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邊讀書,邊臨證”有感之十四——話說白術與蒼術

的“術”分和,素有“北參南術”、“十方九術”之說,可見其重要性。《神農本草經》将術其列為上品,謂其主"風寒濕痹,死肌,痙,疸,止汗,除熱消食"。術在《》入方10次,入方25次。

1.與的曆史沿革

現行版《》中的,隻用到,而未用。據專家考證,在時代隻有“術”這一名稱,并無之名,現存《》版本中的是由北宋等校正醫書時由“術”校改得來。與《雜病論》 同時代的醫籍中,隻有“術”而無藥名,首次出現在梁·的《》中。

梁·撰《》,首次從名稱和性狀上區别、。其于“術”條下言:“術乃有兩種:,葉大有毛而作桠,根甜而少膏,可作丸散用;赤術,葉細無桠,根小苦而多膏,可作煎用”。可知南北朝時期,、赤術()已經可以區分。

2.與的功效

關于與的功效,清·《》有精到論述:“凡欲補脾,則用,凡欲運脾,則用,欲補運相兼,則相兼而用,如補多運少,則多而少,運多補少,則多而少,品雖有二,實則一也”。

與都可以健脾祛濕。與的臨床應用區别大抵有如下幾點:

(1)甘苦溫,以健脾為主。苦溫,以運脾為主。健脾,即補土益脾氣,脾土充盈,自能制濕燥濕。運脾,即運化水濕,脾惡濕喜燥,濕去則脾安,脾氣能醒,脾方能健運,化生氣血和升舉清陽。

(2)有汗用,用。如中的是益氣止汗,加術中的是解表祛濕。

(3)無苔用,有苔用。舌淡無苔或少苔多用健脾益氣,苔白厚膩多用燥濕洩濁。

(4)裡證用,表證用。大劑量可健脾生津,用于脾虛。可解表祛濕,用于風水、皮水。如學家慣用、皮,其在《論》 開篇第二、第三條就分别論述了“濕在表分”和“濕在肌肉”使用祛表濕的治法。

(5)用,實證用。太陰夾濕用,如理中湯、。夾飲用,如、。

此外,還有利尿及安胎之功,常用治脾虛及脾肺氣虛,不固,,易感風邪,脾虛等證。還有祛風濕及明目作用,常用治風寒夾濕表證,風濕痹證,症及眼目昏澀等證。

3.《》中的術應用還是?

中的術應用還是,似不可通論,應根據方證來決定取舍。如取益氣健脾為主,用于脾虛濕困而偏于者,如苓桂劑、理中湯等方證,應用。如取苦濕為主,用于濕邪内阻而偏于實證者,如、等方證。

《》67條:“,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主之。”為治療中陽不足内停之代表方,臨床應用以胸脅逆滿,目眩,滑為辨證要點。仲景雲:“病者,當以溫藥和之。”故治當溫陽化飲,健脾利水。本方重用甘淡之為君,健脾利水,滲濕化飲,既能消除已聚之,又善平飲邪之上逆。用以健脾燥濕,苓術相須,為健脾祛濕的常用組合。

:“濕家,身疼煩,可與,發其汗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其方後注曰:“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自從等校正醫書時将術校改後,曆代醫家對此條解釋極多,但大部分醫家大多出于對醫聖的尊崇而牽強解釋。如,有醫家認為功在助緩汗,有醫家認為功在燥裡濕,有醫家認為功在生津等。證為濕邪在表不在裡,可燥裡濕,不可祛表濕。如将的術理解為,散表祛寒,走表燥濕,共湊散寒祛濕之功,則甚為合拍。

總之與,古時統稱為“術”,南北朝後逐漸分别入藥。二藥皆有健脾燥濕功能,均可用治中焦,脾失健運之證。然以健脾益氣為主,為補脾要藥,适用于脾虛濕困而偏于者;以苦濕為主,為運脾要藥,适用于濕濁内阻而偏于實證者。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