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3秒完事,下元虛損?峨嵋10式虎步功!外強腰腿,内壯肝腎

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青城山素以“天下幽”而聞名遐迩,自古就有“泰山天下雄,黃山天下奇,華山天下險,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之美譽。

關于峨眉派武術曆史沿革,與少林和武當派有所區别,少林派相傳是南北朝時期來華的古印度高僧中國禅宗始祖達摩傳授的;武當派是由明初道家張三豐創始。

峨眉派的始創則遠遠早于兩派,根據現有史料研究後認為,峨眉武術孕育時間可追溯到上古時期,成型于春秋的戰國,以白猿祖師(司徒玄空)的“峨眉通臂拳”為曆史依據。

關于峨眉武術的地域定義,史學界尚有争議:從廣義上認為,峨眉武術形成于峨眉山,故以峨眉而得名,流傳于巴蜀(西南大部)地域範圍内的武術各流派由于相近的地理環境和相通人文自然,所形成的風格和特征非常相近相通,均以“峨眉派武術”相稱,形成為以峨眉山為主的一大地域性武術派系——峨眉派。

下元虛損,3秒匆匆完事?虎步功是峨嵋宗的六大專修功之一,10式虎步功,外強腰腿,内壯肝腎。綜合它的功用,是專練治“下元虛損”的一種動功。

所謂下元虛損的症侯,例如陰虛火逆的高血壓症,腎虛的腰痛症,因肝虛而導緻的血不營經的腿疼症,因腎陰虛而導緻的上重下輕症,都有很好治療和保健的功效。

虎步功,10式詳介如下:

第一式,全身正立,氣定神閑,雙手垂直,微微貼著大腿的外側。用兩服平視前方的辦法,使氣自然調平,神意安閑,因為跟上視則氣升,眼下視則氣降。又用微擡雙肩的尖端約二三分高的辦法,使脊校象塔一般地筆直,使脊椎骨一個重疊一個地豎立起來,自然地不松不緊。兩腳跟看齊,中間的間隔,相當于兩肩的寬度。

第二式:兩手緩緩上提,叉在腰間,大拇指在後,貼著“腰眼穴”(在背部腰标的凹陷中),四指在前,輕輕并攏,把食指尖貼著“章門穴”(在季肋端),把腰部微檄束緊。

第三式:将左腿的股關節提起,膝關節微屈向前,把足大趾尖點在地上,變成虛腳,這時自覺足小肚發脹,最脹的地方叫做“承山穴”。同時把右腿微微下蹲,支援全身的體重,變成“實腳”,這叫做“虛實相應”的練法。眼睛必須平視前方。

第四式:将左腿關節全部伸得筆直,足尖向下,足腸繃直,腳背與胫骨成為直線,向著正前方慢慢地、輕輕地朝前踢去,足掌離地約五寸,這名字叫“搜裆腿”的練法。同時右腿仍然微屈著,支援全身。

第五式:左腿搜裆式踢出去之後,随即把足尖向上翹起,後踵微微帶點意思朝原來方向一蹬,這個方法名叫“翹剪刀”。再把足尖朝一點,後踵收縮,恢複原來足背與胫骨成直線的姿勢,這方法名叫“鳳點頭”。再把腳掌向内一轉,劃個圓圈,再向外一轉,反劃個圓圈,配合足胫腕部運動,叫做“反順太極圈”。再用翹剪刀的方法,翹腳伸踵準備第六式。

第六式:利用“翹剪刀”後踵繃直的姿勢,順勢自然下落,先用後踵著地,慢慢把膝關節彎曲,大腿順推向前,同時腳掌配合這種動低也慢慢放平,變成“弓步”。在這動作的同時,右腿順勢伸直,變成箭步。又在這動作的開始時候, 呼吸方面配合著“嘿”字訣,使用“逆呼吸”的方法,把氣降到丹田。

吐納運氣的時候,必須配合變弓箭步的動化,起止一緻,不得參前落後。從此保持著氣降丹田,一直操作下去。不用升氣的方法,因為要使全身氣脈集中在下丹田,充實下元的虛損。這一點非常重要,是練虎步功的重點所在,不可輕率忽視了。

第七式:前弓後箭的步法,不可跨得太長,隻能跨半步。這時微微把前弓後箭前引後伸二三次,腰部随著兩腿的動作,也微微相應著,同時把大拇指貼著腰眼穴,腰部向前微送的時候,即貼緊它,腰部向後微退的時候,則放松它。意識集中在大拇指與腰眼穴的—張一弛,一送一退的相應動作上。細細體會腎髒開合,啟閉的滋味,功夫深厚的人,從這種“内視”方法,可以體會出腎髒在内裡活動和氣機在内裡回圈的真實景象。

第八式:将右腿的箭步,輕輕朝前一蹬,向前一送,身體借著這股彈力向前微微一探,随即把右腿收回,與左腿看齊,用腳尖點地,如第三式的架子,變成右胸“虛勢”,左腳“實勢”’而左腳原來的弓步,與這同時也變成第三式右腳的架子,支援體重。

第九式:把右腿照第四式伸直,起搜檔腿,再繼續參照五六七式的架子運動。如此左右交互地運動著,一步一步往前,如走路一般,朝前走去,走到盡頭,可以向後轉再照樣練下去。次數的多少,不必拘執,随自己的意思去練,如果自覺兩腿有些酸脹,即可停止。

第十式:停步停功的時候,即就弓箭步的姿勢,先将後腿箭步收攏,還原站立的架子,随即把兩手放下,同時把丹田氣松開。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