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多煩惱,是因為記性太好,不能忘記生命當中那些揪心的人或事。
就如古人詩句中所寫: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做人,要難得糊塗,學會适當地忘記,我們才能輕裝前行,活得更加身心愉悅。
《道德經》雲: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少則得,多則惑。
可見,人生成長需要多做加法,但是人生成熟需要多做人生減法。
學會忘記,我們才能減少煩惱和困惑,也是一種更加高級的人生活法。
如何讓自己忘記?我們又該忘記哪些東西呢?
1、忘記恩怨和情仇;人生在世,往往都是為了2樣東西而活:一是利,二是情。
但歸根結底,恩怨情仇貫穿于我們整個人生,還把各種利益和感情都串聯了起來。
而人之所以困惑或煩惱,就是這些人生的“恩怨情仇”而造成的。
所以,我們要想活得身心愉悅,首先要忘掉人際關系當中積累的各種恩怨情仇,不要恨任何人,也無須過分愛任何人;不要過分記着自己對他人有恩,也不要總是想着報答他人的恩情。
孔子說人生杜絕了四種弊病: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人啊,就是太把自己當回事,太自以為是了。
其實,很多時候的恩怨情仇都是我們自己想象出來的,自己不為難自己,誰也不能傷害到我們。
比如說,你一想起某人,就恨得牙直癢癢,但是他人依然逍遙自己地活着。
如果他人發現自己有如此大的威力,竟然不在場也可以讓你生氣,估計他們會樂開花。
同理,你心裡總是喜歡某人,但是他人不喜歡你,這不也是自作多情嗎?
正是應了古人的一句話: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人終究會明白,除了自己的身體,其他一切都不屬于我們。
所以,我們何必讓這些俗世的“恩怨情仇”傷害了我們的“性命之情”呢?
《莊子-大宗師》寫道:
泉水枯竭了,魚相互擁擠在陸地上,用呼吸的濕氣相互滋潤,用唾沫相互沾濕,還不如在江湖裡彼此相忘。人們與其贊美堯而非議桀,還不如把他們都忘掉,而與道化而為一。
可見啊,人與人的關系就像魚兒一樣,與其互相愛慕,互相羁絆,後又互相傷害與折磨,還不如像魚兒那樣“相忘于江湖”,忘記彼此之間的各種恩怨情仇,少點傲慢與偏執,甚至少點善惡美醜之心,好好與世界和解。
如此這般,我們才能真正活得自由自在,享受這純粹的生命與生活。
2、忘記恐懼和焦慮;人是一種善于思考的動物,但是很多煩惱、困惑、恐懼、焦慮,都是因為思考太多、想太多造成的。
古時候,有個杞人憂天的故事:杞國有個人總是擔憂天會塌下來,地會陷下去,自身沒有可以寄托的地方,因而睡不着覺,吃不下飯。後經過衆人開導,那個人打消了恐懼與焦慮,心也放下來了。
其實我們現代人也經常“杞人憂天”,為了許多沒有發生也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而感到恐懼和焦慮,因此活得不開心、不幸福,總是高興不起來,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
《人性的弱點》這本書告訴大家:恐懼和憂慮會讓人得上三大疾病(心髒病、消化系統潰瘍、高血壓),會讓女人老得更快,甚至會讓最強壯的人生病。
書中還舉例說明了一個道理:人生中99%的煩惱并不會發生。
其實,很多人之所以焦慮、恐懼都是自尋煩惱、庸人自擾。
就像以前大家看到一部電影《2012》,便認為2012年将會是世界末日,但是現實證明:沒有什麼世界末日,一切都很好,世界還是那個世界。
古人也我們一樣焦慮過,但是他們用“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這句話釋懷了。
既然人這一輩子,我們都活不到一百歲,心中又何必老是記挂着千萬年後的憂愁呢?
所以說,我們還不如忘記恐懼和焦慮,珍惜當下,簡簡單單、幸福快樂地活在當下,享受這世界賦予我們的歲月靜好。
3、忘記生死和一切很現實唐伯虎的一句詩:别人笑我太瘋癫,我笑他人看不出穿。
很多人之所以活得糾結,人生多煩惱,就是因為看不穿,難以邁過名利關,生死關,世俗的氣味太濃重了。
正所謂是:看得透名利這一關,才是小休息;看得透生死的界限,才是大休息。
曾聽過這麼一句話:人類煩惱的根源,不是做人,而是“我想變成什麼”。
比如說,有人想做醫生,有的人想做律師,有的人想做企業家。
但是大家看看:老虎隻做老虎,牛羊隻做牛羊,鳥兒隻做鳥兒,所有的生活都在做自己,因為悠遊自在。
隻有人類總是不想做自己,想成為什麼而成為不了,因此感覺煩惱、困惑、失望。
人隻有簡簡單單地做個人,像自然界的萬物一樣,忘記生死,忘記一切,甚至是忘記自己,才能真正活得通透,活得自自在在、幸福安樂。
人若是能夠想莊子“夢蝶”那樣,不知道究竟是在自己的夢中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在的夢中變成了自己,如此這般“物我兩忘”,才可謂是至真至善的人生逍遙境界。
《莊子》中談到了古人如此修道,最後成為“真人”的故事:
3日之後就能遺忘天下,7日之後就能遺忘萬物,9日之後就能忘掉自身;已經遺忘自身,而後才能夠徹悟,繼而體悟大道,超越古今的時空界限,最終達到無生無死的最高境界。
曾幾何時,顔回對老師孔子說:“我已經忘掉仁義、忘掉了禮樂、靜坐而忘掉一切,毀廢形體,泯滅見聞,抛棄形智,與大道渾然一體。”
孔子說:“與大道渾同則無偏好,順應大道的變化就不會謹守常理。你果真成為賢人了啊!那我孔丘也要修道而步你後塵了。”
可見,“忘”能讓人得道,忘是一種至高的境界,也可以讓我們脫離凡世中的一切憂愁。
結語:綜上所述,“善忘”的人,活得更高級,更有福氣。
但是,記憶镌刻上了歲月的烙印,我們要把它們忘掉,這又是談何容易?
如果我們依然很難忘掉某些人或者事,不妨嘗試放下,好好和過去說再見,與他人好好和解,也和世界好好和解。
就如莊子中所寫: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
一個忘字,可以解人世間千百般憂愁。
我們終究明白:忘,是一種更高級的人生活法。
“忘”字在《莊子》一書中出現了80多次,莊子之所以如此逍遙自在,就是因為“善忘”。
所以說,但願你也是善忘的人,與諸君共勉!
今日話題:
你最難忘記的是哪個人、哪件事?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