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母嬰育兒 > 正文

【父母必讀】輔導孩子容易生氣,很多人不知道搞定這個就能解決大問題

讓知識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閱讀與創作

【父母必讀】


輔導孩子容易生氣, 很多人不知道搞定這個就能解決大問題

年輕時坐一個漂亮女朋友的車,朋友平常很溫和,但路上遇到亂開車的人,她就開始暴躁,有時甚至忍不住大罵出口。我疑惑不解了許久。
後來,自己當了媽媽,發現日常保持溫和是件容易的事情,但一遇到輔導孩子作業,尤其是數學作業時,就很難控制情緒了。輔導作業前:我一定要溫柔耐心,母慈子孝。輔導作業中:你怎麼又不會做,又不會做,氣死老娘了。最近輔導六學習除法,六每次遇到轉了個彎的題目,讀一遍題目後,就開始陷入躁郁模式——我不會,我不想做。六六在那叨叨着不肯繼續挑戰,老母親一下子火從心中燒,忍不住開始責備:你讀題了嗎?你認真做了嗎?家裡立馬雞飛狗跳,一片世界末日的景象。等事情結束了,又覺得不行,我怎麼能對孩子生氣呢?于是,再次在心裡立了個flag:我要控制情緒,堅決不能生氣。我學了深呼吸法,數1234567法,結果到了某個點,還是會崩。控制情緒,太難了。
情緒有兩種:一種是本能的情緒,也就是未經過大腦皮層加工的情緒,比如看到老虎會害怕。一種是理性的情緒,經過我們思考後的情緒。面對孩子的問題,我們産生的情緒其實更多是理性的情緒,經過快速思考,形成了模式。問題來了,我可以不控制情緒也能做一個溫柔耐心的好媽媽嗎?在我尋找答案的路上,一個理論受到了我的強烈關注。
—01—
情緒ABC
ABC情緒理論是20世紀5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創建的。作者認為,造成人們情緒的直接原因并不是客觀事件,而是主觀認識和評價才直接導緻我們的情緒。同樣的事件,如果我們的主觀認識和評價不同,産生的情緒會大相徑庭。我們仔細來分析一番。
A(Activating events)是指誘發性事件。 B(Beliefs)是指個體在遇到誘發事件之後相應而生的信念,即這一事件的看法、解釋和評價。 C(Consequence)是指特定情景下,個體的情緒及行為的結果。
舉個例子:事件:當孩子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就放棄,在那哼唧。我的解釋:孩子遇到一點困難就放棄,真是讓人失望。情緒結果:生氣地指責孩子不努力。
以前看過一個故事。
爸爸深夜疲憊地回到家,孩子已經熟睡了,洗澡後,他掀開被子準備睡覺,結果,被子下面有一個熱乎乎又濕漉漉的東西弄髒了他一身,打開被子一看,原來是一碗泡面。爸爸生氣極了,把孩子從被窩裡拽出來,罵道:“你為什麼要把泡面放被子裡呢,我本來就這麼忙了,你還給我添亂,我真想狠揍你一頓。”結果聽完孩子的解釋,他立馬不生氣了。原來是孩子擔心爸爸工作太忙沒吃飯,給爸爸泡了面,又擔心泡面涼了不好吃,把它放進被窩保溫。抱着抱着,孩子就睡着了。聽孩子這麼一說,爸爸感動得眼淚直流。
泡面放在被窩,影響了自己睡覺,為什麼爸爸開始生氣後面反而感動呢?因為解釋不同。一開始的解釋是:孩子不懂事,在添亂。後面的解釋是:孩子在懂事地照顧爸爸。同樣的事件,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就會得到不同的情緒結果。
—02—
可控與不可控
在情緒ABC理論中,其實談到了兩種區别。一種是我們可控的部分。一種是我們不可控的部分。發生的事件,發生了就是發生了,這是我們不可控的。對此進行什麼樣的解釋,這是我們可控的。而情緒,則是我們控制的結果,而非控制的部分。在事情發生過後,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釋。但前提是,你必須知道,你可以控制你的解釋。如果你覺得孩子很愛你,你會覺得很開心。如果你覺得孩子很努力,你也會對孩子更滿意。
作為父母,我們需要更用心的部分,是調控自己的解釋。比如孩子做數學,我們一方面要看到孩子本身努力了,一方面要看到孩子的需求——她希望自己會做,但是不會。并從中找到孩子需要幫助的點——計算或者讀題。比如孩子不做難題,同樣的事件,不同的解釋之後情緒必然不同。
原來的解釋:
事件:當孩子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就放棄,在那哼唧。
我的解釋:孩子遇到一點困難就放棄,真是讓人失望。情緒結果:生氣地指責孩子不努力。
調整後的解釋:
事件:當孩子遇到不會做的題目不做還哼唧。
我的解釋:孩子遇到了需要幫助的事情,我給她搭個梯子。情緒結果:主動幫助,分析思考過程。
建立了新的解釋後,下一次孩子又遇到了題目沒讀懂開始鬧情緒的狀況。我走到孩子身邊,跟她說:沒關系,你隻是題目沒讀懂,我們現在來練習一下怎麼讀題。我陪她一句一句讀,如果孩子不能理解,我就換一個更加簡單的數字讓她想一想。孩子讀完一個,再練習一個,哪怕是後面更難了一些,她也愉快地讀完了。調控自己對這件事情的解釋,才是關鍵因素。解釋變了,情緒也就變了,情緒變了,你的行為也就變了。
—03—
樂觀與悲觀的半杯水
有一個寓言故事:兩個人看到了一個杯子,杯子裡有半杯水。其中一個憂慮地說:隻剩下半杯水了。另一個卻高興地說:還有半杯水。
這個故事我經常跟六六講,但實際上,在遇到具體的生活問題中,我也并沒有如此樂觀。尤其是孩子的問題上,我們很容易看到孩子空着的部分,很難看到孩子有的部分。我們常說樂觀是一種态度,是一種好心态。其實,我覺得樂觀更是一種選擇。在遇到問題時,先選擇樂觀,再去做樂觀的解釋。
2009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以《高牆與雞蛋》為題在耶路撒冷文學獎做演講:“若要在高聳的堅牆與以卵擊石的雞蛋之間作選擇,我永遠會選擇站在雞蛋那一邊。”
作為父母,我們也應該給自己樹立一個宣言: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選擇樂觀。先選擇樂觀,再努力嘗試樂觀積極地去解釋,并得到一個積極的情緒結果。睡前我陪孩子聊到數學。孩子說:第一遍讀不懂還好,第二遍第三遍沒看懂的時候,就會感到很煩躁。我鼓勵她:你現在計算已經越來越快,正确率越來越高,現在呢,我們來慢慢練習讀題,一句一句讀懂,你的數學就會越來越好。我重新解釋了這件事情後,自己的心态從責備孩子,切換到幫助孩子。孩子也重新獲得了一種對自己的解釋:我不是數學不好,我隻是題目沒讀懂,我要練習的,是讀題能力。所以在孩子内心深處,也會慢慢建立一種新的模式。
原來的模式是這樣的:
事件:這道題目看了三遍還沒看懂。
解釋:我肯定做不了,我不會。情緒:煩躁,自我否定。
重新的模式是:
事件:這道題目看了三遍還沒看懂。
解釋:我有句話沒理解。情緒:我得試一試,一句一句來。
—04—
建立坐标判斷系統其實不僅僅是數學輔導,生活中還會有很多其他煩惱。比如夫妻相處之間的問題。比如公司同事合作的問題。對待同一個事件,我們需要的是做出積極解釋,調整自己看待這件事情的角度,做出更有利于雙方的行動。長期堅持練習,就能為自己建立一個坐标判斷系統。一邊是樂觀且肯定,一邊是悲觀且否定。我稱之為:陽光模式PK下雨模式。 每次做出解釋之前,先問問自己,我要走向哪邊?我在給孩子陽光還是在下雨?比如老公帶娃結果沒寫功課,我們可以做出的解釋有很多種:
他就是幹不來這件事情。
說好了功課偏不帶孩子做,都丢給我。
老公帶娃了,這很不錯,他可能需要的是一個更明确的事項清單。
比如在很多家庭故事裡我們會看到這樣的情節:一個老公回到家裡看到房間亂成一團,老婆正在呼呼大睡,老公想:這個人什麼都沒做,太懶了。他立馬十分生氣,覺得自己累了一天,結果回來是這樣亂的家。而溫情的故事則會告訴你真相:老婆帶孩子辛苦了一天,打掃了一遍又一遍,結果還是弄亂了,最後,實在是困得不行睡過去了。故事需要創造一點曲折,但如果我們内心也總是這樣波濤起伏,很不利于内心的平靜和家庭的幸福。不如在一開始面對這件事情的時候,問問自己:我能給它一個什麼樣的積極解釋。就拿今天早上六六起晚床的事情來說,日常她設置了7點的鬧鐘,也一般能聽到鬧鐘起床,結果今早一覺睡到7:30才起。(目前我們正在培養六六自己起床和早睡的習慣,小有成效,下次寫文章分享)我給出樂觀肯定的解釋:父母都沒有叫她起床,她居然能起來。我也真誠地表揚了她:原來以為你會睡到8點,結果你7:30就起來了。六六見時間緊張,連早餐都沒吃就去準備水杯。六爸生氣了,說:你現在該吃早餐。我倒是覺得孩子能記得自己準備水杯很不錯,也表揚了她。一次很糟糕的晚起,就這樣風平浪靜地過去了。最後,六六加速吃完了早餐,照常開開心心地去上學。如果早上起完床被批評,孩子的情緒肯定受到影響,說不定還會耽誤上學時間。 這裡我們一起來做一些小練習:孩子考試錯了幾道很簡單的算術題,你怎麼給出積極解釋?孩子不肯睡覺,非要看電視,你怎麼給出積極解釋?孩子跟你頂嘴,不同意你的想法,你怎麼給出積極解釋?孩子内向膽小,參加活動時不敢發言,你怎麼給出積極解釋?
—05—
人的一生,有快樂、悲傷、苦痛,各種情緒将我們圍繞。這是不可避免,不可逃脫的事情。但,我們盡可能地讓自己更快樂一點,更滿意一點,更平和一點,這是對自己的心理和身體的幫助。給孩子看到一個更加願意去解決問題的父母。給孩子看到一個面帶欣賞而不是責備的父母。給予玫瑰,手留餘香。我們給予一個積極解釋,就是那一束玫瑰。燦爛了自己,芬香了他人。将你最煩惱的一件事情列出ABC吧,找出你原來的解釋,勇敢地,換掉它。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