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冒虛汗是怎麼回事?
前幾天,有位病人在談及病情時,提到自己以前身體一直不錯。但是從去年入冬開始,就特别容易出汗。而他這個汗,總是在家裡冒汗,而且是白天冒汗,基本什麼都沒做,但是就愛出汗。
一開始,家裡人就以為,可能是屋裡面溫度太高的原因導緻的。畢竟,暖氣開得大,而且房子也是向陽的。
但是,據病人家屬描述,屋裡的溫度還遠遠達不到,讓人大汗淋漓、時常出汗的地步。而且家屬還說,若是讓患者少穿點,患者還會覺得特别,隻能多穿一些。但家了衣服之後,隻要有走動,或是幹活,馬上就會冒汗。
在聽完患者描述後,就問對方最近有沒有感覺很乏力、不怎麼愛動彈,或是心慌,抑或是精神狀态不如從前之類的表現。
再得到患者的答複後,就簡單地寫下了一個配伍:煅牡蛎2錢(先煎半小時),黃芪2.5錢,麻黃根2錢,浮小麥3.5錢。水煎服,每日兩次。但也有個前提,那就是感冒的時候不能用,舌紅苔黃不能用,痰多咳嗽不能用,大便幹燥或是内有濕熱也不能用。
結果患者在服用後,身體在活動或是稍有勞作後就不那麼愛出虛汗了。等症狀在改善一段時間後,就需要停藥。日常再用點黃芪配點浮小麥泡水喝,慢慢調理。
其實,上述情況,在上了年紀的老年人身上比較多見。個人認為,這很有可能屬于氣虛自汗。也就是說,這類患者為脾肺氣虛,不能固攝肌表,所以汗流出來了。
而上面所提到的方法是出自記載于《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裡的牡蛎湯。這其中,黃芪可以益氣固表,另外的三味藥都是用來止汗的。用量可以說已經很輕了,這樣搭配,使得安全性比較高。
總的來說,當我們到了一定年紀後,忽然出現稍有勞作後特别愛出汗,容易感冒,身體感覺乏力,或者身體不動就容易出汗的現象,就一定要加以重視了。因為這類氣虛自汗若是任由它自行發展下去,往往就是陽虛自汗了。就是說,這類患者在多汗的同時還會有四肢不溫,腰膝酸軟疼痛,精神疲憊等陽虛的症狀出現。
在中醫臨床看來,其實很多的陽虛患者,大多都是由氣虛演化而來。可以說,氣虛,是陽虛的發展之基。氣虛自汗的人,體内之氣随着汗水流出來了,也就是所謂的“氣随津洩”。長此以往,就會影響到氣的溫煦功能,于是就形成了陽虛。氣冒虛汗,就是在偷走我們的陽氣,總這樣任由發展下去是不行的。
日常要怎樣化解氣虛自汗?
平時,我們可以用點黃芪和浮小麥代茶。比如黃芪用2錢,浮小麥用3錢,就可以。黃芪固表,浮小麥是止汗的多面手,還能補氣養陰。
下一篇
蒼白秤鈎風,主風濕骨痛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