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财經 > 正文

成年人最舒服的關系,要經曆4次放棄

人際關系裡充滿考驗,人情世故中皆是學問。

成年人的世界,想保持彼此舒服的關系,需要一些“舍棄”的智慧。

01

放棄講大道理

孟子有言: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人際關系中,動不動就用過來人的經驗講一大堆大道理,是十分令人讨厭的溝通方式。

有句話說的好:世間最沒用的行為,就是不停講道理。

因為層次不同,口舌白費。有的人站在山巅,看到遠處山河壯美,景色遼闊;有的人站在屋頂,隻能看到樓下的垃圾,滿地狼藉。層次不同的人,看到的風景不同,兩人的溝通都注定是一場無用功。

因為立場不同,道理白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有不同的觀點、立場,這種情況下,道理說破天也沒用。

因為處境不同,道理不同。你不知道别人的過往,不明白别人的遭遇,所以不要拿着自己的道理去衡量别人,評判别人。

因為家人之間,不講道理。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庭關系是最親密的關系,也是最難講道理的關系太争辯是非對錯,就失去了家的溫馨和溫暖。

真正聰明的人,從不把時間花在講道理上。他們懂得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再用讓别人舒服的方式,循循善誘。

共情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才能相處不累。

02

放棄過分計較

古人說:大聰明的人,小事必朦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蓋伺察乃懵懂之根,而朦胧正聰明之窟也。

意思是,真正聰明的人,懂得在小事上糊塗;真正糊塗的人,才會在小事上锱铢必較。

一段舒服的關系,不是來自刻意取悅,也未必是天生投契,最關鍵的相處法則,是不計較。

太計較得失的人,格局都不會太大。

他們什麼都要分出個高低勝負,一味地糾結誰強誰弱,甚至會用“劃不劃算”來衡量每一段關系,在蠅頭小利的誘惑下,忘了本心,忘了初衷。

和這樣的人相處,是一場災難。

所謂“不計較”,就是不計較成敗得失,不計較名位高低,不計較付出多少,這是對彼此的珍視,也是用我心換你心的鄭重。

03

放棄過高期待

在一段關系中,并不總是遵循以心交心的邏輯:

你掏心掏肺對一個人好,換來的是對方的虛情和假意;你把他當成生死之交,他卻隻把你當成普通朋友。

心理學上有一個效應叫焦點效應。意思是人往往會高估周圍人對自己的關注度,而實際上在别人眼中,你并沒有那麼重要。

過高地估計你和别人的關系,就會對别人産生不切實際的期待。一旦這種期待落空,那種強烈的落差感,就會讓人徹底寒了心。

所以,請以平常心去對待生命中來來往往的每一個人。

我們無法左右和掌控他人的言行,但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管好自己。

放棄對别人的期待,凡事靠自己,做自己的擺渡人,日子終會越過越好。

04

放棄過度敏感

對過度敏感的人來說,一些小事兒就足以引起情緒上的軒然大波。

評論别人的動态沒得到回複,就會猜測他是不是根本不拿自己當回事;

朋友圈沒人點贊,就會質疑自己的照片不夠好看,大家對自己有什麼不好的想法;

吵個架,别人轉眼就忘了,但自己卻反反複複糾結這件事。

敏感是一種天賦,過度敏感,則是一種病态,使身心備受折磨。生活中大多數煩惱,就是因為想太多,過分在意他人的看法。

尼采說過,無需時刻保持敏感,遲鈍有時即為美德。

學會放下敏感自卑,對外在事物的感受“遲鈍”一些,不要讓别人的一言一行,左右自己的心境。

多一份“鈍感”,少一份在意,心簡單了,人就自在了。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