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是殷秀梅的演唱,好像是在一次政協會議的閉幕式上唱的,台下黑壓壓一片西裝領帶,殷秀梅唱的激情大氣,把嚴肅藝術的藝術嚴肅性渲染的淋漓盡緻。當時感覺唱的真好,也感覺到藝術的尊嚴以及這種尊嚴給帶給我的自豪感。最近,聽到廖昌永和何慧演唱的這首歌,感覺殷秀梅的演唱真的不太合适。這就提出藝術鑒賞中的時空差異問題。時空的差異造成鑒賞美感的差異。注意到這個問題,無論是對别人還是針對提升自己的鑒賞力,都是一個有益的事情。也會減少很多無端的争論。
藝術鑒賞中的時空差異導緻的美感差異經常會發生在我們身上。記得有一次王宏偉來編鐘音樂廳演出。他演唱的曲目中一首《兒行千裡》讓我熱淚盈眶。因為對一個遠離家鄉的人,而且正好情緒比較低落的時候,有一點點催情劑都是對那種情緒的強力沖擊,不崩潰才怪。其實,平日裡聽這首歌真的沒太多感覺,而且有時候用于教學,在媒體上也常聽到,既沒有好奇也沒有同一個聲部帶來的共鳴,可是在那個特定的時空裡他就讓人莫名其妙的心動了。
聽到廖昌永和何慧演唱的《那就是我》,内心是很平靜的。那麼在這種平靜的心态下,做出的判斷相對理性。這種打動不僅僅是作品的,而且是聲音的。兩個國際以一流的聲音的诠釋就是不一樣。這首作品被演唱率很高。網上随便可以搜索到有很多歌唱家以及男聲演唱。但是最好的獨唱是魏松的,最好的二重唱是廖昌永和何慧的。
那麼,這個作品好在哪裡?除了歌唱家的聲音和樂感獨到的演繹。作品本身的魅力在哪裡?就歌詞來說,被作曲家因為旋律分解後最揪心的是三次“那就是我”的重複。在整個作品中,這個地方最讓我自己心動且難過。分析過很多歌詞後發現,好的藝術歌曲總會有思鄉、思念、愛戀、離愁、别緒這樣的傷感、溫柔情愫在裡面,而且,必定是以個體的體驗為出發點。但是,每一首作品的視角都很獨特,就說這首作品。故鄉的炊煙、小河、牛車、短笛、漁火、沙灘、海螺、浪花、明月都是比較傳統的審美意象,但是它不是以往兒行千裡母擔憂的傳統視角,而是兒行千裡擔憂母親的反傳統叙事邏輯。歌曲莫名其妙的美感是因為看着是一首懷念家鄉的思鄉情懷作品,其實也是一首表達母愛的作品。如果把歌曲的名字改為母愛我覺得也未嘗不可,可是這樣太直接缺乏含蓄的美感,因此,用《那就是我》顯得更有意境,更藝術性些。我想媽媽的時候媽媽也想我,因此無論走到哪裡,隻要有故鄉的意象,媽媽就會辨識出我。字裡行間的母愛和愛母也許隻有音樂才可以表達到位,或者讓我們體會到我們内心曾經有過的那種真切情感。
很多傳統母親的愛,含蓄到隻能用外在的東西來識别。當然,兒子的愛有時候也是這樣。記得我上大學的時候,一個學期回一次家。我不曾覺得媽媽有多麼想我。因為平日裡很少有什麼親密的舉動和話語。但是有一次我回家,看到媽媽把我大大小小的照片都貼在她的床頭的牆上,說沒事坐着幹活的時候瞅瞅。而且,自從我上學,那個城市的天氣預報就是父母關注的對象。自那以後,内心裡才真切的感受到母親或者父母對自己那種說不清出的想,也明白想念是怎麼回事。就像我在讀高爾基的《我的大學》時,看到書中的小男孩在城市角落亂晃時突然開始回憶自己的童年,突然懂得回憶是怎麼回事一樣。有些時候,人的某些情愫或者懂得,是要依靠着某個觸動内心的片段來激發或者激活的。一個敏感多情豐富的内心世界充滿着美麗溫馨的人生片段,或直接或間接。
這首歌的好,就在于它觸動了我内心的那個片段,那種情愫。也許,對于沒有這種情感體驗和内心經曆的人來說沒什麼好聽的。我以前曾說過,傾聽就是一種相遇,一種跟自身精神生命的相遇,内心越豐富,相遇的将會越多。如果沒有或者少,一方面證明自己尋找的不夠,一方面證明這個社會缺乏打動你的藝術作品。我希望是前者,這樣,會有繼續努力的動力,是可以做到的,如果是後者,自己是做不到的,那隻能滋生抱怨和遺憾。
從演唱上來講,這首作品其實是很難演唱的。節拍變換了四次,4/4、5/4、3/4、2/4。旋律感不好會唱的很吃力。自由的節拍總歸沒有規整的節拍容易掌控。這種自由也是歌曲美感的來源。畢竟内心的情愫就像小河一樣流淌,長長短短深深淺淺很難規定到多長的時值裡。但是,沒有規矩也不好唱。畢竟作曲技法不能一味的遷就内心無序的激情和柔情。但是,想要表達強烈的感情也不能過于秩序化。因此采用了這種自由節拍,歌曲顯得非常流暢和舒服,情感抒發的非常到位和充分,細膩。想必作曲家是出于想表達委婉細膩的心境,所以采用的是小調式。小調式表達的即使是激情,也是動人的,不會有大調式的豪邁激越感。三連音和若起也是強化情感程度和濃度的手段,歌曲的節奏特點主要是三連音,弱起以及很多十六分音符的用運。這樣作品的情感就顯得急迫強烈,尤其是高潮部分。
歌曲第3部分是高潮,跟前面的傾訴部分形成情緒上鮮明的對比。結束部分的抒情讓聽覺盡情盡興。高潮部分的速度真是很給力啊,尤其是用男高音演唱,更是具有震撼力。雖然廖昌永和何慧的二重唱非常棒,但是,這首作品原作畢竟是寫給獨唱的,因此,二重唱技術和人工的痕迹就比較濃郁,缺乏獨唱的感性魅力。獨唱中最具有诠釋力的是魏松的演唱。戴玉強的不對味,殷秀梅的唱的過于賣力和狠了點。就我個人的理解,魏松的诠釋和感覺是最到位的,感覺一切都合适,合适一定會美的。雖然音樂的合适有點表達不清楚,但是就應該是這樣的,感覺就這樣是音樂表達常用的話語,就到這裡,隻能說到這裡。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