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以後出生的一批人,是比較幸福的一代人,這一代人不需要為食物發愁,科技的發展極大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不論是物質基礎還是精神世界都有了長足發展,90後無疑趕上了一個好時代,有些老人感慨到,現在的生活真是想也想不到,夏天有空調,冬天有暖氣,雞鴨魚肉也成了普通食物,吃穿不愁的日子沒想到就這麼來了。
人活一輩子,說到底還是圖個吃穿住行,在這個物質極其豐富的時代,我們很難想象我們的先輩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社會裡,他們每天吃什麼,能吃什麼?事實上,二十世紀是整個人類社會的一次大變革,科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可以說,這個時代的人都很幸運,不論是窮人還是富人,都比上個世紀要好過的多。
那上個世紀的人們到底過着怎樣的生活呢?此前一張民國時期窮人吃大閘蟹的照片走紅了,人們感慨到,民國時期的窮人隻能吃大閘蟹果腹。我記得我小時候,到處都是小龍蝦,那個時候沒有多少人喜歡吃肉少皮厚的小龍蝦,隻有孩子們喜歡去抓小龍蝦,一根長度适中的棍子,一節毛線,然後拴上蚯蚓或者骨頭,幾個小夥伴打打鬧鬧邊玩邊釣,也能釣上一桶。
上個世紀的甲魚到處都是,但是沒有多少人喜歡吃,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之前,無鱗魚都是人們不願意吃的東西,甲魚、黃鳝、泥鳅都沒有多少人喜歡吃,那個時候沒有香料也沒有那麼多的調味品,甲魚之列的河鮮做出來很難吃,但是米飯不夠吃,生活在内陸的人們為了果腹隻能去抓這些東西吃,直到如今還有不少老人都不吃無鱗魚,我奶奶就不吃黃鳝,那個年代吃太多了已近吃厭了。人們還是願意吃米飯和肉,牛羊肉就不要想,豬肉逢年過節說不定還能吃上一塊。
以前大連的漁民年景不好的時候也隻能吃海參果腹,海南瓊崖縱隊的老兵去學校做報告的時候感慨:“你們現在生活多好啊,每天都有白米飯吃,我們那會兒很苦,每天隻能吃鮑魚。”那個年代,鮑魚殼都比鮑魚肉值錢。生活在海邊的人們海鮮吃到吐,鮑魚、海參、梭子蟹,這些東西每次趕海都能撿一籮筐。六十年代的時候,大連邊遠地區,海參、海菜、海膽都是喂鴨子的。
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活在大山腳下的百姓,就經常上山采山珍,各種各樣的菌子還有山果,此外獵人偶爾還能打點野物,上個世紀的肉食可真是好東西,要是能抓到一隻野豬,那真是過年了。在缺衣少食的年代裡,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才是人們追尋的東西,鮑魚海參甲魚之流都是不入眼的食物。
現在似乎都反過來了,以前給豬吃的東西,現在人們願意花大價錢搶着吃,以前人吃的東西,反倒拿來喂豬。海參鮑魚之流成了昂貴的珍稀食材,以前人們不願意吃的野生甲魚,現在也成了昂貴的養生食材。此前人們棄之不顧的路邊野菜,也成了受人追捧的自然的無污染的建康食物。
90後常說,雖然現在的物質條件很好,但我們感覺不到幸福,房子車子票子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上個世紀的人被生存壓得喘不過氣,這個世紀的人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不管生活在什麼樣的時代,追求幸福永遠是最重要的事情,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裡,真正能沉澱下來,發現生活本質的人,才能收獲幸福。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