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森林裡,烏鴉和小鳥們做朋友,常常一起嬉戲。
有一天,烏鴉對鴿子說,它要搬家了。
鴿子很驚訝:“為什麼要搬走呢?”
烏鴉說:“大家的态度很惡劣,都嫌棄我的聲音難聽。我一開口,大家都捂住耳朵。”
鴿子語重心長地說:“你不改變自己的聲音,去哪都一樣啊。”
這就是有名的“烏鴉定律”。
“内外因辯證原理”告訴我們,任何事物的改變,都存在内部、外部的矛盾。内因是根,外因是條件,外因通過内因而發揮作用。
可悲的是,烏鴉不懂得“改變自己”,從而一次次搬家,導緻居無定所。更可惡的是,周圍沒有一個願意幫它的動物,連笑臉也看不到一張。
真正的社交高手,懂得“反烏鴉定律”,從壞的人際關系中,反思自己,改變自己,成就自己。
02
換位思考,理解别人。
在社交的時候,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成為“領頭人”。
人群的結構,多半是金字塔的模式。低端的人很多,高端的人很少;龐大的底部,托舉着小小的頂部。
人往高處走,這是人之常情。可是,真正的高人,是有親和力的,常常融入到群衆之中,讓大家都很舒服。
在《水浒傳》裡,宋江武功不厲害,模樣不帥,卻坐在頭把交椅上。宋江依靠什麼呢?
舉兩個例子。
其一,好漢李逵住店的時候,聽到隔壁有哭聲。原來,是“宋江”帶人搶走了人家的女兒。李逵大怒,要訓斥宋江。
後來才發現,是有人假冒宋江,做了惡事。李逵趕緊向宋江賠罪。
宋江讓李逵将功補過,去抓住“假宋江”。
其二,宋江在郓城縣的時候,一個叫閻婆惜的女人,因為父親病故,無錢安葬,就找他幫忙。
宋江二話沒說,就給了銀子。
每個人都有難處,如果你隻是站在“自私自利”的角度來思考,那麼你就會得罪一大批人。站在對方的角度去做事,就能理解“想法、行為”了。
如果你是“烏鴉”,那麼你就想一想,為什麼大家讨厭“烏鴉叫”?如果一輩子都沒有辦法改變“呱呱、哇哇”的聲音,就可以保存安靜,閉上嘴巴,讓周圍的人,有一個“安靜的環境”。
你努力克制自己,讓大家耳根清淨,也是好事一件。
在一些單位的會議上,我們會發現,下屬們充分發表建議之後,上司才綜合大家的意見,說出最終的決定。上司的話,明顯比下屬們的話少一些,但是起到了“重要作用”。
理解别人,為别人創造立足之地,你自然會高人一等。
03
換位觀察,看清自己。
《莊子》有言:“使同乎若者正之,既與若同矣,惡能正之?使同乎我者之,既同乎我矣,惡能正之?”
如果别人和你的觀點不一樣,怎麼能批判你?如果别人的觀點和你一樣,還需要批判嗎?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有不同的思想,不一樣的言語。如果不是這樣,世界就變成了“一模一樣”,反而毫無生趣了。
并且,一個人的昨天和今天,也不是一樣的。
當你被人群讨厭的時候,不要懊惱,你隻是和大家“不一樣”而已。你還能通過大家的“批判”,看到真正的自己,從而知道自己以後應該怎麼做,方向就明确了。
此一時,彼一時。如果一個人不用發展的眼光看自己,不從别人的眼睛裡發現“自己”,就很容易作繭自縛,覺得人生很悲哀。
烏鴉的聲音是缺點,讓它痛苦;但是烏鴉也有好處,它卻沒有發現。比方說,小時候,我們學了“烏鴉喝水”的故事,說明烏鴉能夠叼着石頭,丢進瓶子裡,讓瓶子裡的水滿上來,這是智慧。
假如烏鴉堅持揚長避短,那麼她它也可能變成森林裡的智者,話語不多,但是行動上有智慧。因而,智慧掩蓋了“醜陋”的聲音。
從别人的讨厭裡,發現自己的短闆;從别人的喜好裡,看到自己的長處。揚長避短,就是方向。
04
借用外力,改變自己。
一個人在低谷的時候,不管做什麼,都被人不看好,說什麼都沒有人聽。類似于“被讨厭的烏鴉”。
當一個人特别優秀的時候,就算聲音很難聽,也能站在舞台中間說話,有人鼓掌。
把别人貶低自己的眼神、讨厭的樣子,當成一股前行的力量。這樣的話,反而能夠“加壓奮進”。
另外,社交的高手,會主動讓大家挑刺——找出“烏鴉的特點”。
北宋時期,寇準做了宰相,權傾朝野。
大臣張詠批評他:“寇公奇才,惜學術不足爾。”
寇準聽到了這句話之後,主動請張詠吃飯,并且請教:“應該如何改變自己?”
張詠說:“你去看看《霍光傳》吧。”
打開《霍光傳》這本書,寇準發現了“不學無術”四個字。從此,他更加用心讀書。
當别人說你是“烏鴉”的時候,說明你真的有過錯,有需要改變的地方。隻要你敢于刀刃向内,就能順勢而為。
批評你的人多了,那麼你的小毛病就會慢慢消失;吹捧你的人多了,反而會讓你持續“做烏鴉”,人心險惡啊。
05
也許,很多人會說“我習慣獨來獨往;獨來獨往的人,最強大”。
現實告訴你,單打獨鬥的人,成不了氣候。
學會“反烏鴉定律”,你就能從烏鴉變成“畫眉”,甚至變成鳳凰。
所有為難你的,都會讓你強大,關鍵是你要善用利用,積極改變。
改變别人是神經,改變自己是神仙,如何選擇,你心中有數。
從今天開始,改變社交觀念吧。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