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一位清華大學生的自述:本以為能“逆天改命”,現實卻被“X二代”吊打!

這個學生叫“小崔”,來自一個5線小城。

在2017年考上國内的頂尖名校——清華大學,成為家裡的第一代大學生。

頭頂“清華光環”的他成為了那個“别人家的孩子”。

可他在視頻中談到自己的大學四年卻頗為遺憾,稱自己被官二代同學吊打!

01

事情還要從小崔入學說起。

他知道,清華最不缺的就是成績好的學生。

所以小崔進入大學之後就積極參加各種社團活動,

學生會、合唱隊、志願者......

他一樣沒落下。

也正是在合唱隊裡,他認識了這個“官二代”同學。

起初,他們在一塊兒聊物理、聊人生,小崔覺得這個同學和他很是投機。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小崔知道了這個同學的父親是一所大學的院長。

一開始,小崔也沒在意,覺得這個同學和自己差不多。

成績、長相都不算特别出挑。

但後來,“官二代”同學直接把小崔甩在後面一大截。

小崔說,這個同學後來轉去了别的系,成績越來越好。

期間還去世界名校伯克利大學交換了一段時間。

三年裡,這個同學在頂級期刊上發表了3篇論文。

後來又去了全球物理最強的四所大學之一攻讀博士。

而小崔說自己在清華本科4年過得平平淡淡。

最後跟風保研本校,也沒什麼特别的成績。

明明兩個人看起來差不多,

怎麼就像拿了不同的人生“劇本”似的?

小崔覺得,

“官二代”同學今天的成績和自己的院長父親并沒有太大關系。

他把兩人之間産生差距的原因歸為:

規劃、眼界和學習能力。

02

在小崔歸納的這些因素上,老育其實有不同的意見。

學習能力确實因人而異,不過二人都能考上清華,可見在這一能力上,應該相差不大。

但在規劃和眼界方面,這些看似與家庭無關的原因,其實都與家庭教育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

  • 規劃

小崔說,“官二代”同學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物理學家。

從大一開始,他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圍繞這個目标展開。

而小崔呢?

在高考之前為了考上好大學拼命學習。

但是考上之後該怎麼樣?

小崔不知道,他反而突然失去了奮鬥目标。

就像小崔視頻中說的那樣:“大學四年,我始終不知道生活的重心在哪。”

這反映出兩種不同的家庭教育:

外在鞭策型和内在驅動型。

“好好學習,将來考上個好大學,以後找個好工作”,

這可能是普通家庭的家長對孩子說過最多的一句話。

可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孩子一旦達成了這個他人為自己設置的目标,就會一下子失去前進的方向和動力,陷入迷茫和失意中。

反觀另一種教育,注重培養内在驅動力的家長更關注孩子的興趣和志向。

所謂“熱愛能敵歲月漫長”,孩子跟随自己的興趣和好奇主動學習,始終能在心中有為之奮鬥的目标。

  • 眼界

據小崔說,那個伯克利大學交換的項目,在中國根本沒有多少人知道。

但是“官二代”同學很早就從父親那裡了解到,并且成為了全國為數不多的幾個申請者之一。

另一邊,小崔還因為不知道清華學子具有免試保研資格,還辛辛苦苦地備戰考研了一整年。

越是站上更高的人生舞台,越感到眼界缺失的無措。

這其實也是千千萬萬和像小崔一樣的“小鎮做題家”的現狀。

圖源:豆瓣小組

自己的家庭資源中無法為自己提供廣闊的消息渠道,也沒有能夠為自己提供實用意見的長輩。

并不是所有“寒門貴子”都能像《都挺好》中的明玉那麼幸運,遇到老蒙那樣的人生導師,現實中大多數孩子們的社會資源還是來自于家庭。

圖源:電視劇《都挺好》

有不少很優秀的孩子,就是因為身邊沒有這樣的“領路人”,跟很多機遇擦肩而過。

03

英國BBC有一部著名的紀錄片《56 UP》。

該紀錄片選擇了14個不同階層的孩子進行跟蹤拍攝。

每七年記錄一次,一直到56歲。

圖源:紀錄片《人生七年》

他們最終得出一個結論:

父母對生活、婚姻和工作的态度,就像樣貌和基因一樣會遺傳到孩子身上。

父母的思想高度中,藏着孩子的未來。

看到這裡,我們不禁會問:

作為父母,該怎麼提升格局,改變孩子認識世界的視角呢?

圖源:電影《當幸福來敲門》

老育覺得,這個問題太過于抽象和複雜,且家庭經濟差距的客觀存在也讓這個問題變得更加棘手。

但是,意識到這一點,就是改變的開始。

圖源:TED演講

在資訊發達的今天,我們獲取信息的能力得到極大的提高。

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應該保持“終身學習”的能力,着眼長遠、拓展深度,在不斷的學習中,打開眼界與格局。


對此,你怎麼看呢?
你是否也保持着“終身學習”的習慣,努力提高自己的眼界?
歡迎留言評論~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