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季,不少中老年人為皮膚瘙癢症所困擾。患者最初一處瘙癢,繼而發展到肢體大部或全身,刺癢難忍,常因搔抓引起皮膚丘疹,進而抓破皮膚,形成丘痂,夜間瘙癢尤甚,常導緻夜不能寐,痛苦不堪。中醫認為,皮膚瘙癢症多因素體不足,陰血虧損,又感風邪,郁于皮膚腠理,邪正交争,邪盛正衰,則出現全身皮膚瘙癢不适。治宜活血涼血,清熱燥濕,疏風止癢。
中藥方
一、青風藤15克,水煎分早、晚兩次服,每日1劑。同時,可用青風藤30克,加水1000毫升,水煎後用溫液洗患處,每日1至2次。一般用藥1至2劑可愈。
二、黃芪、白蒺藜、丹參各20克,生地、當歸、赤芍、金銀花、大青葉、白鮮皮、地膚子各12克,白術、野菊花、防風、甘草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一般服藥3至6劑可獲痊愈。
三、生地30克,白鮮皮、玄參、苦參、金銀花、連翹各15克,地膚子、牡丹皮、赤芍各12克,紫草、荊芥、防風各10克,升麻、薄荷、生甘草各6克,蟬蛻3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藥渣再加水煎湯反複擦洗患處。一般用藥2劑可愈。
四、夜交藤、蒼耳子、白蒺藜各100克,白鮮皮、蛇床子各50克,蟬蛻20克。煎水熏洗,每天3次,每次20至30分鐘,每日1劑。一般用藥3至4劑可愈。
五、紅花、桃仁、杏仁、生栀子、荊芥、地膚子各10克。共研細末備用。每次用藥末10克,以蜂蜜調膏敷臍部,膠布固定。每天換藥一次,5天為1療程。一般連用2至3療程可愈。
六、百部、土槿皮、當歸各10克,加入高度白酒浸泡,以沒過藥物兩橫指為度,浸泡7天後,用藥液塗擦患處,每日塗藥2次,直至痊愈。
七、蛇床子、地膚子各30克,蒼耳子20克,苦參、白鮮皮各15克,防風、蟬蛻各10克。水煎外洗,每日1至2次,每次20至30分鐘,每日1劑。一般用藥3劑症狀減輕,10劑痊愈。
藥膳方
一、綠豆100克,薏苡仁50克,加适量水同煮至爛熟,加适量白糖調勻服食,隔天1次,連續服食7天。适用于濕熱壅盛型皮膚瘙癢症。
二、蒼耳草20克,洗淨切碎,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燒開後,轉文火煮10至15分鐘,去渣留汁,再将粳米100克與蒼耳草汁同入鍋煮粥至爛熟,每日1次,做早餐食用。有清熱、祛風、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血熱風盛之皮膚瘙癢症。
三、泥鳅30克,紅棗15克,共入鍋煎湯,熟後加鹽少許調味,每日1劑,連用10天。有補血養肝作用,适用于血虛風燥之皮膚瘙癢症。
四、高粱米1000克,桃仁100克(也可按10比1搭配),煮粥,每日2次食用。一般半月後症狀可減輕,1至2個月可獲痊愈。适用于糖尿病并發皮膚瘙癢症屬血燥者。
五、糯米60克,生姜6克,入砂鍋煮沸,再放入蔥白7克,待粥熟時加入米醋10毫升,稍煮即可。每日早餐食用。有發散風寒作用,适用于風寒束表之皮膚瘙癢症。
注意事項:患者要多飲水,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及魚腥蝦蟹等物,忌飲酒及咖啡;居室不可太幹燥,并适當塗抹油脂類護膚膏;避免搔抓患處;内衣應選擇寬松柔軟的棉織品,不要穿毛織物或化纖品;同時提高對外界氣溫變化的适應能力。插圖馮晨清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