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八卦傳到周文王時代,人類的知識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對天文地理等科學知識也有了很大的進步與發展,經許多人的考察研究,測量論證,發現地球的垂直上方并不是天,而天是傾向西北。我國的東南方不是大陸而是海洋,測量的結果是“天傾西北,地陷東南。”由此而繪出文王八卦圖如下:
因我國在地球的北半球,地球儀的形狀應該如此,如果我國在地球的南半球,則此卦圖就當倒轉過來,成為離北坎南了。
此文王卦圖與伏羲卦圖大不相同,為了區分,稱伏羲八卦圖為先天八卦圖,稱文王八卦圖為後天八卦圖,文王時的人們為什麼要将卦圖繪成這樣呢?春秋時孔子研易在寫說卦傳右第五章和第六章中雖有說明,但不明确,有些牽強附會之意,難以信服,後來有人說“周族崛起于西北,以西為上,于是把乾坤都移到了西邊,在占筮中,凡是占到西方的,都比較吉利,反之則不利。”一直到了三千多年後的今天,有了地球儀和大陸闆塊漂移學說,再來看文王八卦圖,就很容易理解了。地球儀的地軸,并不是南北極垂直的,而是北極點向東傾斜 60 . 5 度,我國在北半球的亞洲,因此我們站在斜軸上看天,好像是天傾西北方,所以文王時的人們,将乾卦定在西北方位,這是正确的,亞洲地塊受旋轉力的影響,漸向西漂移與印度地塊歐洲地塊相撞,隆起成喜馬拉雅屋脊,因此亞洲地塊的東南方,形成空闊的海洋了。風從空處來,所以文王時人們,将巽卦定在東南方位,由此證實了古人測量的“天傾西北,地陷東南”是非常正确的。不得不令人佩服,古人在沒有現代測量儀器和科學理論的指引下,能如此智慧,如此偉大!當時的人們生活習慣可能是日出而作,作為動,所以将東方定為震卦,西方日落,日人而息,息為悅。所以将西方定為兌卦,南方近熱帶和赤道,所以定離卦,北方近寒帶和北冰洋,所以定坎卦,亞洲西南方是大陸,所以定坤卦,東北方是大小興安嶺的山嶺地帶,所以定艮卦,這些完全符合我國所處的地理現狀,所以文王們是依地球現狀而繪成的後天八卦圖。現在看來,文王八卦圖是人類發現的第一個地球儀。
我想文王八卦既然是現今地球的地球儀,那麼,伏羲八卦應當是原來地球的地球儀吧!請看伏羲八卦是以乾坤兩卦為地軸,即地球的直線上方為天,天的直下方是地,離火坎水兩卦為橫向的兩端,也就是生物(包括人類)的生存需要,因為有了水才有生命,科學家已研知生物的産生是水。有了火才能生存,火可理解為溫度,隻有适當的溫度,生物才能生存。火又可理解為食物(即營養),因為生物的生存是離不開食物的。因此乾坤離坎四卦,呈一個正十字形,象征地球的原貌,地軸是垂直的。其餘艮、兌、巽、震四卦即山澤風雷是為地球服務的,它們是地球的大氣層,來保護地球的,這樣,才有氣候的變化、氣勢的沉浮,來調節生物的平衡。
可是伏羲八卦地球儀,怎麼會變成文王八卦地球儀呢?這其中一定發生了很重大的變革,原地球一定是受到了很大的沖擊,才會成為現狀的。因此我想起了古籍《列子》卷五湯問篇中的一段話“共工氏與顓顼争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這段話告訴我們在上古時代,有外星物體撞擊地球北極地帶,使地軸被撞歪向東北方向傾斜 60 . 5 度而成現狀,由此可見撞力之大,将地軸撞成這樣大的斜度,使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和氣候地貌等等均受到了巨大影響。因為古代沒有文字,靠代代人的口傳下來。到了列子時代才記人書中,古人沒有現代這樣豐富的天文知識,隻好用形象語言來表達。“争帝”“怒觸”是象示地軸被撞斜的劇烈情狀,其結果是(站在斜軸上看天)日、月、星辰顯就在西北天空了。亞洲地塊上的江河大川向東流歸東方和南方的海洋了。到了近代,科學家們才論證了約在 6500 萬年前有小行裡撞擊地球北極地帶,證實了列子所記是真實不誣的。
現在我們知道地軸是被小行星撞斜而成現狀後,許多人便想将地軸搬正,以恢複地球原貌,因此許多人創出科幻影視片來大造輿論,例如近年來電視台中放映外國科幻片“慧星撞地球”便是例證。我想起了有人提議炸毀月球來改造地球,我找到了《北京日報》 1994 年 12 月 16 日 星期五第十一版《廣聞博識》版中科技動态有一塊文章,字數不多,現抄錄如下:
炸 毀 月 球
一個美目科學家改造地球的設想
美國著名科學家特拉華大學數學教授亞曆山大·亞伯,與一些科學家經過多年研究和模拟試驗,共同提出一個 “ 炸毀月球改造地球 ” 的大膽設想。
據亞伯教授設想,如果将月球炸毀,地球的地心引力就會把一部份月球土壤和碎塊吸入廣闊的太平洋海域内,這樣地球的地形,地貌、氣候、生态環境等都将會向好的方向改變,如太陽光在地面的分布将會較為均勻,屆時,地球上将不會再有冰凍寒冷的冬天和炎熱酷暑的夏天,那些貧瘠的沙漠、荒漠也将消失,氣候将趨向長期穩定,整個地球四季如春。
為什麼炸毀月球後地球環境會好轉呢?據亞伯教授解釋說,地球上之所以一直存在惡劣的自然環境,是由于目前地球運行軌道(地球中心軸線)有 60 . 5 度的傾钭,如果月球運動到南地球南極地帶時把它炸毀,大量的月球土壤和塊片就會落到荒無人煙的南極和南太平洋地區,這樣就可以消除地球運轉的傾斜狀态。亞伯教授多年來與一些科學家曾對這設想進行許多模拟試驗,同時利用電腦進行精密的運算,據說這個設想存在 “ 可行性 ” 。
立新
(摘自 1994.11.15 《科技日報》)
對此設想我不同意,我認為月亮對地球的影響很大,例如對地球的潮汐影響等等,地球又隻有這麼一個月亮,人們對月亮感情很深,創出了月宮嫦娥等美麗故事,到了中秋節,“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共瞻仰”。況且古人是根據日、月的運行規律創出“易卦”的“一陰一陽之謂道”,是易理的根據。如果将月球炸毀,易道根基受損,将會造成無可估量的損失。
地軸早晚是會被人類設法搬正的,炸毀月球的辦法不好,是否可以另想辦法。回憶 1994 年 7 月在電視中見到過木慧撞擊的奇壯景觀,因而啟發了我的聯想,我倡儀——引小行星來撞擊地球。我想太空中小行星(或稱流星也可)較多,我們可以選擇一顆适量小行星,經過周密計算,引它從西方來向南極地帶撞擊,使地軸直立起來。如果一顆小行星力量不夠,可以選擇兩顆小行星先後兩次撞擊,以達到滿意的效果,既然地軸是被外力撞斜的,當然也能用外力撞直。現在外國人正積極研究如何将地軸搬正,我們中國人更能進行研究,因為我們有《易經》這個法寶。我希望廣大的易學界的師友們,用其哲理和科技原理來研究引小行星撞地球的設想,能成為我國易學界的一項共同建議,并推選出一位易家學者在建議上署名,代表中國向世界有關組織正式提出此建議,能夠備案存查。以此建議去影響世界科學家們,引發他們的共識,拟出可行方案來,加以精密計算與模拟試驗而後加以完整實施,盡量減少地球上的生物傷亡和人類文明成果的破壞!當然這不是馬上就能實施的問題,需要在科技的高度發展程度上,估計需要數百年或近千年,才能夢想成真 !
不過,我們應當清醒的看到,任何搬正地軸的設想,都會對地球上的生物和文明成果的破壞,都是非常慘重的。例如炸毀月球的設想,我猜他們可能是想用重力作用将地軸墜擺直立。月球土塊被吸入南太平洋後,水位猛烈上漲,沿洋各國海岸城市必然會被淹沒,洋中島嶼必然會沉沒。在其墜擺直立過程中整個地球都會震動,其震動力估計會在裡氏 12 級以上,對地球上的生物傷亡,房屋的倒塌,地表的變動,和對人類文明成果的破壞……等,都将是巨大的損失。如果是引小行星來撞地球,其損失程度會更大。因此我才想要用兩顆小行星來撞擊,目的是想緩解其撞擊力,先後兩次撞擊,盡力使地球的震動力,能在裡氏 12 級以下。以減少傷亡和破壞程度。其撞擊的結果,又不能使地軸過度偏傾或達不到直立程度,必須是恰好達到直立程度,這樣才能達到滿意的撞擊意義 !
反思上次 6500 萬年前被小行星撞歪地軸的行為是一次偶然現象,當時地球上的生物和人類沒有預料到有此毀滅,沒有采取預防措施,因而遭到毀損,生物幾乎滅絕。所以當時很茂密的森林被埋在地下成為現今的煤炭資源。現今我們發現在荒無人煙或水下的文明遺迹,有的可以媲美于現今的文明程度,令人無法解釋,便誤以為是外星人所遺留,其實是那次毀滅前的人類所為。可見那次撞震時的破壞性和滅絕性是很慘重的。現今的生物和人類是地球上第二次生物的演化和進步而來的,我們應當珍惜這第二次演化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将來計劃的引小行星來第二次撞擊地球時,要盡力減輕其震蕩損失,保存大部分生物和人類文明成果,不要再被滅絕,以避免地球上第三次生物的演化。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