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餘生很貴,擁着時光慢慢走,體味溫存,把生活過成藝術品;餘年幾許,不慌不忙,重築夢想,把日子過成詩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軌迹,每個生命的存在都有它的必然性。少年追逐夢想,中年奮力拼搏。細數流年,琴音繞指。 “流年五十前,朝朝倚少年。流年五十後,日日侵皓首。非 通非介人,誰論四十九。賢哉蘧伯玉,清風獨不朽。”(唐 黃滔《寓言》詩)。生活一定要有夢想,夢想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是追求夢想的過程。然而,不是有夢想就算完美的 生活, 也不是追求夢想就一定會實現。很多東西都是可望不 可及的。 回首往昔,那些甩開膀子奮力追尋夢想的一個個風花雪月, 一眼心花怒放,一眼淚目滂沱。歲月變成風景,光陰已成故事。那些浸滿汗水的深深淺淺的腳印,在歲月的流光裡, 不知不覺婉轉成歌。
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内心的淡定和從容。 從容淡定,張弛 有度,是人生的大智慧。 平和的心态勝于一切。 生命中,不 管你想不想、願不願意,總有一些人會越走越近,也總有一 些人越走越遠。和你近了,不必欣喜不已;和你遠了,也不 必傷心難過。因為近與遠,本身就不是因為你,隻是在某個 階段,你的狀态滿足了他的目标和需求。有的人能夠恒久相伴,共曆風雨,也不是因為你,而是因為你們認同的東西相 同而已。
“無論你走到哪裡,無論天氣多麼壞,記得帶上你自己的陽光”。不記得是誰說得這麼富有哲理又直抵心扉的話。帶上 自己的陽光,是一種豁達,澄澈透明,潔淨無瑕敞亮的心态。
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與肩 挑貿易,毋占便宜;見貧苦親鄰,須加溫恤。一粥一飯,當 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勿營華屋,勿謀良田。乖僻自是,悔誤必多;頹惰自甘,家道難成。貪意外之财,勿飲過量之酒。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内外整潔; 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兄弟叔侄,需分多潤寡;長幼内外,宜法肅辭嚴。為人若此,庶乎近焉。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婢美妾嬌,非 閨房之福。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 不讀。勿恃勢力而淩逼孤寡,毋貪口腹而恣殺生禽。居身務 期質樸,教子要有義方。居家戒争訟,訟則終兇;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認真 領會 這些《朱子家訓》中的精髓,就會 詩意地生活。
人生是一個不斷選擇取舍的過程。美國作家、哲學家梭羅在《瓦爾登湖》中寫到:“把一切不屬于生命的内容剔除得幹 淨利落,簡化成最基本的形式,簡單,簡單,再簡單。”
生活中我們要學會降低對于物質的欲望,回歸生活的簡樸, 回歸安靜的心靈溫度。生活是過日子,過日子要的不是太多 的物質,而是要多一點品質。生活的簡樸是一種習慣:飯不 能不吃,但不能多吃;錢不能沒有,但不必過多。
對于夢想,無論實現與否,堅持到底,最終都會成為人生的 風景。而真正的成功,是内心甯靜、與人和諧、家庭溫暖而 幸福。當能量不足以撐起夢想的時候,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當能力還駕馭不了目标的時候,就應該沉下心來曆練。人生 需要沉澱和積累,隻有拼出來的成就,沒有等出來的輝煌; 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那個人。我們要學會與内心深處 的自己對話,問問自己,想要怎樣的人生。靜心學習,耐心 沉澱,完美生活,把日子過出情趣。
我們往往不知道,自己在欣賞别人的時候,自己也成了别人 眼中的風景。事實上,人生如一本厚重的書,這本書有時候 是炫彩的,我們會因此忽視了自我;有時候是起伏的,我們 會因此迷失了自我;有時候似乎是沒有内容的,我們會因此 埋沒了自我;有時候是完美的,我們因此陶醉了自我。讓我 們安靜下來适時的獨處一隅,平靜我們的靈魂,任憑花開花落,我自泰然向天歌。
再好的往事都是曾經,都是過去,憶之無益,品之無味。一 如茶,喝着喝着就淡了;亦如酒,飲着飲着就醉了。淡了就 無味,醉了就無度。人生最好的狀态就是走好現在,細數時光,品味生活,不慌不忙,把日子寫出詩意。
人生旅途,追求夢想,升華情操,完美生活。無論是清簡還 是紛繁,是平凡還是偉岸,都要學會釋然,淺釋煩憂。極盡 人生,淡然似水,放下嘈雜,收獲的是平淡和簡約。有了堅 持 會看到希望,為每一個日子找快樂的理由,淡對過去,珍 惜 現在,相信未來。心靈深處總有一個角落,細品生活的美妙, 清麗如水,美好如初,讓生活每一天都過得多姿多彩。
生活,有得有失,有利有弊。有滋有味的生活,無論富貴貧賤,需要用愛去感受,用心去經營,我們就可以擁抱快樂, 安享幸福。梭羅說得好:“照在富人宮殿上的陽光和照在窮 人 窗棂上的陽光一樣明亮”。


怎樣才能不虛度此生,把日子過成詩意?心中總是想着德國 詩人荷爾德林的那首詩,《人,詩意地栖居》:“如果人生 純屬辛勞,人就會仰天而問:難道我 所求太多以至無法生 存?是的。隻要良善和純真尚與人心相伴,他就會欣喜地拿 神性來度測自己。神莫測而不可知?神湛若青天?我甯願相 信後者。這是人的尺規。人充滿勞績,但還詩意的安居于這 塊大地之上。我真想證明,就連璀璨的星空也不比人純潔, 人被稱作神明的形象。大地之上可有尺規? 絕無。”
這首詩後經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的哲思闡釋,“人,詩意地 栖居在大地上”!從此就成為了幾乎所有人的共同向往。在 他的語境裡,無疑是追求“精神”上的“存在”說。他借以 詩的多維語言去诠釋隐藏在萬物深處的神性,去揭開這一 “存在之真”的神秘面紗,以達到他自己所信仰着的此在的 彼岸。在海德格爾的論著中,他反複強調的是“築居”與 “栖居”的不同。“築居”隻不過是人為了生存于世而碌碌 奔忙操勞。而“栖居”是以神性的尺度規範自身,以神性的 光芒映射精神的永恒。樹在。山在。大地在。歲月在。 我在。你還要怎樣更好的世界?
亦如荷爾德林在《遠景》中所描述的:“當人的栖居生活通 向遠方,在那裡,在那遙遠的地方,葡萄閃閃發光。那也是 夏日空曠的田野,森林顯現,帶着幽深的形象。自然充滿着 時光的形象,自然栖留,而時光飛速滑行。這一切都來自完美。于是,高空的光芒照耀人類,如同樹旁花朵錦繡。”


怎樣把餘年中美好的時光融入人生,把日子寫成詩意?詩意 地栖居亦即詩意地生活,而詩意則源于對生活的理解與把握,尤其是内心的那種安詳與和諧,那種對詩意生活的憧憬與追求。說到底,人最終能夠安然栖居的,是自己的心靈。
學會經營自己,學會創造自己的人,才能有豐富多彩的人生 與未來。人生隻是一個或長或短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我們 一天天縮短生命的距離,我們隻有用寬容與愛心去拉長生命 每一天;用追求和奮鬥拓展生命的寬度;用學習和創造增加 生命的密度。
人生一路走來,一個個夢想,一如江河中一朵朵浪花。所有 的夢想,隻要我們努力奮鬥了,無論實現與否,都是人生一 處處絢麗的風景。
煦色韶光,漸行漸遠。 專注于内心世界的升華,追求精神上 的豐盈。要想 擁有豐富而自由的精神世界,最有效的方法是 淡卻物欲聲色,多接受藝術、文化和詩意的熏陶。 追求精神 豐盈,就是擁有一份在生活之外的心境, 平靜,恬淡, 做自 己想做的事。
人生就算進入到終點, 生命最後還是會釋放出異樣的光彩。 亦如 鳳凰槃涅, 槃涅、重生,最終才是生命的本真。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骥伏枥, 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每讀 曹操的《龜雖壽》都會有新的感悟和啟示,其 雄健的詩句内蘊着一 股自強不息的豪邁氣概,深刻地表達了作者老當益壯,永遠 樂觀奮發,自強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銳意進取的精神 面貌和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 同時,作者以切身體驗揭示了 人的精神因素對健康的重要意義。 人壽命的長短不取決于天,隻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壽。作者所雲“養怡之福”,不是指無所事事,坐而靜養,而是說一個人精神狀态是最重 要的,不應因年暮而消沉。


“平生詩句領流光,絕愛初冬萬瓦霜。楓葉欲殘看愈好,梅 花未動意先香。暮年自适何妨退,短景無營亦自長。況有小 兒同此趣,一窗相對弄朱黃。”( 陸遊《初冬》)楓葉越是 殘破,就越覺得好看,梅花還未綻放,但是梅香已然在心中 流轉,早就聞到了它的馨香。而楓葉之所以殘破才好看,正 因為楓葉曾有幸經曆了春天的滋潤、夏天的熱情、秋天的韻緻。即便有朝一日,漸漸枯黃凋落,也應微笑面對。隐喻人 生曾經 體驗了七轉八起、波瀾壯闊的前半生。追逐後半生的 夢想, 已然有從容揮灑 , 寵辱不驚的超然。
于丹說:“看過千嬌百媚,行遍千山萬水,曆經千難萬阻, 老之将至,生命中的那些紅塵過往、意氣飛揚,從來就不會 消散,深深镌刻在曆史的深處,珍存在後人的記憶中。一回 回出發,終究一次次歸來。我們用整個的前半生去拿得起, 也将用全部的後半生去放得下。” 人生要體驗一種境界, 前半生要拿得起,後半生要放得下。拿得起責任和擔當; 放得下一切榮辱悲歡。


餘年有幸, 站在新的起點, 再築一個夢想, 靜居于山中土屋,甯心靜氣, 握一縷清風,融一抹心底裡流動的文字,以流年 的樹枝當筆,把 自己粗拙的文字彙集成一頁詩文, 記下點滴 過往,記下銘心的春秋,把心刻在文字裡诠釋平凡庸碌的人生。 就像窗前那棵挂滿如星星一樣點點花蕾的杏梅樹。

以漸次升華的心境, 把心融入自然, 拍一部家鄉山水 風情 的 畫 冊; 書寫人生,書寫農村 新 風貌, 完成描寫改革開放以來 山村發生的巨大變化和歌頌社會 祖國欣欣向榮的一部詩文。 交于來時老師囑托的那一份答卷。
人生過半,不問餘年幾許。 餘生很貴,自當珍惜,擁着時光 慢慢走,體味溫存, 把生活過成藝術品; 餘年 幾許 , 不慌不忙,重築夢想, 把日子寫出詩意。
2020.5.5.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