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幸福來敲門》是在2006年由意大利導演加布裡埃萊·穆奇諾執導,威爾史密斯主演的劇情片,講述了1980年代落魄的醫療器械推銷員克裡斯·加德納因糟糕的經濟狀況失去了妻子,迫使自己和兒子相依為命,後來機緣巧合之下争取到了股票交易員的實習機會。雖然轉正的成功率極低,但他仍憑借自己的努力克服種種磨難成功正式入職,重新獲得幸福的故事。
角色:主角克裡斯·加德納是個沒什麼文化的醫療物資推銷員,但這個工作很難養活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于是他便有了轉行的念頭。最終,憑借自己的努力,他成為了一名股票經紀人,重獲幸福。在劇中,他聰慧,能夠快速還原魔方;他堅定,不顧妻子的反對決定改行;他樂觀堅強,能夠在缺錢到隻能睡火車站廁所的時候繼續追逐他的夢想;他機智幽默,能在穿着破爛的上衣面試時通過玩笑搏得老闆的喜悅;同時他還是個好父親,能夠在人生最困難的時刻依舊無微不至的照顧、鼓勵他的孩子。他象征着當時美國身處中下層并渴望着通過自己的努力向更高的階級發展的人們,以及每一個有夢想的年輕人。
叙事:這部電影以主人公加德納的視角來叙述,表現力很強,使觀衆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全片的叙述也圍繞着“”這個“故意”拼錯的單詞展開,主人公的原話是這樣說的: “There isn’t a y(why) in , it’s an I.”這句話的寓意可謂是貫穿了全片,反映了影片對幸福的理解——真正的對幸福的追求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幸福是靠自己的努力而争取來的。
價值觀:整部電影反映的是加德納這個黑人青年對美國夢的追逐,反映了努力奮鬥終會獲得幸福的價值觀。影片一開始就出現了《獨立宣言》的原文,而追求“美國夢”就是追求個人幸福,通向幸福的道路是艱難的。主人公加德納始終為追求幸福而努力奮鬥着,這種努力占去了電影的大部分内容,是導演想要重點表現的濃墨重彩的一筆。影片中克裡斯和兒子的對話很多,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 “Don’t ever let tell you that you can’t do , not even me. You got a dream, you gotta it.” 這句話充分表明了加德納要求兒子獨立的決心和對夢想的堅持,從而成為所有對話的最大亮點和整部電影的主旨句。加德納雖然生活在最底層,交不起房租,找工作四處碰壁,但是面對不幸所表現出的樂觀心态和進取精神卻征服了所有人。當它對妻子說自己去要去試一試做股票經紀人時,妻子嘲笑他你為什麼不去做宇航員,這種嘲笑沒有使他退縮;他去經紀人公司應聘,為了得到面試機會堅持一個月天天去到門口等;應聘成功後要進行6個月的培訓,這期間沒有一分錢的報酬,同時他還要照看兒子……面對許許多多的困難,他能做的就是不斷奮鬥,從不放棄。為了抓住機會他拼命奔跑,跑着去公司,跑着去接孩子,跑着去為上司倒咖啡、拿甜甜圈。即使跑丢了一隻鞋子,當同事問他怎麼穿一隻鞋時,他還能微笑着說“謝謝提醒”。有了堅持和樂觀,加德納最後成功當上了一名正式的股票經紀人。憑着自己努力,他終于敲開了幸福的門。
鏡頭:這個鏡頭截取于影片第86分鐘。當時主角加德納因為破産無家可歸,帶着孩子四處流浪,終于找到一處免費的公會教堂。在這個排滿流浪漢們的教堂前,一輛豪華敞篷轎車正在飛速駛過,乘客們個個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顯得十分幸福,與當時處于人生最低谷階段的加德納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此鏡頭通過對路人的細緻刻畫突出了當時加德納生活處境的慘狀,同時也象征着他一直想要追求的幸福生活。
其次,第二個鏡頭截取于影片第106分鐘。加德納這時剛剛收到了自己正式被股票經紀公司錄取的消息,喜極而泣,而這個鏡頭正是他從大廈離開走在街上的場景,身邊被人群包圍着。這裡導演刻意将路人們的輪廓虛化,象征着加德納是在20個候選人中最出色的那一個,進一步凸顯出加德納的實力強大、意志的堅定,以及他成功之後的喜悅。
聲音:在教堂裡,有一段插曲 “lord do not move the ” 是一首著名的黑人福音歌,有着豐富的布魯斯元素,帶有着一絲憂傷憂郁之感。其中的一句歌詞 “Lord, don’t move that , give me the to climb it.” 可以看出在這憂郁的感情基調裡,人們在困難時期想要将希望寄托于上帝,凸顯出他們的無奈與無助。由于教堂内擠滿了無家可歸的人們一同虔誠地祈禱,使主角加德納有了一絲歸屬感,有了向前繼續奮鬥的動力,同時也烘托出來當時教堂内陰郁卻又同時充滿着希望的氛圍。
表演:主演威爾·史密斯通過這部影片用精湛的演技征服了大量觀衆,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提名。這一幕節選于加德納得知自己被正式錄取的場景,展現出了威爾·史密斯精湛的演技。這一瞬,加德納的心中可謂是百感交集。從演員的表情看出,他的内心是十分激動的,但是卻将這股喜悅壓了下來。從他微微泛紅的眼眶不難看出在曆經了各種磨難之後終于獲得成功幸福,更多的是内心的釋然。但是,他卻沒有将全部的情感釋放出來,他對嘴巴的控制使加德納不失嚴肅,畢竟是面對一着衆領導們這樣莊嚴的場合。同時,這種複雜的喜悅對加德納來說也是無處釋放的——因為隻有他自己知道,為了這一刻他付出了多少。以上這些複雜的情感被威爾·史密斯高超的演技,用面部表情表現得淋漓精緻,充分诠釋了當幸福來敲門那一刻的喜悅。
除此之外,威爾史密斯還演過另一部傳記勵志片《拳王阿裡》,于其中飾演阿裡。電影講述了在越戰時期反抗權威的阿裡靠着堅韌的意志向拳王的挑戰以及成為了反戰運動的精神領袖的勵志故事。這個鏡頭節選于這部影片的最後一幕,34歲高齡的阿裡在逆轉擊敗了傳奇拳王喬治·福爾曼露出的表情。這一瞬,威爾·史密斯終于是看着倒下的對手,笑了出來。這種略帶疲憊滄桑的笑是他壓抑了許久之後,在經曆了被剝削等一系列負面事件後,他的以重回賽場的喜悅,同時也富有一絲輕微的挑釁意味,像是在和曾經為了将他關進監獄而不斷懲罰他的政府們以最輕描淡寫的方式宣洩出内心最真實的情感。
其實,威爾·史密斯還出演過一部風格完全不同的電影——2004年上映的科幻片《機械公敵》,講述了人與機器人相處的一系列故事。這一幕是主角史普納在向科學家卡爾文講述自己與機器人的過去的場景。這裡史普納回憶起一次和小女孩同時落水而他由于有着更高的獲救概率被機器人救活,而那個小女孩卻因此在水中喪命。從威爾·史密斯的眼睛和嘴巴可以看出,他充滿着悔恨、憤怒。他後悔自己當時還活着,耽誤了小女孩的生命。同時,他的眼神中也充滿了憤怒,用他的原話來說,“11%不值得救嗎?這一點人類就明白。機器人的内心是空的,隻有燈和發條。”這一句也表達出了整部電影對機器人的反面看法,與之後機器人的反叛是相呼應的。這裡威爾·史密斯用高超的演技,通過他複雜的面部表情,抒發了自己對女孩的惋惜之感以及對機器人這一冷血發明的憤慨,真情實感引發了觀衆們的共鳴。
導演:《當幸福來敲門》這部影片的導演加布裡爾·穆奇諾是個意大利人,風格更加偏向于注重個人情感和日常生活以及感悟,其中以家庭題材的電影較多,而《當幸福來敲門》便是這一系列的代表作。導演将自己最擅長的探讨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和父子的主題延伸到了這部電影美國底層社會的描寫中。全片中導演對家庭的刻畫極為細緻,從加德納和妻子的矛盾,到對兒子無微不至的照顧,都使我感到身臨其境。不論是從加德納在兒子打籃球時對他的鼓勵,還是在無家可歸時加德納通過善意的謊言“引誘”兒子和自己睡在火車站的廁所裡,導演都通過對家庭情感的細緻刻畫表達出來人物内心在這些特殊場景的真實感受,從而引發觀衆共鳴與思考。而在另一部電影《七磅》中,同樣是對主角與自己的潛在家人艾米麗的極緻感情刻畫,使整個故事的情感更加豐富。穆奇諾在此片中通過一系列對男女主微妙的情感變化,在增加故事真實性的同時也使人物形象更加飽滿,以此也構造出了相對美好的一個結局。除此之外,穆奇諾的另一部電影《情留腦海》中也充滿了導演所擅長的豐富的家庭元素。在這部影片中,導演通過西爾維奧與家庭的一次次矛盾沖突,生動地表現出了他心裡的複雜轉變過程。同時,穆奇諾又通過對其他角色的感情描寫,例如從失戀陰影走出來的哥哥大西爾維奧,交到了男朋友的妹妹,找到自我的好朋友邦茲等等,通過這一系列細緻的感情刻畫呈現出積極理想的生活狀态。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