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四象(二)

地理、天文學術語

四象,是指天空中東南西北四大星區。我國古代把天空的恒星劃分成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區。所謂的“垣”就是“城牆”的意思。“三垣”是“紫微垣”,象征皇宮;“太微垣”象征行政機構;“天市垣”象征繁華街市。這三垣環繞着北極星呈三角狀排列。在“三垣”外圍分布着“四象”:“東蒼龍、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

四象的概念在古代範東亞文化圈極度受重視,這些國家常以四聖、四聖獸、天之四靈稱之。

範疇規劃四象分類代表涵義太古天星

來源

中國古代把天空裡的恒星劃分成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區。在“三垣”外圍分布着“四象”:“東蒼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也就是說,東方的星象如一條龍,西方的星象如一隻虎,南方的星象如一隻大鳥,北方的星象如龜和蛇。由于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天空的星相也随着季節轉換。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蒼龍顯現;春夏之交,朱雀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頭;秋冬之交,玄武上升。朱雀、玄武(黑色的龜蛇,武是龜蛇之意)、青龍、白虎又分别代表了四方的二十八宿。

四象

四象者,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也。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四象、五行均源于古代天文,在曆代丹經中比比皆是。中國古代為觀測日、月、五星的運動而将黃道和赤道附近的區域分作28個星宿,俗稱為二十八宿。二十八宿分為四組,分别與四個地平方位、四組動物形象、四種顔色相匹配,叫做四象。又将其按方位及季節和四象,分為東、南、西、北四宮,每宮七宿,分别将各宮所屬七宿連綴想象為一種動物,以為是“天之四靈,以正四方”。[4][5]

中國古代将天空分成東、北、西、南、中區域,稱東方為蒼龍象,北方為玄武象,西方為白虎象,南方為朱雀象,是為“四象”。[6]這種“四象”是古人把每一個方位的七宿聯系起來加以想象而成的四種動物的形象。如東方蒼龍,角宿象龍角,氐、房宿象龍身,尾宿象龍尾。南方朱雀則以井宿到轸宿象鳥,柳宿為鳥嘴,星為鳥頸,張為嗪,翼為羽翮。

後來古人又将其與陰陽、五行、五方、五色相配,故有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之說。後又将其運用于軍營軍列,成為行軍打仗的保護神,如《禮記·曲禮上》曰:“行,前朱鳥(雀)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招搖在上。”中國古代繪制地圖時,習慣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與現代地圖的慣例相反。戰國曾侯乙墓出土漆箱上的繪畫就已有完整記述。

陳皓注曰:“行,軍旅之出也。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四方宿名也。”又曰:“旒(liu,旗子上的飄帶)數皆放之,龍旗則九旒,雀則七旒,虎則六旒,龜蛇則四旒也。”即說其表現形式是将“四象”分别畫在旌旗上,以此來表明前後左右之軍陣,鼓舞士氣,達到戰無不勝的目的。

《十三經注疏·禮記·曲禮上》論及其作用時說:“如鳥之翔,如龜蛇之毒,龍騰虎奮,無能敵此四物。”可見其作用之大。

四象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最早指的是老陽,老陰,少陽,少陰,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太極為一,意為混沌,兩儀指的是陰、陽,而四象就是從陰、陽中衍生的。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是四象的代表物,青龍代表木,白虎代表金,朱雀代表火,玄武代表水,它們也分别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在二十八宿中,四象用來劃分天上的星宿,也稱四神、四靈。

道樞曰:四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也。

中國傳統方位是以南方在上方,和現代以北方在上方不同,所以描述四象方位,又會說左青龍(東)右白虎(西)、前朱雀(南)、後玄武(北)來表示,并與五行學在方位(東木,西金,北水,南火)上相呼應。

四象的概念在古代的日本和朝鮮極度受重視,這些國家常以四聖、四聖獸稱之。值得注意的是,事實上中國對此天之四靈隻有“四聖将”的稱謂,而沒有四聖的說法。

四象分類

古人把東、南、西、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為四種動物形象,叫做“四象”。[8]在我國古代星相學,指的是東方蒼龍(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

東方七宿:如同飛舞在春天初夏夜空的巨龍,故而稱為“東宮蒼龍”;

南方七宿:像一隻展翅飛翔的朱雀,出現.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稱為“南宮朱雀”;

西方七宿:猶猛虎躍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稱為“西宮白虎”;

北方七宿:似蛇、龜出現.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稱為“北宮玄武”。

代表涵義

青龍

青龍為星名,起源于上古星宿崇拜。二十八宿中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的總稱,其狀如一條龍,又稱蒼龍,其色青,表東方,[10]原為古老神話中的東方之神,從先秦時代開始它就是代表太昊與東方七宿的神獸,而到了漢代五行學說開始興起,它的象征含義又多了甲乙與春季。

《淮南子》卷三記載:天神之貴者,莫貴于青龍。故而青龍或為四象之首。

道教修煉又有存神之術,以為存思神靈形象名字等,可得神靈護衛,如《北極七六紫庭秘訣》:“左有青龍名孟章,右有白虎名監兵,前有朱雀名陵光,後有玄武名執明。逢節持幢,負背鐘鼓在吾前後左右,周迎數千萬重。”

四方神是存思身外神靈的主要對象,但所說形象名字等不盡一緻。宋以後的齋醮道場,則有合役二十八宿降妖除魔之說。

龍是東方的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這七宿的形狀又極似龍形,從他們的字義上就可以看出來,角是龍的角,亢是頸項,氐是本,而是頸根,房是膀,是脅,心是心髒,尾是尾,箕是尾末。還有在龍心的部分,有人稱之為'大火’的,跟晴雨有關,又因為青龍屬木,所以也是木星當年的年太歲。而在道教興起之後,這些四靈也被冠上了人名,便于人類稱呼,青龍叫'孟章’,白虎叫'監兵’,朱雀稱'陵光’,玄武為'執明’,而在衆多的朝代中也有一些君主取青龍來做自己的年号,如三國的魏明帝就是一例,而史記中也有關于夏朝是屬于木德的朝代,所以他有'青龍生于郊’的祥瑞之兆的記載。

白虎

白虎也是戰神、殺伐之神。白虎具有避邪、禳災、祈豐及懲惡的揚善、發财緻富、喜結良緣等多種神力。而它是四靈之一,當然也是由星宿變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之中,位西方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是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屬金,色是白的。所以它叫白虎不是因它是白色,而是從五行中說的了。

白虎原為古老神話中的西方之神,從先秦時代開始它就是代表少昊與西方七宿的神獸,而到了漢代五行學說興起,它的象征含義又多了庚辛與秋季,四象合于五行,西方白虎又多了象征五行中金行的意義。

而五行又與五常合一,所以毛苌注《詩》曰:“白虎玄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

周朝時,封建制度正式确立,星宿觀念正式成熟,天象得以劃分。西方白虎,奎、婁、胃、昂、畢、觜、參,周天八十度。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的獸面和殷商青銅器上的獸面都與白虎的形象相似。

對白虎的崇拜應源自楚文化中對虎的圖騰崇拜,虎一直是正義、勇猛無适度、威嚴的象征。

朱雀

朱雀原為古老神話中的南方之神,是傳統文化中的四象之一,《三輔黃圖》所謂的“天之四靈”之一。

朱雀又可說是鳳凰或玄鳥。朱雀是四靈之一,也和其他三種一樣,它是出自星宿的,是南方七宿的總稱:井、鬼、柳、星、張、翼、轸。聯想起來就是朱雀了。朱為赤色,像火,南方屬火,故名鳳凰。它也有從火裡重身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鳥一樣,故又叫火鳳凰。

從先秦時代開始它就是代表炎帝與南方七宿的神獸,而到了漢代五行學說開始興起,它的象征含義又多了丙丁與夏季。

亓鑫銘所著《泛亞論》稱古越國以朱雀為圖騰。

朱雀所代表的南方七宿為:井、鬼、柳、星、張、翼、轸。

而辭書之祖《爾雅釋天》雲:“咮謂之柳,柳,鹑火也。”,郭璞、邢昺的《爾雅注釋卷六·釋天第八》又雲:“鹑火,柳之次名也。”

《鹖冠子‧度萬第八》則曰:“鳳凰者,鹑火之禽。”

玄武

玄武是一種由龜和蛇組合成的一種靈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武,是黑的意思;冥,就是陰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對龜蔔的形容:龜背是黑色的,龜蔔就是請龜到冥間去詣問袓先,将答案帶回來,以蔔兆的形式顯給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烏龜。以後,玄冥的含義不斷地擴大。龜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龜),因而玄冥成了水神;烏龜長壽,玄冥成了長生不老的象征;最初的冥間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蔔即'其蔔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玄武和其他三靈一樣,玄武也由天下二十八星宿變成的:鬥、牛、女、虛、危、室、壁。而古時後的人對玄武它的解釋有以下的數種,'玄武’即龜。《禮記.曲禮上》雲:'行,前朱鳥而後玄武...’'玄武’乃龜蛇。《楚辭.遠遊》洪興祖補注:'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玄武’為蛇合體、龜與蛇交。

玄武原為古老神話中的北方之神,從先秦時代開始它就是代表颛顼與北方七宿的神獸,而到了漢代五行學說開始興起,它的象征含義又多了壬癸與冬季。

(一)玄武乃龜蛇。

《經稗》:“鬥牛女虛危室璧七宿有龜蛇體,故曰玄武。”

《楚辭·遠遊》:“時暧(日逮)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屬。”洪興祖補注:“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

(二)“玄武”天龜。

《禮記·曲禮(上)》雲:“玄武,龜也,龜有甲,能禦侮用也。”

《周禮》雲龜:“各以其方之色與其體辨之。”鄭注雲:“屬,言非一也。其色,天龜玄,所謂玄武是也。”

(三)玄武為龜與蛇。《左傳》:“玄武在北方也。龜、蛇二蟲共為玄武,故蛇是玄武之宿,虛危之星也。”

《楚辭·遠遊》注雲:“玄武,北方神名”。《史記天官書》說:“北宮玄武、虛、危”。《重修緯書集成》卷六《河圖》:“北方黑帝,神名葉光紀,精為玄武”。

根據陰陽五行理論,北方屬水,故北方神即是水神。

《後漢書王梁傳》:“玄武,水神之名”。《重修緯書集成》卷六《河圖》:“北方七神之宿,實始于鬥,鎮北方,主風雨”。雨水為萬物生長所需,且水能滅火,所以玄武的水神屬性,頗為民間重視和信仰。中國古代素将偉大的神力和陰陽交感演化萬物的現象相類比,崇拜生殖的神力。

太古天星

四象星宿

先秦古人将天上的星座分為三垣二十八宿,其中二十八宿分為四部分,以一動物的形象代替,稱為四象。

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萁;

北方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

西方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

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轸。

此外還有貼近這些星官與它們關系密切的一些星官,如墳墓、離宮、附耳、伐、钺、積屍、右轄、左轄、長沙、神宮等,分别附屬于房、危、室、畢、參、井、鬼、轸、尾等宿内,稱為輔官或輔座。

四象二十八宿是逐漸形成的,這沒錯,在曾侯乙墓出土漆箱上已經繪有四象二十八宿圖案,但缺北宮,據學者認為暗示了墓主人的死亡。

另外,西宮所繪似虎似麟,有人将此作為西宮本是麟的依據。但在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四千年的上古墓葬中,已有青龍白虎圖。

四象觀念

二十八宿與四象觀念的形成很早,至戰國初已見于記載。

稍晚的《禮記·曲禮上》雲:“行前朱鳥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孔穎達疏:“朱鳥、玄武、青龍、白虎,四方宿名也。”

漢代《尚書考靈曜》雲:“二十八宿,天元氣,萬物之精也。故東方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其形如龍,曰'左青龍’。南方井、鬼、柳、星、張、翼、轸七宿,其形如鹑鳥,曰'前朱雀’。西方奎、婁、胃、昴、畢、觜、參七宿,其形如虎,曰'右白虎’。北方鬥、牛、女、虛、危、室、壁七宿,其形如龜蛇,曰'後玄武’。”

四象顔色

二十八宿按東北西南四個方位分作四組,每組七宿,分别與四種顔色、五種四組動物形象相匹配,叫做四象或四陸,對應關系如下:

東方蒼龍,青色;北方玄武,黑色;西方白虎,白色;南方朱雀,紅色。

四靈四神

《三輔黃圖》卷三:“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

《禮記·禮運》:“麟、鳳、龜、龍,謂之四靈。”

所謂天數者,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雖誂合刃于天下,誰敢在于上者!

四象方位

“四象”作為方位,先秦的《禮記·曲禮》已有記載:“行前朱鳥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疏》:“前南後北,左東右西,朱鳥、玄武、青龍、白虎,四方宿名也。”這裡,朱鳥即朱雀。“左東右西”的概念與我們看地圖有區别,這是因為地圖是以北方為上。古人的地圖是以南方為上,這樣就成了“上南下北,左東右西”。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