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一張專門治療中風後遺症的方子,已經中風的患者服用這個方子或可讓偏癱的患者重新站起來,恢複到生活能夠自理,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
這個方子出自清朝名醫王清任,名為:【補陽還五湯】黃芪120g,歸尾6克,赤芍3克,地龍3克,川穹3克,桃仁3克,紅花3克,水煎服。
主要作用:補氣、活血、通絡
【正文】
先給大家講一個醫案:
前段時間,我接診了一位患者,是一位老大爺,我第一次見這位老大爺,他是坐在輪椅上被兒子推着進的診室。
“王主任,我爸大概三個月前,早晨起床之後,在院裡掃地,忽然就昏倒了,口眼歪斜,左側肢體癱瘓,話也說不出來,我就趕緊打了120去了醫院,醫生說是腦梗塞,就建議住院治療了,在醫院大約住了半個月,病情穩定後就出院了,但出院之後,我爸就還是不能獨立行走,左側肢體還是不靈活,擡胳膊都很難,而且說話也不利索,還經常有口水,大小便也失禁了,還非常怕冷,手腳冰涼,然後又去醫院看,醫生說,沒辦法了,隻能治療到這個程度,但這生活不能自立也不是個事,就想着帶我爸來看看中醫,看看中醫有沒有什麼好辦法,不求恢複到和正常人一樣,哪怕恢複到生活能自理也行啊。”
大家看完這位患者的描述,想必有很多人會感同身受,也都知道他這是典型的腦梗後遺症。
其實,腦梗作為一種常見的疾病,困擾着很多人,這種疾病真的就是一個人得病,全家都得受累。不過,我們現代醫學水平也很高,通過溶栓治療等方法,一些治療及時的患者,可以在短期内恢複正常,對生活不造成影響。但是,也有很多患者像這位老大爺一樣,出院之後有一些腦梗後遺症,這種才是讓人最痛苦的。
腦梗、腦梗後遺症這是西醫的說法,在中醫的世界裡叫中風、中風後遺症。
那到底什麼是中風呢?
很簡單,其實中風就是淤血導緻的,中風後遺症更是淤血所緻。
那又是什麼導緻的淤血呢?
是氣虛,是身體正氣不足了。
中醫認為氣與血是對立統一的關系,氣和血從來不是孤立地存在。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是推動血走的動力,氣是泵,如果氣有力的話就能推動它走,走的順暢,氣虛無力就會在某些地方留在那,不容易通過,所以氣虛導緻瘀血。淤血堵在頭部就是腦血栓,腦血栓就會形成腦梗,也就是中醫講的中風。
那有沒有用方子化解呢?
清朝名醫王清任早就給出了化解之法。它就是補陽還五湯,以補氣、活血、通絡之功效,主治中風之氣虛血瘀證,是治療中風後遺症的一個常用方。
組成:黃芪120g,歸尾6克,赤芍3克,地龍3克,川穹3克,桃仁3克,紅花3克。
這個方子醫理很簡單,王清任就用了兩組藥,一組藥用來補氣,一組藥用來活血化瘀。
補氣藥用的是什麼?隻用了一味藥,那就是黃芪。細心的朋友應該發現了,這個方子黃芪的用量真的好大好霸氣好任性,足足用了120克,王老前輩認為,中風的半身不遂,是因為身體的精氣,已經虧損一半了。所以要通過大量的黃芪,來補身體的一半之虧。通過後天的滋養精氣,用來補充身體先天的精氣,以後天返補先天,以期使身體達到平衡的狀态。
重用黃芪一家獨大就是為了治本,為了扶正,正氣足了,邪氣自然不戰而退。氣虛就會導緻血瘀,所以隻要把氣補足了,這個淤血自然就會化掉。
歸尾、赤芍、地龍、川穹、桃仁、紅花都是活血化瘀的藥,用一點點活血化瘀的藥可以讓這個淤血去得更快一些,幫助正氣一起來攻擊敵人。可以改善患者血行不暢受阻的局面,一起幫助黃芪的作用,使黃芪生成的精氣,有所依随。
歸尾,就是當歸的尾巴。最好的就是,大的當歸隻用一點尾巴,當歸的身不用。當歸分為當歸頭、當歸體、當歸尾3種。當歸頭是補血加止血,當歸身就是補血,當歸尾是活血祛瘀,養血之中兼有活血之力。
赤芍是清熱涼血、散淤止痛的。
地龍為蟲藥,善走竄,長于通行經絡。可以使黃芪所補的精氣通行全身。
川芎辛溫香燥,為血中之氣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達巅頂,又入血分,下行可達血海,是行氣活血之要藥。
桃仁、紅花不用說了,也是化瘀的,桃仁化有形之瘀血、紅花化無形的、分散的瘀血,既補血又活血化瘀,适合血虛又有淤血的人。
補氣是為了扶正,活血化瘀是為了祛邪,一個治本,一個治标,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這就是王清任的補陽還五湯。
重點來了,這個方子是不是所有的中風都可以用呢?
當然不是!這個方子是治療虛證,也就是氣虛引發的淤血,淤血引發中風才可以用的。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