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散原精舍詩編年箋注稿》:1196

1196-1

缶廬屬題所獲先人詩幅遺墨

缶翁窮老擅才藝,尤以畫筆誇荒裔(1)。及鋒早試善刀藏,牆角儒生甘自棄(2)。先人毫翰播州國,亂離亡佚搜隻字(3)。忽償零幅井闾間,傳襲清芬比彜器(4)。我誦短章古謠諺,低徊貌此循良吏(5)。當年竊祿雜赀郎,驽骀未免倍骐骥(6)。故逢汪卿辄傾倒,嫉俗揚賢動深喟(7)。今為何國更何時,乳臭半屍縣知事(8)。翁摩手澤睨瘡痍,問天釀注經天淚(9)。

【箋注】

缶廬,即吳昌碩(詳見1110《讀吳昌碩老人缶廬詩題句》箋注)。他的的先父為吳辛甲(1821-1868),鹹豐辛亥元年(1851)舉人,善詩,亦喜篆刻。吳辛甲于吳昌碩廿六歲時病逝,所有遺墨散盡。1913年吳昌碩于家鄉坊間覓得其父吳辛甲四十九歲時為縣令汪黼卿所繪《秋山策骞圖》題寫的樂府詩四章。吳昌碩格外珍視,特請陳三立與諸宗元題詩,并共同裝幀一軸。陳三立題寫此詩,詩末署:“癸醜二月題奉缶廬先生教之”(見散原遺墨》。由此可知,陳三立此詩作于二月。

此時除了評價吳昌碩的才藝和品德外,着重贊揚了其先人對循吏汪黼卿的傾倒之情,借此痛斥當今官場的屍位素餐和瘡痍遍地的狀态。

(1)“缶翁”二句:缶翁是個窮困老人,擅長才藝,尤其是畫筆,邊遠地區都誇贊。

“荒裔”,指邊遠地區。漢班固《封燕然山銘》:“铄王師兮征荒裔,剿兇虐兮截海外。”

(2)“及鋒”二句:早年就加以運用,又能收斂,像擦淨刀鋒隐藏起來,像躲在牆角得書生,自我甘心被世抛棄。

“及鋒”,“及鋒而試”之省語。語出《史記·高祖本紀》:“軍吏士卒皆 山 東之人也。日夜企而望歸,及其鋒而用之,可以有大功”謂乘軍中士氣旺盛之時用之。後以“及鋒而試”比喻趁人有為之時加以任用。

“善刀藏”,擦淨刀藏起來,比喻适可而止,收斂自己的才能。語出《莊子·養生主》:“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詩的前四句,評價了吳昌碩的才藝,描寫了吳昌碩的“善刀藏”、“甘自棄”的品德。

(3)“先人”二句:先人的書法作品傳播在家鄉州郡,動亂流離,收羅散失的一個個字。

“毫翰”,指書法。南朝梁庾肩吾《書品》:“此二十一人,并擅毫翰,動成楷則。”

“州國”,謂州邑與封國。《後漢書·宦者傳序》:“府署第館,棋列于都鄙;子弟支附,過半于州國。”

“亡佚”,散失。清陳曾壽《春日雜述》其四:“遺書易亡佚,一發欲傳誰。”

(4)“忽償”二句:忽然得償所願,市井中得到一零散的條幅,傳授承襲高潔的德行,貴比青銅器一般。

“井闾”,市井,裡巷。唐樊宗師《绛守居園池記》:“近樓台井闾點畫察。”趙仁舉注:“近則樓台井邑點畫之間皆可察見。”

“傳襲”,傳授承襲。《後漢書·鮮卑傳》:“自檀石槐後,諸大人遂世相傳襲。”

“清芬”,清香。喻高潔的德行。晉陸機 《文賦》:“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

“彜器”,古代宗廟常用的青銅祭器的總稱。如鐘、鼎、尊、罍、俎、豆之屬。《左傳·襄公十九年》:“且夫大伐小,取其所得以作彜器。”杜預注:“彜,常也。謂鐘鼎為宗廟之常器。”

從第五句“先人毫翰播州國”到第八句“傳襲清芬比彜器”,描寫吳昌碩忽得先人散佚的詩稿墨迹,至為寶貴。

(5)“我誦”二句:我誦讀短章,猶如古代的歌謠諺語,那情感萦繞,描繪出奉公守法的官吏的風貌。

“謠諺”,歌謠和諺語。清唐甄《潛書·卿牧》:“雖有所蔽,形于别奏,流于謠諺,聞于計吏、僚友、遊士之口,皆可審察而知之。” 此指吳辛甲所作樂府四章,其詞如謠諺,如“第二解”:“出山泉清,入山路曲。終有吏隐,寄此幽躅。”

“低回”,情感萦回。清冒襄《寒夜聽白三彈琵琶歌》:“隻覺低回傷舊事,我有萬感付琵琶。”

“循良”,謂官吏奉公守法。唐李邕《唐贈太子少保劉知柔神道碑》:“出膺賢守,則郡國循良。”

(6)“當年”二句:當年曾納赀混在郎官堆裡,無功吃俸祿,未免有劣馬陪着駿馬。

“竊祿”,猶言無功受祿,多用于自謙。唐杜荀鶴《自叙》詩:“甯為宇宙閒吟客,怕作乾坤竊祿人。”

“赀郎”,《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以赀為郎,事孝景帝,為武騎常侍,非其好也。”謂因家富資财而被朝廷任為郎官。後即稱出錢捐官的人為“赀郎”。赀,通“ 資 ”。

“驽骀”,指劣馬。《楚辭·九辯》:“卻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

“骐骥”,駿馬。《楚辭·離騷》:“乘骐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7)“故逢”二句:因此遇見汪黼卿,為之佩服至極,憎惡惡俗,弘揚賢良風氣,引動深深的歎息。

“汪卿”,即指作畫者汪黼卿。吳辛甲在詩的小序中稱其:“具明察之才,發渾厚之德,出而為宰,而宣平而天台而吾邑,卓有吏治。辛朝夕過從,見其寡言笑,尚廉節,片言折獄,多所平反。不屑屑為經生術,而風流儒雅,殆有過之。識者決其非百裡才也。……知其有林下風,負恬退志。”

“傾倒”,心折,佩服。南朝宋鮑照《答休上人》詩:“味貌複何奇,能令君傾倒。”

“深喟”,深深歎息。宋方嶽《三用韻酬行甫平山之約》:“與山幾何别,塵土發深喟。”

從第九句“我誦短章古謠諺”到第十四句“嫉俗揚賢動深喟”,寫陳三立誦讀吳昌碩先人的詩稿墨迹,深為其傾倒于汪黼卿的循良吏的風格所感動。

(8)“今為”二句:現在這是什麼國家,更是什麼時代?大半是乳臭未幹的人成為了縣知事!

“乳臭”,奶腥氣。謂年幼。 唐白居易《雜曲歌辭·悲哉行》:“沈沈朱門宅,中有乳臭兒。”

“半屍”,一般的人在其位而無所作為。屍,屍位,空占着職位而不做事。《莊子·逍遙遊》:“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屍之。

“縣知事”,官名。辛亥革命後廢府、州,僅設縣,置縣知事一人,為一縣的行政長官。後改稱縣長。

(9)“翁摩”二句:缶翁手撫摸着先人的遺墨,看向困苦的民衆,責問老天,蓄積的眼淚,能流經整個天空!

“手澤”,猶手汗。後多用以稱先人或前輩的遺墨、遺物等。《禮記·玉藻》:“父沒而不能讀父之書,手澤存焉爾。”孔穎達疏:“謂其書有父平生所持手之潤澤存在焉,故不忍讀也。”

“瘡痍”,創傷。指困苦的民衆。唐杜甫《送韋諷上阆州錄事參軍》詩:“必若救瘡痍,先應去蝥賊。”

“問天”,心有委屈而訴問于天。 漢王逸《〈楚辭·天問〉序》:“《天問》者,屈原之所作也。何不言問天?天尊不可問,故曰天問也。”

“經天淚”,流經天空的淚。清朱祖謀《水龍吟·沈寐叟挽詞》詞:“痛招魂無些,宣哀有诏,經天淚,中宵泫。”白敦仁箋注引杜甫詩《得舍弟消息》:“猶有淚成河,經天複東注。”

詩的最後兩句,痛斥如今官場的屍位素餐,并描寫了吳昌碩眼見瘡痍遍地的悲憤之情。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