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高氏起源

一、來源有四

1、出自姜姓。相傳炎帝神農氏因居住在姜水,所以以姜為姓。炎帝17世孫姜伯夷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呂侯,子孫因此亦以呂為氏。呂侯伯夷第37代孫姜尚,即姜太公,又稱呂尚、呂望,輔佐周文王、武王滅商立周,受封于齊國。齊國傳至太公8世孫文公姜赤,文公次子受封于高邑,稱公子高。依照周朝貴族禮儀,其孫傒取祖名為氏,為高傒。高傒在齊國為上卿時,迎立公子小白為君,就是齊桓公。高傒成為著名的渤海高氏的始祖。高傒7世孫高止在齊國遭到公孫竈、公孫趸排擠,出齊奔燕。高止9世孫高量為宋國司徒,高量10世孫高洪為東漢渤海郡守。渤海高氏由此發轫,繁衍不息,成為當今高姓族群中最龐大的一支。高洪的一支後裔高瞻創立了漁陽高氏、遼東高 氏, 另一支後裔高悝創立了廣陵高氏。渤海高氏的後人高伯祥又創立了京兆高氏。高氏五大望族有四支出自渤海高氏。因此,當今高氏子孫多數為渤海高氏後裔。

2、以王父字為氏。齊惠公姜元的有一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孫強取祖字為氏,名高強,其後為高氏。齊惠公為齊桓公之子。

3、出自他族或他姓改姓。如魏時,鮮卑族有樓氏,後改高氏。十六國時,後燕皇帝慕容雲自稱為高陽氏後裔,遂改姓高,稱高雲,其後裔有改複姓為單姓,稱高氏。高麗羽真氏,後有改高氏的。南北朝時,先後有元氏和徐氏改姓為高氏。北齊文宣帝姓高名祥,當時有元景安、元文遙本鮮卑族,随漢姓元,因有功于北齊,高洋賜他們"高"姓;又北齊時重臣,高隆之,本姓徐,因其父與高歡交厚,遂改為高氏。

4、以"高"字開頭的兩個字的複姓,後有改單姓"高"為氏。譬如:高車氏、高堂氏、高陽氏、高陵氏等。

二、遷徙分布

高氏的發源地雖說在今河南省境内,但自春秋以後的高姓卻大都出自齊魯之地。戰國或秦時,高氏已自山東遷入今河北、遼甯省境。東漢時,有渤海郡太守高洪定居渤海蓨(今河北省景縣)。南北朝時,有渤海郡人高歡(高歡在北魏時曾在今内蒙古包頭市固陽縣白靈淖鄉補蔔代村,舊時為古懷朔鎮),曾在北魏執魏政達16年之久,死後,其子高洋便代東魏稱帝,為北齊。京兆高氏又與北齊同祖,初居文安(今屬河北),後遷徙到京兆。吳丹陽太守高瑞,初居廣陵,其後遷至秣陵(今屬江蘇)。高氏大批南遷始于西晉末年"永嘉之亂"時。唐初,有高氏随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辟漳州。唐僖宗時,有高鋼(河南高氏)因避"黃巢之亂"南遷入閩,為高姓入閩後的始祖。在漢末時,又有一支高氏由隴西(今屬甘肅)南遷至滇中(今屬雲南),後成為白蠻大姓。宋紹聖元年間,高升太奪取大理段氏政權,自立為王,稱大中國。傳子高太明,于聖紹三年,又将王位還給段氏,仍封為中國公,世為大理宰相,控制大理國政權,被稱為高國主。其後裔曆經元、明、清數代均為雲南土司。中國曆史上,高姓稱帝王者14人,曾建立北齊、燕、荊南等政權。

三、郡望堂号

[郡望]

渤海郡:西漢時置郡。此支高氏,其開基始祖為東漢太守渤海太守高洪。

漁陽郡:戰國燕将秦開擊退東胡後置郡。以漁水之陽得名。高隐、高瞻之後。

廣陵郡:漢時置。此支高氏,為吳丹陽太守高瑞曾孫高悝之後。

河南郡:漢時改秦三川郡置郡。此支高氏,為鮮卑族高氏之後開基。

遼東郡:戰國燕将秦開擊退東胡所建郡。高瞻之後。

[堂号]

"厚餘堂":孔子弟子高柴,做費城宰(今之縣長)。孔子評他:"柴也愚"。朱熹注"愚是知不足而後知有餘"。《詞海》:愚,純樸也。

"渤海堂":唐朝時高固、高崇文都被封為渤海郡王;北齊高歡被封為渤海王。

高姓堂号還有"漁陽堂"、"遼東堂"、"廣陵堂"、"河南堂"、"有繼堂"、"供侯堂"等

四、古代曆史名人

高漸離:戰國末年時燕人,擅長擊築,燕太子丹派荊轲謀刺秦王政(即秦始皇),到易水送行,他擊築,荊轲和歌。後因在築内暗藏鉛塊撲擊秦始皇,不中被殺。

高适:唐朝詩人,與岑參齊名,并稱為"高岑"。其"邊塞詩"以描寫邊塞風光、士兵生活、人民疾苦為内容。代表作有《燕歌行》。

高汝砺:金右丞相,封壽國公。現山西省應縣人。曾對紙鈔的推行和發展起到一定作用。對金國的政治和經濟的發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為人正直。

高克恭(1248—1310),元代畫家,字彥敬,号房山,其先回鹘(維吾爾族),籍貫大同(今屬山西),居于燕京(今北京市),晚年寓錢塘(今浙江杭州)。官至刑部尚書。 善書畫, 《雲橫秀嶺》、《墨竹石坡》為其代表作。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