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回眸曆史,百戰經典系列之春秋争霸戰國風雲

春秋時期,簡稱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屬于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争,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一說認為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阖闾、越王勾踐)。

戰國時期簡稱戰國,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國曆史上東周後期至秦統一中原前,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

一、繻葛之戰

繻葛之戰,是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鄭國在繻葛(今河南省長葛市北)大敗周室聯軍的一次反擊作戰。

東周初期,諸侯國崛起,不聽從周天子之命。公元前720年(周平王五十一年),周平王死,周桓王即位。公元前719年(周桓王元年)周桓王想要将朝政大權交予虢公林父,鄭莊公派兵割了周王室溫地(今河南省溫縣)的麥子以及成周(今河南省洛陽市東)的禾稻,緻使周、鄭矛盾更加尖銳。

公元前715年(周桓王五年),周桓王任命虢公林父為右卿士,以分鄭莊公之權。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周桓王免去鄭莊公左卿士職務,鄭莊公遂拒絕朝觐周桓王。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周桓王率陳、蔡、衛等國軍隊讨伐鄭國,鄭莊公派兵抵抗,兩軍戰于繻葛,周王的軍隊大敗。周桓王被射中肩膀。

繻葛之戰使周天子威信掃地,隻有周天子擁有制作禮樂及發令征伐的權力的傳統從此消失。繼鄭國之後,齊國、晉國、楚國,秦國等大國先後興起。諸侯争霸,周王室無力征讨,天子之位,形同虛設。

二、泓水之戰

公元前643年(周襄王九年),春秋時代第一位霸主齊桓公逝世後,齊國因君位繼承而引發内亂。,宋襄公出兵協助齊孝公取得君位。楚成王借齊國中衰、中原無霸的機會将勢力滲入中原地區。宋襄公不顧國力尚弱,希望能以宋國的公爵地位壓制各諸侯國,與楚國争奪中原霸主。

周襄王十三年(前639年)春,宋、齊、楚三國君主會于齊,在宋襄公的強力要求下,三國同意于當年秋于宋國召集諸侯大會。宋襄公不顧公子目夷的建議,輕車簡從赴會,以争取與會諸侯的信任,結果被楚王在會場上突襲遭擒。楚國乘機進攻宋國未果,不久,在魯僖公調停下,宋襄公被釋放。

周襄王十四年(前638年),宋襄公為一雪前恥,不顧公子目夷和公孫固的勸說,聯合衛國、許國和滕國讨伐臣服楚國的鄭國。鄭向楚求救,楚成王遂率師進攻宋國本土,迫使宋國退軍。

周襄王十四年十一月初一,兩軍相遇于宋國邊境的泓水(古河流名,故道約在今河南柘城西北),宋軍駐屯于北岸,楚軍自南岸開始渡河。宋襄公不顧謀臣子魚的建議,堅持不半渡而擊,待到楚軍全部渡河後,宋襄公又堅持非要等到楚軍完成列陣之後方開始攻擊,結果慘敗,身受重傷。

泓水之戰後,楚國在中原已無阻力,在其後數年間,其勢力一度達到黃河以北,直至晉文公率領晉國崛起後,楚國的擴張方才被遏制。而宋國在此戰之後失勢,再未能在曆史中發揮重要作用。

三、城濮之戰

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諸侯互相征伐,戰争頻繁。公元前634年左右,楚國勢力強盛,欲圖稱霸中原,企圖北上。北方強國晉國自晉文公上位以來,實力逐漸恢複。晉文公知曉楚王圖謀,遂先下手為強,與楚國發生戰争。

晉文公兌現當年流亡楚國許下“退避三舍”的諾言,令晉軍後退,避楚軍鋒芒。子玉不顧楚成王告誡,率軍冒進,被晉軍殲滅兩翼。楚軍大敗。

之前,楚國的勢力差不多已經蹂躏了整個中原,黃河下遊的大國,如齊如宋都被楚所侵略,魯、衛、鄭、陳、蔡等國都已投降了楚人。一面狄兵也曾攻入王畿,逼得周天子蒙塵。……城濮一戰,楚軍敗績,南夷的勢力即退出了中原,北狄的勢力也漸漸衰微下去,于是華夏國家和文化的生命才能維持。

晉國擊破了彌漫中原荊楚入侵勢力,壓迫其退回原有之桐柏山大别山以南地區,使中原複呈安定之象。于是中原諸侯之逼于威勢而附楚者,魯、曹、衛、陳、鄭等國皆脫離楚國複回至中原集團,聽從晉國之領導。

之後,晉國舉辦“踐土之盟”。此次盟會,周襄王策命晉文公為 “侯伯 ”,并給了晉 文公“敬服王命,以綏四國 ,糾逖王慝 ”的任務,晉擁有了 代表周王室行使征伐大權的 “尚方寶劍 ”。

四、崤之戰

秦晉崤之戰是春秋時期發生晉秦争霸戰争中的一場決定性戰役。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晉襄公率軍在晉國崤山(今河南省洛甯縣東宋鄉王嶺村交戰溝)隘道全殲偷襲鄭國的秦軍的重要伏擊殲滅戰。

春秋中期,秦在穆公有圖霸中原之意。但東出道路被晉所阻。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得知鄭、晉兩國國君新喪,執意要越過晉境偷襲鄭國。晉襄公為維護霸業,決心打擊秦國。為不驚動秦軍,準備待其回師時,設伏于崤山(今河南省洛甯縣東宋鄉王嶺村交戰溝)險地而圍殲之。

肴之戰是春秋史上的一次重要戰役。它的爆發不是偶然的,而是秦、晉兩國根本戰略利益矛盾沖突的結果。秦在肴之戰中輕啟兵端,孤軍深入,千裡遠襲,遭到前所未有的失敗。從此秦國東進中原之路被晉國扼制,穆公不得不向西用兵,'益國十二,開地千裡,遂霸西戎' 。

肴之戰标志晉、秦關系由友好轉為世仇。此後秦采取聯楚制晉之策,成為晉在西方的心腹大患。而晉國為保持霸主地位,也不得不在西、南二方對付秦、楚兩大國的挑戰。所以,楚雖未參加郩之戰,但卻是肴之戰的最大受益者。

五、馬陵之戰

馬陵之戰是中國戰争史上設伏殲敵的著名戰例,近代考古顯示戰場位于今山東省郯城縣馬陵山附近(另有大名、鄄城、範縣、濮縣諸說),這次戰役中孫膑利用龐涓的弱點,制造假象,誘其就範,使戰局始終居于主動地位。

馬陵之戰發生于周顯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國發兵攻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國應允救援,以促韓國竭力抗魏國。齊威王以田忌為主将,田嬰,田盼為副将,孫膑為軍師,運用“圍魏救趙”戰法,率軍直趨魏都大梁,誘使魏軍回救,以解韓國之困。

齊國在桂陵之戰,以及在随後的馬陵之戰中的大獲全勝, 并援救了趙韓兩國,使得其威望上升,挾戰勝之威,齊國力量迅速發展,成為當時數一數二的強大國家,稱霸東方。魏國被迫對齊國俯首稱臣,并且在徐州與齊公相王,是為齊威王。不過稱王之舉也招來南方霸主楚國的記恨,楚國馬上出兵占領徐州,齊國連連戰敗,被迫乞和。

龐涓自殺

齊魏馬陵之戰是《孫子兵法》和《孫膑兵法》的具體運用,閃爍着孫膑軍事思想的光輝。作為中國古代軍事 史上的一個著名戰例,齊魏馬陵之戰知名度高,傳播範圍廣,影響大,不僅有極高的軍事研究價值,而且對新時期政治、經濟、文化、外交都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六、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說是周赧王五十五年農曆四月至九月間,又一說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國率軍在趙國的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西北)一帶同趙國軍隊發生的戰争。趙軍最終戰敗,秦國獲勝進占長平,此戰共斬首坑殺趙軍約45萬。

此戰是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略決戰。戰争中,趙王在戰争指導上,昧于秦強趙弱的基本形勢,錯誤地堅持進攻戰略。中秦國離間之計,棄用名将廉頗,而起用趙括代替廉頗;趙括遵照趙王意圖,變更了廉頗的防禦部署及軍規,更換将吏,組織進攻。

秦國暗中換帥名将白起,白起針對趙括急于求勝的弱點,采取了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予以殲滅的作戰方針,最終獲得戰争的勝利。

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加速了秦國統一中國的進程,長平之戰是戰國曆史的最後轉折,至此秦國的統一隻是時間問題(見戰國曆史分期)。此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

七、蕞之戰

魏國在秦國連續進攻之下,喪失大片土地。魏景湣王感到單憑魏國,難以抵擋秦軍。遣人出使趙國,與其結盟,并提出再建抗秦合縱。通過外交活動,得到各國響應。六年,除齊附秦外,趙、韓、魏、楚、燕組成聯軍,共推趙将龐煖為帥。龐煖認為,攻秦之師屢向西進攻,均在函谷關(今河南靈寶北)被阻,不如繞道蒲阪(今山西永濟西南),南渡河水(今黃河),迂回至函谷關後,可以出其不意。五國聯軍分路出蒲阪,進展順利,至蕞時與呂不韋所率迎擊秦軍相遇。

呂不韋分析聯軍情況,楚軍遠來,軍士疲憊,戰鬥力不強,但楚為大國,影響較大,如楚軍戰敗,則聯軍必不戰自潰。遂決定先以精銳部隊,乘聯軍夜間疏于防範之機,突襲楚營。楚軍偵知,自行東撤。四國軍隊聞楚軍先退,軍心動搖。諸将皆請退軍,龐煖隻好應允。于是,韓、魏、燕之軍先回國。龐煖怒齊獨附秦,率軍攻取齊國饒安(今河北鹽山東南)後,才回趙國。

蕞之戰是戰國時期最後一次合縱攻秦行動。盡管龐煖富智謀,善縱橫,但聯軍同床異夢,協同不力,終于無功而返。從此,六國更無法抵禦秦國兼并。

在群雄角逐的複雜環境中,充分運用外交與軍事相結合的合縱或連橫戰略,使戰略發展到新的水平。中原各國合縱攻秦失敗,重要的原因是他們隻顧暫時利益而不能建立牢固的聯合。秦國改革徹底,國富兵強,以強大軍事實力為後盾,再結合連橫戰略,獲得最後勝利。特别是“遠交近攻”這一戰略,對最後的勝利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見,沒有實力的外交,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戰争勝利。

還有那些具有曆史意思的戰争,歡迎大家補充讨論!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