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這幾天很不太平,又是疫情又是戰争,以至于很多人都忘了我們國家還有三名宇航員在國産天宮空間站内工作生活。
作為神舟十三号任務的機組成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名航天員已經在太空中生活了快五個月了,他們不僅獲得了“第一批在太空過春節的中國人”這個成就,王亞平還成了中國曆史上第一位執行出艙活動任務的女性航天員。
但對于此次的指令長翟志剛來說,太空其實并不神秘,因為早在2008年的神舟七号任務中,他就成了我國首個進行太空漫步的人,并在艙外展示五星紅旗的航天員,而且由于是第一次出艙以及艙外作業,翟志剛還遇到了假火災警報和艙門打不開的問題,整個過程可謂是險象環生,但也為後來艙外航天服的改善積累了寶貴經驗。
等任務結束後,翟志剛回到地面接受采訪被問及出艙有什麼感受時,翟志剛是這麼說的:順着腳底下往下一看,我的天啊,這咋整,太深了,老遠了,深不見底啊。我可得抓住,再一看媽呀,飛船是懸着的,地球也懸着。真是無依無靠啊,我都怕地球從空中飄跑了 。
劃重點:怕地球飄跑了衆所周知,地球的質量是驚人的60萬億億噸,如此龐然大物為什麼能懸浮在太空中?甚至還能以每秒30公裡的速度繞太陽公轉呢?地球誕生45億年來,究竟是什麼力量托住了地球,并讓它持續自轉了45億年呢?
歸根結底:地球懸浮在太空中的支撐在哪裡?地球連續45億年自轉和公轉的動力又在哪裡?為什麼宇宙中的星球不會向下墜落?
看到這裡很多人會覺得宇宙中根本沒有上下左右之分,所以星球們都隻能孤零零漂浮着,但事實上宇宙也是分上下的。
具體來說,站在地球上的我們會覺得月亮在地球上方,但站在月球上的宇航員會看見地球在月亮上方,當然了,這種基于參照系不同所産生的差異并不是真正的上下之分,真正的上下主要取決于引力。
因為不論是牛頓還是愛因斯坦,他們都認為小質量天體會受到大質量天體的引力影響,進而朝着大質量天體的方向跌落,就像地球上的一切都在朝着質量最大的地核跌落一樣,然而又因為太空中幾乎沒有阻力,所以小質量天體自身的公轉速度如果足夠快的話,由此産生的“離心力”是會和大質量天體的引力相平衡的。
比如地球就在一直朝着太陽墜落,隻不過在1.5億公裡的距離上,地球每秒30公裡的自轉速度産生的“離心力”剛好與太陽引力保持了平衡,因此地球才能被太陽引力吸引公轉45億年卻不墜入太陽。
如果地球的公轉速度小于每秒30公裡,離心力就不足以抵抗太陽引力,地球就會墜入太陽,如果地球公轉速度大于每秒30公裡,太陽引力就拴不住地球了,地球就會徹底放飛自我奔向星際。
人造衛星繞地球公轉,以及人造衛星臨期自毀墜入地球,其中蘊含的基本原理和地球繞太陽公轉是完全相同的。
所以說宇宙中的星球并非懸浮在太空中靜止不動,而是一直在朝着質量更大的天體墜落,或者說“繞誰公轉就是在向誰墜落”。
人造衛星在向地球墜落,月球在向地球墜落,地球在向太陽墜落,太陽在向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墜落,整個銀河系在向着室女座超星系團的質量中心墜落,室女座超新星團在朝着巨引源方向墜落。
如此一環套一環,環環嵌套的天體系統們,就是我們宇宙的基本圖景,所以說宇宙中不存在絕對靜止,因為所有的天體都在無休止的運動中,人類感覺上的相對靜止也隻是一種錯覺,因為構成萬物的基本粒子們也在無休止的運動中。
總體而言宇宙天體系統之間的關系和其背後的基本原理并不複雜,基本上就是我們日常生活所碰到的物理現象的放大版,也正因為這樣,牛頓才能在幾百年前從日常生活中總結歸納出萬有引力定律,并用它預測星球運行。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地球将始終以每秒30公裡的速度自轉下去,直到50億年後太陽膨脹成紅巨星吞噬地球,進而降低地球公轉速度後,地球才會徹底墜入太陽的無邊火海中。
但我相信到那時候,人類文明肯定早就離開太陽系甚至是銀河系了,亦或者是人類文明在那之前,就被内部戰争或者外部天災給滅絕了。
比地球重10倍,這顆42光年外的類地行星,并不适合人類居住?
愛因斯坦又對了?研究表明:相差1毫米,時間也會發生膨脹
太厲害了!天宮空間站的機械臂有多強?科研人員:能拖動20噸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