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閑客
在大多數人眼裡,出生在皇帝家裡,銜着金鑰匙出生,鐘鳴鼎食,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可謂是富貴之極,是件很幸運的事情。想幹點什麼,資源豐富,便利之極,就象王大富豪所說的“先定下一個億的小目标”,起點高出别人千萬裡。
比起普通人的溫情,帝王家庭之間的鈎心鬥角,利益争奪更加激烈,一想到登上皇位,昔日的兄弟叔伯都要拜服,在巨大的心理落差之下,沒有了親情,甚至沒有了人性。父子、母子、兄弟之間的血脈之情都被撕去了。
(一)君主,很多時候是一個高危職業晉獻公有三子:申生、重耳、夷吾。
作為父親,國家強大,群臣擁護,兒子賢孝。後來,又娶了骊姬及其妹,生了奚齊。骊姬想讓其兒子當太子,便構陷申生,晉獻公偏聽偏信,緻使申生自殺,重耳、夷吾逃亡在外,大臣們也分成了幾派,或跟随公子流亡在外,或留守晉國。
晉獻公才死,大臣裡克等人便殺了新君奚齊,骊姬妹妹之子悼子被立國君後,也被殺。
晉獻公一念之差,死了幾個兒子,晉國内亂幾十年,家之不家,國之不國,直到重耳成為國君。
在外流亡幾十年的晉文公重耳深深體會到民衆的疾苦,即位之後,發憤圖強,國家才又強盛起來。
漢武帝政治上削諸侯之權,軍事上衛青、霍去病打得匈奴西遷,可謂一代名君,可是就以為江充幾句話,就逼得太子劉據和皇後自殺,受株連的臣子不計其數。王子們的生命,比起普通人,生存地位更兇險,是一個高危職業。
漢質帝時,政權被外戚把持,小皇帝痛恨梁冀的專權,常在朝會上目梁冀曰“此跋扈将軍也!”,結果惹怒了梁大将軍,讓人在皇帝的飲食裡下了毒,除掉了視他為眼中釘的漢質帝,另立了新帝。
漢末,宦官專權,十常侍把持朝權,由于與士大夫、世家争鬥,朝綱大亂,董卓進京,廢了小皇帝劉辨,立劉協為帝,沒多久,又讓手下李儒強令劉辨服毒而死,劉協這個皇帝,當得也是窩囊,一輩子在權臣的掌控之下,朝不保夕,生不如死,成為曆史上無能皇帝的代名詞。
曹丕代漢,對劉協來說,是一種解脫。當皇帝的滋味,還不如一介平民,至少可以擁有自由。在混亂的年代,皇帝不為天下所尊,隻能為号令天下的傀儡,哪一天不管用了,被随意丢棄,命運好的,沒有了自由,還能苟且偷生;命運悲慘的,被舍棄之日,就是喪命之時。
(二)皇權的誘惑,使母親撕去了溫情的面紗唐高宗晚年昏聩,武則天專權,與李治并稱“二聖”,政事無論天下,官員任職無論高低,皆由其決之,唐高宗成了一具擺設。
先太子李忠,不是武後所生,惹不起她,自願讓出太子職位,可武則天沒有因此放過他,讓許敬宗誣告上官儀,說他串通李忠謀逆,将李忠賜死。
高宗病重,武則天想借機獨攬朝權,可高宗讓太子李弘監國,成為武則天把持朝政的障礙,自己的兒子一旦擋住了權力的道路,她也絲毫不留情,鸩殺了親子李弘。
二子李賢,處事明理,富有才幹,被任命為監國,因為與母親不合,武則天先讓人告其反狀,拒絕高宗皇帝的求情,曰:“為人子懷逆謀,天地所不容;大義滅親,何可赦也!”,誣告的大刀使得娴熟,六親不認。
先将李賢流放到窮山惡水的巴州,後又密派左金吾将軍丘神勣逼兒子自殺而死。
李賢死前作詩:種瓜黃台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猶為可,四摘抱蔓歸。
兒子是愛自己母親的,可母親眼中隻有赤裸裸的權力,再也顧不得母子親情了。
(三)皇權面前,兄弟也成了死敵秦始皇一統華夏,建立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封建制的大帝國,成就今日中國的雛形。
可這麼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沙丘一旦驟亡,兒子胡亥夥同趙高、李斯,先矯诏殺了對自己威脅最大的哥哥扶蘇;登上帝位後,又對其兄弟姐妹舉起屠刀,史書上記載:公子十二人死于鹹陽市,十公主矺于杜。
可憐始皇帝文功武略,“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禦宇内,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死後,連諸多子女都不得保全。
在權力的面前,兄弟姐妹情,在胡亥看來,脆弱得不如一張紙,隻要活着,對我就有威脅。無能的人掌握權力,面對威脅,對内破壞性是巨大的。兄弟、宗室、大臣都殺光了,國之柱石傾倒,再大的帝國,也經不起這麼折騰,二世而亡,也在所難免了。
一代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當上皇帝的過程也不光彩。當初高祖李淵上位,世子是建成,分管政治,李世民分管軍事,李唐能順利奪取天下,逐鹿天下,三人皆功不可沒。
政權建立,李淵一方面想酬勞兩個兒子,建成被封為太子,執掌東宮;世民成為天策上将,開牙建府。想在權力方面達到平衡,兩個兒子相互制約,自己可以安安穩穩地做皇帝,享受開國皇帝的快樂。
對于建成而言,沒有壓力,他是第一順位繼承人,人際關系也處理得很好,兄弟元吉,是他的強有力支持者;和李淵的幾個寵妃,相處也不錯, 隻等李淵歸天,可以名正言順地繼承唐帝國。
李世民不一樣,他為唐朝的建立浴血奮戰,在西北,平薛舉,在洛陽,俘虜窦建德,剿滅王世充,為李唐的建立立下不世功勳,李淵也給予他足夠的榮譽和權力。
人的野心也随着權力的擴大開始滋長,他不甘心隻是成為一名開國将勳,可建成隻要不犯錯,他就沒有任何機會。當李淵意識到給予李世民過大的權力可能會給王朝帶來何等的動蕩時,逐漸開始限制李世民,這給李世民帶來危機感。
他感覺得如果任其發展,自己再也沒有機會問鼎王權,在手下衆将臣的慫恿下,铤而走險,發動玄武門政變,殺了太子建成、齊王元吉及其滿門,并讓敬德帶兵入宮逼父親退休,禅位于他。
面對二兒子的行徑,李淵老淚縱橫,他沒想到自己的縱容會産生這種後果。從此,他沉溺酒色,隻是等死。從博弈論的觀點來分析,利益的最大獲利方是誰,就知道誰的動機最明顯。後期,不論李世民如何用政治清明、文功武治來粉飾曆史,也改變不了殺兄弟逼父奪權的史實。
(四)落難的鳳凰不如雞曹孟德英雄蓋世,對立儲幾曾猶豫,最後選擇了曹丕。曹丕上位後,對曾經競争的兄弟,加倍發洩心中的怨恨,曹植的七步詩便是産物,“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說出了曹植所處的險境。即使逃過一劫,在後來的歲月裡,曹植和幾個兄弟,一輩子也都在監控中度過,抑郁而終。曹丕抑制了衆兄弟,卻使得司馬氏專權,為其代魏帶來了隐患。
在權力的面前,人性的醜陋得到徹底地展現。父子相弑、母子絕情、手足相殘,其殘忍性罄竹難書。
宋明以後,人權似乎得到重視,很少再出現手足相殘的場面。在明代,除了繼承皇位的皇子,其他的兄弟雖然封王,卻在封地裡像被豬一樣圈養起來,一個個吃得腦油腸肥,成為米蟲,在王府裡終其一生。
看似富貴,卻沒有一丁點兒自由。
生在皇家,命運還和國家牽系在一起,活着享受國家帶來的榮華富貴,死也要和國家共赴難。明亡,農民軍攻破北京,崇祯皇帝煤山上吊前,面對長平公主,曰:“'汝何故生我家!’以劍揮斫之,斷左臂;又斫昭仁公主于昭仁殿。”洛陽被攻破,肥胖的福王被抓住,被義軍放在大鍋裡,和鹿一起,做成了“福䘵宴”,明末,朱元璋的後代們命運之悲慘,令人側目。
權力是一把雙刃劍,能傷人,亦能傷己。當皇子們沒有對皇位威脅或是觊觎時,自然可以鐘鳴鼎食,享受一切榮華富貴。當對帝位有一絲威脅時,他們要麼上位,要麼被殺或被囚,沒有其他的結果,這是他們的宿命。生于皇家,他們也沒有選擇的餘地。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