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雨後的聖經山,氤氲着一層薄薄的水霧,空氣裡,都是清涼的氣息。
遠山眉黛,近水含煙。似一幅江南水墨,鋪展在小橋流水之上,緩緩展開。那畫裡,有淡淡的素雅,有如水的涼意。
一場秋雨,一場寒。瑟瑟秋風起,秋雨零落心歸隐。
濃濃鄉情,悠悠情絲,割不斷那綿綿故鄉情。
背起行囊,回到故鄉,走在煙雨朦胧的悠悠古巷,那一句句讓人沉醉的鄉音,瞬間讓我忘記了所有的疲憊,和塵世的喧嚣。所有的煩惱,與憂傷,也随着淺淺淡淡的雲煙,缥缈散去。
笑容,也開成了一朵蓮的模樣。睡覺是甜的,吃飯是香的。尤其是清晨,天還蒙蒙亮,便趴在窗邊,聽着嘀嗒的雨聲,伴着人間煙火的味道,心中如飲甘泉,花間醉酒。
浮世清歡,被煙霧籠罩着。高低起伏的山巒若隐若現,溪水清澈見底,遊魚戲水。
河岸兩邊的稻田迎風搖曳,發出唰唰唰的聲響。幾隻老鴨翹着肥臀,悠閑的在田地裡遊蕩着,泥土的清香,讓心歸隐。
歸隐之時,什麼都不想做,搬個搖椅坐在老宅的平台上。四周蔥郁的花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滿牆的爬山虎和桂香,不忘與遠道而來的遊子相擁。
就這樣手執一卷閑書,躺在搖椅上,一搖一擺地看檐下滴落水珠,看蜻蜓點水,看白雲飛舞……
偷得浮生半日閑,這一刻,什麼都不必想,隻把薄如蟬翼的心事反複揉搓,擰一下,流出一塘月色。棒杵輕舉,搗碎一池蛙鳴。
那流淌的月色,如夏日的荷,應聲開放,哼着小曲,把滿河的燈影洗亮了。江南的風景,一片一片晾曬在了竹竿上。
任誰路過,都會沉迷。
起身,撐一把油紙傘,走在長滿青苔的青石闆上。幽靜的小村,泥土清香四溢,時不時傳來的蛙鳴,心便有了皈依。
我漫無目的地走着,看着。一戶古樸的民居半掩着門,房主不在。院内青缸養着荷,曆經風霜雖已枯敗,但殘荷聽雨,甚美!
想起唐代詩人李商隐的詩句: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紅樓夢》裡,黛玉把這句“留得枯荷聽雨聲”,改成了“留得殘荷聽雨聲”。枯與殘,各有各有的美,而我更喜殘字。
一個殘字,是對缺憾的包容,也是一種殘缺的美意。
人生不如意之事太多,豈能盡如人意。一個“殘”字,便是對人生的全然接納。
殘與美,一優,一雅,生命的輪回中,不屈不撓,不懼寒風冷雨!
展現着生命的風骨,沉澱出生命的堅韌。
夜,靜悄悄,古音袅袅。起身走到窗前,擡頭仰望,月亮正圓。
最喜白音老師的“身披月光”,多美啊!皎潔的月光下,做一名清風客,靜坐于荷塘、溪石、湖亭。
放空身體,襟懷出雲。那就幹脆出去走走吧,披着月光。
秋意正濃,風動桂花香。清風,隻需輕輕一點,桂香傾動滿村。
走在落滿桂花的小徑上,身披月光,無一絲孤寂,無一絲落寞,反而周遭氤氲着月光白。
擡頭仰望,月亮靜谧安詳,仿佛從《詩經》中走出的采薇姑娘,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這一方清甯的世界,如一首《月光曲》,讓靈魂歸隐。
那跳動的音符,美妙的旋律,活躍着我每一個細胞。腳下的步子跟着節奏歡快起來,舞動起來。
月色溫柔,秋意闌珊。此生,我隻想做一個閑人,遠離凡俗,如荷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靜享歲月賦予的清雅,安暖。
秋色濃,夜色漸深。
枕着一壺月色,擁一懷淡然,歸隐。
作者:一荷一(微信:j13181116632)中學語文老師,浙江諸暨人,現生活在優美的海濱城市-威海。江南的溫婉,小城的甯靜,缱绻着文字一份情懷。素日裡,執筆相暖,吟唐詩宋詞。鋪紙研墨,聽殘荷落雨。中國青年作家網、《女人坊》(語林)雜志簽約作家,作品散見《亳州晚報》,c位雜志及微信公衆平台等。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