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比亞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Namibia),簡稱納米比亞,原稱西南非洲,北同安哥拉、贊比亞為鄰,東、南毗博茨瓦納和南非,西瀕大西洋。國土面積824,269平方公裡,居非洲第15位,世界第34位。南北長約1300公裡,南窄北寬,東西寬480-930公裡,海岸線長1600公裡。居民以班圖人和科伊桑人為主。大多數居民信奉基督教,官方語言為南非荷蘭語和英語。該國分為13個行政區和50個地方政府,首都溫得和克(Windhoek)。
全境處于南非高原西部,大部分地區在海拔1000~1500米。西部沿海和東部内陸地區為沙漠,北部為平原。主要河流有奧蘭治河、庫内内河和奧卡萬戈河。氣候燥熱少雨,年平均氣溫18~22℃, 分春(9~11月)、夏(12~2月)、秋(3~5月)、冬(6~8 月)四季。
15-18世紀,荷蘭、葡萄牙、英國等殖民者先後入侵。1890年被德國占領。1915年7月南非出兵占領西南非洲(今納米比亞)。1920年12月17日,國際聯盟“委托”南非統治該地。南非1949年吞并該地。1960年西南非洲人民組織成立,開始進行争取民族獨立的鬥争。1966年聯合國大會根據西南非洲人民的決定将“西南非洲”更名為“納米比亞”。1990年3月21日實現獨立,成為非洲大陸最後一個獲得民族獨立的國家。次日,中國與納米比亞建交。
1、早期曆史
15~16世紀,班圖人中的奧萬博人和赫雷羅人等陸續遷至納米比亞。
定居于北方的奧萬博人從事農耕,并掌握一定的冶煉技術。
赫雷羅人定居于中部和北方部分地區,從事遊牧。
科伊桑人(納馬人和布須曼人)居于南方,是納米比亞最古老的居民。納馬人又稱霍屯督人,主要從事遊牧。布須曼人則以狩獵和采集為生。
在西方殖民者到來之前,納米比亞境内還未出現國家,納米比亞當地居民從事漁獵,并出現種植業。
2、殖民入侵時期
15世紀,荷蘭、西班牙、英國等殖民者接踵而至。
1484年,葡萄牙人曾到達今納米比亞沿海。
1802年,英國人開始在奧蘭治河以北設立了第一個傳教站。
1878年,南非開普地區的英國人兼并了沃爾維斯灣。
1883年,德國人A.呂德裡茨的公司以少量金錢和槍支,從當地酋長手中換得安格拉佩克納灣(即現今的呂德裡茨)。
1884年,德國派遣戰艦前往納米比亞,占領了從奧蘭治河口到安哥拉南部邊界的全部海岸線,并逐步深入内陸,1890年占領全境。
1892年,德國宣布成立“德屬西南非洲”殖民地。
在德國統治期間,殖民者迫使各部落酋長簽訂協定,使之屈服于他們的保護之下。殖民者還挑起部落之間的矛盾,使他們互相殘殺。德國殖民者的壓迫和剝削激起人民的反抗。
1894和1896年連續發生部落起義,最主要的是1904~1907年赫雷羅人和納馬人的起義,但均遭鎮壓。
3、南非統治時期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南非借口對德作戰,出兵占領納米比亞。
1915年7月南非出兵占領西南非洲(今納米比亞)。
1920年,國際聯盟授權南非對納米比亞實行委任統治。當地人民不堪忍受南非白人的統治,先後爆發邦德爾斯瓦特人、雷霍博斯混血種人和奧萬博人的反抗鬥争。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納米比亞成為聯合國托管地。南非要求兼并納米比亞,遭聯合國拒絕。
1949年,南非議會通過西南非洲事務修正法,把納米比亞當作南非的一個省,在納米比亞實行種族隔離制和法西斯統治。
1964年又實施奧登達爾計劃,按南非的模式在納米比亞推行班圖斯坦制度。
4、獨立鬥争時期
納米比亞人民為反對南非的非法占領和種族主義政策而展開了英勇鬥争。
1959年4月,納米比亞成立了奧萬博蘭人民組織。
1960年6月,奧萬博蘭人民組織改名為西南非洲人民組織。它得到非洲統一組織和聯合國的承認。
1966年8月26日,西南非洲人民組織在北部打響了武裝鬥争的第一槍。這一天被聯合國定為納米比亞日。
1966年10月,聯合國大會決議正式撤銷南非對納米比亞的委任統治,由聯合國對它直接履行職責。
1968年6月,聯合國大會将西南非洲重新命名為納米比亞。此後,聯合國安理會一再通過決議,要求南非給以納米比亞獨立,但南非拒不執行,并進一步控制納米比亞,緻使納米比亞的獨立問題遲遲未能解決。納米比亞人民除進行武裝反抗外,還舉行罷工,1971年曾發生的流動工人大罷工,使采礦、漁業等重要經濟部門一度陷于癱瘓。
1975年以來西南非洲人民組織在安哥拉南部建立基地,堅持武裝鬥争。此外還出現一些其他民族主義組織,如納米比亞全國陣線、西南非洲人民組織-民主主義者等。
1975年9月,南非當局在溫得和克的特恩哈爾大廈召開納米比亞11個部落的制憲會議,在此基礎上成立了特恩哈爾民主聯盟,實行單方面選舉,組成多種族臨時政府。這個政府沒有得到任何國家的承認,于1983年解散。南非又扶植一個由 6個黨派組成的多黨會議,同西南非洲人民組織抗衡。
1978年9月29日,聯合國通過435号決議,要求終止南非統治,通過聯合國監督下的公民投票實現納米比亞獨立。
1984年5月中旬,由贊比亞總統K.D.卡翁達召集,西南非洲人民組織、多黨會議和南非3方代表團在盧薩卡舉行會議,尋求解決納米比亞獨立問題的方法。由于南非當局的頑固态度,會議未達成任何協議。
1984年11月,安哥拉提出關于“在南部非洲建立和平與穩定”的一攬子建議,但遭南非拒絕。
1985年6月17日南非在納米比亞成立“過渡政府”。6月19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566号決議,要求南非撤銷在納米比亞成立的"過渡政府"。
1987年4月,聯合國安理會舉行納米比亞局勢緊急會議。除安理會成員外,還有26個國家和4個組織的代表作為觀察員參加。與會者要求安理會對南非政權實行全面的、強制性制裁,以促使納米比亞獲得徹底獨立。
1989年11月 在聯合國監督下進行制憲議會選舉,西南非洲人民組織獲勝執政。
1990年2月,薩姆·努喬馬當選為首屆國家元首。
1990年3月21日,納米比亞正式宣布獨立 ,定國名為納米比亞共和國。同時也标志着殖民時代的終結。
1990年4月,被接受為聯合國第160個成員國。
5、現代時期
納米比亞納獨立後,政局一直保持穩定。人組黨政府重視教育、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等,注重人民生活的改善,經濟社會事業不斷發展。
2009年11月,納米比亞舉行獨立後第四次議會和總統大選,人組黨獲勝,赢得國民議會72個民選席位中的54席,該黨候選人希菲凱普涅·波漢巴再次當選總統,于2010年3月正式就職。之後,波漢巴總統任命根哥布為總理。
2010年11月,人組黨在地方選舉中獲得壓倒性勝利,在省議會選舉中得票92%,掌控全國13個省中的12個;在地方政府選舉中得票64%,獲全部310個席位中的197個。
2012年11月底,人組黨成功召開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産生新一屆領導集體。随後,波漢巴總統對内閣進行大幅改組。
2014年11月,納舉行總統和國民議會選舉,根哥布作為人組黨總統候選人參加競選,以87%的得票率當選總統,于2015年3月21日就職。
2016年初以來,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低迷和國内旱災、基礎設施薄弱等影響,經濟一度陷入技術性衰退。為扭轉當前困境,政府削減預算、減少開支,努力推動農牧産品出口和旅遊創彙,積極發展工業園區。但受制于經濟内生動力不足、政府效能低下等因素,經濟運行前景尚不明朗,實現自主可持續發展任重道遠。
2019年1月,納米比亞全國總人口253萬。88%為黑人,白人和有色人約占總人口的12%。奧萬博族是最大的民族,占總人口的50%。
2019年11月,納舉行獨立後第六次總統和國民議會選舉,根哥布總統以56.3%的得票率勝選連任,并于2020年3月21日就職。
本文發布于世界曆史網的文章:http://www.shijielishi.com/namibiya/lishi/1051.html,謝謝配合!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