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杜師父說他最近換了一個地方,因為之前的住所緊挨着許多當地民居,不夠清靜,他又搬到了更高點的山裡,那裡幾乎人迹罕至,不受外界打擾,而且環境更好。
杜師父的新居依然是在金鞭岩附近,根據他所描述的位置沿着山路尋去。
記得上次來時是個雨雪天,山中景物朦胧,這次天氣晴朗,與上次的風景大不相同。
仰望身後的金鞭岩,高聳在藍天之下,上次在雨霧中若隐若現,這次終于見到了它的真容。
沿着幽僻的小路到達半山腰裡,林中兩隻大白鵝蹲在樹蔭下發呆。
記得之前聽杜師父說過他準備養兩隻大鵝,想必這裡就是他的住處了。
此處離金鞭岩更近一步,就在山崖之下,擡眼便見金鞭岩的峭壁峰巒,滿眼蒼翠,而财神趙公明藏金鞭處的傳說又為金鞭岩賦予了仙山靈氣,這裡可謂是一個得天獨厚的修行之所。
果然杜師父就住在此處。
這裡的居住條件比之前的要差得多,沒有電、氣,隻有兩間不大的屋子,但可能是與金鞭岩為鄰的緣故,杜師父倒是非常喜歡這兒。
其中一間被杜師父布置成了書房,因為他愛好讀書,主修丹道,研習道家丹經典籍,尤其是黃帝内經,他用道德經、陰符經的思維來解讀黃帝内經,并運用到人體内修、養生之上,對此有他自己獨到的見解。
書房的位置極佳,透過書桌旁的窗戶,一眼就能看見外面的金鞭岩,并且還是日出的方向,甚是絕妙。
杜師父說這裡幾乎沒有什麼人來,十分清靜,很适合打坐看書,沒有電,他常常晚上點着蠟燭一個人讀書到深夜。
跟大多數的修行人一樣,他們遠離城市,隐居山林,不喜歡被外界打擾。
但入山林隐居修行,并不是避世絕俗。《抱樸子》有言:“山林之中無道也,而古之修道者,必入山林者,誠欲以違遠讙嘩,使心不亂也。”
杜師父說,在内修的同時也要适當地與外界交流,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也一樣,外界互動固然重要,審視自己的内在也很有必要,用道家的話說,不能孤陰寡陽,因為孤陰不生,孤陽不長。
《黃帝内經》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萬事萬物都不能違背陰陽規律的法則。
已到中午時間,跟上次一樣,杜師父提前準備了午飯,兩盤水煮土豆,一盤黃精,一碗糯米飯,還有一碗加了蜂蜜的青梅汁,看似簡單的素餐,搭配卻很講究。
土豆和糯米是主食,青梅汁是蘸料,而中藥材黃精在這裡卻成了小菜。
土豆養胃,糯米營養,青梅汁有調節腸胃的功效,土豆和糯米蘸青梅汁,味道獨特,這種吃法我還是第一次見。
杜師父說青梅汁還是他五年前泡制的,果然味道醇厚、濃郁。
盤子裡的黃精不止一種,有雞頭黃精,也有經過九蒸九曬的普通黃精, 還有加了麥芽糖和蜂蜜的蜜制黃精,聽杜師父講蜜制黃精是他用師傳秘方制作,入藥效果比普通黃精好。
雞頭黃精
我們從食材談到道家食療,道家食療是修行養生環節中不可忽視的内容。醫道同源,中醫又認為“藥食同源”,食物的五味與人體五髒關系密切,這在《黃帝内經》的《素問·宣明五氣篇》、《靈樞·五味》和《靈樞·五味論》中有詳細闡述。
道家的食療根據季節、環境、體質等因素進行飲食,以順應自然、天人合一,從而達到養生的目的。杜師父認為,内修之人,懂得食療是很重要的。
午飯過後,我提出再上金鞭岩看看,因為上次雨雪天登頂後風景不盡人意,不知道大晴天山頂又是怎樣的呢?
杜師父表示願意作陪,出發之前他把晾曬在陽台上的黃精換了一下位置。
杜師父平時在讀書、打坐煉丹之餘,也會炮制一些黃精,這會給他帶來一點經濟收入。
他說炮制黃精很費精力,首先要去趙公山尋得新鮮的黃精,拿回來後再經過九蒸九曬的工序炮制,繁瑣又費時間,所以平時制作的不多,都是别人提前訂購的。
黃精
而他之所以選擇在此處隐居,除了環境清靜外,還有一個原因便是适合晾曬黃精。
因為這裡光照充足,加上金鞭岩仙山靈氣的氤氲,或許會給黃精的藥力增加一份靈性,可以說金鞭岩對于杜師父制作的黃精,是個靈魂一般的存在。
初夏午後的陽光有些曬人,但仍然不影響我爬金鞭岩的熱情,即使走在已經熟悉的山路上,盡管已經知道前方的路程,内心仍然是充滿期待與向往。
晴天的視覺體驗就是不一樣,金鞭岩如城牆般的峭壁懸崖伫立在藍天之下,是那樣的高不可攀。
靠近垭口處,遠眺金鞭岩對面,群山起伏,層次分明,可以看見佛教天國山。
垭口之上,兩邊的峰巒被植被覆蓋,記得上次來時白雪皚皚,如今一片青蔥。
路邊一棵高大挺拔的喬木獨秀于山林之中,杜師父告訴我那是闆栗樹,青城山上皇觀的大殿檐柱就是用的這種木材。
闆栗樹生長緩慢,這樣樹齡的很是少見,栗木堅固耐腐蝕,上皇觀已有千餘年曆史,那些用栗木做的檐柱是否也經受了千年的考驗呢?
金鞭岩峰頂,不再像上次那樣白茫茫一片,透過灌木叢,可看見青城後山方向,杜師父說從這裡還可以看見太清宮。
旁邊相連的峰巒兀立在青山之間,陡直垂懸,裸露的岩壁百丈之高,堪稱奇、險,無比壯觀。不禁令人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其實金鞭岩不是指一座山峰,而是這裡山崖的總稱,在金鞭岩崖頂,有大小10多個山峰、岩巒相連排列,長達10裡,并且每個都有名字。
金鞭岩也不僅隻有财神趙公明藏金鞭的傳說,在金鞭岩諸峰之間,有一座軒轅峰,軒轅峰頂有“軒皇台”,相傳為軒轅黃帝授道處。
或許還有關于其它諸峰的傳說,但不得而知,它們也幾乎都是懸崖絕頂,無路可去,倒顯得幾分神秘。
從金鞭岩下山,再回到杜師父住處,時間已不早了,與杜師父告辭,繼續下山返回公路。
沒想到的是,在途中意外邂逅了一位雲遊青城山的仙姑,是一位70多歲的老道長,在她的熱情邀請下小坐了片刻,相談甚歡。
隻見她容貌年輕,步履輕快,得知她擅長太極、五禽戲、八段錦等傳統健身養生功法。可惜天色已晚,我還要趕回成都,隻能下次再來向她讨教了。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