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月,公會齊侯、鄭伯伐許。庚辰,傅于許。颍考叔取鄭伯之旗蝥(máo)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瑕(xiá)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huī)而呼曰:“君登矣!”鄭師畢登。
1、傅:靠近,逼近; 2、蝥弧:一種旗幟的名稱; 3、颠:倒下; 4、周麾:向四周揮舞旗幟。麾,通“揮”; 5、畢:全部。
[譯文] 魯隐公十一年秋天七月,魯隐公會合齊侯、鄭伯讨伐許國。初一日,三個國家的軍隊逼近許國城下。颍考叔舉着鄭國的蝥弧旗,首先登上了城牆,子都(鄭大夫,公孫阏)從下面射他,颍考叔墜亡。瑕叔盈又舉起蝥弧爬上城牆,揮舞旗幟并呼喊道:“我們國君登城啦!”鄭國的軍隊全部登上城牆。
壬午,遂入許。許莊公奔衛。齊侯以許讓公。公曰:“君謂許不共(gōng),故從君讨之。許既伏其罪矣。雖君有命,寡人弗敢與(yù)聞。”乃與鄭人。
1、不共:不法,指違反法度。一說不供,指不供給貢賦; 2、與聞:參與此事。指接收許國土地; 3、與:給予。
[譯文] 初三日,便攻入許國。許莊公逃到衛國去了。齊侯要把許國讓給魯隐公。魯隐公說:“您說許國不交納貢物,又不履行諸侯的職責,所以跟随您讨伐它。現在許國已經受到應有的懲罰了,即使您有命令,我也不敢參與這事的。”于是就把許國給了鄭莊公。
鄭伯使許大夫百裡奉許叔以居許東偏,曰:“天禍許國,鬼神實不逞(chěng)于許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gōng)億,其敢以許自為功乎?
1、許叔:許莊公的弟弟,即後來的許穆公; 2、偏:邊境地區; 3、不逞:不滿,不快意; 4、假手:借手,指借助于; 5、一二父兄:指少數同姓臣子; 6、共億:相安無事。億:安。
[譯文] 鄭莊公讓許國大夫百裡侍奉許莊公的弟弟許叔住在許國的東部邊邑,對他說:“上天降禍給許國,鬼神也不滿意許國的國君,所以借我的手來懲罰他,我有少數的幾個同姓臣子,尚且不能相安無事,哪裡還敢把許國的事情也攬來料理呢?
寡人有弟,不能和協,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其況能久有許乎?吾子其奉許叔以撫柔此民也,吾将使獲也佐吾子。
1、弟:指共叔段; 2、和協:和諧,團結; 3、糊其口:指寄食; 4、獲:指公孫獲,鄭國大夫; 5、佐:輔佐。
[譯文] 我有個弟弟(共叔段),還不能和睦相處,緻使他到處流浪,在四方奔走寄食,又怎麼能長久占有許國呢?你侍奉許叔安撫這裡的百姓,我将派公孫獲來幫助你。
若寡人得沒(mò)于地,天其以禮悔禍于許,無甯(nìng)茲許公複奉其社稷。唯我鄭國之有請谒(yè)焉,如舊昏媾(gòu),其能降以相從也。無滋他族實逼處此,以與我鄭國争此土也。
1、得沒于地:得以埋骨于地下; 2、悔禍:對降禍(給許國)表示悔恨; 3、無甯茲:無甯,甯可。茲,使,讓; 4、請谒:請求。谒,告; 5、降以相從:表示屈就、俯允; 6、無滋:不要使。滋,同茲,使。
[譯文] 如果我能得到善終而長眠于地下,上天施恩,懊悔如今對許國的降禍,難道許公就不能再來掌管他的國家?隻是我們鄭國請求時,希望相親相近像老親家一樣,能屈尊降貴答應我們。千萬不要助長他族的勢力,使他族逼近、居住在這裡,來和我鄭國争奪這地方。
吾子孫其覆亡之不暇,而況能禋(yīn)祀許乎?寡人之使吾子處此,不惟許國之為(wèi),亦聊以固吾圉(yǔ)也。”
1、禋祀:古代祭祀天神的禮儀。先燒柴生煙,再在柴上放牲畜和玉帛焚燒; 2、聊:姑且; 3、圉:邊疆。
譯文] 如果那樣,我的子孫連自己挽救鄭國自己的危亡都無暇照顧,又怎能祭祀許國的山川呢?我之所以讓你住在這裡,不單是為許國着想,也借以鞏固我們鄭國的邊防啊。”
乃使公孫獲處許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賄,無置于許。我死,乃亟(jí)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孫日失其序。夫許,大(tài)嶽之胤(yìn)也。天而既厭周德矣,吾其能與許争乎?”
1、而:通“爾”,你,你的; 2、财賄:财物; 3、亟:通“急”,急速; 4、先君:指鄭武公; 5、卑:衰微; 6、大嶽:相傳堯舜時代四方部落的首領; 7、胤:後代。
[譯文] 于是又派公孫獲駐紮在許國西部邊境,對他說:“凡是你的器物錢财,不要放在許國。我死了,你就馬上離開許國!先君是新近在這裡建成都邑,眼看周王室的地位權力一天天衰微,周的子孫也一天天的失掉自己的世系次序。許國是太嶽後代。上天既然厭棄周朝的氣運了,我們是周的子孫,怎麼能和許國相争呢?”。
君子謂:鄭莊公于是乎有禮。禮,經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後嗣者也。許,無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duó)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相(xiàng)時而動,無累後人,可謂知禮矣。
1、後嗣:指後代; 2、無刑:不執行禮法; 3、舍:指放過,赦免; 4、累:連累,使受害。
[譯文]君子認為:鄭莊公在這件事上是符合禮制的。禮制,是可以治理國家,穩定政權,使人民尊卑有序,并有利于後世子孫的。許國不守法度就去讨伐它,伏罪了就寬恕它,度量自己的德行去處理問題,估量自己的實力去行事,看清形勢而後行動,不連累後人,可以說是知禮了。
《鄭莊公戒饬(chì)守臣》全文:
秋七月,公會齊侯、鄭伯伐許。庚辰,傅于許。颍考叔取鄭伯之旗蝥(máo)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瑕(xiá)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huī)而呼曰:“君登矣!”鄭師畢登。壬午,遂入許。許莊公奔衛。齊侯以許讓公。公曰:“君謂許不共(gōng),故從君讨之。許既伏其罪矣。雖君有命,寡人弗敢與(yù)聞。”乃與鄭人。
鄭伯使許大夫百裡奉許叔以居許東偏,曰:“天禍許國,鬼神實不逞(chěng)于許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gōng)億,其敢以許自為功乎?
寡人有弟,不能和協,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其況能久有許乎?吾子其奉許叔以撫柔此民也,吾将使獲也佐吾子。
若寡人得沒(mò)于地,天其以禮悔禍于許,無甯(nìng)茲許公複奉其社稷。唯我鄭國之有請谒(yè)焉,如舊昏媾(gòu),其能降以相從也。無滋他族實逼處此,以與我鄭國争此土也。
吾子孫其覆亡之不暇,而況能禋(yīn)祀許乎?寡人之使吾子處此,不惟許國之為(wèi),亦聊以固吾圉(yǔ)也。”
乃使公孫獲處許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賄,無置于許。我死,乃亟(jí)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孫日失其序。夫許,大(tài)嶽之胤(yìn)也。天而既厭周德矣,吾其能與許争乎?”
君子謂:鄭莊公于是乎有禮。禮,經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後嗣者也。許,無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duó)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相(xiàng)時而動,無累後人,可謂知禮矣。
涉及人物:
1、公:指魯隐公,名息,一作息姑,魯國第十四代國君,公元前722~前712年在位,計11年。隐,是谥号。惠公死時太子允還年幼,于是隐公代掌國君之位,後為桓公所弑。
2、鄭莊公: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01年,姬姓,鄭氏,名寤生,鄭武公之子,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被稱為“春秋三小霸”之首,是鄭國第三位國君,公元前743年至公元前701年在位。
3、齊侯:指齊僖公, 姜姓,名祿甫,齊前莊公之子,春秋時期齊國國君,公元前731年至公元前698年在位,春秋三小霸之一。
4、許: 姜姓諸侯國。始祖為許文叔,為太嶽之嗣。 許氏與齊氏由同一個祖先,都是上古四嶽之一伯夷之後。鄭莊公以許國不聽周天子号令為由,約齊國、魯國聯合攻打許國。
5、子都:鄭國大夫公孫阏(音鄂)。鄭國軍隊出發前,鄭莊公在宗廟分發軍械,公孫阏同颍考叔為争戰車而互不相讓,公孫對颍考叔懷恨在心。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