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杆,是短兵的一種 具備了短棍的優勢特點外,還吸收了棍、刀、劍、槍等器械中的技法特點,且具有短小精悍、梢把并用、變換不受限制、近者短用、遠者放長,很多器械與其不能比美。演練起來顯得更加内猛巧健縣惟妙惟肖,變化異常中,妙不可言 對長棍短用,短棍長用之妙更使行家為之傾倒
西北,特别是蘭州地區武術界同仁對“鞭杆”稱道方面有一段脍炙人口的順口溜在民間流傳:
“五陰”、“七手”、“十三法”、“纏海隻打十八下”,“風魔鞭杆”不二家。
“纏海隻打十八手”(即纏海十八下)一句中的“纏海”字,實為“探海“,将“探”誤傳誤讀為“纏”字 于此說明,
鞭杆五陰譜訣:
右閃跟步右搬砸,右進勾杆提扭打,犁下刮上使左搬,
急退撂後外飛疾,右腿收轉陰手鍘,抽杆備後接七手
鞭杆七手歌訣:
彼若猛劈當頭棒,右閃斜提彼手膀,他進我楂抱幹刮,
刮後伊退便使砸,拿步撓石往下扣,調過杆頭紮咽喉,
滾身下拔單手敦,轉還急忙鐵扇剃,下撂防下硬靠提,
後退連打雙拉鞭,不待彼甯外飛轉,你要抽手使雙頭,
檸身橫步雙挾鞭,擘步周旋變百般,調面還需二回頭
鞭杆十三法譜訣:
移步換形二回頭,三砸三格鐵扇扣,轉還外飛無中有,
老翁拄拐十字手,左右搬點枯樹愁,倒搬槳法水倒流,
紉蹬上馬饞身走,扣拂串喉不可留
鞭杆十三法:
鞭杆技擊法提到,棍打千翻不見手,翻然湊進虛而實,
穿提制敵利先機,電飛雷奔人乖扭,循環無端迷蹤迹
第一式 無中生有,第二式 十字八道,第三式 轉外還飛,第四式 二回頭, 第五式 鐵扇子,第六式 左右搬點,第七式 移步換形,第八式 老翁拄拐,第九式 扣拂穿喉;第十式 三格三砸;第十一 倒搬漿,第十二式 枯樹盤根,第十三式 紉蹬上馬
有詩為證:“演會五陰串七手,見了名家敢下手”
十八打:
掃千鈞,老虎撅尾,猴子擊鼓,二龍戲珠,虎卧中堂、太公搬漿,羅漢掃地、秦王挎劍,鐵門橫闩,鳳凰點頭、狸貓捕鼠、二郎擔山、張良品蕭,猿猴掉棍、迎風展旗,當頭棒喝、鐵牛犁地、腦後一窩蜂。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