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 > 正文

俄烏戰争,普京犯下兩大用兵戰略錯誤

俄烏戰争進入第五天,俄羅斯沒有取得顯著進展。這不僅體現在軍事行動上,也體現在外交上。可以說,俄羅斯第一階段的行動,基本沒有達到目的。 不僅如此,俄軍損失還比較重大。包括坦克、裝甲戰車、特種車輛被擊毀的畫面比比皆是。俄羅斯國防部承認,俄軍遭受了傷亡,還有人員被俘,并遭受了俄羅斯方面稱為“納粹行為般的折磨”。這就很丢人了。
而烏克蘭政府除了表示願意談判之外,至今并未釋放出投降的信息。27日,烏克蘭外長庫列巴表示,不排除與俄羅斯談判的結果是和平,但談判中不會談及有關基輔“投降”。
俄羅斯軍隊的進展,遠遠低于全世界的預判。烏克蘭不僅沒有屈服,似乎變得更加頑強。我相信,這種情況絕對遠遠低于普京的預期。 現在看來,俄羅斯距離這一目标越來越遠了。
法國總統馬克龍26日代替了美國釋放了這樣的重磅信息——“這場戰争将持續下去”。歐安組織、歐盟、德國等已經開始向烏克蘭提供經費和武器援助了,甚至派遣無人機支援烏克蘭了,俄軍傷亡以及裝備損失都不小,世界多國甚至俄羅斯也爆發了大規模的反戰示威了。俄羅斯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
全面分析一下俄羅斯這五天的戰争行動,顯示出俄羅斯犯下了兩大錯誤:
第一個是:太過輕視澤連斯基。 正如巴西總統博索納羅27日說的那樣:“烏克蘭人把國家的命運交給了一個喜劇演員”,澤連斯基毫無執政經驗,的确很好對付。但普京忽視了一點:澤連斯基不過是一具提線木偶。尤其是戰争爆發後,更是完完全全的傀儡了,甚至大概率已經離開烏克蘭了,真正控制烏克蘭軍政體系的是美國人,是拜登。澤連斯基不過是在為美國傳話而已。因此,普京面對的不是澤連斯基,而是拜登;面對的不是烏克蘭,而是美國、歐盟和北約。
第二個是,軍事行動與外交目标完全不匹配,用兵上犯下了二戰時德軍進攻蘇聯一樣的錯誤。 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戰役,為什麼成為二次大戰的轉折點?因為德軍為此付出了傷亡150萬人的代價,軍力與國力極大受損。這是怎麼導緻的呢?希特勒的決策錯誤。本來,德軍一路勢如破竹,打到了莫斯科城外,已經能夠看到克裡姆林宮塔尖,隻要一鼓作氣就能拿下莫斯科,讓蘇聯軍民士氣大損。但沒想到,就是因為“斯大林格勒”這個城市的名字讓希特勒看不順眼,認為拿下斯大林格勒,更能重創蘇聯士氣。于是調整作戰計劃,把進攻莫斯科的軍力調遣了部分兵力過來攻打斯大林格勒。沒想到兵力分散後兩頭的進攻都失敗了。接着蘇軍開始組織反攻行動,打進德國首都柏林。
而普京這一次也犯下了類似的錯誤,竟然把大量兵力用于攻打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還進行攻城作戰,與烏軍展開巷戰,付出了較大傷亡和損失之後,至今仍舊沒有占領該市。
實際上,普京的明面目标不是“去軍事化”和“去納粹化”嗎?根本目标不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内讓烏克蘭屈服嗎?那就應該直取烏克蘭心髒——首都基輔市,而不是全面攻占烏克蘭各大城市。隻要烏克蘭政府投降了,其餘的城市自然沒必要浪費兵力。一句話,俄羅斯軍方的思維模式仍舊在停留在過去的年代裡。所以,用兵思路與外交目标根本就不在一個頻道裡。
在我看來,俄軍的戰略方案應該是: 一、直插心髒。以北面為主要路線,東面和南面為次要路線,第一梯隊兵力繞開邊境及沿線城市,直插烏克蘭首都基輔,然後展開,形成包圍,尤其要斷了基輔西面通道,阻隔北約援助路線,形成圍城态勢,最大限度瓦解烏克蘭政府和軍民士氣,逼迫烏克蘭投降。如果在預定時間内烏克蘭政府不投降,那就強力攻擊,占領總統府等機構,占領電視台,指定早就布局的親俄派政治人物宣布解散烏克蘭政府,接管國家政權。現在的烏克蘭政府不就是2014年政變、傀儡政府上台後延續過來的嗎?
二、前後夾擊。如果邊境城市和沿途城市的烏克蘭守軍回身攻擊第一梯隊,那正好城市防守空虛了,第二梯隊跟進,一是奪占邊境城市和沿途城市,二是從後方攻擊烏克蘭軍隊,進而占領烏克蘭全境。
當下,普京面臨新的重大考驗:必須速戰速決,拖下去的變數太大,北約加入進來的風險正在升高,那将實現美國把世界大戰打起來的目标。預計,下一步俄軍将大大提升軍事打擊的力度和烈度,戰争走入“大打逼降”的階段。
以下是本文視頻節目,請點擊觀看,有更多精彩畫面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