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心電圖——看圖識字 ECG

呼吸版經驗交流(2)呼吸科醫生學心電圖——看圖識字 ECG 本貼收到7朵

鮮花
轉載:口訣:左手梨黃橙橙,右手番茄紅彤彤;右足踩地黑黝黝,左腳踏青綠茵茵;胸前導聯白墩墩,紅黃綠棕青紫分。
單極胸導聯 将一個測量電極固定為零電位(中心電端法),把中心電端和心電描記器的負端相連,成為無關電極。另一個電極和描記器正端相連,作為探查電極,可放在胸壁的不同部位。分别構成6種單極胸導聯,電極的位置是:V1,胸骨右緣第4肋間;V2,胸骨左緣第4肋間;V3,在V1與V4連線的中點;V4,左鎖骨中線第5肋間;V5,左腋前線與V4同一水平;V6,在腋中線與V4同一水平。
如果連這還看不懂,隻能去新華書店買書了。


看圖識字 ECG


香港中文大學 張志偉

醫學博士, 加拿大皇家内科學院院士



目前的心電圖機已經可以做準确的測量和分析了,那我們為什麼還要費力去學怎樣讀心電圖呢?答案很簡單:機器的确可以按照設定的算法運行,但是隻有人腦才能讀出各種波形之中的以及隐含的信息,對其做出解釋,并将其與病人臨床表現聯系起來。 心電圖學是一門可以窮極一生來學習的學問,本教程僅僅是将這一學科初步介紹給醫學生、實習醫生、低年資住院醫以及社區全科醫生。希望其中大量的示意圖及圖片能夠對我們加深理解有所幫助。


張志偉 2008年1月

概 述


心髒搏動及心電圖的起源


在生理狀态下,窦房結(SA )産生起搏激動并傳導至左右心房,彙集于房室結(AV),并繼續沿希氏束(His 束)和束支(右束支或
RBB及左束支或LBB)下傳激動心室。除極之後緊接複極,除極→激動-收縮→複極的順序自行重複以産生節律性的心髒搏動。


異常情況下,心房,房室交界以及心室的異位起搏點通過房室結奪取起搏的支配權,并産生異位搏動。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上面所描述的除極和複極的波形可以由放置在四肢和胸壁的感知電極投射到體表。生成的波形描繪在坐标紙上即稱為心電圖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心電圖坐标紙

心電圖坐标紙的橫軸代表以毫秒(ms)為單位的時間,而縱軸代表振幅即以毫伏(mV)為單位的電壓。橫軸上每1個小格為40ms;每5個小格(1個大格)為200ms。縱軸上2個大格的距離被标定代表1mV,雖然如此,心電圖的波形通常是用高度的單位mm而并不是強度的單位mV來描述。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心電圖導聯


心髒位于胸廓的中心,一份12導聯的心電圖即是從體表12個不同的位置對當前心髒除極和複極電流的記錄。


肢體導聯共有六個:


I導聯在坐标上的0°從身體左邊記錄。

II導聯在坐标上的60°從足側記錄。

III導聯在坐标上的120°從足側記錄。

aVR導聯在坐标上的-150°從右肩記錄。

aVL導聯在坐标上的-30°從左肩記錄。

aVF導聯直接在坐标上的90°從足側記錄。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此外還有六個胸部導聯,其感知電極沿左側胸廓前部水平放置于第4至第5肋間。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V1和V2導聯直接從體表記錄右心室的電流。

·V3和V4導聯直接記錄室間隔和左心室前壁的電活動。

·V5和V6導聯直接記錄左心室産生的電流。

無論是肢體導聯還是胸導聯,直接指向記錄電極的電流會引起心電圖上一個正向的偏離;朝向記錄電極但并不直接指向記錄電極的電流則被記錄為一個振幅減小的正向偏離;與記錄電極成直角的電流不引起偏離或被記錄為雙向偏離;背向記錄電極的電流會被記為負向的偏離;電流方向遠離記錄電極但不直接背向記錄電極時則引起一個振幅減小的負向偏離


心電圖的波段與間期
心房和心室的的除級和複極由心電圖上的一系列波段代表:依次為P波、QRS波群及T波。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P波
第一個偏離即為P波,與右心房及左心房的除極相關。心房複極的波由于振幅很低是無法見到的。
正常的P波在任何導聯上的高度都不應超過2.5mm(兩個半小格),寬度不應超過120ms(3個小格)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在以窦房結為起搏點的窦性心律中,心房除極的綜合向量(P波的電軸)是向下向左的,在坐标的15°-75°之間,與II導聯總體方向相同,而與aVR導聯方向相反。因此,窦性心律時P波在II導聯上總是正向的,而在aVR導聯上總是負向的。反過來說,P波在II導聯上為正向且aVR導聯上為負向即表明P波電軸正常且為窦性心律。


QRS波群
第二個波段為QRS波群。典型的這一波群由一系列的3個偏離組成,它們反映了與左右心室除極相關的電流。習慣上波群中的第一個偏離如果為負向波則稱為Q波。波群中第一個正向的偏離稱為R波。R波後負向的偏離稱為S波。如果S波後再出現一個正向偏離則稱為R’波。并不是所有的QRS波群都具有全部的三個偏離。但是不論存在幾個波形,都稱它們為QRS波群: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注:上圖中最後一個波群的第一個波是一個負向偏離,因此應稱之為Q波。雖然R波可能小到無法看到,但是所有的QRS波群均具有R波,此例亦然。R波後的負向偏離即為S波。因此,這一單獨的負向偏離應被稱為QS波。)
QRS波時限是指波群從開始到結束的寬度,與出現的偏離個數無關。正常情況下持續不超過120ms(三個小格)。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與P波電軸一樣,正常QRS波群電軸在坐标-30°至+90°範圍之内,指向左邊。如該電軸在-30°至 -90°之間則稱其向左偏移(電軸左偏或LAD);如果該電軸在+90°至 180°之間則稱其向右偏移 (電軸右偏或RAD)。如果電軸在180°至 -90°之間則或者為電軸極度右偏,或者為電軸極度左偏。判斷QRS波群電軸的方法将在後面章節中詳述。


ST段
ST段緊随QRS波群之後,從QRS波群終末(無論該波群的最後一個波形如何)到T波起始。QRS波群的終末與ST段起始的交接點稱為J點。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ST段反映與心室複極2相相關的電流。這一複極的平台期沒有電流的流動,故ST段正常時是在等電位線上。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T波
T波代表心室3相快速複極的電流(見上圖)。此波段的極性通常在所有導聯上均與QRS波群主波方向一緻。在從T波波峰延至其下坡的複極時期,心室在電學上是不穩定的。當刺激(如一次失控的搏動,即期前收縮)落在這一易損期,就有造成心室顫動的可能性:即所謂的“R-on-T”現象。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PR間期
無論QRS波群的第一個波形如何,PR間期均為P波起點至QRS 波群起點。此間期相當于心房開始除極到心室開始除極的時間,并反映房室結引起的房室間傳導的生理性延遲。正常範圍為120-200ms(3至5小格)以内。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QT間期
QT間期即從QRS波群起點到T波終點的間距。 它代表心室除極和複極的時間并等同于心室動作電位(AP)的時限。 這一間期應在心電圖上QT間期最長的導聯上測量。正常值在女性應<460ms,男性<450ms。但QT間期的長短是與心率相關的,可以在心率150次/分時的270ms到心率40次/分時的500ms之間變化。校正QT間期(QTc)是由測量的QT間期除以RR間期的平方根得出,可以代替粗測的QT間期。正常的QTc在440ms以内。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心電圖解讀
我們應該熟練掌握系統閱讀12導聯心電圖的方法,從而避免信息遺漏和診斷失誤。建議使用下面的或者類似的方法:
◇ 核對心電圖上的信息(病人姓名、生日及身份識别号碼;記錄日期和時間)以保證:
·确為你正在查看的病人的心電圖結果;
·确為在你要求檢查的日期和時間進行的該檢查。
◇回顧該病人的病史、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結果,診斷,以及行心電圖檢查的指征。這些信息能夠幫助你在閱讀心電圖時有所專注。但是有所專注并不意味着局限視野。在得出結論前仍然應該查看該心電圖的所有信息。
◇找出以前的心電圖結果進行對比。在醫學中,随時間變化而出現的變化同任何一個時刻存在或缺失的表現同樣重要。
◇檢查心率。
◇檢查心髒節律:
·基本節律:室上性(窦性、房性、交界性)或心室起源的。
·合并的其他異常(逸搏心律或過早搏動)。
◇檢查房室傳導阻滞。
◇檢查QRS波群電軸。
◇檢查臨床異常的體征:
·左右心房異常。
·左右心室肥大。
·左右束支傳導阻滞
·急性心肌梗塞
·電解質平衡紊亂
·藥物作用
·肺栓塞
◇将心電圖發現與病人的臨床表現聯系起來。治療病人,而不是治療波形。

心率
正常成人的靜息心率在60至100次/分之間。心率小于60次/分稱為心動過緩;心率大于100次/分稱為心動過速。從目前的心電圖機記錄結果上判定心率的值相對比較簡單。這種機器能夠在10秒鐘的時間内記錄12導聯的心電圖。第一行首先記錄I導聯,之後轉換為aVR導聯,接着是V1導聯,最後為V4導聯。第二行首先記錄II導聯,之後依次記錄aVL、V2和V5導聯。第三行則依次記錄III、aVF、V3和V6導聯。幾乎所有的機器都能在第四行進行連續的II導聯記錄,有些機器甚至能夠記錄更多信息。盡管中間有導聯的轉換,但是記錄在10秒鐘内是不間斷的。因此,通過計數任何一行的心跳次數,再将這一數字乘以6即可得出每分鐘的心率。


第二種測定心率的方法顯示如下: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當2個相鄰的QRS波群的距離為5個小格(200ms)時,心率為300次/分。
·同樣地,當2個相鄰的QRS波群的距離為2倍、3倍、4倍、5倍、6倍的5個小格(400,600,800,1000, 1200ms)時,心率則分别為150、100、75、60、50次/分。
·如果2個相鄰的QRS波群之間的距離不是5個小格的整數倍,則可根據上圖所示對心率進行粗略地估計。
在心髒節律不規則的心電圖中,用這一方法來判斷不同時間的心率尤為有效。


第三種方法适用于重症監護領域中由心電監護儀打印出的單導聯心電圖。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這些心電圖有3秒标記,因此計算心率隻 需将6秒鐘内的QRS波群數乘以10。對于心率非常慢甚至于6秒鐘内幾乎沒有QRS波群出現的情況,可以通過将12秒鐘内的QRS波群數乘以5來計算,可以提高精确性。節律
正常的心髒節律由窦房結發出(窦性心律),但是在異常情況下,起搏的搏動可以從心房,房室交界及心室等異位起搏點發出。當異位搏動單獨出現時,它隻産生一次心髒搏動;當其不斷地重複時便形成一種節律。此外,異位激動可以通過逸搏機制或過早搏動産生。上面這些名詞将在下面的章節中分别闡述。

窦性心律
窦性心律表明起搏點為窦房結,正常窦律(normal sinus rhythm, NSR)是指心率在60-100次/分的正常範圍内的窦性心律。窦律中的P波電軸正常,在II導聯為正向波而在aVR導聯為負向波。由于從希氏束及左右束支傳導下來的沖動迅速激動心室,窦律中的QRS波群寬度正常。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窦律通常是規則的,但有一種現象例外,即窦性心律不齊,是指吸氣時心率略為加快,而呼氣時心率略為減慢。雖然“心律不齊”這個詞是指異常的心髒節律,但是窦性心律不齊實在不能算入異常節律的範圍内。

窦性停搏或窦性靜止


在某些疾病中(如病态窦房結綜合征),窦房結無法執行起搏功能。如果其功能衰竭較為短暫且迅速恢複,則結果僅為一次心髒搏動的脫漏(窦性停搏)。如果恢複出現延遲且無其他起搏點承擔起搏功能,則出現心搏停止。

逸搏心律
逸搏是指當窦房結起搏失敗或在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滞中(見下面“房室傳導阻滞”章節)窦性激動無法下傳至心室時,起源于心房、房室交界或心室内的異位起搏點的心髒搏動。此時異位激動總是出現得較晚,僅在下一個預期的窦性搏動無法形成之後才會出現。如果窦房結功能衰竭或房室傳導阻滞僅短暫存在,異位起搏點可能僅産生一個單獨的逸搏;如果其持續時間延長,則異位起搏點産生的由逸搏組成的節律将承擔所有的起搏功能。在窦房結功能衰竭或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滞事件中,這一逸搏機制可保護心髒免于發生完全性心髒停搏。

房性逸搏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不管在逸搏還是逸搏心律中,房性逸搏産生的P波電軸均異常,且同窦性搏動中産生的P波形态不同。然而除極仍正常地經過房室交界、希氏束及左右束支下傳至心室。因此房性逸搏的 QRS波群與窦性搏動的QRS波群形态完全一樣。房性逸搏心律中的固有心率為60-80次/分。

交界性逸搏


交界性逸搏交界性(房室交界性)搏動或節律中,心房除極電流指向頭側且向右側,遠離II導聯方向而指向aVR導聯。因此如果P波可見,則在II導聯上為負向而在aVR導聯上為正向。但是P波通常被掩蓋在QRS波群當中而無法見到。較少情況下可見P波,可緊貼QRS波群位于其之前或之後。由于激動通過希氏束及左右束支傳至心室,故交界性搏動的QRS波群較窄,與窦性搏動的QRS波群形态完全相同。交界性逸搏心律的故有心率為40-60次/分鐘。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交界性逸搏或逸搏心律中P波的可見性及位置在概念上可解釋如下:
·如果交界性異位起搏點在房室結的中心,除極激動必需沿着房室結向上和向下傳導相等的距離後使心房和心室除極。因此心房和心室的激動是同時的(沿希氏束和左右束支向下傳導的速度很快),則P波被掩蓋在QRS波群當中。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如果交界性異位起搏點在房室結的高位,則除極波首先到達心房,而後到達心室,心房激動先于心室激動。因此,P波在QRS波群之前。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如果交界性異位起搏點在房室結的低位,心室激動先于心房激動,則P波在QRS波群之後。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室性逸搏
室性逸搏或室性逸搏心律中,除極波不經過希氏束和左右束支,而是緩慢地通過心室肌内的異常徑路播散。因此和窦性搏動相比,QRS波群寬大畸形(≥120ms)。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如果室性逸搏心律是由窦房結功能衰竭引起的,則心電圖上沒有心房收縮産生的P波(見上圖)。如果室性逸搏心律是由III度(完全性)房室傳導阻
滞引起的,則窦房結單獨起搏心房,可以見到與室性逸搏無相關的規律的P波。室性逸搏心律的故有心率為20-40次/分。

過早搏動
過早搏動(又稱早搏、期前收縮)也是起源于異位起搏點:可位于心房、房室交界區或心室。正如其名,這一非窦性激動出現得較早,在下一個預期的窦性搏動之前即産生一次心髒搏動。此時異位起搏點之所以會發出過早搏動,是因為其易激動,且與窦房結存在競争。

房性過早搏動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房性過早搏動(簡稱房早,APB)起源于某一心房中的易激起搏點。它過早除極心房(在下一次正常窦性搏動之前),因為心房除極的方向異常(P波電軸異常),其産生的P波與窦房結産生的P波形态不同。由于這一過早的心房激動以正常的方式通過房室結、希氏束及左右束支下傳後除極心室,房早的QRS波群時限正常,且形态與窦性搏動相同。

房室交界性過早搏動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房室交界性過早搏動(簡稱交界性早搏,JPB)起源于房室交界區的易激起搏點。此時心房除極産生的P波通常被掩蓋在QRS波群當中而無法見到(見上面“交界性逸搏”)。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然而,P波有時可以緊貼QRS波群出現在其之前或之後。因心房除極方向與正常情況相反,故如P波可見,則在II導聯上為負向波而在aVR導聯為正向波。由于交界性早搏的激動以正常的方式通過希氏束、左右束支下傳後除極心室,交界性早搏的QRS波群時限正常,且形态與窦性搏動相同。

室性過早搏動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室性早搏起源于心室的易激起搏點。室性早搏的激動不是通過希氏束及左右束支傳導至心室的其他部位,而是沿着心室肌内的異常徑路傳導。這一緩慢的過程産生了異常寬大的QRS波及形态詭異的T波。由于是心室産生的搏動,QRS波群之前無P波出現。心動過速
如果一個異位起搏點僅僅偶爾發出一個過早激動,結果是在基礎心律上出現過早搏動;如果易激起搏點重複地産生連續的3個過早搏動,則形成異位性心動過速。心動過速持續時間在30秒以内稱為非持續性,如果長于30秒則稱為持續性。
除窦性心動過速以外,心動過速根據起源的位置可分為室上性心動過速(SVT)和室性心動過速(VT)。

室上性心動過速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起源于心房或房室交界區異位起搏點的心動過速稱為室上性心動過速(SVT)。心率大于每分鐘150次,一般在每分鐘180次左右。在這種心率非常快的情況下,不管心動過速起源于心房還是房室交界區,心房收縮産生的P波都被掩蓋在上一搏動的波形中。單憑體表心電圖無法區分這兩種起源,因其具有發作性(突然)起病的特點,直接稱它們為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PSVT)。由于PSVT激動沿希氏束及左右束支下傳除極心室,其QRS波群寬度正常且形态與窦性搏動相同。

心房撲動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心房撲動(房撲)中心房的異位起搏點以大約每分鐘300次的頻率激動心房。心電圖的基線全部由P波組成,在一個或多個導聯上形成了“鋸齒狀”外觀。房室結極少下傳高于每分鐘200次的激動,故出現房室傳導阻滞; 通常以2比1、3比1或4比1的比例,分别産生每分鐘150次、100次或75次的心室應答心率。(注:當P波與QRS波群的比例為2:1、3:1或4:1時,稱其為2:1、3:1或4:1“傳導”比稱其為“阻滞”更為準确。為了避免混淆,有些作者直接使用2:1、3:1或4:1撲動的說法。)由于房撲激動通過希氏束及左右束支下傳除極心室,其QRS波群寬度正常且形态與窦性搏動相同。

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房内多個異位起搏點快速不規則地除極,使其綜合的心房率可達400次/分甚至更多。心房僅通過顫動在一個或多個導聯心電圖基線上産生細小的f波,而不再産生可辨認的P波。房室結持續地收到除極激動的沖擊,但僅有一些激動能夠下傳。心室應答無任何定式,完全不規則(不規律性不整), 産生心室率一般在110-180次/分之間。由于能夠通過房室結的激動經過希氏束及左右束支下傳,心室正常激動,故QRS波群寬度正常且形态與窦性搏動相同。

單形性室性心動過速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室性心動過速(VT)起源于心室易激起搏點,其連續發出3個或更多過早的激動。除極的頻率為150次/分或者更快。由于這些激動通過心室肌内的異常徑路而不通過希氏束和左右束支傳導至心室的其他部位,QRS波群較為寬大且無可以辨認的T 波。在單形性VT中,連續的QRS波群形态一緻。

多形性室性心動過速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多形性室性心動過速中,QRS波形态各不相同。較常見的例子為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主波方向不斷變換),見下圖:

心室顫動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當多個室性起搏點快速而不規律地發出激動時即出現心室顫動(簡稱室顫)。心室不同時地顫搐而不能有效地泵血。無法看到成型的QRS波群——僅有或粗(如圖)或細的紊亂的振動波

房室傳導阻滞
房室傳導阻滞是指房室傳導中的病理性延遲,可發生于房室結或有關傳導通路。房室傳導阻滞表現為PR間期的異常及P波與QRS波關系的變異。

一度房室傳導阻滞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一度房室傳導阻滞中心髒節律為窦性起源,但是心房開始除極至心室開始除極的時間延長。這一病理性的延遲表現為PR間期大于其正常上限200ms。然而每個代表心房收縮的P波後面都跟有代表心室收縮的QRS波群。

二度房室傳導阻滞
當除極激動從窦房結經過心髒房室傳導系統的下傳過程被間斷性地阻斷時,被阻斷的搏動中代表心房收縮的P波後不再跟随代表心室收縮的QRS波群。此即為二度房室傳導阻滞。

二度房室傳導阻滞分為2種類型:莫氏I型(Mobitz I)和莫氏II型(Mobitz II)。在莫氏I型房室傳導阻滞中PR間期逐漸延長),表明房室傳導的延遲在逐漸增大,直至不再下傳。當房室傳導失敗時,代表心房收縮的P波後無QRS波群跟随。在脫漏的心室搏動後,PR間期又恢複至最短,PR間期的逐漸延長及心室搏動的脫漏不斷重複進行。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在莫氏II型房室傳導阻滞中,PR間期并無逐漸延長,而突然出現未下傳的P波,其後無QRS波群。也就是說,PR間期可以是正常或是延長的,但在出現未下傳的搏動之前其值固定不變。莫氏II型房室傳導阻滞表明房室結以下區域的傳導系統有更為嚴重的病變,并且有無先兆地突然進展為房室傳導完全阻滞(三度房室傳導阻滞)的可能。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三度房室傳導阻滞
三度(完全)房室傳導阻滞中,所有窦房結的激動均被阻擋而無法下傳至心室。如果沒有可供選擇的心髒起搏器,心室收縮将出現停頓,病人死亡。但更多的情況下,阻滞部位以下的異位起搏點開始起搏心室,病人得以存活。由于窦房結和異位起搏點各自起搏心房和心室,P波與QRS波群無相關性。

在三度房室傳導阻滞中可以見到兩種類型的QRS波群:
如阻滞部位在房室結内,位置較高,而心室起搏點在位置稍低的房室交界區,由于心室通過左右束支激動,QRS波群寬度正常。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如阻滞部位在房室交界區,位置較低,則心室自身起搏,由于心室不再通過左右束支激動,QRS波群較正常時寬大。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束支傳導阻滞
此主題内容詳見後面章節
QRS波群電軸
确定QRS波群電軸的方法繁多。 以下的方法既簡單又快捷。
QRS波群電軸的正常與異常界限值總結如圖。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QRS波群電軸即是QRS波群當前電流的方向的平均值。因為左心室較右心室有更多的心肌,能夠産生遠強于右心室的除極電流,所以正常的電軸大多為向下向左方向。心電軸右偏(RAD)與心電軸左偏(LAD)都不一定與器質性心髒病有關,但可見于很多種情況下,且能夠為支持臨床診斷提供更多的證據。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電軸右偏見于右心室(RV)肥大及累及左心室(LV)的心肌梗死。
在這兩種情況下,右心室的心肌相對于左心室而言體積更大,夠在其除極方向上産生更強的電流。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電軸左偏見于左心室肥大的病人,但非時常可見。左心室肥大時QRS波群電軸常常指向水平方向。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要确定QRS波群電軸正常還是向左或向右偏斜時隻需檢查I導聯及II導聯的QRS波群;臨床上閱讀心電圖時不需精确計算QRS波群電軸。
前面的章節中已經解釋過:直接指向記錄電極(心電圖導聯)的電流記錄為正向的偏離,而背向記錄電極的電流則記錄為負向的偏離。因此,如果QRS電流方向與I導聯的方向相同,則I導聯上的QRS波群為正向,如與I導聯的方向相反則為負向。同樣地,如果QRS波群電軸方向與II導聯的方向相同,則II導聯上的QRS波群為正向,如與II導聯的方向相反則為負向。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将代表I導聯及II導聯的兩個圓重疊,可以見到QRS群電軸在+90°至-30°之間。如QRS波群在I導聯II導聯均為正向,則電軸正常。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如QRS波群在I導聯為正向但在II導聯為負向,則QRS波群電軸位于-30°至-90°之間,或者說向左偏斜(電軸左偏或LAD)。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如QRS波群在I導聯為負向但在II導聯為正向,則QRS波群電軸位于+90°至+150°之間,或者說向右偏斜(電軸右偏或RAD)。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有時6個肢體導聯中的QRS波群均為雙向,即既非正向亦非負向。這時QRS波群電軸方向不确定。

總結: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本帖最後由 angsl 于 2011-9-14 16:08 編輯

心房異常
(注:“心房異常”這一名詞被越來越多地用于代替“心房增大”,“心房擴大”或“心房肥大”。)要尋找心房異常的征象應在P波最顯著的導聯:通常為II導聯,但也可以為III、aVF和V1導聯。

在窦性心律中,右心房除極波(棕色)位于左心房除極波(藍色)之前,P 波為二者結合後的除極波,寬度應小于120ms且高度低于2.5mm。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在右心房異常中,右心房除極時間延長,其除極波延伸至左心房除極結束。雖然右心房除極電流的振幅沒有改變,但是其高峰此時落在左心房除極波上。因此,左右心房除極波結合後的P波高度高于正常值(大于2.5mm),但是寬度仍在120ms以内。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在左心房異常中,左心房除極時間延長,但是振幅保持不變。因此,得到的P 波高度仍在正常範圍内,但是其持續時間長于120ms。在其高峰附近可出現一個切迹(折線),也可不出現。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V1導聯的雙向P波是另一種心房異常的表現。在右心房異常中,雙向P波的前面的正向部分要大于後面的負向部分。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V1導聯雙向P波後面的負向偏離寬度>40ms且深度>1mm是左心房異常的另一種心電圖表現。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心室肥大
應在右胸導聯(V1及V2)和左胸導聯(V5及V6)上尋找心室肥大的征象。

當心室正常時,心電圖中所有胸導聯上的QRS波群均應有以下形态:
在右胸的V1及V2導聯上,QRS波群多為負向,表現為小R波及相對較深的S波,這是因為心肌較多的左心室産生與這些導聯方向相反的去極化電流。
在左胸的V5及V6導聯上,QRS波群多為正向,表現為高大的R波,這是因為心肌較多的左心室産生與這些導聯方向相同的去極化淨電流。
V3及V4導聯上的QRS波群反映了從右胸到左胸導聯的過渡過程。正常過渡區的R波與S波振幅相等,位于V3與V4導聯之間。過早過渡可出現在V2導聯,而延遲過渡可直至V5或V6導聯才出現。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存在右心室肥大(RVH)時,胸導聯上的QRS波群形态發生改變:
V1導聯上QRS波群為正向,R波高大。這是由于右心室心肌體積增大,引起心室去極化淨電流流向這一右胸導聯。V1導聯上的R波高度大于S波深度高度提示RVH。
V6導聯上S波通常較深,其深度甚至可大于R波高度。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其他RVH的心電圖表現包括:
由于肥大的右心室産生強大的電流而導緻的心電軸右偏。
心室複極改變表現為ST段下斜及T波倒置,即所謂的心室勞損圖形,在右胸導聯上可能出現,亦可無此表現。(見上面心電圖的V1導聯。)
P波在II、III、aVF導聯上高度≥2.5mm或在V1導聯上呈雙向,提示存在右心房增大。
(由于右心房需向厚壁且順應性差的肥大右心室泵血而導緻右心房異常。)

存在左心室肥大(LVH)時,胸導聯上的QRS波群形态亦發生改變,包括:
在左胸的V5及V6導聯上常可見高大的R波,而在右胸的V1及V2導聯上常出現顯著的S波。這是由于左心室心肌體積增大引起的正常波形放大。
V1導聯上的S波與V5或V6導聯上R波的振幅總和>35mm。僅有胸導聯上的高大R波不應作為LVH的唯一診斷标準,因其在年輕人及瘦長體型中較為常見。)

已有位愛友對該圖進行了标記



其他LVH的心電圖表現包括:
在I導聯上R波大于14mm,或在aVL導聯上大于11mm。但是肢體導聯和胸導聯上并不總是同時存在高大R波。
可以出現或不出現心電軸左偏。
在存在高大R波的左胸導聯上,以ST段壓低及T波倒置為表現的複極異常提示可能存在心室勞損。(見上面心電圖的V5及V6導聯。)
在II、III、aVF或V1導聯上可能出現左心房增大的征象。由于左心房需向肌肉順應性差的左心室泵血而導緻了左心房異常。
二、

一、概述
(一)本文
1、本文較筆者一年前的所寫的《看了它就能看懂心電圖室大部分心電圖》嚴謹、複雜和難很多,為方便理解,偶不嚴謹,但基本正确;臨床部分多為個人體會以及書籍、文獻所見,若與教材不同,以教材為準。
2、本文适用于有一定心電圖基礎的實習醫生或非心内科臨床醫生,若完全不懂心電圖,請先閱讀敝作《看了它就能看懂心電圖室大部分心電圖》(非專科-初級篇-不嚴謹)。(;訪問密碼132465)
3、看懂本文後臨床醫生可達到的水平:能迅速診斷心内科絕大部分心電圖的主要問題,并做出相應處理;能看一眼心電監護機上的圖形就大概判斷ECG危重程度。

(二)閱讀前須懂的幾個基本問題:
1、各波形的意義



(1)P波:代表心房除極過程:故P波的異常常是代表心房的問題,例如一個COPD患者II導聯P波振幅>0.25mv,診斷右房肥大。
(2)PR間期:不等于PR段,而=P波+PR段。代表心房除極開始至心室開始除極,故其時間延長可見于房室傳導阻滞。
(3)QRS波群:心室除極全過程。正常的QRS波群大家有目共賭,若出現寬大畸形的QRS波群,常代表心室出問題。如室早表現為提前出現的寬大畸形QRS波,而作為房早,隻要不伴室内差傳,QRS形态是正常的。心髒泵血靠的就是心室,而QRS波就是心室活動的表現,心房出問題不會馬上出人命,但心室會,一份ECG若連異常的QRS波都找不到,說明心跳已經停止了。
(4)ST-T:心室複極全過程:故其異常亦多為心室的問題。其臨床地位極高,但其改變特異性欠佳。
(5)QT間期:整個心室活動過程。主要看QTc間期,即校正後的QT間期,因心率慢QT間期必長,為使各種心率下的QT間期具有可比性,故産生QTc間期[=QT間期/(根号R-R)],其中R-R單位為S,一般隻能由看電腦打出或查表獲得,或靠感覺),QTc間期才是有意義的值。
2、作為非心電圖專科醫生,若從生理學的原理上去研究心電圖,結果定是痛不欲生,一無所獲。臨床醫生隻要能看懂這是一個什麼圖,危不危重,就夠了。
3、心電圖診斷的二個注意點:
(1)一份ECG有幾個診斷時,順序是有一定講究的,未查到明确标準,但肯定的是心律一定寫第一位,如窦性心律、房性心律、房顫,而電軸左右偏寫第二位,其他标準不詳。
(2)ECG診斷内容分為三類:
①A類:多指解剖、病理生理診斷:主要有各房室肥大、心肌梗死、缺血、冠脈供血不足、各電解質紊亂等,必須依賴臨床資料。例如對一個異常Q波+ST段弓背型擡高+T波改變的典型心梗ECG,患者無胸痛胸悶等病史,一般是不能診斷心梗的,心電圖報告完全可以卑鄙地寫:異常Q波、ST-T改變,請結合臨床,但這種報告外科醫生看得懂嗎?若負責任一點,可以寫考慮急性心梗可能,請結合臨床;單靠ECG一般是不夠資格直接認為心梗(病理生理診斷)。再例如對于一份左室高電壓的ECG,若有高血壓或其他可緻左室大的病史,可直接診斷“左室肥大”(解剖診斷),但若無,隻能診斷“左室高電壓”(無臨床意義)。如此等等。
②B類:單看心電圖不須病史就能直接診斷的,各類心律失常是主力,例如房顫、預激綜合征、三度房室傳導阻滞,隻看圖便可,不須任何病史。
③除上述二者外的其他情形,例如ST-T改變,如心髒順鐘向轉位,如電軸左偏。
4、看圖的方法:
對于危重的病人,肯定是要求看一眼馬上看出主要問題,其他小問題先不理;而一般情況下看圖,要求從頭到尾,從P波到T波一個個看,看時間、振幅、形态有無異常,從I導聯到V6導聯一個不漏地看。故必須牢背常用的正常值才能談看圖。
其實須牢背的最主要其實就幾個:P波時間應<120ms,若延長和或成雙峰,要注意有無左房肥大,II導振幅應<0.25mg,若增高,注意有無右房肥大或肺動脈高壓;PR間期應120-200ms,若>200,注意是否各類房室傳導阻滞,若<120,看看有無預激綜合征;QRS波應<200ms:若寬大畸形,看看是幹擾還是室早還是房早伴室内差傳;若>200ms常用以判斷是完全性還是不完全性束支阻滞。還有QTc間期,正常是<430ms的,若明顯延長,>500ms,要看是否QT間期延長綜合征、電解質紊亂等。

二、危重心電圖
臨床醫生懂看危重ECG是當務之急!不是每個科都自己做心電圖,但每個科都可以有心電監護機,特别是外科醫生一定要注意了!當沒文化的醫生面對一個危重病人的心電監護上的持續性室速而不懂,還假裝表情凝重地分析着心電監護的内容,請你馬上脫下白狼衣,棄醫從演,以免危害人間!但你看懂本文後,就可以繼續做醫生了。
臨床所見,筆者認為,危重ECG主要以下五大類:
A:[急性心梗]
對于有高危因素(如老年人、冠心病、高血壓、DM、高血脂等)的患者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釋的胸悶/胸痛/心悸/上腹痛/甚至左肩背痛均應查ECG以鑒别急性心梗。
臨床診斷急性心梗主要依靠三個标準:(1)上述症狀持續,特别是持續劇烈胸痛的(2)ECG有心梗表現且動态變化(3)心肌壞死标志物升高。
廢話一下:心肌壞死标志物其實主要指肌鈣蛋白(+肌紅查一個¥300左右),特異性極高,隻要高,基本确定有心肌壞死(但并非100%是心梗所緻壞死,可以是其他原因所緻心肌損傷如心髒介入手術損傷,如不穩定型心絞痛可微量升高,>正常3倍心梗意義較确定),肌紅、CKMB也很有價值,但特異性不如肌鈣;其他的心肌酶如CK、LDH特異性欠佳,僅參考。另外,标志物出現需要時間,2小時以上不等,有時肌鈣不高可能是未出現,注意複查。
上述三個條件隻要符合二個,臨床基本診斷急性心梗了。臨床醫生要知道,實際上ECG診斷心梗的價值是畢竟有限的,因為一些僅有(1)+(3)的表現而ECG無很明顯改變的病人,CAG(冠脈造影)表明他是嚴重冠脈病變甚至某支完全閉塞,心梗很嚴重的。故,不要以ECG輕易診斷或排除急性心梗。
臨床還将心梗分為ST段擡高型心梗(STEMI)和非ST段擡高型心梗(NSTEMI),因臨床最常見的,緻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腫、死亡的心梗主要是ECG很典型的STEMI,這裡隻講它。
典型急性心梗ECG:(1)病理性Q波(2)ST段明顯擡高特别是弓背型(3)T波改變(倒置或與ST融合成單向曲線)。若出現如此典型ECG,且是相鄰二個以上導聯出現,心裡(僅是心裡)便可想:這個病人急性心梗跑不掉了。而若僅有ST段很明顯擡高,亦要注意心梗可能,可能較早期病理Q未出現,須動态查ECG。但若隻有相鄰二個以上的病理Q而ST-T無改變,一般認為是陳舊心梗。
廢話一下:病理性Q波(異常Q波),不是很多人都懂的:(1)時間>=0.04S(2)振幅>=同導1/4R波。除了aVR和III導,以後你隻要看到符合其中一項,你就可以當衆大聲說:它是病理Q!須注意的是:(1)III、aVR和V1正常亦可如此,而且實際上的aVR常常就是QS。(2)臨床常見一些rS圖與QS波有點難分辨,特别是幹擾較大時,一般前面隻有有一點點尖尖的r波,我們就說它是有小r的,暫不認為它是病理Q,難以分辨時,主要看ST段,若無擡高,不屬危重ECG,最多陳舊心梗。(3)另有标準(并非診斷學)認為:時間>=0.03S、振幅>=1mm、Q波上有切迹,符合之一即為病理Q。
心梗的定位有重要臨床意義:(1)不同部位、範圍的心梗危重程度及愈後不同(2)我們平時診斷心梗不可能隻寫“急性心肌梗死”,這樣顯得很沒水平,正确的應該是“急性廣泛前壁心梗”等。
但是莘莘學子看了什麼“前間壁”、什麼“高側壁”可能很反感,實際上《解剖學》也沒有這些概念。沒有關系,現在就能懂了。
若看《内科學》的表就死定了,要看的是下面這二張圖。

實際上臨床最常的心梗部位是:(1)廣泛前壁(前降支供血)(2)下壁(右冠或回旋支供血)(3)前壁(前降支供血)(4)前間壁(前降支供血)。其他XX壁就先不管了。
左上圖涉及六軸系統,嫩娃不需知道為什麼這樣畫,隻要看了就行了。圖示:II、III、aVF最靠下面,因此當上述三導有表現時,為下壁心梗。
左下圖涉及我們做心電圖的部位。隻要根據各導在體表的位置就可判斷了。如圖:V1-V5都出現在胸廓的前面,故其有表現時,是廣泛前壁心梗;若隻有V3-V5就是前壁;相應的,若V7-V9(做心電圖時部位在背後),則是正後壁心梗;V1若再靠右一些,就是18導聯裡的右室了,因此V1、V2、V3是間隔在左右室之間的,若其有表現,則是前間壁心梗。我們将18導聯裡的V7-V9稱為後壁,将V3R-V6R稱為右室,故若V3R-V6R有表現(右室正常可有Q波,主要看ST段有無明顯擡高)時,就是右室心梗。
臨床上最容易出現心源性休克、死亡的是廣泛前壁心梗。臨床還常見下壁+廣泛前壁一起梗,這種常可發生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衰最嚴重類型)。

此外,隻要有心梗均應常規查18導。與血管解剖有關,單純右室或後壁梗死少見,多是般是有了其他壁的梗死的同時才會出現右壁或後壁梗死,當然也有單純右室、右壁梗的。若發現多壁梗,可能愈後更差。
遇到急性心梗明确的,外科醫生自然請心内急會診;而内科醫生除請會診還應該懂得,無論要急診PCI還是溶栓還是保守,都應該立即給予拜阿司匹靈300mg+波立維300mg口服。不少急性心梗若沒處理,必是心源性休克或惡性心律失常而死。
上圖為典型急性廣泛前壁心梗的心電圖;下圖為陳舊性下壁心梗。




B:[嚴重快速型心律失常]
有心血管、呼吸系統基礎病的,不管任何心律失常,隻要平靜狀态心室率很快(160啊170啊、180啊或以上)的,都應考慮為危重的ECG,若有心悸(明顯快速心率一般都有)、胸痛、氣促等症狀,則更嚴重,須緊急處理,控制心室率。可達龍(胺碘酮)是治快速心律失常的王牌,具有廣譜抗心律失常作用,但沒事不要亂用,其并非非常安全。
(一)室性心動過速
看室速前須先懂室早,懂得室早後再談室速,因為室速就連續出現三個或三個以上室早。再說白一點,就是連續出現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寬大畸形的QRS波群。




室速的可怕之處在于其有惡化為室撲、室顫的趨勢。特别是持續性室速(持續超過30S)。
上圖上寬大畸形QRS前無P波,故診斷短陣室速,若有P波(或與前的T波融合令其增高),應考慮房速伴室内差傳。
室速時常要跟房早伴室内差異性傳導(後者常不危重)鑒别。有時難以鑒别,則甯願當是室速從而積極處理。
無症狀短陣室速者不須緊急處理,可予口服可達龍0.2Tid,主要是尋找病因(常是冠心病)治療。
持續性室速若無症狀,可以可達龍300mg+5%GS50ml微泵,若有心絞痛、腫水腫、低血壓者,應該100J同步電複律。無脈室速同室顫,直接360J電除顫。
(二)室上性心動過速



ECG說的“室上性”實際就是包括房性和交界性,因有時難以區分,直接稱室上性,治療一樣。室上,即心室以上的傳導沖動,這裡的室上速不包括窦性。因此,室上速就是房速或交界速之一。
若心室率絕對整齊,心室率>160均應考慮室上速可能,若無法找到明顯窦性P波,基本可以診斷;若還找到房性P波,那房速應該是很能夠明确了。室上速心室率有時可達180甚至200以上,患者多會有心悸表現。
其跟2:1傳導(?)的房撲常常難以鑒别,但沒有關系,緊急處理就是用可達龍微泵控制心室率,其他的病因治療啊,導管消融啊是後話。有時還要跟窦速鑒别,但窦速很心率少達160以上。

(三)房顫伴快速心室率
房顫的診斷太簡單,不用做心電圖,按脈或心聽診就可以診斷絕大部分房顫了。具體診斷标準及典型房顫初級篇已述。有形态各異的f波的房顫是人就會看。
但臨床常見無明顯f波的,基線基本是平的房顫,嫩鳥未必懂看。(下圖)
教一個簡單的辦法,實際上,隻要碰到心室率絕不規則的,而且各RR間期差别較大的,基本上80%以可認為是房顫了,若找不到窦性P波,基本可以診斷房顫,不須管有沒所謂的形态各異的f波。
另,一般認為:房顫的心室率是絕對不規則的;即一般:心室率規則的就不是房顫。(但例如房顫伴三度房室傳導阻滞或某些其他心律失常時心室率可規則)
房顫常常伴快速心室率,若>150,應該視為危重,其危害在于:(1)房室收縮不同步,排血減少及後負荷增大,甚至可出現心絞痛、充血性心衰;(2)易形成血栓緻動脈栓塞。
若有心衰又無禁忌,西地蘭0.3mg+NS20ml慢推是首選,若不夠還加可達龍靜滴或微泵,滿意心室率是80以下。防血栓方面無禁忌首選用華法林,但早一天遲一天用沒影響,不屬緊急處理範圍。

C:[可迅速死亡的惡性心電圖]
(一)室顫和室撲
本來不想說,但當問了一臨床實習醫生竟不懂時,覺得有必要提一下最嚴重最容易看的心律失常。



室顫=心髒驟停。出現室顫/室撲時,一般病人已呼吸心跳停止。
在心電監護機看到這種情況,直接就給予300J電除顫;若無條件或不懂,立即心髒按壓、搶救。
我覺得,除了那種一般情況尚好,突發室顫的可能救得回(以心内科病人多,心内科時有救回的),其他病人一般是救不回的了。
(二)尖端扭轉型室速


注意一定要有QTc間期延長的像上圖一樣畸形的室速才算是尖端扭轉型室速。
其極易變為室顫。
硫酸鎂2g+5%GS40ml 慢iv再8mg/min ivdrip。
(三)預激綜合征合并房顫伴快速心室率
預激綜合征對嫩鳥聽起來很遙不可及,但臨床并非少見,主要是說一下就懂了。


(1)PR期間<120ms(正常是120-200)(2)QRS起始部粗鈍(專業點叫delta波)。
符合這二個基本可診斷預激綜合征了;若有繼發ST-T改變,更肯定。如上圖,實際上看過一二次就懂了。懂分型更顯水平:V1的QRS主波向上為A型,向下為B型。
若無症狀,無心動過速發作,不需治療;但其可發作心動過速,可合并房顫,一旦發作,後果可能非常嚴重,例如合并房顫,圖形很吓人(下圖),且除非有之前無症狀時的ECG對比,否則可能較難診斷。像下圖,若無預激綜合征病史,非專科水平我想無法正确診斷這個看起來像室速的圖。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