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星座運勢 > 正文

地理篇

一、十天幹與十二地支

有了前面的陰陽五行知識,天幹地支學習起來相對容易了。天幹地支就是陰陽五行的具體使用和功能延伸。陰陽五行為體,天幹地支為用。

依照老祖宗的認知規律,那麼:

1、天上日月星象為主。

2、地上天地人從之。

3、人類社會也與之相應統一,即天地人合一。

意思是:老祖宗傳承給後人的寶貴知識,是經過千萬年驗證的。首先,放到宇宙時空上是正确的;其次,放到自然環境也是正确的;再次,放到人類社會同樣是正确的。即宇宙規律,自然之道,人間法則,三者統一。而且三者之間可以相互印證。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三者在時間上有先後差異,天之陽起于子,地之陽起于醜,人之陽起于寅。按時間來說三者各相差一個時辰,按月各相差一個月。所以太陽的子午線為子午,地之子午線為醜未,人體子午線為寅申。例如:人體經絡運行起于寅時,手太陰肺經,所以肺為太陰,申為太陽。

天幹為十,是古人對十個太陽認知的延續,而古曆法也有一年十個太陽月會。地支十二,是古人對月有十二認知的延續,一年十二個月會(我們今天還在用)。日月與五星、北鬥、二十八星宿互相參照,構成了天文曆法的運行規律。

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與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組合成中國曆法的時間框架。中國曆法為陰陽合曆,陰陽一體:一天有十二個時辰(24小時)。月有晦朔弦望。一年十二個月,24節氣。陰陽曆的協調用大小月置閏之法。

古人設置這麼複雜的曆法有什麼用呢?

1、用于紀年月日時。

2、用于預測:例如預測天氣,預測冷暖霧霾,預測自然災害,預測地質災害(甚至地震),預測疫情疾病(不但能預測疾病還能治療疾病,這就是中醫的治未病說法之一)。

十天幹,十二地支的天文背景:

幹支是古人用以記年、記月、記日、記 時的象數符号,起源于古天文:

《左傳·昭公五年》:“明夷,日也。日之數十,故有十時,也當十位。”《左傳·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殷墟書契前編》“已醜蔔,庚雨。”“乙卯蔔,翌丙雨。“《淮南子·本經訓》“堯之時,十日并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周禮·春官》:“馮相氏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中國天文學源流》鄭文光著。

十二地支為遠古星象圖,即十二地支為十二個星象圖的演化而來的象形文字。十二地支如表盤,北鬥如表針:

《史記·天官書》:“北鬥猶如帝車,運行中央,臨制四方,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系于都。”《鹖冠子·環流》:“鬥柄東指,天下皆春;鬥柄南指,天下皆夏;鬥柄西指,天下皆秋;鬥柄北指,天下皆冬。”

十二地支在後世的發展中又有十二辰、次等不同含義。

張介賓曰:“歲有十二會,故為十二月。鬥有十二建,故為十二辰。鬥之所建地上辰,辰之所會天上次,鬥與辰合而月建昭然矣。”鬥建十二辰次,是非常古老的天象紀法。所謂“十二辰次”,就是從子至亥十二位,既有“天盤”(十二次),又有地盤(十二辰)。所不同的是,十二辰右轉(順時針方向),十二次左旋(逆時針方向)。——《周易與曆法》常秉義

在民族融合和發展過程中,最終天幹和地支的天文星象功能被28星宿所取代。

鄭玄曰:“28星宿列于四方,随天而西轉,四方雖有定星,而星無定居,各以時見于南方”。

28星宿更像是天上的大表盤,代替了12地支星象盤,“表針”依然是北鬥,采用“北鬥授時”

28星宿示意圖如下:

網絡圖片:28星宿示意圖

網絡圖片:司南為28星宿的地盤圖工具

圖片來自網絡,此圖僅供參考、欣賞用。因為我們在地球隻能看到某個季節的相應部分。此圖為28星宿的電腦合成示意圖。上面的黃道線,經線都是不存在的。地球有自轉,有公轉,一年四季地球在太陽的不同位置,看到的星體也在不斷變化,所以天體有方無位。

十天幹、十二地支脫離了星象用途之後組合成中國曆法的時間框架。中國曆法為陰陽合曆。

陰曆以月球盈虧周期變化(即朔望月)來計年的,陽曆則以太陽視運動周期(即回歸年)來計年的,而陰陽合曆則以回歸計年,朔望計月,大小月置閏之法來調節陰陽之曆的。。。陰陽合曆是最為精确實用的科學曆。比如一年必為365.2425日,每月初一必為朔日,十五必為滿月,而且春夏秋冬井然有序。我國古代的陰陽曆又加入幹支、節氣等内容,使之更符合天象實際。——《周易與曆法》常秉義

(三)十天幹圖

天幹為五行方位圖,2、5成10,5分陰陽成10幹。

十天幹圖

天幹為十,與河圖數及方位合。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央戊己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奇數為陽,偶數為陰,所以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甲木為陽木、乙木為陰木,丙為陽火、丁為陰火,戊為陽土、己為陰土,庚為陽金、辛為陰金,壬為陽水,癸為陰水。

(四)十二地支圖

十二地支為陰陽時間圖,為星象坐标圖。

十二地支圖

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屬于中國象形文字,即星象圖案化形成的文字。十二地支來源于天文星象坐标,是“觀象授時”的産物。“觀象授時”出自《尚書·堯典》:“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十二地支的功用類似“表盤”,“表針”為北鬥。後世使用中又加入方位(五行)、八卦等信息。除了與天幹組合成曆法外,地支還有豐富的日常用途,例如屬相。

(五)天左旋,地右動

現在我們需要解決一個刺手的問題:古天文描述的天象圖和我們實際使用的常用圖往往不一緻,尤其是方向問題最使人迷惑。這就使得我們很容易認為古人的觀測方法有問題,即便是勉強接受,也是疑慮難解。

天左旋,地右動。陽順、陰逆。這兩句話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卻又是無法回避的, 我們嘗試着用一些簡單的小實驗,來幫助理解。大家想想,當你要把天上的星圖記錄下來的時候,需要解決旋轉問題、方向問題,在實踐中發現,天圖左旋,記錄的(地圖)需要右轉,否則對不上号(記号,28星宿坐标,或12地支坐标)。南部天空,太陽順時針運行。北極星天空為逆時針運行,陽順,陰逆。現代天文證實南部天空的太陽運行,北部天空的北鬥運行,都是由地球自轉引起來的。為何太陽就順,北鬥就逆呢?我們先做幾個實驗,大家就明白了:

1、在房間吊扇葉片盡頭,綁個手電,讓手電光柱對着地面,然後仰頭轉動吊扇,讓吊扇順時針轉動,看看地面的手電光是不是逆轉的?

2、找個朋友,讓他把手機手電功能打開,讓他對着你,做順時針旋轉,你看到的他手機是不是逆時針在轉?

3、在一張紙上畫個圓圈,标上順時針旋轉的箭頭,翻開紙看背面,是不是變成了逆時針?

4、設計一個陰陽教學用具,一個透明的朔料陀螺型圓盤,在上面(設定陽面),按順時針畫旋轉箭頭。

如圖,由于這個朔料片有透光性,在下面(反面,陰面)看時,在陽面順時針方向轉旋的箭頭,變成了逆時針旋轉。

這幾個簡單的實驗證明:上和下,反和正,陰和陽,順和逆,是一回事兒,陰就是陽,順就是逆。陰陽同根,順逆同體。正反,順逆,同一件事物一定有正反,即陰陽、順逆。

這些實驗證明了中國古老的辯證智慧:陰就是陽,陽就是陰,順就是逆,逆就是順,生就是克,克就是生。這是我們平時無法領悟的古老智慧。

教育兒童可以從玩具開始,将帶圓形的玩具,例如:陀螺,風車,水車,車輪等做成透明的圓,并标注旋轉方向,反面要能看到反向的旋轉(還可以加入聲音播放),通過明相來證明:陰陽的存在,正反的存在,順逆的存在。

5、天左旋,地右動

假設你坐在馬車上前行,車輪向前滾動,不知道你能不能驚奇的發現,兩個同時前行的車輪,如下圖:

左邊的車輪是順時針轉動的,而右邊的車輪則是逆時針在轉動。

對于車上的人來說:車的左輪順時針運動,符合太陽的黃道視運動,右輪逆時針轉動,恰好又與北極天空運行方向一緻,這樣我們是不是就可以理解,原來我們看到的太陽的順時針視運動,與北極天空的逆時針視運動并不矛盾。所以我們常說的南北概念、陰陽概念、正反概念、順逆概念,這些概念看似矛盾,卻恰恰是統一性該有的自然表現。如果我們把左輪放大,大如天,或看作天,把右輪看作地,對于太陽是順時針旋轉,而地球是逆時針旋轉的現象,還會有疑慮嗎?如果我們把右輪放大,看作北極星空,把左輪看作地面,對北極天空左旋,而地右動的現象,還會有疑慮嗎?

我們再進一步讨論下下圖馬車的問題。

1、當車上的人站在車的右邊(A)處時,那麼兩個車輪都在此人的左邊,則兩個車輪都變成了順時針前行。

2、當車上的人站在車的左邊(B)處時,那麼兩個車輪都在此人的右邊,則兩個車輪都變成了逆時針前行。

那麼:當人在車上時,左右兩輪,左輪順,右輪逆;當人在A處時,兩輪都是順;當人在B處時,兩輪都是逆。那麼是不是可以說隻要人的立場一變,周圍的氣場就變了?

可見,線一畫可分陰陽,物一轉可成五行,一物一太極。

大家多做幾個實驗,就可以明白:天圖和地圖,一陰一陽,陰陽方向相反。本質上又是同一回事,隻是一體兩面而已。或同一個事物正反方向的不同表現(180度反方向的視覺表現)。方向相反,而實質同體。

(六)十二地支常見用法

1、地支的時間應用

十二地支常用于計時。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醜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名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代中國人民'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時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時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文字來源自網絡

2、地支與屬相

十二地支配生肖: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3、地支六合

十二地支六合:子醜合,寅亥合,卯戌合,辰酉合,巳申合,午未合。

十二地支二合局:子醜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土。

4、地支六沖

十二地支六沖:子午相沖,醜未相沖,寅申相沖,卯酉相沖,辰戌相沖,巳亥相沖。

5、地支三合局

十二地支三合局:亥卯未合化木局,寅午戌合化火局,巳酉醜合化金局、申子辰合化水局。

6、地支與髒腑經絡

子膽、醜肝、寅肺、卯大腸、辰胃、巳脾、午心、未小腸、申胱、酉腎、戌心包、亥三焦。

7、十二地支三會方

寅卯辰會東方木,巳午未會南方火,申酉戌會西方金,亥子醜會北方水。

8、其他應用

十二地支的五行屬性:亥子屬水,寅卯屬木,巳午屬火,申酉屬金,辰戌醜未屬土

十二地支相害:子未相害,醜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

十二地支相刑:子卯相刑為無禮之刑,寅巳申為無恩之刑,醜未戌為恃勢之刑,辰午酉亥為自刑。

十二地支暗藏:子宮癸,醜宮己癸辛,寅宮甲丙戊,卯宮乙,辰宮戊乙癸,巳宮丙戊庚,午宮丁己,未宮己丁乙,申宮庚壬戊,酉宮辛癸,戌宮戊辛丁,亥宮壬甲天幹地支配五行方位:甲乙寅卯東方木,丙丁巳午南方火,戊己中央土,辰戌醜未四庫土,庚辛申酉西方金,壬癸亥子北方水。

歸納總結:

太陽運行軌迹為黃道;

月亮運行軌迹為白道;

地球運行軌迹為赤道。

天幹為十,是上古對天有十個太陽(一年有十個太陽月)的認知的延續。

地支十二,是上古對天有十二個月亮(一年有十二個望朔月)的認知的延續。

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是伴随着對日,月、星辰的觀察、認識和思考而出現的,時間過于久遠,天幹地支已經從最初的星相坐标圖功能融入民間,随着世代流傳過于抽象、神話,生活化,傳統化,世俗化,實用化。在文字出現前中國曆法基本完備。

我國曆法:有文字記載的是甲骨文殷朝曆法。殷曆有了幹支記日,朔望月有大小月之分,有了閏月的設置,為十三月。在後世,十二地支又有十二辰,十二次不同用法,在民族融合和發展過程中,最終天幹和地支的天文星相功能被28星宿所取代。我國在有文字傳承記載之前,更多的曆史記憶靠神話故事傳承後世,28星宿有神話故事的特點,所以28星宿出現的年代久遠也很難考證。28星宿位于黃道和赤道之間,就是日月等神話中大神們行走過程中的28個用來休息的宮殿。這樣日、月、五星在天幹地支和28星宿的坐标上,配以北極鬥柄的方向運動,形成了中國天文曆法的星象基礎,而天幹、地支慢慢脫離星相功能,則構成了中國曆法的基本框架。天文上有星相圖,地上有自然現象、人間有曆法,三者相應,形成了天地人格局。

二、五運六氣

前文内容的介紹,目的是幫助大家理解日、月、五星是怎樣運行的,有什麼規律,以及這些規律的作用。接下來看下圖:

這幅圖叫“日月合璧、五星聯珠”。

如果以日月合璧,五星連珠,恰好在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子時月朔,這種最理想狀态開始紀年的話,周期要一千八百萬年以上,曆史上還沒有出現過。不考慮與時間合,單純的五星串聯時間為97.49年餘。(此數據及圖片來自網絡)

古天文學以及李淳風《乙巳占》記載的:“上元乙巳之歲,十一月朔,甲子冬至夜半,日月合璧,五星連珠,俱起北方虛宿之中,合朔冬至以來,至今大唐貞觀三年已醜之歲,積七萬九千二百四十五年算上矣。”

如此網絡圖,日月合璧,五星連珠,排好隊開始紀年,這是最理想的曆元,叫“上元” 。《堯典》:“在璇玑玉衡,以齊七政”。甲子日,冬至朔,旦日,子時的七政齊一的年份約四五千年。在平常年份,五星是遠近不一的狀态。

正常年份:

1、地球與日、月,按地球自轉與公轉,以回歸年的規律運行,春夏秋冬,循環無端,這個規律叫主運。

2、地球與五大行星共同圍繞太陽運行,由于每個行星的運行速度,軌道的距離都不同,所以五星離地球的距離每年都不相同,但是五星畢竟有自己固定的軌道和穩定的速度,這就導緻五星與地球遠近有規律可循。這個規律叫五運。

五運這段話有兩個關鍵意思:一個是:五星運行速度和軌道遠近不同,有快慢,有近有遠;另一個是:五星按自己的軌道和速度運行,是有規律的。

日、月、五星運行的規律是怎樣的呢?這個規律就叫五運六氣。

五運分為:主運和客運。

六氣分為:主氣和客氣。

1、日、月與地球的回歸年規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年年不變,叫主運,也叫主氣。

2、五星與地球距離年年變動,距離近對地球影響大,距離遠影響則弱,60年一個循環,五星随着年份對地球影響發生大小變化的規律,叫客運,也叫客氣。

古人處理問題的方法是抓主要矛盾,隻關注最近的一星或者最遠的一星,其他四星忽略不計,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叫太過星,距離地球最遠的行星叫不及星,簡稱太過和不及。而往往忽略其他四星對地球的影響,化繁就簡,抑強扶弱。

古人仰觀天文,日、月、五星的宮殿為28星宿。28星宿為天盤,北極星鬥為“表針”可以參照日、月、五星運行軌迹,古人以此歸納總結出日月星的運行規律;

俯察地理:四季節氣,物候氣象,對應陰陽五行;

人事以明:制定曆法,天幹地支,以應天文地理,天、地和曆法統一;

所以我們隻需要依據曆法規律所應對的日月星盤規律,即可以知道日月五星規律,太過和不及,五運六氣以明。

接下來我們看看,曆法和五運六氣是怎麼對應的。

曆法由十天幹和十二四地支組成基本框架,五行分陰陽對應十個天幹,奇數為陽,偶數為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幹。十二地支也分陰陽,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天幹與地支的組合規則是,陽幹與陽支組合,陰幹與陰支組合,從甲子、乙醜、丙寅……形成60個組合

十天幹與五運六氣的關系

當甲年的時候,土星距離地球最近,60年裡有六個甲年,土星距離最近,對地球影響最大,叫土太過;

證據:插入五氣經天圖

圖3-1 五氣經天圖

《中醫運氣學》國家教材 蘇穎

這個圖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你站在你家門口,看天空,能看到有飛機從你家門口上空飛過去,第一架飛機是紅色的,從北飛過來,一個小弧度向西北飛走了;第2架飛機是黃色的,從東邊飛來,一個小弧度向東南飛走了;第三架飛機是綠色的,從東北向東南飛走了,第4架飛機是白色的,從天空東邊、向西邊飛走了;第5架飛機是黑色的,從東南方飛來,向西北方飛走了。我們暫時不管飛機是哪家公司的,哪個航班。就是我們看到飛機從我們家門口經過,是不是這個飛機在飛行過程中,此時距離我們家最近,影響最大,此時叫飛機對我們影響太過。

古人看到的不是飛機,是五星,紅色的是火星,黃色的是土星,白色的是金星,黑色的是水星,青色的是木星,當五星從我們家天空飛過時候,就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年份,距離最近,影響最大,叫太過。

太過的規律是,甲年黃色的土星從我們家天空飛過,叫土太過。丙年黑色的水星從我們家天空飛過,叫水太過;戊年紅色的火星從我們家天空飛過,叫火太過。庚年白色的金星從我們家天空飛過,叫金太過。壬年青色的木星從我們家天空飛過,叫木太過。

什麼叫不及呢?例如黃色的飛機,航線是從甲到己,可是黃色飛機隻飛甲年,己年飛機不飛這個航線。所以土不及就是,己年土星距離我們的天空過于遙遠,看不到黃色的土星,為不及。水不及就是,辛年水星距離我們的天空過于遙遠,看不到黑色的水星,為不及。火不及就是,癸年火星距離我們的天空過于遙遠,看不到紅色的火星,為不及。金不及就是,乙年金星距離我們的天空過于遙遠,看不到白色的金星,金不及。木不及就是,丁年木星距離我們的天空過于遙遠,看不到青色的木星,為木不及。

如此淩亂怎麼記呢?口訣為:甲己化土乙庚金,丙辛化水木丁壬,戊癸化火為五運,陽幹太過不及陰。順序為相生:甲土、乙金、丙水、丁木、戊火,己土、庚金、辛水、壬木、癸火,奇數為陽幹,陽幹年份為太過,陰幹年份為不及。如:乙年的時候金星離地球遙遠,叫金不及;

知道五星太過和不及之後,再看看五星對主運和客運的影響。

主運産生為:日月地球穩定的回歸年關系,年年不變,春夏秋冬,即木火土金水,年年五行規律不變。但是受五星太(太過)少(不及)的影響,并與之一緻。影響結果是:主運中五行與年運相同的一行,太少保持一緻。(因為受到年運的加持)。其他四行符合一陰一陽的自然原則。(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例如甲年土太過,标記為土﹢(土不及标記為土﹣)

甲年土太過,則:五行為:正推:土﹢→金﹣→水﹢;反推:木﹢←火﹣←土﹢

合起來甲年為:木﹢→火﹣→土﹢→金﹣→水﹢

客運來自五星:當年客運的第一運與年運相同。其餘四運按相生順序排列。客随主便,五行性質随主運。例如甲年:年運:土﹢(土太過)。客運第一運與年運相同,所以

客運為:土﹢→金﹣→水﹢→木﹢→火﹣,這裡有個跟初學想象不一樣的地方要注意:水﹢(太)→木﹢(太);而不是:水﹢(太)→木﹣(少);因為古人定的主運和客運,就是突出這個特殊情況之一,否則主客的意義在哪兒呢?再說一遍,客随主便:客運的陰陽性質随主運:甲年土﹢(太)。主運為:木﹢→火﹣→土﹢→金﹣→水﹢,則客運為土﹢→金﹣→水﹢→木﹢→火﹣。

講的這麼複雜,其實熟悉了很簡單:甲年土太過,主運土太過,客運土開頭。

那麼六氣又是怎麼回事而呢?從名字就知道,五運分陰陽與十天幹合,六氣分陰陽與十二地支合,所以六氣為日月五星的年支規律。五運看作一年四季變化,六氣則為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日月星為天文,五運六氣則為地理。知天文曉地理則人事以明,天地人合一。

六氣為一年四季的天氣變化。也分主、客。

主氣為日月對地球的影響,為回歸年規律,年年不變。六氣小名為:風、熱、火、濕、燥、寒。高大上名字為: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少陽相火、太陰濕土、陽明燥金、太陽寒水。

客氣在天為五星運行,在地為一年四季氣候,在人為曆法十二地支。在這裡地支的力量沒有天幹的力量大,為什麼?天幹為五方,突出屬性為五行,所以五星對年運都是決定因素,年運又叫中運,影響一年之力。主運,客運更有直接影響。地支為陽順,突出屬性在陰陽。五星的陰陽之力根本影響不動主氣,因為主氣為日月陰陽之力。即便是反映五星之力的客氣,影響力也隻有半年,管上半年的叫司天,管下半年的叫在泉。司天在泉合起來管一年。

司天坐鎮上半年的第三之氣,司天的營帳就在第三之氣,三間氣就是司天。在泉坐鎮下半年的第三之氣。全年六氣,也就是在泉的營帳在全年的六之氣中,六之氣就是在泉之氣。

六氣:這裡還要明白一個概念。氣的運化為風。以風為長。古有八風。例:南風起于南對沖為北,東風起與東對沖為西,這個概念不存在南風走東或者走西的現象,北風一定對沖南,這個自然現象自古皆有。十二地支來論述六氣用的就有這層含義,即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單數為陽,雙數為陰。所以: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風的特性是對沖,即:(子﹢午﹢)、(醜﹣未﹣)、(寅﹢申﹢)、(卯﹣酉﹣)、(辰﹢戌﹢)、(巳﹣亥﹣);六對沖,而且是陽對陽,陰對陰,不符合陰陽原理,但是符合風的現象,即:正對為沖,稱為正化對化。子午之歲少陰主之,就是說,子年午年,少陰君火司天,子為北、午為南,北為水,午為火。所以午年的少陰君火為正,正化而來。而子年的少陰君火為午對沖而來,為對化,雖有火為虛。

所以:子午少陰(二陰)司天;醜未太陰(三陰)司天;寅申少陽(1陽)司天;卯酉陽明(2陽)司天;辰戌太陽(3陽)司天,巳亥厥陰(一陰)司天;大家發現沒有?規律為:一二三123(三陰三陽)。因為六氣有正化對化的概念,司天與在泉是正對。即:司天的行宮在上半年的三間氣,主管上半年之氣,在泉的行宮在下半年的三間氣,主管下半年之氣。六氣按規律:一二三123規律分兵給司天和在泉。例如子年:少陰君火二陰司天,那麼二對2,在泉2陽陽明燥金。所以六氣排序方法為:三之氣為:二;四氣為三;五氣為1;六氣為2;一氣為3;二氣為一;按全年順序排列即可:一之氣為3;二之氣為一;三之氣為:二;四氣為三;五氣為1;六氣為2;

六氣講起來又很複雜:我們再簡單歸納下:

1,主氣,年年不變,風、熱、火、濕、燥、寒(一、二、1、三、2、3;請留意是回歸年規律,客氣無力幹涉)

2,客氣:子年二陰司天;2陽在泉;則六氣為:二為三之氣,2為六之氣,其餘按三陰三陽順序排列(一二三123;客氣的三陰三陽規律為十二地支的正對化規律,跟主氣的常年規律沒有關系)

進一步簡化為:

1,主氣常年規律不變;

2,客氣司天對在泉,司天居三,六為在泉(其餘三陰3陽排列);子午二醜未三

甲子年五運六氣表

中運(五星)

統管整年:甲整年土太過,太過先至大寒節前13日、不及大寒節後13日

(五星)

司天少陰君火二陰主管上半年

在泉陽明燥金2陽主管下半年

主運(日月)

木太(木﹢)

大寒始73天

火少、(火﹣)

春分後13日

土太(土﹢)

芒種後10日

金少(金﹣)

處暑後7日

水少(水﹢)

立冬後4日

客運(五星)

土太(土﹢)

大寒始73天

金少(金﹣)

春分後13日

水少(水﹢)

芒種後10日

木太(木﹢)

處暑後7日

火少、(火﹣)

立冬後4日

主氣(日月)

地氣

厥陰風木大寒倆月

少陰君火春分倆月

少陽相火

小滿倆月

太陰濕土

大署倆月

陽明燥金

秋分倆月

太陽寒水

小雪倆月

客氣(五星)

天氣

太陽寒水

初之氣

厥陰風木

二之氣

少陰君火

司天坐鎮

太陰濕土

四之氣

少陽相火

五之氣

陽明燥金

在泉坐鎮

五運六氣計算之後還要歸納分析:

客主加臨

對比客氣主氣之間的勝複治化關系,客主相生或同氣為相得則和,兩火相遇,客氣為君火為順,反之逆;相克為不相得則病,主氣勝為逆,客氣勝為從

運氣相合:

全年五運六氣綜合情況

運氣同化:

天符、歲會、同天符、同會歲、太乙天符

運氣異化:

運盛氣衰、氣盛運衰

平氣之年:幹德符

歲運太過而被司天抑制

歲運不及而得司天之助

其他星體

無法預測

除日月五星之外,還有其他星體,例如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彗星,及行星的衛星等。極端情況會有與五運六氣預測不合,剛柔失守,化大疫等等

早期對五運六氣的學習重在理解上,對計算不熟可以借助手機軟件,核對答案,熟之生巧。本書重在幫助初學者入中醫之門,分析部分的内容就不再過多講述,可以參閱相關專家書籍

例如:《中國運氣學》劉傑,《中醫運氣學》揚力,《中醫運氣學》國家版大學教材等。

上面兩個表格中:水局:申子辰;金局:巳酉醜;火局:寅午戌;木局:亥卯未;12地支由四個三合局組成。三合局為等邊三角形關系。三角形具有穩定性,三合局:在天有日、月、星,三合局:在地有天地人,所以三為陰、陽,以及陰陽的多種組合,等邊三角形内角60度,3個60為180度。180度在河圖之五行中為對沖,與洛書方向一緻,為逆,為克。3分陰陽為6。6有6經,6有6氣。6分陰陽為12。

五運六氣方《三因極一病症方論》宋。陳無擇著

一、五運方

凡六壬、六戊、六甲、六庚、六丙歲,乃木火土金水太過,五運先天;六丁、六癸、六己、六乙、六辛歲,乃木火土金水不及,為五運後天。民病所感,治之各以五味所勝調和,以平為期。

六壬年方

苓術湯:白茯苓厚樸姜汁制,炒白術青皮幹姜炮半夏湯泡去滑草果去皮甘草炙,各等份

上锉散。每服四錢,水盞半,姜三片、棗兩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之。

六戊年方

麥門冬湯:麥門冬去心香白芷半夏湯洗去滑竹葉甘草炙鐘乳粉桑白皮紫苑取茸人參各等份

上锉散。每服四錢,水盞半,姜二片、棗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六甲年方

附子山茱萸湯:附子炮,去皮臍山茱萸各一兩木瓜幹烏梅各半兩半夏湯洗去滑肉豆寇各三分丁香霍香各一分

上锉散。每服四錢,水盞半,姜錢七片、棗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六庚年方

牛膝木瓜湯:

牛膝酒浸木瓜各一兩芍藥杜仲去皮,姜制,炒絲斷枸杞子黃松節菟絲子酒浸天麻各三分甘草炙,半兩

上锉散。每服四錢,水盞半,姜三片、棗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六丙年方

川連獲苓湯:

黃連茯苓各一兩麥門冬去心車前子炒通草遠志去心,姜汁制,炒,各半兩半夏湯洗去滑

黃芩甘草炙,各一分

上锉散。每服四錢,水盞半,姜錢七片、棗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六丁年方

從蓉牛膝湯:

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浸木瓜幹白芍藥熟地黃當歸甘草炙,各等份

上為锉散。每服四錢,水盞半,姜三片、烏梅半個,煎七分,去滓,食前服。筋痿腳弱,鎊鹿角屑同煎。

六癸年方

黃芪茯神湯:

黃芪茯神遠志去心,姜汁淹,炒紫河車酸棗仁炒,各等份

上锉散。每服四大錢,水盞半,姜三片、棗一個,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六己年方

白術厚樸湯:

白術厚樸姜炒半夏湯洗桂心藿香青皮各三兩幹姜炮甘草炙,各半兩

上锉散。每服四錢,水盞半,姜三片,棗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之。

六乙年方

紫菀湯:

紫苑茸白芷人參甘草炙黃芪地骨皮杏仁去皮尖桑白皮炙,各等份

上锉散。每服四錢,水盞半,棗一枚,姜三片,煎七分,去滓,食前服之。

六辛年方

五味子湯:

五味子附子炮,去皮臍巴戟去心鹿耳燎去毛,酥炙山茱萸熟地黃杜仲制炒,各等份

上锉散。每服四錢,水盞半,姜七片,鹽少許,煎七分,去滓,食前服之。

二、六氣方

夫陰陽升降,在天在泉,上下有位,左右有紀,地理之應,标本不同,氣應異象,逆順變生,太過不及,悉能病人。世謂之時氣者,皆天氣運動之所為也。今先次地理本氣,然後以天氣加臨為标,有勝有複,随氣主治,則悉見病源矣。

辰戌歲方

靜順湯:

白茯苓,木瓜幹各一兩附子炮,去皮臍牛膝酒浸,各二分防風去叉诃子炮,去核甘草炙幹姜炮,各半兩

上為锉散。每服四大錢,水盞半,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自大寒至春分,宜去附子,加枸杞半兩;自春分至小滿,依前入附子、枸杞;自小滿至大暑,去附子、木瓜、幹姜,加人參、枸杞、地榆、香白芷、生姜各二分;自大暑至秋分,依正方,加石榴皮半兩;自秋分至小雪,依正方;自小雪至大寒,去牛膝,加當歸、芍藥、阿膠炒各三分。

卯酉之歲

審平湯

遠志去心,姜制炒紫檀香各一兩天門冬去心山茱萸各三分白術白芍藥甘草炙生姜各半兩

上锉散。每服四錢,水盞半,煎七分,去浮,食前服。

自大寒至春分,加白茯苓、半夏湯洗去滑、紫蘇、生姜各半兩;自春分至小滿,加玄參、白薇各半兩;自小滿至大暑,去遠志、山茱萸、白術,加丹參、澤瀉各半兩;自大暑至秋分,去遠志、白術,加酸棗仁、車前子各半兩;自秋分直至大寒,并依正方。

寅申之歲

升明湯

紫檀香車前子炒青皮半夏湯洗酸棗仁薔靡生姜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锉散。每服四錢,水盞半,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自大寒至春分,加白薇、玄參各半兩;自春分至小滿,加丁香一錢;自小滿至大暑,加漏蘆、升麻、赤芍藥各半兩;自大暑至秋分,加茯苓半兩;自秋分至小雪,依正方;自小雪至大寒,加五味子半兩。

醜未之歲方

備化湯

木瓜幹茯神去木,各一兩牛膝酒浸附子炮,去皮臍,各三分熟地黃覆盆子各半兩甘草一分生姜三分

上為锉散。每服四大錢,水盞半,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自大寒至春分,依正方;自春分至小滿,去附子,加天麻、防風各半兩;自小滿至大暑,加澤瀉三分;自大暑直至大寒,并依正方。

子午之歲方”

正陽湯:

白薇玄參川芎桑白皮炙當歸芍藥旋覆花甘草炙生姜各半兩

上為锉散。每服四錢,水盞半,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自大寒至春分,加杏仁、升麻各半兩;自春分至小滿,加茯苓、車前子各半兩;自小滿至大暑,加杏仁、麻仁各一分;自大暑至秋分,加荊芥、茵陳蒿各一分;自秋分至小雪,依正方;自小雪至大寒,加紫蘇子半兩。

已亥之歲

敷和湯

半夏湯洗棗子五味子積實麸炒茯苓诃子炮,去核幹姜炮橘皮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锉散。每服四錢,水盞半,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自大寒至春分,加鼠黏子一分;自春分至小滿,加麥門冬去心、山藥各一分;自小滿至大暑,加紫苑一分;自大暑至秋分,加澤瀉、山栀仁各一分;自秋分直至大寒,并依正方。

六氣凡例

凡六氣,數起于上而終于下。歲半之前,自大寒後,天氣主之;歲半之後,自大暑後,地氣主之;上下交互,氣交主之。司氣以熱,用熱無犯;司氣以寒,用寒無犯;司氣以涼,用涼無犯;司氣以溫,用溫無犯。司氣同其主,亦無犯;異主,則少犯之,是謂四畏。若天氣反時,可依時,及勝其主,則可犯,以平為期,不可過也。

注意:每次服用總劑量不超過4錢。加減藥味後,總服用劑量也不可超過4錢。《三因極一病症方論》宋。陳無擇 著。按考古宋朝:1斤約600克,1斤=16兩,1兩=10錢=37.5克。

藥物劑量推薦:按一兩30克,一錢3克換算。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