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烏林鸮,這些内蒙古、東北的鳥怎麼進化成猛禽“第一大圓臉”的?

北京這些年下的雪就像貓子的青春,肯定有,但一不留神就消失了。

仰慕那些更北地方的雪,厚厚實實把世間的一切都變得潔白。随着即将來到的寒潮,我國北方很多地方已經、或馬上要下雪了。

在大雪中,烏林鸮 (Strix nebulosa) 這樣的捕食者會完成一項非凡的壯舉:它們能發現隐藏在厚達 60 厘米深雪下潛行的齧齒動物——然後擊穿這足以承受一個人重量的雪層捕到食物。

烏林鸮,這些内蒙古、東北的鳥怎麼進化成猛禽“第一大圓臉”的?

它們是怎麼做到的?

第一大臉

烏林鸮,也就是大灰貓頭鷹,遍布整個世界的大北方,在我國多集中于内蒙古、東三省。成年後它們有一個圓圓的大頭,灰色的臉和黃色的眼睛。雖然沒有角鸮那樣充滿喜感的耳毛,但烏林鸮擁有所有猛禽中最大的面盤——第一大臉。

烏林鸮,這些内蒙古、東北的鳥怎麼進化成猛禽“第一大圓臉”的?

除了臉大,它們的個子也非常大。就長度而言,大灰貓頭鷹被認為超過了歐亞雕鸮,堪稱世界上最"長"的貓頭鷹。

但是這裡有相當大的欺騙性——尺寸是唬人的。

烏林鸮的羽毛特别蓬松,以及它們擁有現存貓頭鷹種類中最長的尾巴,因此大多數其他大型貓頭鷹的體重都比烏林鸮更大。

烏林鸮,這些内蒙古、東北的鳥怎麼進化成猛禽“第一大圓臉”的?

可能是知道自己屬于“虛胖”,烏林鸮不像大多數其他頂級捕食者那樣具有攻擊性。與其他大型食肉鳥類相比,它們避免沖突,甚至從不保護自己的捕獵領土(空)。即使有人在附近,大灰貓頭鷹也經常保持靜止,遁入環境。

烏林鸮,這些内蒙古、東北的鳥怎麼進化成猛禽“第一大圓臉”的?

當然,育雛期的雌性是例外,她在保護卵和小貓頭鷹方面非常積極、警覺和好鬥。

烏林鸮,這些内蒙古、東北的鳥怎麼進化成猛禽“第一大圓臉”的?

千招會,不如一招靈

與在捕獵方面多才多藝的雕鸮和角鸮不同,烏林鸮這個物種幾乎完全依賴小型齧齒動物。

烏林鸮經常守在一個低矮的監聽站(樹樁),等待、傾聽、觀察獵物,然後俯沖下來。

烏林鸮,這些内蒙古、東北的鳥怎麼進化成猛禽“第一大圓臉”的?

它們具體吃什麼物種取決于當地哪種老鼠最豐富、最容易獲得,反正老鼠多的是。當然,這不是說非鼠不吃,已經記錄在案的替代獵物(通常占總攝入量的 20% 以下)包括野兔、鼹鼠、鼩鼱、黃鼠狼、畫眉、松雞、松鴉、鹌鹑、小鴨子。

而科學家們非常關注它們在春季極端環境下的捕獵絕技——如何發現、捕捉深雪下的獵物呢?

烏林鸮,這些内蒙古、東北的鳥怎麼進化成猛禽“第一大圓臉”的?

烏林鸮完全依賴聽覺!

雪地大神

貓頭鷹通常直接飛向可見的獵物,一爪子糊臉。

烏林鸮,這些内蒙古、東北的鳥怎麼進化成猛禽“第一大圓臉”的?

當大雪覆蓋了地面,絕大部分鼠類會選擇在雪下行動。而看不見獵物似乎烏林鸮毫無影響。

研究人員觀察到:在雪中狩獵的烏林鸮在飛行中會突然懸停一會兒——懸停在獵物上方是一個關鍵的聆聽行為,它允許貓頭鷹精确定位藏在雪下的獵物位置。

然後俯沖下來,擊穿雪層!

在所有以安靜飛行著稱的貓頭鷹中,烏林鸮也是最極端的例子——它翅膀羽毛擁有最長的前緣梳、最厚的絨毛,飛起來一點聲音也沒有,老鼠直到被命運掐住前都不會有任何察覺。

烏林鸮,這些内蒙古、東北的鳥怎麼進化成猛禽“第一大圓臉”的?

研究人員觀察到,烏林鸮從最遠 50 m(垂直距離)外就發起攻擊了。大家都知道,聲音會随着距離衰減、再加上雪的吸音能力......在這麼遠的距離能聽到雪下老鼠的聲音?這有多微弱?

烏林鸮,這些内蒙古、東北的鳥怎麼進化成猛禽“第一大圓臉”的?

科學家設置了雪中監聽設備,發現 15 厘米厚雪中的田鼠發出的聲音,在 50 米處至少衰減至 -14 分貝,幾乎沒有超過 3 kHz 的聲音從深雪中逸出。

這時,猛禽第一大臉派上用處了——這是在雪中捕食所進化出的極端形态——貓頭鷹中最大的圓形盤子臉可更好聚焦,加上羽毛可以專門用于聆聽低頻聲音。

50 米外老鼠的響動,人類是不可能聽見的。對烏林鸮而言則不然,就像貓子小時候聽見幾條胡同之外崩了鍋爆米花,知道有好吃的了......

寫在最後

臉小的聽力差,雪地捕獵能力低,于是,久而久之造就了烏林鸮的第一大臉。同理,我們眼中任何生物的那些奇怪、萌、醜的點,都是自然選擇下基因頻率随時間的變化的結果。

嗯?什麼結果?

對今天的生物學來說,進化=基因頻率随時間的變化,一字不多一字不少。

烏林鸮,這些内蒙古、東北的鳥怎麼進化成猛禽“第一大圓臉”的?

作者感謝你的關注(- _-)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