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有 6000 字
如果覺得頁面很長
那是因為留言很多
我把我們生命中,需要耗費時間去做的事情,按照長期反饋和短期反饋,分成四大類。
一種有意義的生活模式是什麼呢?是把最多的時間花在價值性活動上,兼顧成長性活動;同時盡可能減少填充性活動,避免規範性活動。
但現實中,我們最常見的則剛好相反:我們往往把時間都花在了規範性活動和填充性活動上,隻有很少的時間花在價值性活動上,至于成長性活動,則是反反複複、難以堅持。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因為:
大腦是偷懶的。因此,我們往往傾向于讓别人來告訴我們「我該做什麼」,而很少真正地去思考「我想做什麼」。
而這一點,正是造成生命意義感缺失的主要原因 —— 你會感到,你并沒有在為了自己而活。
因此,今天的文章,希望能給你一些啟發。
先聊聊第一象限的
價值性活動。
什麼是價值性活動呢?它指的是:那些跟我們的目标和意義感密切綁定,并且在做的過程中,能夠源源不斷為我們提供成就感、愉悅感和動力的事情。也就是我在 中提到的,要去追求和探索的「喜歡的事情」。
這些事情,是我們生命價值感的根源,也是我們幸福感的來源。
可以說,你把生命中多少時間花在它上面,你就會感覺到,你的生命在多大程度上是「有意義的」。
那麼,什麼樣的事情,才屬于價值性活動呢?
關于這一點,哲學中有兩種觀點。一種叫做客觀價值。這種觀點認為:隻有當你的行動能夠使得這整個世界整體上變得更好,為别人帶來正向的結果,你的行動才是有價值的。你的個人價值建立在社會整體的價值之上。
另一種觀點叫做主觀價值,它認為:價值是主觀的,個人價值并不一定要植根于社會價值。隻要是你覺得有價值的事情,那麼它就是有價值的。
我個人傾向于後者。也就是說:價值性活動并沒有那麼功利。隻要你在做一件事情的過程中,你能夠獲得動力,體驗到愉悅感,并且願意長期去做下去,那它就是有價值的。這種價值并不需要建立在「它有什麼用」的基礎上。
可能有朋友會問:按這麼說,看劇,看小說,玩遊戲,豈不也可以是「價值性活動」了?
其實不是的。判斷是否價值性活動,主要有兩個标準:
一個是長期反饋。也就是說,從長期來看,我們對它是否有一個明确的
目标,
我們的行動能夠幫助我們去實現這個目标。
另一個是短期反饋。亦即:當我們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們能否進入
心流狀态。
先講第一點。
為什麼如此強調目标感呢?原因很簡單:
目标是幫助我們對抗虛無主義和存在焦慮的最好方式,也是确認自身存在意義的最好方式。
我們偶然來到這個世界上,也終将必然地離開。而在中間這段過程中,并沒有任何一個規範,要求我們按照哪一種方式去生活,沒有一個任務要求我們必然去完成,更沒有一個超脫的存在,為我們的表現打分、評價 —— 這一點就導緻了
存在主義焦慮,
亦即「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如何對抗存在主義焦慮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為自己的一生去制定一個個階段性的目标,讓自己沿着目标行進。
這些目标是完全由你自己制定的,隻要契合你的過往和習性,是你發自内心所認同的就可以。個體并不活在任何規範裡面,而是要為自己制定規範。
舉個簡單的例子:
我喜歡看小說,于是我漫無目的一本本去看,看完一本就抛諸腦後,再看下一本。看完也沒有什麼東西留下。這是價值性活動嗎?不是。因為它沒有目标。
我喜歡看小說。現在我有一個目标,那就是整理一份「推理小說常見詭計大全」。于是我為了充實這份大全,一本接一本去看、思考、分析、記錄。這份大全最終做出來不一定發表,也不一定給任何人看,對社會可能沒有任何意義,單單隻是把它做出來就很開心。
在這種情況下,這就是一個價值性活動。
很多朋友常常問:我不知道我的目标是什麼、我不知道如何找到目标……但事實上,目标不是找到的,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你自己去思考和制定的。
一個最簡單的思路就是:想一想,在所有可能的活動和方向裡面,我喜歡什麼、擅長什麼,我如何才能留下一些痕迹,以證明我「來過」?
這些痕迹不一定需要「有用」,不一定需要對社會有正面價值,但是它們可以表明你的存在,是你确認自己主觀價值的根基。
當然,這并不意味着客觀價值就不重要,不是的。客觀價值同樣可以是主觀價值的一個重要來源。
換言之,這兩者其實并不沖突:能夠幫助這世界變得更好、對别人起到作用的事情,往往也能為我們帶來更大的反饋,同樣可以是一種重要的主觀價值。
所以我在很多文章裡都會提到:最好的方式是什麼?是把你生命的目标和意義,建立在一些更遠大的「事業」上面,去思考它們能夠幫到哪些人,能夠如何幫助你跟這個世界建立聯系,如何讓這個世界因為有了你而變得不太一樣。
這才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價值。
前
面是長期反饋和目标,接下來聊聊短期反饋。
關于短期反饋,特别重要的一點是:你要分清楚,一件事情,它所帶給你的,究竟是心流狀态,還是單純的「刺激獎賞」。
這兩者的共性是什麼呢?
沉浸。
當你處于這兩種狀态之中時,你會體驗到一種忘我的沉浸感 —— 你會忘記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很久;你會變得異常專注,不容易被外界所打擾;甚至,你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當下」,不會再常常分心到「過去」或「未來」……
這是一種非常舒服、非常美妙的狀态。
但兩者也有區别:當你從「刺激獎賞」裡恢複過來之後,你感到的是空虛和無聊;反過來,當你從心流狀态裡恢複過來,你體驗到的,是成就感、滿足感和激情。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别呢?原因在于:雖說這兩者的本質,都是獎賞回路的激活,但這種激活的來源是不同的。刺激獎賞是你被動地接收外在的刺激,通過刺激本身獲取獎賞;而心流狀态需要你主動動腦思考,克服一個個小的困難,
通過「動腦-克服障礙」這個過程來獲取獎賞。
打個比方,這兩者就像鍛煉和按摩。兩者都能讓你感到舒服,但按摩的效果隻是一時的,隻有鍛煉才能幫你增強體魄。
所以,我在很多文章裡都會強調一個觀點:快樂是有層級之分的,創造的快樂要比消費的快樂更高級。為什麼?就是因為:創造需要你主動去動腦,你的快樂來源于「動腦」這個過程;而消費不需要動腦,你的快樂來源于消費的對象本身。
一方面,動腦的過程,除了帶來短期反饋的愉悅感,你還可以收獲「做成了一件事情」的成就感和激情;但消費不會。消費就像加了糖的飲料,喝的時候覺得好喝,喝完就沒了,不會有任何餘味和感受。
另一方面,依賴于外物提供的對象所帶給你的愉悅感,始終是不穩定的 —— 你不可能保證一直都能體驗到同樣質量的産品。并且,由于消費會不斷拉高你的快樂阈值,那些曾經讓你覺得有趣的東西慢慢地都會變得無聊,你會需要「加大劑量」。那麼久而久之,你終将會對一切都感到無聊。
但反過來,
依賴于内在動腦過程的愉悅感,是可以遷移應用在一切事情上的。
當你養成了「通過動腦獲得樂趣」的習慣,那麼無論你面對的是什麼,是小說/遊戲/影視劇,還是生活中實際的問題,乃至于學習新領域、新技能……你都可以通過動腦來獲得快樂。
如同我在 中所說:思考,本身就是一種樂趣。
舉個例子:同樣是看電影。第一種情況,你什麼都不想,一口氣看下來,為裡面的劇情和人物緊張、擔心、放松……這是一種刺激獎賞,是一種很舒服的狀态。
第二種情況,同樣關注劇情和人物,但與此同時,一邊思考「劇情為什麼會這樣發展」「前面有沒有什麼伏筆」「這個人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行為」「這裡是不是導演的暗示」「這裡是否在緻敬哪些經典作品」……這樣走一遍下來,你獲得的快樂和愉悅感,不會比第一種情況少,反而會比前者更多元、更深刻。
很多朋友會問:生活中處處都要思考,不會覺得很累、很麻煩嗎?但事實上,一旦你習慣了這種做法,一旦你能夠從思考中獲得樂趣,你就不會覺得思考是一種麻煩了。
到了那個時候,你會覺得:一個東西,如果不能引起你的思考,那麼它簡直就是味同嚼蠟、毫無味道。
所以,如何讓自己進入心流狀态呢?一方面,是找到跟自己長期目标契合的事情,找到具備意願和動力的事情;另一方面,則是不斷在做的過程中為自己設定新的小目标,讓自己不要停留在重複成功經曆上面,而是不斷地突破過往的自己。
我在 中提到過一個觀點:喜歡來源于什麼?源于你的「專長」。有朋友問:這是不是說你喜歡的東西,就必須做得比别人好?如果你做得不夠好、很平庸,你就沒有資格去喜歡它?
不是的。這裡的專長,不是跟别人比較,而是跟自己比較。
也就是說:你喜歡的東西會滿足什麼特點呢?你在做它的過程中,會感到如魚得水、如臂使指,會感到自己不斷邁過一個又一個小的關卡,不斷産生一個又一個新問題又不斷解決,不斷把自己推到一個更高、更自如的狀态裡……你會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有收獲。
這個過程,跟比較、跟别人,沒有任何關系。
這才是我們要去追求的狀态。
聊完最核心的「價值性活動」,下面聊聊
「成長性活動」。
什麼是成長性活動呢?簡單來說,就是那些短期内無法獲得獎勵,但長期來看對我們又有幫助的事情。這些事情,往往都是讓我們「變得更好」所必備的活動,最常見的就是學習。
很多朋友在後台留言問我:如何才能堅持做缺乏短期反饋、但長期有益的事情?比如:健身,學英語,改掉不良習慣……
這些事情可能短期内見不到成效,那就很難會有成就感,該如何才能長期做下去呢?
其實也不難,我們可以拿
「動力-阻力」
模型來進行分析:要能夠長期做「成長性活動」,無非兩種途徑:要麼提高動力,要麼減少阻力。
如何提高動力?一個最關鍵的做法,就是把它跟「價值性活動」捆綁起來。
簡單來說:許多事情都有助于我們成長,對我們有益,那麼在這麼多事情裡面,我們為什麼選擇了這一些,而不是那一些?原因一定是因為:它們跟我們長遠的目标有關系,有助于我們去達成目标。
所以,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理清楚,你想堅持去做的「成長性活動」,跟你的「價值性活動」之間有什麼關系?前者可以如何幫助你更好地去做後者?
這也是我在 中講到「不要為了學習而學習」的原因。為了學習而學習,那這種自我提升其實是缺乏動力的,你很難真的堅持下來。
真正有用的是什麼呢?你先有一個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在這個過程中發現自己存在一些需求,再從需求出發去倒推「為了滿足需求,我要去學什麼」 —— 這才是一個有效的思路。
舉個簡單的例子:為什麼我會有動力去運動、鍛煉?并不是因為在運動中可以得到樂趣,而是因為:運動可以幫助我提升每一天的精力上限,讓我有更充沛的精力去學習、思考、寫作,産出更豐富的成果。這才是讓我能夠去運動的真正動力。
試着去描繪一個圖景:
試着去想象那個理想的自己,并将它跟現在這個不夠完美的自己對比,通過這種對比,來賦予自己不斷前進和行動的動力。
心理學上,把這種過多地關注短期回報,忽略長期回報的行為,稱為
「時間貼現」
(Time discounting)。為什麼人會有時間貼現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會下意識地把「未來的我」跟「現在的我」分開,認為未來的我是不确定的、模糊的、不重要的,因此才會更加重視眼前的回報。
所以,一旦你
把「未來的我」跟「現在的我」整合起來
,讓他們成為同一個人,你就會有更強的動力,可以抵禦住短期回報的誘惑。
這是動力的層面。
那麼阻力層面呢,也很簡單。要培養一個長期的習慣,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把它分解成最小化步驟,然後再添加到一個舊習慣的後面 —— 也就是我常常強調的「一……就……」。
比如:
一洗完澡出來就讀2頁書;
一洗漱完畢就做第二天的工作計劃;
早上一起床就聽5分鐘新聞;
……
一方面,把自己想要養成的長期習慣簡化,先從最小化的步驟做起,等到習慣了、适應了,再往上增加;另一方面,通過「一……就……」的方式,為這個習慣建立一個觸發器,讓自己無需刻意去想也能落實到每天的行動裡。
接下來,聊聊
「填充性活動」和「規範性活動」。
什麼是填充性活動呢?其實就是前面講到的「刺激獎賞」,比如娛樂、消遣、休閑……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打發時間」。
之所以用「填充」,是因為這些活動往往發生在碎片時間,用來填充其他活動之間的間隙。
這些活動,不是說要完全避免,事實上也不可能完全避免。我們可以做的,是盡量限制它的時間,并且更好地、更主動地把這些時間利用起來。
我自己的一個習慣是,會為一切娛樂消遣活動
設定一個時間邊界。
比如:手頭的事情告一段落,休息一下,我會給自己半小時,看看視頻、紀錄片,讀幾頁小說,看些不動腦子的東西。半小時到了,立刻停下,繼續下一段工作。
很多人可能會問:可是我一旦玩起來就很容易忘了時間,怎麼辦?
解決方式也很簡單:養成一個「平時多看時間」的習慣就可以了。拿我來說,我自己工作、學習、休息的時候,無論是對着電腦還是手機,我都會幾分鐘就看一下時間,估摸一下自己在這段時間裡做了什麼。
這已經成了一個非常自然、無需刻意的習慣,也強烈推薦大家嘗試一下。
一方面,這可以幫助你在進入沉浸狀态的時候,依然不會「忘記時間」;另一方面,這個習慣也可以幫助你對自己的效率和執行力有一個明确的判斷,知道自己做什麼事情大約需要多久,可以更精确地做好項目管理。
另一點,是平時
維護好一份清單
,當你進入碎片時間、不知道做什麼的時候,可以及時把這份清單拿出來用。
清單裡可以放一些什麼東西呢?我建議是放兩種東西:一是比較瑣碎的操作性事務;二是比較新鮮的探索性事務。用這兩者來代替掉原有的「填充性活動」。前者可能包括回郵件、回信息、整理文檔、整理日記,等等;後者可能包括試用新工具,諸如此類。
很多朋友問我,我為什麼有那麼多時間,可以折騰那麼多新工具?其實折騰這些工具壓根就不占用我真正工作的時間,因為我都是把消遣、娛樂、休閑的時間拿出來使用而已。
這是「填充性活動」。
那麼,什麼是「規範性活動」呢?
簡而言之,就是我們外界對我們的要求,那些我們「為别人而做」的事情。比如:
為了簽約反複跟客戶溝通、磨合、确認;
工作中機械重複、沒有價值的部分;
項目推進過程中各種冗長、低效的會議;
為了人情來往而不得不為之的迎來送往、交際應酬……
……
以及最常見的,基于大衆的慣常模式之上的,
「你應該做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給你貼标簽:
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應該穿什麼樣的衣服,買什麼樣的配飾,用什麼樣的品牌,吃什麼樣的食物,住什麼樣的房子,買什麼樣的車,參加什麼樣的活動,過什麼樣的生活方式……
這就是把我們層層困住的
「圈層規範」。
這部分事務,當然也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意義,但大多數時候,它們既不會給我們提供短期反饋,也不會提供長期反饋,它們提供的是
「懲罰」。
也就是:不這樣做,會有不好的後果。
所以,這部分事情,我們無法完全避免,但也要想辦法盡量去減少,不能讓它們占據過多我們生命中寶貴的時間。
一個比較有效的思維方式是:去尋求更好的「替代方式」。
我這樣做最根本的目的是什麼?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還有沒有别的方式可以達到?
比如:需要跟客戶和執行團隊來來回回反複溝通,那能否換個方式,大家坐在一起,一次性把問題講清楚、解決掉?
每次開會總要花很多時間,效果也不好,能不能把會議搬到線上,變同步為異步,讓大家可以清楚地表态和論述?
維護人際關系,與其花很多時間閑聊交際,不如花點心思挑個禮物,或者看能否互相幫個忙,這樣大家都有個人情,也省時間……
諸如此類。
另一點,就是要知道:我是什麼樣的人,是由我定義的,而不是由任何一個外界所定義的。不管這個外界是家人,朋友,同事,還是媒體,輿論,廣告……它們都沒有辦法決定你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們也許沒有辦法完全跳脫「圈層規範」,但掙脫這種規範的束縛,讓自己得到更高的自由度,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才是找到生命意義感的關鍵路徑。
記住:
「要我做」把你變成别人,「我要做」才能讓你成為自己。
最後,簡單總結一下。
如何讓生命更有意義?
首先,你要給自己做一個診斷,判斷自己每天做的事情,分别如何歸入這四種活動。
然後:
價值性活動:集中精力去做,為自己設定目标、尋求心流效應。
成長性活動:把它跟價值性活動捆綁起來,通過願景和最小化步驟提供動力;
填充性活動:盡量限制時間,變被動接收為主動探索;
規範性活動:尋求替代方式,明了「我之為我」,跳出圈層規範束縛。
—— 閑聊時刻 ——
1)可能有朋友會問:那工作算哪一種呢?
這要看你對工作的定位和理解。如果你現在做的就是你喜歡的事情,是你想投身進去的事業,那非常幸運,這就是價值性活動。
如果你的工作跟你的事業并不完全重合,但是能夠為你提供經驗、成長和機會,那就是成長性活動。
如果以上兩者都不是,你隻是為了收入在上班,完成領導的要求,那就是規範性活動。
不妨給自己診斷一下。
2)你是否已經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性活動」,也就是你的目标和事業?
如果是的話,不妨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