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 > 正文

再訪松陽:你好,千幢老屋理想的慢生活

松陽古有詩意。

松陰溪認真收集了山巒中的每一縷涓涓細流,在松陽全境奔騰成一種壯闊,并攜帶着茶的微澀與竹的清洌彙入八百裡瓯江。

松陰溪孕育了麗水九縣市中最早的建制縣,曆代以來,文人墨客徜徉于松陰溪,或載酒揚帆,或擊節高歌。唐代詩人王維寫下“按節下松陽,清江響铙吹”;宋代文人沈晦晚年隐居松陽,在松風濤鳴中,“朝弋林中禽,暮釣溪上魚”,并以“惟此桃花源,四塞無他虞”贊歎松陽全境高低錯落的、覆滿郁郁植被的山巒對于隐于其中之村落的淳樸鄉居生活的庇佑;宋代四大女詞人之一的張玉娘生于斯長于斯,以一部《蘭雪集》傳世。她寫“憑樓試看春何處,簾卷空青淡煙雨,竹将翠影畫屏紗,風約亂紅依繡戶”,在松陽寂寂空山、淡淡煙雨中安放婉轉心事……

再訪松陽:你好,千幢老屋理想的慢生活

四月上旬,由《十月》雜志社和中共松陽縣委、松陽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屆“詩詠共富,古韻茶香”詩人寫松陽文化采風活動在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舉辦。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巍,《十月》雜志社主編陳東捷與胡弦、藍野、龔學敏、谷禾、張于榮、池淩雲、李南、沈葦等近20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詩人一起走訪了松陽境内的古民居、古村落,詩人們以目之所及的自然、人文景觀為題,進行詩歌創作。

一觞一詠,亦足以暢叙幽情。詩人們與古代的文人墨客們潛入同一時空,行吟歌詠,留下生生不息的文化印記。

再訪松陽:你好,千幢老屋理想的慢生活

香樟、古松:你松陽漫遊的地望

松陽75個古村落星羅棋布,靜谧古老,它們掩映在松陽縣城四周的山巒中,也隐藏于時間深處。

一切看似牢不可摧的都破碎了。而惟有那些頑強生長的、也從村民的一次次恻隐之心和種種自然災禍中劫後餘生的樹,成為村莊曾存在、曾興盛的最為堅固的證據。

就從三都鄉楊家堂村口的那棵有五百歲樹齡的樟樹看起吧。

樟樹下,老農牽過來他的牛,懷抱着初生第四天的牛犢,走向自然深處。

再訪松陽:你好,千幢老屋理想的慢生活

古樟樹、農人與老牛一起入詩,詩人們為此寫下:“明朝的古樟樹,年輕的葉子下緩緩走來蓑笠翁和老黃牛。仿佛在楊家堂的同一個下午/寫詩的少女經過民國的苦槠/又環抱一棵清朝的馬尾松——在松陽的最深處。”(葉申仕);“五百歲的香樟,新移民的香榧/罹癌後活下來的參天古松/都是你松陽漫遊的地望”(沈葦);“就這樣,一臉安甯的農夫/一手抱着小牛犢,一手牽着老牛,為了衆人心中不朽的圖景/他們邁着無物可以替代的小碎步,在古樹的綠蔭下走過。所有我們珍愛的事物,大地失落的/熱情,被一點點喚起。”(池淩雲)

再訪松陽:你好,千幢老屋理想的慢生活

500歲樹齡的古樟樹

回顧楊家堂的曆史,楊家堂村建于1655年前後,368年間,人出生又離開,出走也複歸,至今有300餘人生活在這裡。

生活在這裡的宋氏家族是曾寫下《送東陽馬生序》的宋濂的後代,宋濂之孫宋可三為避禍隐居于松陽呈回村。順治初年,呈回宋氏第八代裔孫宋顯昆來到楊家堂村,見林木陰翳,是一絕佳秘境,于是在“地無三尺平”的楊家堂,建起了“階梯式”的民居,每個傍晚,餘晖映照着黃泥土坯房,在密密的竹林深處發出耀眼的光芒。

詩人龔學敏寫:“一粒扣子,縫在大地中式的/衣衫上/白鶴在山巒上翻撿書卷/茶樹們在遠處的坡上,一行行地/翻譯秘語……天鵝掠過。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在松陽發芽/當我把一個古村看作手臂上的/疤痕時/風,比我還蒼老”;詩人沈葦寫:“山路盤旋,梯式村莊/坐落于坑與峰的洶湧春天/使你漸漸獲得了螺旋型升起的蒼翠與沉醉。”;遲淩雲寫:“空氣中自發的清香,遊過黃泥小屋。而比瀑布更深的炊煙,一縷接一縷/似輕紗撒落在飛檐。”

再訪松陽:你好,千幢老屋理想的慢生活

楊家堂

愛消失的橋,流走的水,已經不在人世的人

來到松陽橫坑村。這是一個被竹海包圍的中國傳統村落,因村前小溪環繞而得名,它坐落于坳岱尖山坡上,村莊三面環山繞水,村口古木參天,而更可看的,是那漫漫的竹海。

再訪松陽:你好,千幢老屋理想的慢生活

橫坑村

村中的大量村民延續着從祖輩學到的傳統手工技藝,在橫坑茂密的竹林中就地取材,制作竹筷、竹篾、畚箕等各類竹木制品。特别是竹篾編制傳統工藝保存完好,村中還有多名篾匠師傅。現在的橫坑村仍延續着以牛耕田,荷鋤勞作的農耕生活方式,并保存着四時八節敬神祭祖傳統文化:除夕炊山粉圓,清明節做青粿,端午節采制端午茶、包粽子,七月十五日炊灰汁糕等。

竹子建構着村民的生活,他們将竹子做成水瓢、做成掃帚來灑掃庭除,也将曬幹的竹子劈成柴火,烹煮着一日日的生活。

再訪松陽:你好,千幢老屋理想的慢生活

在距離橫坑村不遠處,設計師們就地取材,以山石為凳,以自然生長的竹子為穹頂,像編竹筐一樣,用天然竹子圍出一個自然空間——竹林劇場。采風活動中,松陽高腔在這裡唱響。

飒飒竹風和松陽高腔讓人動容,穿着戲服的人影影綽綽地站在竹林中,讓人分不清真與幻,分不清古與今。詩人們寫下:“陽光穿過竹葉,打在濕漉漉的泥地上/就像刀刃,戳在那裡/竹葉的影子,反襯得刀刃更亮/光與影來回滑動,寂靜中它們似乎發出了唰唰的響聲。”(藍野)“竹林劇場,一陣松陽高腔/《馬房招親》,铿锵插了進來/仿佛今古之間忽地橫了一個坑/正應和“橫坑”這個地名/爾後,竹梢窸窣、喧嘩/編織出日光與月光的穹頂。”(沈葦)

再訪松陽:你好,千幢老屋理想的慢生活

人生活着的地方總有情韻,有故事,橫坑村是如此,石倉源亦如。

石倉源距離松陽縣城二十多公裡,這裡最顯著的是迥異于松陽古民居的、次第布列的白牆黑瓦的古建築。這裡每幢大宅都有堂号,曾是客家人的集聚地,至今遺存着清代古建築43座,據了解,他們的祖先自明末清初從福建汀州上杭遷入聚族居此,至今仍保留着操閩語循閩俗的獨特傳統。

再訪松陽:你好,千幢老屋理想的慢生活

石倉清代民居群

民居裡仍舊居住着許多老人,她們維系着簡樸的生活方式,她們本身,即成立曆史,成了故事的一部分。

詩人胡弦為這些頑強地以自身的存在注解着時間、注解着一種文化曾存在、曾興盛的民居、人群所打動,他寫下:

我們必須愛志書裡的小鎮,

愛消失的橋,流走的水,已經不在人世的人。

我們必須愛這些:

小調、野歌詞、草木的乳名,以及

一隻蒼老的手撫摸孩童頭頂的時候

在我們手上留下的感覺。

我們必須愛屋頂上的瓦片,街上的石闆,

愛它們的拼接要勝過愛遊戲。

我們必須贊美小鎮從前的樣子,因為

那是我們的心可以找到的樣子。

再訪松陽:你好,千幢老屋理想的慢生活

石倉清代民居

一座以石頭壘成的松陽石倉契約博物館也在附近落成,裡面所展陳的是古代契約文書。

藍野為此寫下:“隻有石頭砌成的博物館/才能放得下這些昏黃的紙張/隻有石頭,才能将百年前的契書契單壓得住。那些地契房契典當契/和石頭在一起/便可用安如磐石來描述。海誓山盟有什麼用/我們見過了那麼多的背信棄約/石頭砌成的博物館,這關于人心的/課程,安靜地站立在松陽的山谷間。”

再訪松陽:你好,千幢老屋理想的慢生活

契約博物館

千幢老屋理想的慢生活,你好

松陽不是一座抱殘守缺的小城,它在熱烈地擁抱新的事物。

松陽縣葉村鄉南岱村坐落于南岱山之南,南岱村以此得名,在村中漫步,民居、宗祠、社廟、廊橋、涼亭、香火堂、堰壩、古道、溪流、山巒……移步換景,處處入畫。近些年,南岱問山民宿、問山美術館、問山酒館、問山夏克梁工作室、問山學堂、問山會客廳紛紛在這裡生根,讓緘默的村莊變得活躍。

再訪松陽:你好,千幢老屋理想的慢生活

再訪松陽:你好,千幢老屋理想的慢生活

南岱村

四月也是松陽綠茶采摘的季節,每一個村落都奉上香茶,成立着具有當地特色的茶屋或咖啡廳。詩人張于榮寫:“崗口品茗,空枝的念想/遞來高腔烤出的茶香/殺青、揉撚,舊時光帶着一座山/拜訪另一座山/此刻雨中/群山走動,遍野銀猴。”

再訪松陽:你好,千幢老屋理想的慢生活

松陽茶

躬耕于壟畝,心中也有天空與星辰。

麗水市松陽縣安民鄉,海拔一千米的星辰山觀星條件達到了國際暗夜公園銀級标準,這裡已經建成了營地,另有一座巨大的星空博物館中正在建設中。

李南為此寫下:“這是由一個夢想家布署/在天地之間謀劃。星辰山,這命名必定與星辰有關/博物館收集了來自天上的事物。到了夜晚,印星山湖靜默/你能看到銀河的倒影。觀星台上,高倍天文望遠鏡/滿足了你對星空的想象/當然還有日出、雲海和群山/填補你庸常生活中湧出的陣陣空虛。”林莉寫下:“面對群山我們該說些什麼/在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之頂/舉目四顧,煙岚如黛/那些散落的村子/小而溫暖。”

再訪松陽:你好,千幢老屋理想的慢生活

星辰山星空博物館

回到熱鬧的松陽縣城。

一條古色古香的松陽老街,街上商肆連綿、古風依舊,明清建築的形态依稀可見。現在依舊保留着草藥鋪、打鐵店、棕闆、制秤、彈棉花等傳統手工業态,又新植入了文裡·松陽項目、善應堂、陶藝體驗館等新業态。松陽老街從唐代開始就一直是松陽的商業貿易中心,直到民國時期的時候達到鼎盛,又被稱為五裡長街,當年煙酒稅局、郵電局、銀行都曾設在這條老街上,如今這些建築也保留着,在總計不到25萬人口、總是很安靜的松陽,這裡是一處人聲鼎沸的所在。

再訪松陽:你好,千幢老屋理想的慢生活

詩人們關注到這裡的新變化,李南寫下:“光緒年間的老郵局/如今變成了‘松陽故事旗艦店’/我們坐在小院中/吃着仙草和清明馃/在聊詩的時候/還喝了米酒,叫‘好酒不見’/茶稥縷縷飄過小街/偶爾也夾雜了中草藥氣味。慢慢走在古街/思緒卻在時空中來回穿梭/一代代王朝更叠/多少土地荒蕪,房屋頹敗/隻有人類生生不息/隻有月光保持了閃爍,亘古不變。”

再訪松陽:你好,千幢老屋理想的慢生活

在松陽的際遇總是美好的,它經得住每一次的摩挲與細數,如詩人葉申仕的一首《松陽你好》:

經度119.48199,緯度28.4494,你好。

茶園裡被春風點燃的綠色火焰,你好。

在楊家堂請我吃清明果子的女主人,你好。

懸崖之邊雲霧之上的書籍美學,你好。

八山一水一分田,你好。

被回到都市的詩人頻頻回首的烏托邦,你好。

在低處回答着山的提問的無名瀑布,你好。

明清古街上的新故事,你好。

爺爺奶奶們用手掌和胡蘿蔔創作的塗鴉,你好。

竹林劇場的松陽高腔,你好。

古老又年輕的江南秘境,你好。

煨鹽雞、八寶燈盞盤、端午茶、仙草豆腐……你好。

千幢老屋理想的慢生活,你好。

松陽的一天你好,

不止

昨天和今天。

再訪松陽:你好,千幢老屋理想的慢生活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