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軍事 > 正文

自證預言:14年前少年汶川許願,如今終于兌現

文丨優寶

所有圖片源自:CCTV7

每個人在上小學的時候,應該都寫過一篇作文,作文的題目是《我的夢想》。

當時,語文老師說了一句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的話。

她說這篇文章也是她上小學的時候寫的,她當時寫的是要當一名語文教師。

後來,她真的實現了這一夢想。

今天,是汶川地震14周年,14年前一個名叫程強的男孩,在地震中也許下了一個夢想——

“我長大了要當一名空降兵!”

可空降兵這種特殊的職業又豈是說當就能當的?更何況,當年的他隻是一個剛剛經曆災難的12歲普通少年。

沒想到多年後他真的如願了,不僅如此,還遠遠超越了當初的目标。

他經曆了多少艱辛?又是靠什麼支撐他實現自己那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長大我要當空降兵

對當年空降兵前來家鄉救災的情形,程強記憶猶新。

“他們頭盔上有'空降’兩個字。他們争分奪秒搶救生命,幫我們搭帳篷,重建家園,我們也把他們當作救命恩人。

部隊完成任務要歸建的時候,我們大家都非常舍不得,老百姓也把最好的東西,雞蛋、水果拿來送别他們。

當時我12歲,還在讀小學,老師問我們有什麼想對解放軍說的,可以寫下來。于是,我就舉起了'長大我當空降兵’的橫幅。”

可在當時,除了他的父母,大家都覺得這隻是孩子的一時沖動,沒有人把他的話當真。

5年後,他剛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就聽說部隊在征兵,他嘗試和父母商量,想要放棄學業應征入伍。

沒想到父母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那一年的程強成為了一個普通的新兵,距離成為合格的空降兵還有非常遙遠的一段距離。

為此他付出過很多努力,也受過很多傷。

訓練中,别人做一遍的動作,他要堅持做三遍;中午其他人休息時,他主動找班長“開小竈”。

骨折、膝蓋受傷、骨膜炎,這些都是家常便飯。

從軍5年,他一直朝着優秀空降兵的目标努力着。

靠着這份執着和堅持,18歲那一年,他成了那綠色身影中的一員,正如6年前他高舉的那塊橫幅上寫的一樣。

19歲那年,他從千米高空縱身一躍,完成了從地方青年到軍人的轉變,在藍天白雲之間,高聲呼喊:

“我挺過來了,因為我是'黃繼光班’的兵。”

20歲那年,他在炎炎烈日下輾轉數千公裡,完成了人生第一次重大演習,全連官兵給他鼓勵,為他加油,替他驕傲。

他終于成為了合格的空降兵。

21歲那年,他當上了“黃繼光班”副班長,雖然老班長離開已經65年了,但他的精神成了程強最為驕傲的财富。

“我們黃繼光班有一個口号,叫'第一隻是合格,過硬才是标準’。什麼是過硬?就是追求完美、追求極緻。”

一個有明确目标的孩子,是幸運的。

14年來,他從當年的幸存者,活成了生命的強者。

這種實現童年夢想的過程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自證預言”。

在人們的生活中自證預言被運用在各個地方,許多父母也在用這種方式教育孩子。

那麼,所謂的自證預言到底是什麼呢?

成長的“雙刃劍”

正如文章開頭提到的那篇作文,為什麼這個題目多年來雷打不動地保留在小學課本中?

因為每個人都要經曆這樣一個時刻,去思考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我們會在不知不覺中接近和争取我們理想中的狀态,一個清晰的目标,一句真誠的肯定,都會讓我們朝着目标不斷努力。

而如果我們對自己的未來不抱以希望,缺乏信心,就很容易陷入堕落的深淵。

成功或失敗的程度取決于我們的信心和意志力是否足夠強大。

孩子都是很容易被環境影響的,所以無論是他人的意見和評價,還是父母對孩子的信心和支持都可能改變孩子的人生軌迹。

當父母肯定孩子的決定,給予他們鼓舞和支持時,孩子會更加自信,他們會在不知不覺中實現預言,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這就是所謂的孩子們的“自證預言”。

但自證預言對孩子來說有利也有弊,它就像一把雙刃劍,如果沒有得到正确的使用,也會刺傷孩子。

有積極的自證,自然也有消極的自證。

一次考試失利,孩子内心便會出現“大考也這樣怎麼辦?”的消極想法。

相信結果我們都曾深有體會,越怕怎樣最後越會變成怎樣。

除了自我暗示以外,當周圍出現對孩子質疑的聲音時,孩子也會逐漸覺得自己做不到,進而失去原有的鬥志,變得懶散起來。

行為越向預言的方向發展,自己内心也就越相信預言的正确性,久而久之便摧毀了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可能性。

遺憾的是,積極自證預言并不是人腦的第一選項。

追尋預言得以實現的原因就可以發現,通常是源自人對未來的恐慌。焦慮感讓我們對以後的行為作出"定義"。

災難中,能夠選擇積極應對的人并不多,如程強一般的人終究隻是個例。

更多人會選擇消極的方式,因為大腦的運轉資源有限。

日本著名腦神經科學家菅原道仁,在《超級大腦的七個習慣》中明确表示:

大腦喜愛節約能量,大腦天生懶惰,喜歡随大流,且禁不住誘惑。因此,我們才會産生"無法挑戰自我","無法積極行動"等消極想法。

但父母作為與子女關系最密切的人,對子女的信心和評價更容易影響“預言”的方向和質量。

幫孩子建設積極自證預言

很多父母聽到孩子童氣十足的"志向",要麼胡亂搪塞一番,要麼對孩子的語言和天性進行打壓。

這樣的家庭,是無法擁有實現積極"自證預言"契機的。

父母用成年人的價值觀來衡量孩子的行為,單方面關閉了和孩子的交流空間。

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因為屢屢碰壁,又無法得到有效而正面的語言引導,陷入了自我懷疑和否定中,最終陷入"消極自證預言"漩渦。

因此家庭教育需要雙向的交流。

程強的父母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給了多少的鼓勵與教育我們并不清楚。

但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在所有人都不看好他的夢想時,隻有父母一直站在他的身邊,支持他和夢想有關的一切決定。

其實父母并不需要做太多事情,隻需要認真考慮孩子的想法,和孩子聊聊自己人生中遇到的挫折,經曆的不安,講講自己的困擾和曾經的夢想。

優家教育創始人吳臻老師曾提到過一部泰國教育短片:

圖片源自泰國短片《每天進步一點點》

片中的小男孩很喜歡踢足球,可是基礎不好,跑得不快,跳得不高,頭球技術更是幾乎為零。

為此,男孩自己也感到很沮喪。

幸運的是,他的媽媽一直鼓勵他,總是對他講,再努力一點點,就可以了。

“我和你的教練聊過了,他說你很努力。

在這之前,你都完全不會用頭去頂球呢。

但是你現在時不時都能做到了,再努力一點點,輕觸一點點就夠了哦。”

這些話讓男孩重新拾起信心,一次次地練習,一次次地奔跑。

然而這也讓男孩變得渾身是傷,看着兒子頗為“幼稚”的練習動作,這位媽媽也不禁陷入沉思:

“我是在傷害孩子嗎?我是在告訴他一個謊言嗎?”

但在最後的比賽中,男孩用自己之前最不擅長的頭球方式,幫助球隊進了一球,拯救了球隊。

故事情節雖然略顯戲劇,但這位媽媽最後的獨白卻頗有深意:

“我可能不是最好的媽媽,因為我并不是想孩子總要得第一名,我隻是希望他能每天超越自己一點點。”

這便是幫孩子建設積極自證預言的核心,你的出發點決定了最終影響的結果。

著名教育學家威廉·馬丁在《兒童開發》一書中說道:

"不要教育你的孩子去追求卓越的人生。

努力幫助他們尋找平凡生活中的不尋常之處,把平凡活生生地展現在他們面前,不平凡自然就會出現。"

願每個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對待!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