拟相互交織的時代,在我看來,她是诠釋這種夢幻的完美藝術家。」
Emma Summerton / Via Showstudio
值得一提的是,于 Pirelli Calendar 的 58 年悠久曆史中,Summerton 亦是第五位負責操刀拍攝的女性。
但對于 Emma 來說,「缪斯」該詞其實不斷困擾着她,畢竟在時尚行業的語境下這兩個字已然顯得陳詞濫調,更有種物化他人之感。不過在深入研究古希臘文化的過程中,Emma 發現古代對 Muse 的釋義是才華橫溢的藝術家,而非激發藝術靈感之人,因此便堅定了自己的概念想法。
Pirelli Calendar 拍攝途中 / Via Pirelli
著名超模 Bella Hadid、歌手 Cara Delevigne、電視節目主持人兼大碼模特 Ashley Graham、程序員維密天使 Karlie Kloss、非裔美國女性 Precious Lee 等十四位于國際時裝舞台享富盛名的面孔,構建出一幅星光熠熠的 2023 年曆人物畫像。
在 Emma 的夢幻鏡頭下,在詭誕的超現實主義布景中,她們化身為人物屬性各異的虛構角色,對應着一年十二個月份。
Bella Hadid / Via Pirelli Calendar 2023
Cara Delevigne / Via Pirelli Calendar 2023
身披熒光裝束的 Karlie Kloss 扮演着實驗科技人員,截肢女模 Lauren Wasser 手握長劍、猶如所向披靡的運動員,Emily Ratajkowski 作為文學創作者将臉龐映射于鏡面、仿佛講述着自己的多面人生。
而手持古舊相機的 Guinever 則充當着攝影師,還有中國模特賀聰,也參與了此次年曆制作......
1-2: Karlie & Lauren / Via W Magazine
3-4: Emily & Guinever / ViaW Magazine
5-6: Adwoa & 賀聰 /ViaW Magazine
栖身于遍布浪漫色彩的虛幻世界, 每個人都以童話般怪趣的方式诠釋性感,去透過不同角度诠釋當代女性氣質。
「我對那些擁有創造力的女性非常着迷,像是我的母親、作家、攝影師、詩人、女演員還有導演等等,她們無時無刻在影響着我的職業生涯,我學到了很多。所以我想歌頌這些非凡的女性,并創造一個代表她們的世界」,Emma 如此解釋道她的創作初衷。
Emma 拍攝途中 / Via News Department
Lauren Wasser / Via Daily Mail
11月16日,倍耐力于米蘭的 Hangar-Bicocca 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行了年曆揭幕的慶祝活動,大批業内人士到場,但為何一本由輪胎公司出版的年曆能收到外界如此多的關注,一切還得從五十八年前說起。
不隻是「年曆」
Nicole Kidman / Via Pirelli Canlendar
跳轉至五十八年前,意大利輪胎制造商倍耐力為了提升企業形象從而啟動了 Pirelli Calendar 年曆項目,作為獨家限定禮物贈予公司的一些重要客戶以及皇室成員與政府官員。
當時輪胎經銷商的高層辦公室内普遍都擺着比較俗氣的普通台曆,注重時尚品位亦飽含藝術氣息的倍耐力年曆毫無疑問想要透過獨特的定位從競争對手中脫穎而出,它不再是那種随意挂在車庫後門上的無用之物,而是具有收藏價值、能彰顯精英人士身份的珍稀藝術品。
Pirelli Canlendar 1964 / Via Old Cinema
從一開始,倍耐力年曆的制作就注重于挖掘當代流行文化元素。
1964年,适逢英國的「搖擺倫敦(Swinging 60)文化革命」與美國的「英倫文化入侵(British Invasion)」來臨之際,Robert Freeman,這位因炮制出多張披頭士樂隊的傳奇專輯封面而深受贊譽的英國攝影師,被委托拍攝首份倍耐力年曆。
西班牙馬略卡島海灘上,Freeman 的鏡頭捕捉到了 60 年代性感、自由、狂歡的精神氛圍,他希望人們内心的壓抑能像衣服般迅速脫掉,投身于放縱享樂的文化潮流之中。模特的選擇不再一味強調身材曲線,而傾向于帶有野野的中性氣質、留着波浪卷發的 IT Girls,她們那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裝束,也映射了彼時 Swinging London 浪潮中的時尚審美。
Robert Freeman / Via Paulontherun
Pirelli Canlendar 1964 / Via Life+Times
而 1969 年版的倍耐力年曆則被公認為經典之作,給予了後輩無數靈感,亦是衆多海灘拍攝的參考模闆。
掌鏡者 Harri Peccinotti 将目光聚焦至西海岸狂放不羁的生活方式,從沙灘上的比基尼女郎、沖浪玩家,到高速公路上的敞篷汽車、滿載荷爾蒙的地下俱樂部等等,加州青年場景盡顯無遺。
值得一提的是,1968 年版同樣由其操刀,并因 Harri 大膽選用用黑人模特而受到社會熱議。
Pirelli Canlendar 1969 / Via H&H
縱觀首個十年間,一種文化現象就此誕生,一個「記錄時代軌迹」的年曆形象随即樹立。
之所以它能在初期内迅速獲得大衆關注,部分原因在于 Pirelli Calendar 吸引了衆多攝影與時尚行業中的卓越人士,為這份年曆鑲上一層藝術金箔。
試問哪一位攝影師不想擁有完全的創作自由并且預算還足夠充裕 ——能去全球任何一個取景地,邀請任何理想的拍攝對象,随心所欲地進行創作。栖身于反主流文化蓬勃發展的 60 年代,舊秩序正在不斷瓦解,陪耐力年曆則恰恰給創意人士提供了一個能實現所有大膽想法的舞台。
Pirelli Canlendar 1974 / Via Reddit
除此之外,模特更是渴望參與其中,畢竟制作途中與攝影師所建立的關系很可能會直接改變她們的職業生涯。叱咤 90 年代的六位超模:Linda Evangelista、Claudia Schiffer、Naomi Campbell、Cindy Crawford,、Christy Turlington、Kate Moss,當中的五位都曾出現過在年曆上。
而據 Gigi Hadid 經紀公司 IMG Models 的董事長 Ivan Bart 透露,「她與 Steven Meisel 在倍耐力上的合作直接導緻了後來 Meisel 選擇 Gigi 為《W Magazine》以及意大利版《Vogue》擔當封面人物。」
泰晤士報更将 Pirelli Calendar 的成長軌迹形容為「定格了對應時期的時尚審美與風格趨勢,亦反映着青年亞文化、黑人議題等社會現象,如開荒者般的存在。」
Naomi Campbell / Via Pirelli Canlendar 1995
Kate Moss / Via Pirelli Canlendar 1993
Gigi Hadid / Via Pirelli Canlendar 2019
随着時間推移,年曆制作于千禧年後變得愈發概念化,湧現出衆多實驗性拍攝主題,諸如老佛爺 Karl Lagerfeld 操刀的 2011 年版,便在其巴黎工作室重現了一番古代神話傳說。
Karl Lagerfeld 掌鏡 / Via Vimeo
Pirelli Calendar 2011 / Via Luxuo
但要說最具裡程碑意義的,還是 Annie Leibovitz 鏡頭下的 2016 年版年曆,這位美國肖像攝影師徹徹底底地颠覆了曆史傳統,選擇聚焦人物取得的成就而非外貌,拍攝了一組歌頌女性的肖像圖片。
倘若放在當下,人們或許已習以為常,但基于彼時社會背景,如此無畏地偏離男性凝視視角,毫無疑問是開創性的。
Annie Leibovitz / Via TUNP
77 歲慈善家 Agnes Gund、65 歲作家 Fran Lebowitz、網球運動員 Serena Williams、詩人 Patti Smith 等各行各業的旗幟人物相繼出現于黑白圖像。
「這是一個屬于 Clothed Women 的重要時刻」,英國衛報如此贊譽道 Leibovitz 的美好願景。
Patti Smith / Via VOGUE
1-2: Fran Lebowitz & 姚晨
3-4: Serena Williams & Agnes Gund
5-6: Tavi Gevinson & Kathleen Kennedy
而在一篇以「2016 年倍耐力日曆可能預示着一種文化轉變」為題的文章當中,New York Times 時尚版主編 Vanessa Friedman 寫道:
「它展現了一個宏觀趨勢,人們稱之為 Shero 女英雄的崛起。随着主題風格的轉換,曾經造成冒犯的角色正在帶頭引領改變。這有助于社會以正确的視角去看待女性。」
「誰還在這年頭使用年曆?它必須代表着其他東西」
Kristen Stewart / Via Pirelli Calendar 2020
時至今日,Pirelli Calendar 都沒有停下前進的步伐,它仍在不斷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以至于有部分人士還誤以為它是倍耐力公司的重要收入組成。
定格時代瞬間的鏡頭、诠釋當代文化的願景,亦期待這份傾注了創作者衆多心血的攝影企劃能在日後鍛造出更多經典。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