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2-1
攜家尋靈谷石徑,格車不得進,步行裡許,
遂憩觀音寺,瞻方石屏而還
戀續靈谷遊,晴雲一翹首(1)。婦孺躍相随,車塵蔽前後(2)。郭外衆岫出,青蒼氣已厚(3)。斜趨荦确途,筋骨憾陷臼(4)。群呻扶掖下,野步迎荑柳(5)。霑寫岚光新,旁妒跨驢叟(6)。親鬓蘭若存,入憩蒲牢吼(7)。佛堂課村童,論語喧在口(8)。表立方石屏,瑩膩敵瓊玖(9)。橫徑二丈強,何年五丁剖(10)。俗書題賜履,疑污好事手(11)。留刊中興頌,瑰異追岣嵝(12)。慰情返亦佳,影雜魑魅走(13)。笑如風引船,神山望中有(14)。
【箋注】
據此詩在詩集中的位置,當是三月,陳三立帶着家人遊紫金山東南坡的靈谷寺,到靈谷石徑,不利車行,步行一裡地左右,休息在觀音寺(即觀音閣),觀賞方石屏而還。詩即寫此行。
詩既描寫了此行所見的春來景物之可喜,亦贊美了觀音閣石屏之美,遺憾被俗書所悟,期待能留轲《中興頌》——寄托了世事好轉的美好願望。
(1)“戀續”二句:喜歡延續靈谷寺的遊玩,晴天雲下一次翹首相望。
“戀續”句,陳三立光緒二十七年(1901)既有遊靈谷之遊(參見0349《靈谷寺》詩),之後也多次于詩中提及靈谷牡丹之勝。
(2)“婦孺”二句:夫人孩子踴躍相随,車子揚起的灰塵,遮蔽了前後。(3)“郭外”二句:城池外,群峰出現,深青的顔色已經很濃厚。
“青蒼”,深青色。常用以形容樹色。唐劉慎虛《暮秋揚子江寄孟浩然》詩:“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蒼。”
(4)“斜趨”二句:斜着駛向石頭嶙峋的小路,遺憾身體随着陷在坑裡。
“荦确”,怪石嶙峋貌。唐韓愈《山石》詩:“山石荦确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
“陷臼”,陷于臼型的坑中。明章潢《圖書編》卷六十七《廣東各郡諸名山·玲珑岩》:“将及山巅,有岩如屋。雖廣與天光等,而奇勝過之。上有石如懸杵,下有窩如陷臼,世傳洪搗藥之所。”
(5)“群呻”二句:一群人都呻吟着,相互攙扶下車,野外步行,迎着葉子新生的柳樹。
“扶掖”,攙扶。清湯右曾《登雲麓峰望南嶽歌》:“升高視遠腰腳軟,左右扶掖如衰翁。”
“野步”,野外散步。唐孟郊《秋懷》詩之四:“野步踏事少,病謀向物違。”
“荑柳”,柳芽。明唐之淳《出京師述懷》:“晴雲布魚麗,荑柳啭倉庚。”
(6)“霑寫”二句:濕潤渲染得山光清新,旁邊騎驢的老翁令人嫉妒。
“霑寫”,濕潤渲染。霑,指濕氣浸潤。宋文同《早晴至報恩山寺》:“山石巉巉磴道微,拂松穿竹露沾衣。”
“巒光”,山光。宋龍輔《山中寄外》其二:“湖色開明鏡,巒光列翠屏。”
詩的前十二句,寫陳三立與家人乘車又步行到靈谷寺,所見春季風光。
(7)“親鬓”二句:近在鬓發邊有寺院,進入休息,鐘聲如吼。
“蘭若”,指寺院。梵語“阿蘭若”的省稱。意為寂淨無苦惱煩亂之處。唐杜甫《谒真谛寺禅師》詩:“蘭若山高處,煙霞嶂幾重。”
“蒲牢”,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生活在海邊的獸。據說它吼叫的聲音非常宏亮,故古人常在鐘上鑄上蒲牢的形象。《文選·班固〈東都賦〉》“于是發鲸魚,铿華鐘”李善注引三國吳薛綜曰:“海中有大魚曰鍄,海邊又有獸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鲸魚擊蒲牢,辄大鳴。凡鐘欲令聲大者,故作蒲牢于上。所以撞之者為鲸魚。”後因以“蒲牢”為鐘的别名。
(8)“佛堂”二句:佛堂立村子中的孩童在上課,口中《論語》聲喧。
從第十三句“親鬓蘭若存”到第十六句“論語喧在口”,寫來到觀音閣,聽鐘聲與村童上課。
(9)“表立”二句:特别突出地立着方形的石屏,晶瑩細膩超過了美玉。
“表立”,語出《楚辭‧九歌‧山鬼》:“表獨立兮山之上,雲容容兮而在下。”王逸注:“表,特也。言山鬼後到,特立于山之上而自異也。”
“方石屏”,即今南京觀音閣之大石屏。
“瑩膩”,潔白細膩。 清趙執信《南柯子》詞序:“至于手足柔纖,膚肌瑩膩,時蓋罕其輩矣。”
“瓊玖”,瓊和玖。泛指美玉。《詩·衛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玖。”毛傳:“瓊、玖,玉名。”
(10)“橫徑”二句:橫寬有兩長多,什麼年代五丁從山中剖出來的?
“五丁”,神話傳說中的五個力士。《藝文類聚》卷七引漢揚雄《蜀王本紀》:“天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獻山,秦王(秦惠王)獻美女與蜀王,蜀王遣五丁迎女。見一大蛇入山穴中,五丁并引蛇,山崩,秦五女皆上山,化為石。”
(11)“俗書”二句:熊賜履用流行的書體題寫石額,疑心被好事的手給玷污了。
“俗書”句,陳三立自注:“石額題水晶石屏四字,章署熊賜履。”熊賜履,清初理學名臣,官至内閣學士,授武英殿大學士兼刑部尚書。康熙十五年(1676)因誤被免官,寄居江甯。後複出,官至東閣大學士。按今存此石屏僅“水晶屏”三字,亦有方形“熊賜履印”,當為同一石。陳三立誤記為四字。
“俗書”,通俗流行的書體。唐韓愈《石鼓歌》:“ 羲之 俗書趁姿媚,數紙尚可博白鵝。”
“好事”,喜歡多事。唐柳宗元《三戒》:“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12)“留刊”二句:留下來,能刊刻上《中興頌》,特别珍貴,可追《岣嵝碑》!
“中興頌”,頌揚王朝中興文字。漢劉蒼所作《光武受命中興頌》。《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帝(明帝)以所作《光武本紀》示蒼,蒼因上《光武受命中興頌》。”
“瑰異”,特别珍奇。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廬江水》:“有孤石,介立大湖中……矗然高峻,特為瑰異。”
“岣嵝”,指“岣嵝碑”,即禹碑。原在湖南省衡山縣雲密峰,早佚。西安碑林等處有摹刻。字似缪篆,又似符箓。相傳為夏禹所寫,實為後世僞托。唐韓愈《岣嵝山》:“岣嵝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
從第十七句“表立方石屏”到第二十四句“瑰異追岣嵝”,以大筆墨寫觀音閣“水晶石”,遺憾俗書題額,期待能留下來刊《中興頌》。這裡的“中興”,似不能簡單地認為陳三立仍不忘清朝續命。
(13)“慰情”二句:情感滿足,返回的路程也好,混雜的身影走在荒涼的山區。
“慰情”,寬慰感情。晉陶潛的《和劉柴桑》:“弱女雖非男,慰情良勝無。”
“魑魅”,指荒涼、邊遠的地區。語本《左傳·文公十八年》:“投諸四裔,以禦螭魅。”
(14)“笑如”二句:笑聲如風吹的船飄去,遠望中,有神仙居住的山。
“風引船”,風吹船。唐杜甫《過津口詩》:“ 和風引桂楫,春日漲雲岑。”
“神山”,神仙居住之山。此指靈格寺所在的紫金山。
詩的最後四句,寫回程的愉快心情。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