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DNA聚合酶與DNA複制機制的研究,亞瑟·科恩伯格(Arthur Kornberg)做出了傑出的貢獻,被稱為DNA酶學之父。
亞瑟·科恩伯格。引自諾貝爾基金會檔案科恩伯格1918年出生于紐約,從小就是學霸,15歲上大學,19歲獲理學學士學位,23歲獲醫學博士學位。他在二戰期間當過軍醫,退伍後順利成為執業醫師。但是,對疾病機理的興趣促使他加入NIH研究營養學,而在研究葉酸的過程中,他最終确定了對于酶學的熱愛。為此,他将自傳命名為《For the Love of Enzymes. The Odyssey of a Biochemist》。
科恩伯格先後在奧喬亞(Severo Ochoa)、科裡(Carl Cori)實驗室學習,1947年在NIH從事核苷酸合成途徑研究,1953年來到華盛頓大學,開始大腸杆菌方面的工作。1957年,科恩伯格純化出DNA聚合酶I,并進行了DNA的人工合成。為此,他與奧喬亞分享了1959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科恩伯格與奧喬亞分享1959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引自諾貝爾基金會檔案科恩伯格的長子羅傑·科恩伯格(Roger Kornberg)因為對真核轉錄的研究獲得2006年諾獎。這使他們成為6對諾獎父子之一。次子托馬斯(Thomas Kornberg)發現了DNA聚合酶II(PNAS,1971)和DNA聚合酶III(JBC,1972)。
現在我們知道,DNA聚合酶III是大腸杆菌DNA複制的主力,DNA聚合酶I主要用于修複。其實目前細菌的DNA聚合酶已經發現5種,用羅馬數字I-V表示;真核DNA聚合酶至少有16種,用希臘字母表示。
真核生物DNA聚合酶。Annu Rev Genet. 2016按照結構,DNA聚合酶被分為7個家族,A、B、C、D、X、Y和RT。細菌的聚合酶I-III分别屬于A-C家族,D是古細菌特有的,後三種用于修複、跨損傷合成和端粒維持等過程,與複制關系不大。與複制相關的DNA聚合酶見下圖。
複制性DNA聚合酶。Front Microbiol. 2014大腸杆菌DNA聚合酶I(pol I)是單鍊球狀蛋白,含鋅。有聚合酶活性和外切酶活性,其中3’-5’外切酶活性起校正作用,5’-3’活性起修複和切除引物作用。DNA聚合酶I每秒鐘隻能聚合10個堿基,主要起損傷修複作用。
丹麥生化學家克列諾(H. Klenow)用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把DNA聚合酶Ⅰ切成2個片段,并證明較大片段具有DNA聚合酶活性和3′→5′外切核酸酶的活性,所以大片段後來被稱為克列諾片段(Klenow fragment)。Klenow 片段既保留了酶的高保真性,又不會降解 DNA 5´ 末端,所以在分子生物實驗中經常用到,如末端補平、引物标記等。
嗜熱脂肪芽孢杆菌DNA聚合酶I。PLoS Comput Biol. 2014DNA聚合酶II(pol II)也是單鍊蛋白,由dinA(polB)基因編碼,以切口雙鍊DNA為模闆。它被DNA損傷誘導,參與SOS反應。複制叉遇到模闆損傷時會發生停滞、斷裂,必須及時處理,比如複制重啟(replication restart)。有研究認為,Pol II參與無錯的複制重啟,發生在損傷後30秒内。如果pol II缺陷,就要在損傷50分鐘後,由pol V進行易錯的複制,以避免死亡(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1)。
DNA聚合酶III是細菌基因組DNA複制的主要酶,每秒可聚合1000個堿基。其功能與聚合酶I相似,但更大、更複雜。它是寡聚蛋白,全酶共10種亞基,含鋅。
聚合酶III可分為三個子複合物:αεθ核心具有5'-3'聚合酶和3'-5'校正活性,β 2滑動鉗(sliding clamp)賦予核心進行性,(τ/γ)3 δδ′ψχ稱為鉗加載器,不僅負責把滑動鉗加載到DNA上,但還組織整個複制叉,參與核心、解旋酶和SSB等組分之間的相互作用。鉗裝載器還決定全酶中核心的數量。前導鍊和滞後鍊的協同複制需要至少兩個核心,全酶是不對稱二聚體,分子量接近百萬。
真核複制性DNA聚合酶。Annu Rev Biochem. 2017真核生物有16種DNA聚合酶,其中對于複制最重要的三種都屬于B族:Polε相當于細菌的pol III,用于前導鍊合成;Polα作為引發酶,為滞後鍊合成引物;Polδ用于滞後鍊岡崎片段的合成。
真核DNA聚合酶在複制叉上的位置。Genetics. 2016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