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汽車 > 正文

中國大衆粉不了解的一款捷達 1980年款大衆捷達1

1991年底,一汽大衆在中國推出了老 捷達,這款車在中國的大衆粉中有很高的聲譽,有不少人誤以為這是德國大衆生産的第一款捷達。事實上并不是。在大衆産品系中它是捷達2,之前還有一款捷達1;在第一代高爾夫轎車上加個尾巴的三廂車,那才是大衆公司生産的第一代捷達。

上世紀60年代末大衆開始了甲殼蟲轎車的後續家庭車研發,1974年問世的第一代大衆高爾夫既便宜又皮實,這使得它在追求轎車可靠和實用的消費群體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美國,第一代大衆高爾夫被稱為),但是,它受歡迎程度明顯低于西歐,北美消費者更愛三廂轎車。根據美國消費者的喜好,大衆在1979年推出了第一代捷達,也稱為捷達1,這款車于1979年底在美國上市銷售,它有四門版和雙門版。

雖然是針對北美市場研制,但是捷達1也在歐洲銷售。它是一款個頭很小的車,其車身長度為4263毫米大衆捷達,車身寬度為1610毫米,軸距2398毫米。比今天的國産大衆新桑塔納這樣的A0轎車還要小一号。美規汽油版的動力為一台1.7升4缸發動機大衆捷達,最大功率76馬力。傳動系統為5速手動變速箱或3速自動變速箱,手動擋車型從靜止加速到80公裡/時的用時是8.8秒,最高車速160公裡/小時。

雖然是針對北美市場研制,但是捷達1也在歐洲銷售,而北美市場銷售的捷達都是大衆美國賓州工廠生産的。就像預期的那樣,美國市場上捷達1比(高爾夫)更受歡迎。當年美國的一個汽車媒體是這樣評價它的:“大行李箱,寬敞舒适的室内環境,75英裡/時(120公裡/時)的速度下車艙不吵鬧。”這個評價真的很高(人和人的标準是不是不一樣?1993年我第一次坐一汽大衆捷達時,110公裡/小時的速度下車艙内真的很吵鬧,發動機不一樣也不至于差異這麼大吧)。

雖然美國比西歐富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美國家庭都買得起凱迪拉克和林肯,1973年爆發的中東石油危機讓其後十幾年裡燃油價格高漲,買一輛經濟省油的緊湊家庭車就成為了大部分美國家庭當時最明智的選擇。

但是買什麼品牌的車呢?現在北美非美國品牌主流家庭車是日系,而在80年代初期還不是這樣,日本轎車雖然在亞洲市場有了不錯的口碑,但是在美國市場上的地位還不能和今天比,還需要時間證明自己。因此,在1980年,對于需要一輛可靠性好的緊湊普及家庭車美國消費者來說,一輛大衆車似乎就成了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在1980年,一輛捷達在美國是什麼價格?起步售價為7650美元,這個價格比大衆貴了25%。秉承歐系家庭一貫的摳門作風, 基本配置都是駕駛有關的必須配置,比如雨刷、車燈和後視鏡是标準配置,轉速表隻有在高配版車型上才有,而收音機+立體聲磁帶播放器+喇叭還有空調都是選裝配置,13英寸的鋁合金輪圈也是選裝。

如果把大衆選裝件都裝上的話,這輛捷達的售價接近1萬美元。在1980年的美國,1萬美元左右的家庭車是很昂貴的,而誰會為這輛緊湊家庭車買單呢?其實人還真不少,50年代和60年代甲殼蟲在美國積累下的口碑還可以讓大衆在美國吃幾年老本兒。

捷達1在北美銷售到1984年,替代它的是捷達2,也就是我們熟悉的老捷達。到捷達2的上世紀80年代中時,日系車開始被美國消費者全面接受了,而捷達1的品質又低于消費者的期望,捷達2在日系新一代轎車的攻勢下敗下陣來。敗得有多慘?連制造美版捷達的美國賓州工廠生産線都被拆了拉到了中國長春的一汽大衆。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