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民間治病絕招之敷貼法大全

行之醫話 關注即送50本秘方驗方書籍。分享名老中醫的醫話醫案醫論選編,并分享百家秘方,千家妙方,十萬金方。科普中醫知識,讓中醫鑄就美好生活。 13篇原創内容 公衆号

(感冒、支氣管哮喘、胸痹、自汗、坐骨神經痛、痔瘡、肋軟骨炎、尋常疣、帶狀疱疹、妊娠嘔吐、宮頸糜爛、小兒疳積、小兒臍患、唇瘡)

  敷貼法又稱外敷法,是将藥物研為細末,并與各種不同的液體調制成糊狀制劑,敷貼于一定的穴位或患部,以治療疾病的方法。

  此法曆史悠久,遠在春秋戰國時期,敷貼法就已經出現。如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醫學文獻《五十二病方》中就載有用地膽等藥外敷“牡痔”;《内經》也有用”白酒和桂,以塗風中血脈”的記載。晉、唐以後,随着針灸學的迅速發展,一些醫家把外敷法和經絡孔穴的特殊功能結合起來應用,創造了穴位敷藥法,大大提高了臨床療效。到了明、清,穴位敷藥法有了進一步發展,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如明·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附方中,就有不少穴位敷貼藥療法,其中如吳萸貼足心治療口舌生瘡至今仍沿用;清·吳尚先廣泛搜集、整理前人外治法經驗,在《理瀹骈文》中載有外敷方藥近200首,涉及内、外、婦、兒、五官等科病證幾十個。50年代後,敷貼法發展迅速,醫藥工作者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如用芒硝、大蒜和大黃分别外貼阿是穴治療闌尾炎或炎性腫塊;用蓖麻子仁搗爛,敷頭頂部百會穴,治子宮下垂及脫肛等。與此同時,科研人員還不斷探索穴位敷貼的治病機理,使之更加完善。

  【操作方法】

  1.根據具體病情選用藥物,并将所用藥物研細,以醋或酒、菊花汁,銀花露,蔥、姜、韭、蒜等汁,或雞子清、油類調成糊劑備用。

  2.根據“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中病旁取”的原則,按經絡循行走向選擇穴位,然後敷藥。

  【主治病症】

  一、感冒

  1.椒香祛風膏(《中醫外治集要》) 胡椒15g,丁香9g,蔥白适量。前二味研末,入蔥白混搗如膏狀,取适量敷于大椎穴,膠布固定;另取藥膏塗于雙勞宮穴,合掌放于兩大腿内側,夾定,屈膝側卧,蓋被取汗,早晚各1次,每次45~60分鐘,連用2~3日或病愈為止。功能發散風寒。主治風寒感冒。

  2.地龍餅(《中醫外治法集要》) 鮮地龍10條,白糖适量,面粉适量。地龍入碗内,撒上白糖,片刻地龍體液外滲而死,人面粉和成膏,制成直徑為3厘米的藥餅2枚,分貼囟門和神阙穴處。每次貼4~6小時,每日2次,連貼2~3天。功能清熱解毒。主治風熱感冒。

  二、支氣管哮喘

  1.冬病夏治消喘膏(新醫學雜志1978;(5):28) 炙白芥子21g,元胡21g,甘遂12g,細辛12g。共研細末,裝塑料袋備用。每次用上藥l/3藥面,加生姜汁調成糊狀,分别攤在6塊直徑約5厘米的油紙或塑料布上,貼敷在肺俞、心俞、膈俞等穴,用膠布固定,一般貼4~6小時。如果貼後局部有燒灼感或疼痛,可提前取下,若溫熱舒适或微癢,可多貼幾小時,待藥幹燥後再取下。夏季入伏10天貼1次,即初伏、二伏、三伏各貼1次,共貼3次,連用3年。功能理氣化痰平喘。主治哮喘,無論發作期、緩解期均可使用。

  2.桑杏石芩膏(經驗方) 桑皮lOg,杏仁lOg,生石膏30g,黃芩lOg。共為細末、過篩,用涼開水調和制成直徑為2.5厘米的藥餅8個,分貼于華蓋、膻中、膈俞、肺俞穴,包紮固定,每次貼4~5小時,每日1次,連貼10日為1療程。功能宣肺清熱。主治熱哮證。

  三、胸痹

  桃仁栀子糊劑(中級醫刊1981 ;(4):19) 桃仁、栀子各12g,煉蜜30g。上2藥碾末,加煉蜜調成糊狀,攤敷在心前區處,攤敷面積約7×15cm,然後紗布敷蓋,初用時,每3日換1次;2次後,7日換1次,6次為1療程。功能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主治胸痹屬心血瘀阻者。

  四、自汗

  斂汗散(《穴位貼藥療法》) 五倍子、郁金各等份,蜂蜜适量。上2味藥物混合研成細末,加入蜂蜜調和成膏,取适量膏分别瘡、肋軟骨炎、尋常疣、帶狀疱疹、妊娠嘔吐、宮頸糜爛、小兒疳積、小兒臍患、唇瘡)

  敷貼法又稱外敷法,是将藥物研為細末,并與各種不同的液體調制成糊狀制劑,敷貼于一定的穴位或患部,以治療疾病的方法。

  此法曆史悠久,遠在春秋戰國時期,敷貼法就已經出現。如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醫學文獻《五十二病方》中就載有用地膽等藥外敷“牡痔”;《内經》也有用”白酒和桂,以塗風中血脈”的記載。晉、唐以後,随着針灸學的迅速發展,一些醫家把外敷法和經絡孔穴的特殊功能結合起來應用,創造了穴位敷藥法,大大提高了臨床療效。到了明、清,穴位敷藥法有了進一步發展,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如明·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附方中,就有不少穴位敷貼藥療法,其中如吳萸貼足心治療口舌生瘡至今仍沿用;清·吳尚先廣泛搜集、整理前人外治法經驗,在《理瀹骈文》中載有外敷方藥近200首,涉及内、外、婦、兒、五官等科病證幾十個。50年代後,敷貼法發展迅速,醫藥工作者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如用芒硝、大蒜和大黃分别外貼阿是穴治療闌尾炎或炎性腫塊;用蓖麻子仁搗爛,敷頭頂部百會穴,治子宮下垂及脫肛等。與此同時,科研人員還不斷探索穴位敷貼的治病機理,使之更加完善。

  【操作方法】

  1.根據具體病情選用藥物,并将所用藥物研細,以醋或酒、菊花汁,銀花露,蔥、姜、韭、蒜等汁,或雞子清、油類調成糊劑備用。

  2.根據“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中病旁取”的原則,按經絡循行走向選擇穴位,然後敷藥。

  【主治病症】

  一、感冒

  1.椒香祛風膏(《中醫外治集要》) 胡椒15g,丁香9g,蔥白适量。前二味研末,入蔥白混搗如膏狀,取适量敷于大椎穴,膠布固定;另取藥膏塗于雙勞宮穴,合掌放于兩大腿内側,夾定,屈過篩,以水調為糊狀,敷内關穴或敷臍,外用傷濕止痛膏固定。功能和胃止嘔。主治各型妊娠嘔吐。

  十一、宮頸糜爛

治糜靈(吉林中醫藥1982;(4):34) 兒茶、苦參、黃柏各25g,枯礬20g,冰片5g。共研細末,用時香油調糊狀,以帶線棉球敷患處,3日1次,10次1療程。功能燥濕殺蟲。主治各型宮頸糜爛。

  十二、小兒疳積

  1.疳積散(《中藥貼敷療法》) 桃仁、杏仁、生山栀各等份,曬幹研末,加冰片、樟腦少許貯藏備用。取藥末15~20g用雞蛋清調拌成糊狀,幹濕适宜,敷于雙側内關穴,然後用紗布包紮,不宜太緊,24小時後去之,2~3天1次。功能清熱消積。主治小兒疳積。

  2.消疳散(《中藥貼敷療法》) 生栀仁30粒,杏仁9g,白胡椒6g,雞蛋1個,(去黃)蔥頭7個,面粉1匙,丁香30粒。研為細末,用高粱酒燒,蛋清調勻,荷葉為托,貼敷兩足心。功能健脾消積。主治小兒疳積。

  3.肥兒膏(《中醫外治法類編》) 黃花、茯苓、白術、炙甘草、制厚樸,槟榔、山楂,麥芽、神曲、陳皮、益智仁、木香、砂仁、山藥、莪術、使君子、川楝肉、胡黃連、蕪荑各15go.麻油熬,黃丹收,朱砂3g攪,貼肚臍上。功能補脾消積。主治虛中有積,腫脹洩瀉。

  三、小兒臍息

  1.金黃膏(《醫宗金鑒》) 大黃、黃柏、姜黃、白芷各15g,南星、陳皮、蒼術、厚樸、甘草各5g,天花粉20g,共研細末,攪拌和勻,即為金黃散劑,然後以凡士林8/10、金黃散2/10的比例混合,調勻即成金黃膏。用藥前先以75%的酒精擦拭瘡周皮膚,然後用生理鹽水棉球将滲液揩拭幹淨,将金黃膏貼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5次為1療程。功能清熱燥濕,消腫止痛。主治臍瘡。

  2.頭發枯礬膏(《中醫藥物貼臍療法》) 頭發1團(燒炭存性),枯礬适量,蜂蜜适量。先将前2味藥混合研為細末,過篩後,以蜂蜜調和如膏備用。用時取藥膏适量,攤于一塊紗布棉墊上,以膏貼于患者臍突部位上,以硬闆輕輕往臍下壓之,然後用紗布束緊固定。功能收濕止癢。主治臍突。

  十四、唇瘡

  陸氏硇砂消炎膏(上海中醫雜志1989;(2):32) 硇砂、川軍、川柏、黃芩、東丹、雄黃、熟石膏。上藥适量,共研為末,以凡士林調末為膏藥,敷于瘡面。每日2次,直至腫痛消失。功能清熱消腫。主治唇上生瘡,紅腫疼痛。

  【注意事項】

  1.要選擇好适應證。

  2.敷藥時要使病人采取适當體位并固定藥物。

  3.随時觀察病人的反應,以決定去留。

  4.根據病人的年齡、體質或病情,确定敷藥的劑量及時間。

行之醫話昨日回顧:

老石更中醫男科: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