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讓一種感情深入到人們的心靈當中,那就是親情。
一談到親情,無數人都覺得“親情”是溫暖的,“親人”是值得依靠的,家庭也是我們最後的歸宿。
在理想化的狀态當中,親情和親人,自然值得我們珍惜。哪怕在現實當中,對我們好的親人,以及溫暖的親情,也值得我們無比重視。
隻不過,既然有對我們好的家人,就肯定有搞事,或者對我們不好的親人。既然有溫暖的親情,自然也有冰冷的感情。反正,一切都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
從哲學的角度來說,對待一切矛盾,最好要抓住關鍵,從而把握整體的脈絡。比如,在家庭中,我們要把最深情的内心,寄托給真正愛我們的親人。
要知道,深情寄托錯了對象,隻會傷人傷己。有些親戚跟我們的感情不太好,甚至關系惡劣,難道我們要用熱臉去貼别人的冷屁股嗎?沒必要。
要知道,讓你痛苦半生的,并不是什麼,而是這幾類“低質親情”,最好避免。
一、虛情假意的親情,讓你心累。
網絡上有這麼一句話:“真情實意是海中的明月,無論你怎麼撈,可還是撈不上來。而虛情假意是地上的碎石,随處可見。”
你把真心托付給了别人,沒想到别人非但不領你的情,甚至辜負你的真心,讓你直接懷疑人生,如此真心實意做人,到底是不是好事呢?
對于同樣是真心的人來說,你的真心實意,會換來别人的“湧泉相報”。隻是,對于沒有真心的人來說,你的好,就是别人眼中的軟弱和好欺負。
無數“虛情假意”之人,都有這麼一種性格,欺軟怕硬。看到強硬有本事的人,他們會特别尊敬。而看到沒有本事的人,他們會落井下石。
所以,你會發現,在你有錢的時候,或者在你沒錢的時候,别人對你的态度,就是不一樣。
不要奢望他人會真心相待。面對虛情假意者,最好遠離他們,少與之往來。
二、讓人卑微的親情,會害了你。
在一段感情當中,精力投入越多的人,越容易活得卑微。這種卑微,并不是别人強迫我們的,而是我們自己心甘情願的。
人,明知道活得卑微不好,為什麼非要為了感情而活得卑微呢?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每個人都有一定的“讨好型人格”。遇到了親人朋友,就想讨好他們,讓他們知道我們的真心實意。
說得好聽點,叫讨好、尊重别人。而說得難聽一點,叫跪舔别人。所有的“舔”,都是沒有好結果的。就跟愛情中的“舔狗”一般,越“舔”,越被人瞧不起。
所有的親情,都不該讓某一方付出,而讓另一方高高在上。而應該雙方都有所付出,雙向而行,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自己在一段感情中活得卑微,那你該及時回頭了,“舔”下去不是好事。
三、見不得人好的親情,毫無意義。
當一個人有着“見不得人好”的心态時,那他所擁有的親情,自然是“見不得人好”的親情。這樣的親情,多半是冰冷的,也是沒有溫度的。
對此,我們不妨思考三個問題,近些年來,為什麼走親訪友的人,越來越少?為什麼人們不再喜歡回到老家過年?哪怕回家過年了,為什麼還是覺得不适應?
首先,人們逐漸看透了走過場的關系,覺得這些關系沒意義;其次,回到老家,隻會比來比去,攀比的氣息特别重,讓人覺得很陌生;第三,攀比中所産生的“見不得人好”的心态,很嚴重。
你過得好,别人不高興,心想,為什麼你能過得好,而自己比不過你呢?于是乎,他們就會到處唱衰你。
反之,你過得不好,别人特别高興,覺得自己勝人一籌,進而瞧不起你,甚至諷刺挖苦你。
無論你過得好不好,别人都對你沒有好态度。如此親情,又何必維系下去呢?
四、有利益糾紛的親情,讓人疲累。
不管是愛情,還是親情,隻要這些感情當中摻雜了“利益錢财”,就會逐漸變質,從以往的溫暖,變成當下的冰冷刺骨。
在小的時候,陳先生跟弟弟特别好,總是相互照顧。後來,等他們長大了,父母也分家産了,這兄弟感情竟然變質了。
弟弟為了擁有更多的家産,分到更大的房子,就跟哥哥對着幹,甚至還在父母的耳邊煽風點火,說哥哥不好,自己才是大孝子。
後來,陳先生知道了這些事,就特别疑惑,在錢财利益面前,為什麼親如兄弟姐妹,都會鬧得不可開交,或者明争暗鬥呢?
有句話概括得特别好,在錢财利益面前,感情成為了一紙煙雲,人性的貪婪取代了真心。
所有的糾紛,都跟利益有關。而利益,終将讓人變心,讓親情變質。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