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地理邊學邊聊3-14

地理邊學邊聊3-14

作者 黃大陸

夏問:聽說甯波的史氏家族不得了啊,自西漢開始,史姓就開始顯赫,世代繼承侯位,人才輩出,成了權勢炎赫的江南望族。什麼“一門三宰相,四世兩封王,五尚書七十二進士”,什麼“滿朝文武,半出史門”,“北宋楊家将,南宋史家将”,“一朝紫衣貴,皆是四明人”等等,比蔡西山的家族還風光,能聊聊那裡的風水嗎?

古正:一個家族能出那麼多人物,風水肯定是很好的。咱們先看照片:


郝學:嗬,一看就好啊,遠看堆堆垛垛,近看兜兜抱抱,後面的星辰高大莊嚴,雍容端正,氣象非凡。

古正:再近看左右龍虎:


夏問:嗯,恍如一個山中的大堂,關閉緊密,又不失開闊舒展,且筆峰書案,随處可見,不知是哪位風水大師看的。

古正:這位風水大師就是無名英雄啦。據說宋朝時金人入侵,史家始祖史成為了躲避戰亂,從江蘇溧陽逃至甯波鄞縣定居。其子史诏在俞國公家做私塾先生,其父死後正苦于找不着葬地,俞國公就說他家屋後有一地,叫“金家嶼”,後是東錢湖,前對福泉山,左是眠狗山,右是白虎山,兩邊有溪水流至名堂前交彙,很多風水先生都說那裡是塊風水寶地,但是一直沒人敢用,因為那裡有隻怪鳥老是叫喚“葬之死,葬之死”!史诏聽後大喜,他認為應該聽成“葬之史,葬之史”,安葬史家最合适。于是便将父骨安葬在了那裡。誰知那裡還真是塊風水寶地,史家自此漸漸發達,史诏的孫子史浩還當了宰相。史浩死後也葬在那裡,宋孝宗還給那裡賜名為“吉祥安樂山”。接着史家又出了史彌遠、鄭清之、史嵩之等幾位宰相級人物,其他三四品官兒更是滿園滿屋的,就跟楊家将似的,成了南宋時期的一方望族。

郝學:還有全局性的圖片嗎?

古正:有啊,請看:

夏問:名堂的呢?

古正:站穩,别吓着了!看這裡:

夏問:喲喲,這名堂也太美了吧!

夏問:這麼好的風水地兒,為什麼不出皇帝呢?也是龍格上有什麼欠缺嗎?還是拿美國佬的衛星圖來瞧瞧吧。

古正:好的,你們看欠缺在何處:

郝學:呵,像一群魚跑到湖邊來戲水,旁邊的大魚小魚、龜鼈蝦蟹都依戀着中間這條大魚,可謂朝拱有情啊。史家祖墓葬在中間大魚頭部的右腮處。大山大水的,确實是塊好地。有點兒不懂的是,難道龍穴不是落在中間山脈靠近湖水的頭部山嘴處嗎?怎麼葬在那側面呢?

古正:龍之結穴,有正結側結之分。在龍頭前面開堂結穴的叫“正結”,但有時候山脈尚沒到龍頭處就在側面開堂結穴了,那就叫“側結”,此穴就是如此。它側結,咱們就側看一下開堂結穴的衛星圖:

夏問:哇,近距離一看,這堂局開得多漂亮呀!活脫脫像一條俯卧在地、首尾眷顧的大蒼狗,穴名應該要叫“蒼狗戀窩”啦。

郝學:怎麼知道穴位就結在那裡呢?難道一見山巒成狗窩狀就是結穴之處嗎?

古正:不是。要看周圍砂水是否緊密包裹,面面相朝,群砂如拜入儲,如揖入伏,整齊端肅,似群蜂從王,如衆臣随帝,簇擁團聚,橫列如排班,倚立入衙役。後山要向前驅趕推逐,左右山要向中拱照捧護,前山要掉頭迎接,若有一處不朝拱,一處不低伏,就不是真龍結穴之地。至少要降格。你看此山本來是朝湖水方向前行的,但那山卻回頭一望,并開堂結穴,這叫“山不回頭不結穴”,回了頭就要考慮是否就是結穴之地了。

郝學:名堂前面的朝山也要向穴位處朝拱嗎?

古正:對,都得朝拱。咱們換個角度看看此地的朝山衛星圖:

郝學:嗯,是的,對面的朝山也以個字形朝拱着這邊的墓穴地啊。哦,怪不得要把墓穴安扡在這側邊呢,這叫“側結”啊,懂了。

夏問:從衛星圖上看,中間的來龍并不是很長啊,為何史家發了那麼多代呢?

古正:實際上史家也沒有發很多代,就是在南宋時期發過四、五代,到了元末以後,經幾次浩劫,史家就紛紛作鳥獸散啦。大的來說,一次是在元末明初,朱元璋與陳友諒争奪天下,作為江南望族的史家因支持陳友諒而遭到滅頂之災,很多宗廟被毀壞,族人接連遇害。另一次就是太平天國占領南京時期,史家遭遇了曆史上的第二次滅頂之災,當時的江南史氏人口十死七八,史家人口僅存數萬。為了家族的延續,史家開始了曆史上最大的一次遷徙,170多餘支派系紛紛奔赴全國各地,重新開枝散葉,以待重振史家。

夏問:那麼這種龍格叫什麼名字呢?

古正:郝學不是說它像一群遊魚嗎?對,《玉髓經》裡就叫它“遊魚戲水龍格”,《李公龍法》裡則叫“金魚龍”。訣雲:“三一行龍落平崗,海螺聚水金魚行,更有拜龍相照應,朱旒皂蓋鎮邊城”。“金魚之形人難識,面對園峰水易得,有人點穴不矩移,子孫俱作蟾宮客”。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