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花許多時間和精力去鑿許多淺井,不如花同樣的時間和精力去鑿一口深井。——羅曼·羅蘭
有一次比爾·蓋茨和巴菲特聚會,蓋茨的爸爸讓兩位巨富,隻用一個詞總結自己的成功。
他倆不約而同地寫下了一個詞 ——Focus(專注)。
專注做一件事,把這件事做到極緻,遠勝于把一萬件事做得平庸。
專注
博二兔,不得一兔。——吳清源
今年97歲的“壽司之神”小野二郎,是全世界年紀最大的三星主廚。
嚴謹、自律、精準、追求極緻,這是他的工作态度。
他甚至為了保護做壽司的雙手,不工作時永遠帶着手套,連睡覺也是如此。
一生隻做一件事,把這件事做到極緻,便是匠人。
人生短暫,能做好一件事就不易。
暢銷書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中提出一個“1萬小時定律”:
一個人的技能要達到世界水平,他的練習時間必須超過一萬個小時,相當于一周專業練習20個小時,如此持續十年。
比爾·蓋茨13歲接觸電腦,到他創建微軟公司時,他已經連續練習了7年,編程超過1萬小時。
莫紮特在6歲生日之前,他的音樂家父親已經指導他練習了3500個小時。到他21歲時,寫出了最脍炙人口的第九号協奏曲。
象棋神童鮑比·菲舍爾,17歲就奠定了大師地位,但在這之前,他也投入了10年時間的艱苦訓練。
刻意練習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随無涯,殆矣。——莊子
有的人下了一輩子棋,但還是臭棋簍子。
有的人打了一輩子籃球,也隻是愛好而已。
有的人做了一輩子菜,也不會成為明星大廚。
成功需要1萬小時,但這也隻是成功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1萬小時必須是安德斯·艾利克森所說的刻意練習,主要包含這幾點——
有特定的目标。有針對性地練習,有設計,有目标,不是瞎練。
專注,心無旁骛。
獲得到反饋并調整。必須知道哪兒錯了,并能及時調整。
走出舒适區。要練習不會的,不能重複過去,也不能好高骛遠。
所以,專注不隻是聚焦,不是盯住一個方向就夠了。
更重要的是,要有針對性,要走出舒适區,向更高的目标邁進。
專注于把一件事情做到極緻,然後就可以像賣油翁一樣,從容地說一句:“無他,唯手熟爾。”
專注什麼?
專注于你的目标,你的專注才有意義
其他人看的是《花花公子》,我看的是公司年報。——巴菲特
人生如果跑錯了目标或者沒有目标,可能會越跑越糟。
李煜寫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宋徽宗開創瘦金體,這兩位都是被皇帝身份耽誤的藝術天才。
如果他們真能像“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愛德華八世一樣退位,專注于自己的熱愛,讓别人去履行應盡的職責,未嘗不是一段佳話。
有一個人奮鬥了多年,一事無成,他去找一位高僧請教。
高僧讓他先去燒一壺水。
他看到沒有柴,就去找柴。燒了半天,水也沒開。又去找柴,還是沒燒開。
高僧問他:“柴火不夠,怎樣把水燒開?”這個人搖搖頭。
“那就從水壺裡倒出點水來”,高僧說,“你一開始躊躇滿志,定了太多的目标,就像這個大水壺裡面的水太多一樣”。
學會做減法,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專注于你的優勢,你的努力才有結果
學習有兩種:擴展自己的邊界,收窄自己的邊界。——老喻
擴展自己的邊界是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收窄自己的邊界是找到核心優勢,聚焦和專注。
前者好學,後者難做。
五個手指不一樣齊,與其費力補短闆,不如專注于長闆,打造你的核心競争力。
巴菲特的私人飛機飛行員Mike Flint,有一次向巴菲特請教職業生涯目标。
巴菲特讓他寫下最重要的25個目标,然後圈出他認為最重要的5個。
巴菲特問Flint:你現在知道該怎麼做了麼?
Flint答:知道了。我馬上聚焦實現這5個目标。至于另外20個,并沒有那麼緊急,所以有時間的時候慢慢去做。
巴菲特說:不,Mike,你搞錯了。那些你沒有圈出來的目标,不是你應該慢慢完成的事,而是你應該盡全力避免去做的事——你應該像躲避瘟疫一樣躲避它們,不花任何的時間和注意力在它們上面。
就像曾國藩說的:“用功譬如掘井,與其多掘數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專注于一點,才能打造爆款
不在非戰略機會點上,消耗戰略性資源。——華為
雷軍總結小米成功七字訣“專注,極緻,口碑,快”。
專注意味着取舍,少就是多。
在戰略上,打造爆品策略,砍掉90%,隻做10%,認認真真把那10%做到極緻。
1997 年,喬布斯重新執掌蘋果,當時蘋果公司的産品線非常多。員工給喬布斯解釋就花了三個星期。
喬布斯受夠了,在白闆上畫了一根橫線和豎線,在兩列頂端寫上“消費級”和“專業級”,在兩行的标題處寫上“台式”和“便攜”。
他說,就做四個偉大産品,每格一個,其他全部停止。
這樣将做其他項目的優秀人才和資金釋放出來專攻四個産品。
專注才能聚焦,聚焦才能聚力。
商場,還是戰場,都要牢記毛主席的話:
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
人生寶貴,請勿浪費。
樣樣不舍,一樣不得。
一生做好一件你熱愛的事,也就值了。
祝你能發現你的熱愛,用一生去追逐你的熱愛。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