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平縣重安鎮清水江村黨總支書記:邰石豔
12月16日 星期五 陰
“嫂嫂,快進屋來坐。”
傍晚時分,從花卉基地回來,路過張家成大爺家時,他正帶領工人忙着修建新房,看到我便熱情地打招呼,再三挽留我吃晚飯。
在苗寨,“嫂嫂”是一種親昵的稱謂。每當村民親切喊我“嫂嫂”時,總有一種被當成自家人的開心。
這個稱呼的由來,要從2020年端午節的那次險情說起。
那天,重安鎮境内普降暴雨,河水猛漲,往日裡溫順平靜的重安江,霎時仿佛變成一匹脫缰的野馬,洶湧的波濤裹挾着枯木石沙向下遊奔騰而去,發出巨大的轟鳴聲。
“危難時刻,黨員就應該沖鋒在前!”面對突如其來的汛情,我和村裡的黨員幹部冒着風雨、踏着泥濘,逐戶排查險情。
大雨持續了一天一夜,大街上到處都是洪水沖來的淤泥。第二天傍晚時,何家寨4組部分房屋開始出現傾斜、院壩發生塌陷。
“必須馬上組織群衆轉移撤離!”我帶領村裡的黨員幹部,打着電筒,冒着大雨,挨家挨戶敲門動員。
當我們來到張家成大爺家時,他因為牽挂家中的财物和雞鴨,無論如何也不肯離開。
我苦口婆心地勸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老人終于被說服了。我和另外一名黨員,一左一右架着張大爺,撤離了危險地帶。
那個陰冷的雨夜裡,我全身濕透,在村裡來回奔波,聲音喊到嘶啞。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安是最大的責任。為了妥善安置轉移出來的村民,我和其他幾個黨員又馬不停蹄地趕到鎮上,買來折疊床和被褥,盡量讓大家住得安心。
茫茫雨夜中,我騎着電瓶車來回不停運送被褥,一不小心,摔了個跟頭。
看着我滿身泥水和胳膊上的傷口,張家成大爺心疼地說:“嫂嫂,你對我們實在太好了,比子女還親呢!”
打那以後,村民們都親切地稱呼我為“嫂嫂”。
“嫂嫂”這個稱謂,既是尊稱,也是責任。
2000年,我從凱裡市三棵樹村嫁到清水江村。2017年,當選為村主任;2019年,當選為村黨總支書記。
“一個外村嫁過來的媳婦,能當好清水江的當家人嗎?” 剛上任時,私下裡免不了有人議論。
“既然群衆信任我,就要幹出個樣子來!”面對壓力,我越發感到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決心一定要把村裡的事辦好。
清水江村有523戶,常住人口1321人,因地處清水江源頭而得名,凱施二級公路貫穿全村,依山傍水,資源豐富。然而過去,村民卻守着“金飯碗”過着窮日子。
通過走訪,我了解到,鄉親們不是不想富,而是不知道怎麼富。
喊破嗓子,不如幹出樣子。于是我帶頭辦起養豬場,帶領全村黨員建立“黨員試驗田”,讓黨員走在前頭,做給鄉親們看、領着鄉親們幹。
民生無小事,事事關民心。白天,我跑縣裡、到鎮上,找相關部門,軟磨硬泡争取項目資金;晚上,我一頭紮進農戶家,話家常、察民情,為村民排憂解難。
如今,清水江村的産業發展風生水起。村裡先後成立了3個養豬專業合作社,1個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建立起養豬、花卉、果樹、蔬菜等産業基地,全村産業銷售年産值達到500萬元。2019年,全村實現整體脫貧。
村裡的硬件設施,更是一年上一個台階。實現了全村公路網覆蓋,解決了村民出行難問題;接通全村523戶村民自來水,解決了村民飲水困難;安裝了319盞太陽能路燈,照亮了鄉村夜晚;建成了1000餘平方米的文化廣場,豐富了村民的文娛活動。
離開張家成家時,我提醒他說:“大爺,要注意施工安全,讓工人們戴好安全帽。”
沒走多遠,張大爺急匆匆追了上來,笑呵呵地塞給我幾個黃澄澄的柿子:“嫂嫂,剛從樹上摘的,嘗嘗鮮。”
我掰開一個,咬一口,滿口香甜。(黔東南州融媒體中心記者 李田清 王佳麗 魏麗萍 劉軍/整理 姚甯/攝影)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