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姬公揚2022-07-18 17:42發表于河南
平時我們所說的“智商”和“情商”都不是儀器檢測出來的那些數字,如果僅僅數字高就能給人帶來榮寵,那家長們也就不會逼自己的子女選熱門專業,同樣也不會逼他們到大學學“混社會”了。
我們現在所說的“智商”僅僅指的是一個人的考試能力。一個人即使遠見卓識、才華橫溢,人們也不會稱他“智商高”,而如果他高考中了第七名,那麼就算他連蘇轼都沒聽說過,人們也會說他智商高。
那什麼是“情商”呢?騙取公費,然後讓每個分贓者分得“公平”的一份,這就叫“情商”;讨好上級,讓自己得的比按照程序應該得的多,這就叫“情商”;當個老好人,誰都不惹,把認識的人都變成“後門兒”,這就叫“情商”。
不能把“情商”美化為什麼”社交能力強“、“與人為善”。因為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們為什麼不去和工農群衆“與人為善”,而總是和上級、導師、學習好的同學“與人為善”呢?所謂“情商”完全是為了一己之私。
那麼簡單來說,所謂“情商”就是一些封建糟粕與在機關裡混日子的自私自利的小市民道德的混合物。
到這裡我們會發現,“智商”和“情商”本質上是一體的,它們的中項就是就業,就是職場。而“智商”和“情商”之所以存在對立,是與工作的特質分不開的。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中講的很明白:“對官僚本身來說,即就現實生活成為他的官僚活動的對象而言,是物質生活......它的存在隻是辦事機構的存在。”當一個人的工作隻是服從命令,按部就班的時候,那麼“智商”将不是決定一個人前途的決定性因素,而隻是一個選拔的門檻,過了這個門檻,“權威就是它知識的原則,而神化權威則是它知識的信念。”
那麼在這種環境中産生的肯定是“面對現實”的意識形态,上級的話不能違抗,隻能照做。遇到難事兒怎麼逃避,怎麼把不好做的推給别人,事後獎賞怎麼配置,這自己都做不了主,最後當然是“看情商”。
當一個人靠“情商”來謀求發迹的時候,那說明他隻是一個附庸,他必須用更多的關系來幫助自己。“情商”沒法給人帶來什麼主見,“情商”能夠養出一個好仆人,但它訓練不出一個好領袖。
那麼當向上爬的梯子被斬斷,連仆人都沒得當,那麼練這一身當仆人的本事有什麼用呢?這就是我想對現在還在癡迷于内卷與情商的同學們說的。
我們不能“用聖像對抗大炮,用幻想對抗資本”(列甯語),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永遠是以生産關系為中介,而不是以愛與關懷為中介的。在大學裡自然可以有很多美好的關系與浪漫的故事,但大學的出現不是為了讓人去愛。為什麼農業社會沒有現代大學呢?是因為現代大學是為現代化的生産服務的,而不是為了一小部分心高氣傲的知識分子的“學養”服務的。
所以我們必須分析就業與生産來解釋大學裡的矛盾,而不是以所謂的“心理健康”與互相關心的空談來解決大學裡的問題。
如果我們再用退讓求團結,為了追求聲音大而和内卷者站在一起,如果我們未來依然是延續“大學到機關,鯉魚跳龍門”的傳統的階層上升方式。那麼我們隻會讓“内卷”更加激烈和扭曲,使正常的學業越來越無法“滿足”競争者的需要。從而使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學會投機取巧、巧飾鑽營、損人利己、損公肥私,乃至于為了升學而出賣肉體和尊嚴。最近爆出的幾起教授與女學生的案子就是典型。
到現在這個地步,這個社會最需要的已經不是那種八面玲珑、長袖善舞的人了。時代需要自己的“最有威望,最有影響,最有經驗”的領袖人物。這樣的人是能夠提出主張與策略,能夠在前面領路的人,而不是隻會點頭哈腰,跟着上面兒走的人。
姬公揚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