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社會 > 正文

殘酷的事實!全球每年有70億隻小雞被絞碎,然後做成狗糧貓糧

在Poultry Network有一個很有趣的數據,這是在2020年7月2日發布的,盡管有些早了,不過卻仍然有參考價值:

在過去十年中,全球雞蛋産量增長了近四分之一

全球雞蛋總産量已從2008 年的6170萬噸上升到2018年的7680萬噸。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雞蛋生産國,2018年總共生産了4660億顆蛋,占全球産量34%。

全球産蛋的總量大約有13,705.88億顆,平均每人消費約161顆雞蛋,吃蛋最多的是墨西哥人,每年吃掉368顆,日本次之,337顆,中國人每年要吃掉4000億顆雞蛋,平均每人每年吃掉285顆。

這麼多雞蛋,到底要多少雞才能生出來?

據養雞場的業内人士稱,一隻産蛋率比較高的母雞一年大約能生200~300個蛋,而且母雞的産蛋高峰期大約隻有40周左右,那麼生下這麼多蛋大約需要60~70億隻雞才能完成任務,因為産蛋高峰一過蛋雞就會被淘汰,因此每年都需要孵出這麼多雞!

其實每年孵出的小雞是這個數量的2倍

母雞下蛋是不需要受精的,因此正常情況下我們吃的蛋不是受精蛋,與受精蛋相比兩者營養并沒有什麼區别,不過需要注意一下的是偶爾也會有非受精蛋孵出小雞,這是孤雌生殖,這是生殖細胞分裂異常形成ZZ的蛋能孵出來的公雞,概率比較小。

是否是受精蛋,有經驗的朋友拿着照蛋器看看就能知道是否是受精蛋,雞的孵化期約21天,從孵蛋開始到小雞孵出來就是個盲盒,在孵出小雞之前是無法知道究竟是公雞還是母雞,所以問題來了,我們要的下蛋雞都是母雞,那麼孵出來的小公雞究竟是怎麼挑出來的?

如何分辨公雞還是母雞?

性成熟的公雞和母雞是很容易區分的,雞冠就是最顯著的标記之一,而羽毛的顔色則是最大的區别,但剛孵出的小雞怎麼區分?

将雛雞輕握在手中,用左右拇指及右食指按在雛雞肛門處,将肛門翻開,肉眼觀察靠近肛門開口處,有微小的白色球狀突起則為雄性,沒有突起則為雌性,如果忽略眼睛看花的話,準确率可達98%,熟練工每小時可以鑒定上千隻。

小公雞的洩殖腔和小母雞是有一些區别的,有經驗的小雞性别鑒别師數秒内即可決定一隻小雞的性别,從而将它們分辨出來,在日本“小雞性别鑒别師”可是一個高薪職業哦。

被鑒别出的小公雞怎麼辦?

這個有些讓各位難以接受,這些小公雞除了極小一部分會留下來外,絕大部分都是直接就被處理了,而在WIKI上還有一個專門的名詞來定義這個過程:“Chick culling”(雛雞撲殺),而撲殺的方法則有如下幾種:

  • Maceration:切碎,把小公雞丢入高速研磨機;

  • Asphyxiation:放入封閉空間,用二氧化碳窒息;

  • Cervical dislocation:扭斷脖子;

  • Electrocution:電死

  • Suffocation:塑料袋中窒息而死;

當然最典型的還是高速研磨機,各位看到的小公雞站在傳送帶上或者漏鬥形裝置時候,其生命就已經開始了倒計時,因為在傳送帶的末端或者漏鬥形的底部就是一個高速轉動的攪拌刀,掉下去的小雞瞬間就變成了一堆肉泥。

因此大約有和母雞等量約60~70億隻小公雞被孵出來,然後在開始自主呼吸的幾個小時後就被鑒别出,一口雞飼料都沒吃的情況下就被扔進了高速研磨機,成為一堆肉泥。

為什麼不做肉雞

相信有朋友會有疑問了,這些小公雞養大了可以做肉雞,白白攪碎了多可惜不是嗎?事實上蛋雞和肉雞是兩個不同的極端方向,蛋雞主要産蛋,肉雞就是長得快,出欄快,縮短飼養周期,比如一萬隻雞,每隻雞每天的糧食大約是80~120克,取中間值那麼一萬隻就是1000千克,一噸雞飼料大約從1000~3000人民币不等,每多一天都是錢。

所以蛋雞的公雞是不會作為肉雞的,因為飼養成本太高,而且肉質也不如肉雞來得更嫩,所以這些蛋雞的小公雞隻能被攪碎作為其他動物的飼料或者做成狗糧貓糧!

各國殺死的小雞數量

澳大利亞:據2016年的數據,每年有超過1200萬隻小公雞被撲殺(主要是攪碎,也用二氧化碳窒息);

德國:2019年的數據是每年撲殺5000萬小公雞,方法是二氧化碳窒息

美國:2020年的數據是每年撲殺超過3億隻小公雞,方法是攪碎

以上列舉的隻是冰山一角,因為并沒有列出全球所有養雞大戶的撲殺數據,不過總量是不會變的,畢竟公雞母雞都是1/2比例。

不能事先知道嗎?為何要事後殺死那些不生蛋小公雞?

答案是可以的!理論上受精即可區分出性别,而在孵蛋孵化初期約12天時取一滴蛋液鑒别下即可知道性别,但主要存在的障礙是成本,如果事前鑒别的成本低于事後,那麼一定會被推廣,當然還有另一種情況也會被推廣!

擁有專利的Seleggt工藝可以檢測雌性卵中大量存在的激素。

那就是動物保護主義者的運作,他們認為從人道主義角度考慮這樣操作是非常殘忍的,因此在孵出以前鑒别出性别再淘汰,民衆願意為這個成本買單,比如2018年12月時,第一顆在孵出就被鑒别出性别的母雞蛋在柏林銷售,但對于更多為了生計而奔波的民衆來說,這完全不在考慮之列。

受精時就看出“母雞蛋”還是“公雞蛋”

母雞擁有W和Z兩條染色體,而公雞則擁有ZZ兩條染色體,WZ結合就是母雞,ZZ結合就是公雞,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将海葵基因中的“紅色熒光蛋白(RFP)結合到母雞的Z染色體中,假如WZ結合就沒有被染色,如果ZZ結合就會在光照下顯示特殊的橘紅色。

這種方法可以用很低成本的照蛋法即可鑒别,這些“公雞蛋”被鑒别出後又可以上市銷售,不僅增加了銷售數量,而且還降低了孵蛋與鑒别以及處理成本,簡直就前途無量,不過問題又來了,這就涉及到了跨物種的基因轉移,各位反轉基因的估計又要反對了,似乎又進入了一個怪圈。(完)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